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半月谈》公号发了一篇文章,题目很接地气,《干越多错越多?如何给基层干部更多正向激励》(以下简称《错越多》文),文章内容直面基层现实,没有高高在上,没有装腔作势。
毋庸讳言,现在基层干部一边埋头干活,一边牢骚满腹,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老白认为,当下基层干部牢骚较多,原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问责越来越严。《错越多》一文中,引用网友“欣欣欣”留言:只有严管,没有厚爱,让基层干部不敢干,不愿干。干得越多错的越多,大家选择躺平了。
欣欣欣网友反映的问题,基层较为普遍。因为洗碗多摔碗多,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面各个条线部门红头文件安排的工作,最后具体落实都是基层,具体矛盾也是基层承担。
基层情况又错综复杂,基层干部也不是三头六臂,落实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差错或不尽如人意之处。客观上,基层干部出错的概率,要比制定文件的上级部门大很多。
但是,由于某些地方的执纪监督部门内部有KPI考核,处理干部越多政绩越突出,甚至越能优先提拔,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问责泛化 ,导致小病大治矫枉过正。
二是待遇一降再降。基层干部当然需要讲奉献,但是,基层干部也是人,也要养家糊口,大多数基层工作工资奖金是家庭收入唯一来源。经济形势不好时,需要共克时艰过紧日子,基层干部都能够理解。
可是这些年,上面有关部门以规范工资福利待遇等名义,不断压减基层干部收入,相较于5年前,整体收入大约降了三分之一,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家庭生活质量。
三是形式主义泛滥。这些年,上面有关部门部署安排的很多务虚工作,占用了基层干部太多时间和精力,而且这些工作都打着“政治正确”旗号,让基层无所适从,譬如已经被叫停的学习强国排名。
好在最近一两年,国家层面为基层减负,形式主义的文山会海大为减少,基层减负成效初现,这种良好态势需要继续保持。
给基层干部创造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而不是天天带着一肚子怨气干活,十分必要,十分重要。
一个组织,一支队伍,要保持凝聚力战斗力,需要严管,也需要厚爱,只有严管没有厚爱,体会不到组织的温暖,久而久之,人心也会散的。
来源:一般见识
本文初摘录于:2025-02-18,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5-02-18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扁鹊见蔡桓公先秦 韩非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 2024-10-19
- 没有高尚品格和信仰,当了医生就是对这个神圣职业的亵渎。患者把人类最为宝贵的生命都交给了这个“神圣的人”,而这个人却对患者的生命不屑一顾 … 医生对病情的过度渲染实... 2024-09-16
-
清华硕士马翔宇吹响了全民反腐的冲锋号——如同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新闻和故事所包围。然而,有些故事,它们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文字所能表达的范畴。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清华... 2024-08-04 -
布林肯访华期间,有一些奇怪的事一直想谈谈,还是本着沉淀一段时间后再来捋,或许能发现更多的东西。布林肯访华期间发生了什么怪事?当时网络出现顶级流量的骑墙公知抛出的“... 2024-05-13
-
最近在视频号直播,谈到美国像苏联一样解体的外七条和内七条,总结起来就是十四条理由。外七条:1. 美国处于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战略防御阶段三战是冷战,冷战是混合战争模式。... 2024-01-27
- 街道办人员向摊贩索要保护费,芙蓉王岂能成摆摊入场券?5月11日,郑州经开区联合调查组发布关于媒体报道经开八大街地铁口夜市摊贩收取香烟初步调查情况的通报:经初步核实,经... 2025-05-13
- 看了这个标题,估计很多人不服:不可能,怎么会,那不是已经启动调查了吗?确实,是启动调查了,等调查结束,董小姐大概率会失去当前的职位、学位、地位……但她绝不会沦落到... 2025-05-12
-
全球变局下的中国战略智慧:从印巴冲突到巴拿马运河易主 ——兼论中国领导层的全球视野与战略定力
全球变局下的中国战略智慧:从印巴冲突到巴拿马运河易主——兼论中国领导层的全球视野与战略定力2025年的国际局势风云激荡,印巴军事冲突升级、巴拿马运河控制权更迭、俄乌战... 2025-05-11 - 近年来,在中小学的门口,你很难再听到那句“有什么事您尽管说”的大嗓门;在医院的候诊室,也少了“下一个”的呼号声,取而代之的是低声的“您好,请稍等”。表面上,这一切... 2025-05-11
- 扯淡】——2025年最扯淡的两个现象第一个最扯淡的现象:穷人,富人,最后都是老年人;这家,那家,最后都是老人家。上海某小区门口,修车摊老张和退休干部老王蹲在台阶上啃馒... 2025-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