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大的体制内规模,显现了衙门的强大实力,着实吓人。吃皇粮的究竟有多少人?9000万+{近亿了。这里的“吃皇粮”人员包括公务员,事业编以及各种编外聘用人员,各级村干部等等,涵盖所有 “吃皇粮”(财政供养)的人员}。
按照这个比例来计算的话,全国除了未成年孩子之外,9个老百姓就要养供一个公职人员。这个官民供养比例创历史新高:比西汉时高出了310倍,比清末高出了50倍……
并且吃皇粮者所占总人口比重逐年攀升,攀升之快,史无前例。每年新增的公职人员数量仍然在不断增加(虽然各地在控制公职人员数量,但是很多地方总是能够找出各种理由及办法来增加人手。
整个社会需要官府那么多人来做管理吗?讲句真话:整个社会真正所需要的公职人员其实并不多,大量的公职人员所从事的工作甚至可以说毫无任何意义。(当然,从官府角度看是有意义的,强大的官僚体系能够加强统治权)。
官多了,养官的费用就多了。费用从哪里出?庞大的财政供养人员用的是全体纳税人的钱(分食了财政收入近一半)。费用多会造成什么?向老百姓征收的赋税必然更多,加重的是百姓的负担。
从整个社会来说,冗官过多,还有更大的社会隐患,那就是官员太多导致的争权夺利,扯皮内耗,以及官僚机构膨胀带来的权力扩张,既造成管理的无效率,也导致社会经济民众生活无序失衡。官吏太多,除了内耗,就是将权力之手伸向社会,破坏社会秩序(权为寻租这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在以前文章中有讲解: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为何臃肿的官僚机构会造成扯皮内耗、管理无效率呢?因为机构多、官员多,为百姓增加了很多麻烦。办一件事跑几十个部门、盖几十个图章成了常规。再加上机构之间的扯皮、推诿,很多事情难以办成。
那么,官员多了,他们是否比过去清闲了?不见得。官员一多,他们相互之间“制造”了很多工作。在一件事由一个部门干的时候,就不必下文件、开会。现在一件事情由若干个单位干,相互之间的文件就多了起来,会议也就多了,相互扯皮的事也就多了起来。“文山会海,文牍如山”大家都知道,在此不多讲了。
此外,官僚体系人员太多,就需要一批人为机构本身自我服务,这就造成机构裂变(机构重叠,职能相似)。机构多了,官员自然就多了。而机构裂变的原因之一,又是官员太多。这就形成了 “因神设庙”与“因庙设神”不断循环增加。
臃肿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冗官是浪费和腐败的温床,历代有识之士都不断呼吁进行改革,精减机构,裁撤冗员,以减轻百姓负担。但结果往往不如人意。
为何?因为当官的好处太多了,吸引了太多人挤入官场大捞好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都是为此而来。而精减机构,裁汰冗官则要砸掉官员的金饭碗,遇到官员的抵制是必然的。显然,靠呼吁官僚机构自身进行改革,精减机构,裁撤冗员是很难实现的。
靠官僚机构自身进行改革,精减机构,裁撤冗员是很难实现的(不能实现的),这是经过历史验证的。从历史上看,这事儿没有一次成功的,每一次精简机构、压缩冗员都事与愿违,机构越改越臃肿,冗员越压越膨胀。形成了膨胀→压缩→再膨胀的螺旋式扩张。在这种螺旋式扩张的链条中,每一次扩张都比前一次扩张数量更大。
没有外部的约束力量,官僚体系是无法自我消肿的。那么,建立外部约束力量不就可以了吗?难啊,试问:哪种外部力量能比官府强大呢?
那么官僚体系会无限地膨胀扩大吗?不会的。从历史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赋税官吏暴增是历史上王朝由盛转衰的一个重要信号,当王孙贵戚、天潢贵胄人数暴增,官满为患时,各种赋税也必然暴增,其结果是加重人民的负担,当人民担负不起时,必然会奋起反抗。由此,在历史的长河中,上演了一个又一个的王朝悲喜剧。
来源:山海于公
本文初摘录于:2025-03-14,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5-03-14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愚蠢有什么好处没有?当然有,就是每个愚蠢的行为,都可以经历很多轮的复盘,而聪明的做法,往往只被人拿来欣赏。下午咱们聊了三河市主要负责人被免职的问题。有朋友留言问:... 2025-04-18
- 关于河北三河把街头招牌改变颜色的问题讨论,渐渐深入理论层面的分析。有一种分析,认为这个什么小付书记实在是把个人审美强加给大众审美,是一种典型的为官者的任性。果真是... 2025-04-17
- 2025年4月,河北三河市燕郊开发区的商户们陷入了一场无奈的风波。蜜雪冰城那标志性的红底招牌被强行刷成绿色,三河市儿童医院的红十字标识也一度被涂改为灰色。众多商铺只因三... 2025-04-17
-
宏大叙事卢克文,见微知著九边,逻辑鬼才远方青木,爱国八股占豪
关注渔,而非鱼。写作业,而非抄作业。做逻辑思考,非交易指导。教员说,凡事抓主要矛盾,方向写主流文章。教员又说,无论队友还是对手,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康熙大帝在... 2025-04-17 - 极目新闻记者 丁伟 肖名远在河北廊坊三河市的商户招牌“变色”风波中,有网友注意到,三河市公安局(西院)的警徽颜色也发生了更改。4月16日,三河市相关部门向极目新闻记者... 2025-04-16
-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全国各地涌现出一座座号称"不夜城"的文旅街区。它们披着"国潮""古风""沉浸式"的外衣,用绚丽的灯光、仿古的建筑、熙攘的人流,营造出一派盛世繁华的景... 2025-04-12
-
在追求丑的过程中,中国美协、画院和江湖术士从来不留余力!作品丑陋、道德丑陋、行为丑陋、心灵丑陋,甚至思想丑陋,伴随着漫天的铜臭气,成为了画坛一道令人惊悚的奇观。奇... 2025-04-12
- 4月1日,税务部门公布5起偷逃税款被处罚案件。悬殊的纳税申报背后隐藏的“玄机”——揭秘网络主播乐传曲偷税案近期,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第四稽查局依法查处了一起网络主... 2025-04-03
- 一提到市场经济,自由经济,彷佛很现代,很超前,很有生命力。经济发展只要违背自由市场原则就是退步,这样的想法,可能是错误的。因为当前中国经济的困境,正好能证明这个观... 2025-04-02
- 三起案件背后的共性问题——犯罪金额标准是否陈旧,淫秽物品认定标准、由谁认定,仍有厘清的必要。日前,河南南阳网络文学作家李鑫(笔名:“龙璇”)因作品涉黄,犯制作、贩... 2025-04-02
-
“我们跑高速去试驾都在车上睡”,车企销售人员极力宣传智驾系统的强大功能,淡化风险
4月1日,小米汽车智驾系统引发的事故在汽车行业内引发关注。资深汽车研发工程师周强(化名)在接受新黄河记者采访时指出,国内部分车企在智能驾驶系统的用户引导方面存在缺失... 2025-04-02
- 扁鹊见蔡桓公先秦 韩非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 2024-10-19
- 没有高尚品格和信仰,当了医生就是对这个神圣职业的亵渎。患者把人类最为宝贵的生命都交给了这个“神圣的人”,而这个人却对患者的生命不屑一顾 … 医生对病情的过度渲染实... 2024-09-16
-
清华硕士马翔宇吹响了全民反腐的冲锋号——如同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新闻和故事所包围。然而,有些故事,它们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文字所能表达的范畴。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清华... 2024-08-04 -
布林肯访华期间,有一些奇怪的事一直想谈谈,还是本着沉淀一段时间后再来捋,或许能发现更多的东西。布林肯访华期间发生了什么怪事?当时网络出现顶级流量的骑墙公知抛出的“... 2024-05-13
-
最近在视频号直播,谈到美国像苏联一样解体的外七条和内七条,总结起来就是十四条理由。外七条:1. 美国处于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战略防御阶段三战是冷战,冷战是混合战争模式。... 2024-01-27
-
愚蠢有什么好处没有?当然有,就是每个愚蠢的行为,都可以经历很多轮的复盘,而聪明的做法,往往只被人拿来欣赏。下午咱们聊了三河市主要负责人被免职的问题。有朋友留言问:... 2025-04-18
- 关于河北三河把街头招牌改变颜色的问题讨论,渐渐深入理论层面的分析。有一种分析,认为这个什么小付书记实在是把个人审美强加给大众审美,是一种典型的为官者的任性。果真是... 2025-04-17
- 2025年4月,河北三河市燕郊开发区的商户们陷入了一场无奈的风波。蜜雪冰城那标志性的红底招牌被强行刷成绿色,三河市儿童医院的红十字标识也一度被涂改为灰色。众多商铺只因三... 2025-04-17
- 引言:“愤怒治理的关键在于将其转化为建设性力量,而非简单压制。”——马相如有句话说:“点背不能怪社会。”我并不完全赞同,有些人过得不好就得怨社会,因为他们遭遇了不... 2025-04-16
-
夏宝龙在香港特别行政区2025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开幕典礼上的致辞
今日,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的講話讓網友大呼:「太解氣了!」「鏗鏘有力,擲地有聲!」据中共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 2025-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