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vchan.cn
- 古代诗词 繁体
蒹葭
佚名 〔先秦〕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译文
芦苇苍苍,露水成霜。我思念的女子,站在河的对岸。逆流而上追寻她,道路险阻又漫长。顺流而下追寻她,她仿佛在水的中央。
芦苇凄清,露水未干。我思念的女子,站在河的对岸。逆流而上追寻她,道路坎坷又艰难。顺流而下追寻她,她仿佛在水中小洲。
芦苇繁茂,露滴未蒸。我思念的女子,站在河的对岸。逆流而上追寻她,道路弯曲又艰险。顺流而下追寻她,她仿佛在水中沙滩。
注释
蒹(jiān):没长穗的芦苇。葭(jiā):初生的芦苇。
苍苍:鲜明、茂盛貌。下文“萋萋”、“采采”义同。
为:凝结成。
所谓:所说的,此指所怀念的。
伊人:那个人,指所思慕的对象。
一方:那一边。
溯洄:逆流而上。下文“溯游”指顺流而下。一说“洄”指弯曲的水道,“游”指直流的水道。
从:追寻。阻:险阻,(道路)难走。
宛:宛然,好像。 晞(xī):干。
湄:水和草交接的地方,也就是岸边。
跻(jī):升高,这里形容道路又陡又高。
坻(chí):水中的沙滩 。涘(sì):水边。
右:迂回曲折。 沚(zhǐ):水中的沙滩。
赏析
这首《秦风·蒹葭》与《国风·周南·关雎》是《诗经》里最著名的两首爱情诗,可谓“爱情双璧”。它们强烈的文学性与渴望而不可及的深情,是这两首诗最大的魅力所在。
首先说一说这首诗重要的文学性。如果没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没有“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没有“蒹葭采采,白露未已”,那么这首诗的文学性就会大打折扣。
好多人不明白文学与新闻公文的区别,因为他不懂文学自有文学性。文学性是什么,就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就是“蒹葭萋萋,白露未晞”;就是“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芦苇的描写,于新闻公文而言是多余的,对于文学却是必须的。它不仅仅交代了写作的时间与地点,更重要的是它将我们带到了一个如梦一般的世界中去,那里秋风萧瑟,芦花飘絮,那里白露为霜,秋让人醉。
没有这一唱三叹的反复铺陈,而直接说“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所谓伊人,在水之涘”,则意趣全无,寡淡无味。这就是千古以来,文学得以存在并且延续下去的重要原因。公文、新闻贵在“有用”,而实则“无用”,唯有文学贵在“无用”,而实则“有用”,能够直抵人心,能言别的文体所不能言。
所以我们看一个作品是不是文学作品,就看它有没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文学性。那些直接说事的,只能是新闻公文而已,切不可胡乱混之。
第二个问题,来谈谈它的主旨。
郑笺在《毛诗序》中说,这首诗是用来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但我以为,渴望而不可及的深情才是这首诗最贴切的主题。
唐代诗人杜牧在南昌为官时,喜欢一位名叫张好好的歌伎,三年多的相处,让他们互生情愫。然而,一个是关中名门望族,一个却出身低微,他们各自的地位注定了他们永远不可能在一起。于是,在牛僧儒的邀请下,杜牧告别了好好,离开了南昌,来到了扬州。若问此时杜牧心中的好好还在不在,请看他笔下的那句感人至深的绝美诗句: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一般人都以为这是赞美扬州的佳句,看了题目《赠别》你才会明白,这是写给渴望而不可及、心中至爱好好的一首诗。
图片
正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曾有这样一个渴望而不可及的伊人,所以这首诗才会千载而下打动无数人,引起这么大的共鸣。
由追求伊人不得,联系到追求功名不得,乃至追求这世间美好不得,也就自然而然了。
在白露为霜的时节,读这样一首美丽而凄凉的诗句,我们不但不会沮丧惧怕,反而会对未来充满爱与希望。在通往美好的道路上,一切追求都值得。得到得不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一直在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