- livchan.cn
- 古代诗词 繁体
清明
王禹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世为农家,九岁能文。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举进士,授成武县主簿。进大理评事,拜左司谏、知制诰,坐事贬商州团练副使。真宗即位,知制诰,因故出知黄州。此诗作者一作魏野,理由是南宋谢维新《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卷十六认为作者是魏野,《宋诗纪事》卷十从之。事实上南宋洪皓撰《鄱阳集》卷一《思归》自注引此诗,作者为王禹偁。南宋初蒲积中编《古今岁时杂咏》卷十五收王禹偁《清明感事三首》,其一为此诗。南宋赵与虤《娱书堂诗话》等众多诗话均称此诗为王禹偁作。从文献的原始性、可靠性,以及数量看,此诗作者当为王禹偁。
前两句写诗人清明节过得很冷清。清明正是春暖花开的日子,年轻人通常要呼朋唤友外出踏青赏花,而王禹偁为农家子弟,无心赏花,也无钱买酒,只好一个人寂寞地待在家里,就像住在偏僻的山野寺庙中的和尚一样。“兴味”,兴致与趣味。“萧然”形容冷落空虚的样子。
后两句写诗人的趣味在读书。“乞新火”指讨得新的火种。古代有寒食节,通常在清明前一两天。寒食节顾名思义不能生火做饭,需要吃冷食。过了寒食节,再重新钻木取火,挺麻烦,所以一家钻取新火后,邻居们只要带着燃料去点燃一下就行了。末句写诗人在拂晓时分,天还没亮,就点灯坐在窗前读书了。正由于诗人刻苦学习,终于在29岁考取了进士。
这首诗在对比中说明,由于社会地位、经济条件、奋斗目标不同,人们的生活情趣也是不一样的。“晓窗分与读书灯”所创造的意境,对出身贫寒的学子颇有激励作用。此外,晁冲之的《夜行》中的两句诗“孤村到晓灯犹火,知有人家夜读书”,也能给人以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