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山河重安排!
上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历时10年,从太行山腰修建引漳入林工程——红旗渠,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30万开山者,硬是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开山劈石挖渠千里,把中华民族的一面精神旗帜,插在太行之巅。这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
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在修筑红旗渠过程中,孕育出了伟大的红旗渠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1973年,外国摄影师哈里森.福尔曼,来到河南林县,亲眼见到了红旗渠,并拍摄到了林县人民修建红旗渠的艰辛过程,令他十分震撼。
精神长河,映照初心!下面这42张老照片,均拍摄于1973年。在此,向伟大的林县人民致敬!向红旗渠精神致敬!
红旗渠,长又宽,穿山破洞绕太行山。
凿开岭壑破石岩,栈道镶于峭壁间。
红旗渠水灌溉了农田,也滋润着林县儿女的心田。
如此壮观的渡槽,全部是用石头垒砌而成的。
一群孩子正在渡槽下的麦田里拾麦穗。
渠道网山头,清水到处流,遍地苹果笑,森林盖坡沟。
这是一处渡槽建设工地,脚手架是用木头搭建的。
几名石匠正在开凿石料。
工人抬着箩筐运送石料。他们主动出工出力、自备生产工具,自带口粮。
林县人自己烧石灰、制水泥,筐里抬的是烧制好的石灰。
工人们正在修筑一座小桥。
当时条件有限,根本没有现代化的机械设备,靠肩扛人抬将石料抬到工地上。
每一块石头的摆放,都做到分毫不差。
洞口拱形支架,全都是用一根根木头支撑搭建。
人民群众志如钢,千军万马战太行。工人推着独轮车往工地上运土。
一老一幼两个人抬着一块石料,艰难走上脚手架。
渡槽底部的拱形框架基本成型。
小车不倒只管推,两名工人正在搬运石料。
这是红旗渠上一个小桥,桥身上书写着时代标语。
石匠们正在修改一段石墙。
这是另一处渡槽建设工地。
两名石匠正在砌一段石墙。
曙光洞简介,详细记述了隧洞的开凿过程和感人事迹。
这就是曙光洞。公社力量强,凿洞八里长,困难被赶跑,曙光耀东方。
1965年4月5日,红旗渠总干渠竣工通水;1966年,三条干渠竣工通水;1969年,红旗渠全线竣工。
在渡槽建设工地上,有不少参观者。
又一座渡槽拔地而起。
这是位于一条河谷之上的渡槽。
红旗渠上一座水闸,悬挂着标语。
愚公奋起十春秋,引来漳河润田畴。红旗渠穿山破洞,清澈的河水流到村边。
站在渡槽上远眺,渡槽下是一望无际的良田。
红旗渠似一条“玉带”,环抱着巍巍太行。
红旗渠附近的林州大坝。
红旗渠水库,犹如镶嵌在山间的一块绿宝石。
几名工人正在检查维护渠道。
横跨露水河的红旗渠十孔渡槽,也叫南谷洞渡槽。
为了修筑红旗渠,林县人削平1000多座山头,开凿120多个隧洞。
红旗渠的建成,彻底解决了林县缺水问题,也改变了林县人民的命运。
有了红旗渠水的灌溉,林县的粮食大丰收,社员们正在打麦。
位于山腰上的红旗渠,按照悬崖的轮廓修建而成,并设有围栏。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红旗渠,依然在诉说着林县人民战天斗地、艰苦奋斗的难忘岁月。红旗渠精神代代相传,历久弥新。
结束语:红旗渠是一座不朽的丰碑,一段奋斗铸就一种精神。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红旗渠精神,是林州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体现。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修建水渠的过程中,更深深融入了林州人的血脉之中。
来源:历史图馆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1955年,潘汉年在北京饭店被秘密逮捕,陈毅怒斥:糊涂,不可原谅
1955年,公安部忽然派人秘密包围了北京饭店。当天有不少客人在,这个突发事件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难道北京饭店进了什么通缉犯?不久,公安部的同志从北京饭店带走了一个男子... - 周文雍、陈铁军是一对英雄夫妻,他们在广州起义中并肩作战,失败后不惧白色恐怖,坚持斗争,于1928年1月27日不幸被捕,1928年2月6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枪杀于广州红花岗刑场。行刑...
-
三句话,陈云让华国锋主动辞去主席职务,叶剑英当场落泪自1980年11月,中共中央连续召开了九次会议。而这几次会议之中,有一个矛盾点极为突出,那就是关于华国锋的去留。人们...
- 特工的味道1946年初春,上海闸北。一声长鸣,火车“轰隆隆”而来,在站台停下。一个穿着黑呢大衣的中年人掀开窗帘往外看,“刷”地窗帘又被一双大手粗暴地拉上了。他抬头看了...
- 编者按:叶子龙是主席的五大秘书之一,他和陈伯达、胡乔木、田家英、江青不同之处是,他不仅是中央军委机要室主任,而且是担任了毛主席27年之久的机要秘书。叶子龙是湖南浏阳...
- 红军西路军,这是一个悲壮而又沉重的名词。西路军2万余人在河西走廊基本全军覆没,这在我军战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惨烈一幕。也正因于此,这段历史成为了争议非常大的一个话题。争...
- 编者按:李敦白忆述其“文革”初期的风云际会时直言:“政治权力的致命吸引,呼风唤雨的巨大幻觉,也让我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李敦白,一九二一年生,美国进步人士。一九四...
-
编者按:1971年9月13日凌晨,林彪乘256号三叉戟飞机坠毁在蒙古人民共和国肯特省省会温都尔汗时,他的身份是:中央副主席、副总理、军委副主席、共和国元帅。林彪的飞机坠毁给...
-
百年未遇之大变局,适逢多事之秋,跟大家分享一些信息吧。第一条信息,德国之声(DW)于2024年9月12日报道称,前CIA华裔特工马玉清因向某国出售大量国家机密,被判10年监禁。...
- 前言1953年1月29日,毛主席亲自批准成立了中央编译局,负责系统地翻译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的著作。中央编译局第一任局长是著名的俄文翻译家师哲,他曾担任过毛主席、...
-
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 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约80万年前 蓝田人生活在陕西蓝田一带约20——70万年前 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约18000年前 山顶洞人开始氏族公社的生...
-
图文|黄君度、江流夜“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诗经·鲁颂·閟宫》周人回忆自己的创业史时,印象最深刻的画面,大概便是跟随古公亶父沿着河谷,走出岐...
-
象棋,在我国至少有3000年的历史,关于象棋的起源,说法不一,但无论如何,象棋绝不是现代很多人认为的起源于刘邦和项羽争雄的秦末。虽然象...
-
一百年来,西方从没停止过文化入侵,现在又把魔爪伸向青少年夏令营
01文化入侵是西方殖民中国的策略中国一百年前到了最衰败的时期,八国联军开始瓜分中国。但他们遇到了一个最大的麻烦,不是当时满清的军力,而是中国绵绵不断几千年的文化。如... -
许家印之类的“企业家”注定要归于失败吗?现在,许家印事件高潮过后,许多人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他是不是必败无疑。譬如,如果他能挺过那段时间把事情拖到现在,处境可能就要...
- 作者:萌弟十方来源:知乎这个问题清朝也调查过。清实录乾隆朝对土尔扈特最早的记录是乾隆四年。乾隆四年九月八日,伏尔加的土尔扈特部想派人去西藏煎茶学习。当时中俄已经签...
- 本文转自:学习时报《贞观政要》是关于贞观时期政治的摘要记录,编著者为唐玄宗时的著名史官吴兢。吴兢的主要目的是总结唐太宗时“贞观之治...
-
在三国历史上,刘备麾下可谓是人才济济,例如张飞、关羽、赵云、黄忠等等,但是随着五虎将的去世,蜀国能用的将士也所剩无几。原本位列第六...
- 中国古代男女服饰,这份合集值得收藏!商周的服饰以“上衣下裳,束发右衽”为主要特征。上穿衣,下穿裙,裳即是裙。春秋战国时期,胡人服饰出现,将过去的上衣和下裳连为一体...
-
当年往事油然沥沥,气氛凝重,幕幕感伤!宣统三年(公元一九一二年),孙中山先生发动辛亥革命,敲响了腐败透顶清王朝的丧钟,但势下封建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