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雍、陈铁军是一对英雄夫妻,他们在广州起义中并肩作战,失败后不惧白色恐怖,坚持斗争,于1928年1月27日不幸被捕,1928年2月6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枪杀于广州红花岗刑场。行刑前,他们将深埋在心底的爱情公布于众,庄严宣布结婚。刑场上,两人并肩屹立,英勇就义。反动派的枪声成为他们结婚的礼炮。
何家兴、贺治华是一对叛徒夫妇,他们曾经留学于莫斯科中山大学,回国后在上海临时中央担任重要职务。但是,同在1928年,周文雍、陈铁军牺牲两个月后,何家兴、贺治华叛变了,为了一笔钱和一个“出国留学指标”,出卖了他们的直接领导、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罗亦农。
周文雍、陈铁军:刑场上的婚礼
1928年2月6日,旧历元宵节。广州凄风冷雨,万物肃杀。一对年轻的情侣在荷枪实弹的军警押送下走出监狱大门,从容地走向红花岗刑场。
男的叫周文雍,是广州工人赤卫队总指挥,广州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女的叫陈铁军,是中共广东区委妇女运动委员会委员。他们本是为革命而假扮的夫妻,不过从这时起已经成了真的——就在临刑之前,法官问周文雍有什么要求,他提出和陈铁军照一张合影。法官把摄影师带到监狱里来。他和陈铁军肩并肩站在铁窗下照了结婚合影。周文雍还在牢房的墙上写下了一首绝命诗:
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
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
周文雍和陈铁军临刑前的留影。
他们沿途高呼口号“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高唱《国际歌》,还向群众发表演说。刑场上,他们相依相偎,昂首而立。枪声响过,两人中弹倒地。突然间,周文雍又从血泊中顽强地支撑起上身,用最后的气力向群众呼喊:“革……命……到……底!”
这悲壮的一幕,后来被称为“刑场上的婚礼”。
周文雍,1905年8月生于广东省开平县一个贫穷塾师的家庭。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不久,周文雍到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机械科读书。“甲工”是一所富有革命传统的学校,工运领袖刘尔崧、学生运动领袖阮啸仙都是“甲工”的学生。在这里他如饥似渴地阅读进步书刊,逐渐懂得了革命道理。1923年5月参加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被选为团支部书记。1924年春,周文雍担任了“甲工”学生会主席,并被推选为广州学生联合会文书部副主任。
1925年,周文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开始从事工人运动。在领导广州手车夫工人运动时,多方筹款为手车夫工人修建了一幢可容百多人的宿舍。手车夫工人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紧密地团结在共产党和工会的周围,成为广州工人中一支坚强的革命力量。广州起义时,手车夫工人参战的最多,牺牲也最大。在省港大罢工中,他被派到广州沙面洋务工会参加领导工作,一直坚持到罢工胜利。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广东也发生了“四一五”大屠杀。中共广东区委、省港罢工委员会等领导机关均遭破坏。周文雍也受到通缉。但他不顾个人安危,仍然坚持战斗。广州工人代表会主席刘尔崧遇害之后,周文雍接替了他的工作,成为广州工人运动的主要负责人。他把工人纠察队秘密组织起来,建立工人地下武装。在省港大罢工两周年纪念日,召集了两万罢工工人举行集会、示威游行。
在地下活动中,单身汉容易引起怀疑,为了方便工作,党组织派陈铁军到周文雍身边,装扮成周文雍的妻子,参与准备广州起义。
陈铁军,原名陈燮君, 1904年3月出生于广东佛山一个归侨富商家庭。1922年考入广州坤维女子中学。1924年考入广东大学文学院预科。求学期间,她积极追求进步,将原名燮君改为铁军,一个高度男性化的名字。1926年4月,陈铁军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的过程中,周文雍和陈铁军产生了爱情。但为了革命事业,他们将爱情一直埋藏在心底,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才将爱情公布于众。
1927年 10月间,汪精卫回到广州,扮出“新左派”的形象欺骗群众。周文雍组织铁路工人、火柴工人2000多人到东山葵园汪精卫公馆请愿,提出了释放政治犯、恢复工人的工作、恢复工会活动等要求。汪精卫、张发奎暗中调集军警围捕工人骨干。周文雍为掩护群众撤退,受伤被捕。中共广东省委为营救周文雍,制定了一个大胆的方案,由陈铁军以“妻子”身份探监,偷偷送进许多辣椒。周文雍咬着牙把辣椒吃下去,坚持不喝茶水,导致面红耳赤,如同发高烧一样不停地呻吟。见此情况,同牢犯人趁势鼓噪,叫嚷:“他是患伤寒病呀!会传染的,我们都要陪死啦!”狱警见状,害怕周文雍死了无法得到共产党的重要情报,只得把他送进市立医院犯人留医处。在医院的大门口特设了一个岗哨,日夜监视。党组织则布置了一个同志假装病人,在紧挨着周文雍的病房住下,又派人装作病人家属去医院探望。几天后的一个中午,当警卫正在换班的时候,一个扮作探望病人模样的同志接近哨位,干脆利落地缴了门警的枪。预先埋伏在医院附近的同志立即闻声而动,闯进医院,跑进病房,把周文雍背出大门,坐上事先停在医院门前的一辆无牌小汽车,飞驰而去。翌日,广州和香港的报纸在头版报道:“无牌小汽车劫走共党周文雍。”一时传遍全市。
获救后周文雍一刻也没有休息,为准备广州起义而紧张工作。12月11日凌晨,广州起义爆发了,广州苏维埃政府诞生。周文雍任人民劳动委员和教育部长。反动派纠集力量反扑,张太雷不幸中弹牺牲。12月13日,周文雍带领赤卫队奋勇死战,杀出一条血路,撤离广州。陈铁军也奉命前往香港。
面对严峻形势,当时的领导人继续采取冒进态度,把周文雍等幸存干部再次派回广州,让他们“戴罪立功”,重新组织暴动。1928年1月,广州起义失败后一个月后,周文雍打扮成南洋华侨商人,在海员的掩护下返回广州。提前从香港回来的陈铁军把他接到“家”里。周文雍化装成苦力工人,积极找寻失掉联系的同志,重新组织工人继续进行斗争。
1928年1月27日,因叛徒告密,周文雍与陈铁军不幸被捕。由于周文雍有过一次脱狱经历,敌人加强了看守。在狱中,周文雍被戴上沉重的手铐和脚镣,有大批军警日夜监视。周文雍痛快地承认了自己是广州暴动领袖,承担了一切责任,并强调陈铁军没有参与他的活动,是无罪的。但国民党当局“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人”。法官宣布判处周文雍、陈铁军死刑,执行枪决。
法官宣布处决命令后,周文雍提出要与妻子合影一张。法官应允,叫来了记者为他们照相。记者采访完毕,法官宣布将二人押往刑场。士兵上来捆绑周文雍,周文雍摘下围巾,绕在陈铁军的项上,紧紧握住陈铁军的手,以示诀别。新闻报道说:“周陈临刑前,容色不变,沿途均呼共产党万岁之口号。”周、陈二人的大义凛然,使在场的记者无不感动。
牺牲时,周文雍年仅23岁,陈铁军24岁。
何家兴、贺治华:“狼狈”夫妻
1928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组织局主任的罗亦农身边多了一位秘书,就是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归来的高才生何家兴。万万没有想到,不久后他竟然遭到了何家兴的暗算。
何家兴,又名霍家新,生年、籍贯不详。莫斯科中山大学学生。贺治华,曾用名贺稚番,原是四川开江县女子中学教员,她还有一个身份,曾是朱德的太太。19岁时嫁给了朱德,并随朱德到德国和苏联留学,在莫斯科生下了女儿朱敏。朱德回国工作后没多久,她就背叛了朱德,和中山大学的“小鲜肉”何家兴结了婚。
回国后,何家兴担任临时中央上海联络站的负责人,贺治华担任中共中央妇委委员。大革命失败后的上海,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何家兴与贺治华被吓破了胆,当初的革命理想早已抛到九霄云外,整日出入酒馆、舞厅消磨时光。党组织发的生活费根本不够他们挥霍。在受到罗亦农几次严肃批评之后,这两口子怀恨在心,竟然心生邪念,他们找到英租界巡捕房,说他们手中有一批共产党重要干部的名单,如果能拿到两万美元赏金,再加两本出国护照,就可以卖给他们。
巡捕房大概是没见过如此寡廉鲜耻之徒,也不知道他说的真假,三言两语打发了他们,让他们先拿情报来再说。这两口子就更急于献上投名状,来证明自己的诚意。
机会很快来了。这天,刚回到上海的罗亦农通知何家兴,自己将在4月15日上午10点与山东省委书记会面,让其做好准备工作。何家兴确实积极“准备”——急不可耐地跑到巡捕房去告了密。
当天,罗亦农来到地处英租界戈登路望志里的办公地点,同山东省委书记会面时,一群捕探突然冲进来,点着罗亦农的名字把他抓走。此时,邓小平刚与罗亦农谈完工作,出门离开。如果晚走一分钟,也会落入敌手。在狱中,罗亦农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与威逼利诱,始终坚贞不屈。1928年4月21日,罗亦农被蒋介石下令枪决,牺牲时年仅26岁。
罗亦农牺牲后,周恩来悲痛万分,下令严查——敌人能准确地叫出罗亦农的名字,这肯定是出了叛徒。中央特科很快查出,出卖罗亦农的叛徒是何家兴、贺治华夫妇。1928年4月25日凌晨,陈赓带领中央特科“红队”队员闯进何家兴、贺治华家里,以娶亲放鞭炮为掩护,向二人开枪。何家兴被当场击毙,贺治华被打瞎一只眼睛,藏于床下逃得性命,后不知所终。(关明)
来源:《工会信息》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