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来我家,去园子里走马观花转一圈是少不了的节目。当走近我引以为傲的爬藤玫瑰时,他站花架下惊呼:“哎呀,有盲枝啊,得清理干净,否则它们会抢走太多养分。”说着,已抬手,替我掰掉了近旁可见的玫瑰盲枝。
这位跟我一样同为花痴的朋友,是个种植“肉肉”的行家里手。他家的园子里,千佛手、玉蝶、乙女心、冬美人……应有尽有,我家里的好多“肉肉”都是他送的。
看着朋友的习惯性动作,我笑而不语。多年前我便开始亲近玫瑰了,前段时间还大量扦插育苗送人,所以对玫瑰盲枝的危害性有所了解。我知道不仅盲枝,就连盲芽也都是抢走养分的坏分子。
盲芽,就是玫瑰枝干迸出的嫩芽,才长出两三片叶子便驻足不前,再也不肯长大,永远像个刚冒出来的芽尖尖。而盲枝则争气些,除了不爆花苞加上略微纤细、短促之外,和努力开花的正常枝叶没啥两样。如果用病态作比喻,盲芽等于弱智,而盲枝则属于侏儒症。
以前我将玫瑰种花盆里,数量很少,因此每见盲枝、盲芽必定掐掉。而现在种的多了,管不过来,就由它们去了。
不过,我不去管它们,其实还有两个原因。
其一,齐人高的灌木玫瑰还好说,偶尔撞见盲芽可随手处理。但依附着花架的爬藤玫瑰高高在上,想要清理所有的盲枝盲芽,必须得上梯子了。而且因为我贪心,在园子里种了三十多个品种的玫瑰,其中爬藤玫瑰中的战斗机“粉色龙沙宝石”就有三株。它们都在花架上疯长,若严格清理盲枝盲芽,力求其爆花,即便天天搬着梯子,睁大眼睛在花架上寻寻觅觅,也未必能全部除净。这番操作法,恐怕等不到花香我已累得趴下了。
其二,是我弄明白了玫瑰为何会出现盲枝盲芽的道理。这件事,植物学家给出了标准答案:少阳光,缺水,养分不足。由此看来,错不在盲枝盲芽,而是在种花人身上。掐掉盲枝盲芽也就是表面功夫,实质性问题并未解决。今天掐去二三芽,明天灭掉四五枝,阳光和水分不能满足玫瑰藤蔓的需要,还会有无数的盲枝盲芽潜流暗涌,奔赴枝头。于是,对付它们,我走另一条路径。
园子里的雨水收集塔足够大,蓄的绿肥也多,所以我只管三天两头浇水、施肥,让玫瑰吃饱喝足,其他的事情则一概不理。如果枝叶太茂密,我会操一根棍子对花架上的枝叶来一番扑打,让其疏松开来,得以阳光普照。
一日在网上溜达,见有人无私指点他人种植茶花:当枝头一簇簇花苞涌现时,当仅择其一留下,其余通通“腰斩”。说着,但见那位主播持一把剪刀,小心翼翼操作着,或恐伤到被选中的“幸运者”——毕竟都长在同一簇花枝上,花苞实在挨得太近。主播解释只能“腰斩”,而后任由那些残了半截的花苞慢慢凋零,如此这般,才不会伤到花苞根部。留下的精锐,自然营养集中,待到绽放时,娇艳的花朵会大得惊人。有网友在视频下留言:“这哪里是种花,简直就是在侍奉亲爹妈呀。”
看罢不禁惭愧,这才是爱花人对待花草的态度——严肃认真、细致到位。于是,我也想照主播说得那样试一试。可出门一看,园子里那株顶端已及二楼窗户的茶花树上,密密匝匝的花苞恐怕已有两三百个了。想着要搬梯上树,还得小心谨慎地一个个去剪花苞,我当下便泄了气。
我爱耕种,但怎么也做不到去给花木当奴隶。反过来想,一株营养丰富、高大健硕的玫瑰树,盲枝盲芽不能奈其几何,喷香的花朵照样缀满枝头。茶花也是如此啊——由得它们花满枝头肆意绽放,就算大小不一,却也密密匝匝铺天盖地,一派壮观的春季盛景。
这样不是更好吗?
来源:半月谈,品读。作者:[澳大利亚]Catherine
本文为《品读》2025年第2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