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之野-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繁体

作者:牧之野

我们本身就在各自的信息茧房,又碰到这个混乱的形势。

以前WX的朋友跟我说,现在我们看到的中文信息,只占所有内容的5%,大部分筛选过滤了。

那现在的各种算法和推送,看似爆炸的信息来源,其实真正准确的信息极少。

这是一个,即便眼见都不知道真相的世界。

一个信息源其实需要若干比对和旁证才能勉强看到一个方面,更不要是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人和人比的,很多不是专业能力本身,而是获取和辨别信息的能力。

现在所有的外来信息,特别是西方世界的信息,全部经过引导和加工,而我们还特别喜欢转载,没办法,我们没有一手新闻现场能力。

西方的那种操控舆论、制造话题、掩盖事实的能力,会在你没有察觉的状态下达成他们自己的目的。

比如,美联储一直都在释放加息与通胀的必然关联,所以我们所有的金融评论,都是在从加息的角度讨论金融危机、经济衰退。

可是,加息与否的根本目的不是什么通胀,而银行业的危机也不完全来自加息,缩表更重要。

所以当硅谷银行系列事件后,人人都在讨论美联储可能降息,这之间有必然联系吗?

美联储怎么可能现在降息呢?

它为什么非要降息呢,只需要偷偷扩表不就可以了吗?事实上也是这样做的啊,偷偷放了3000亿。

它都三十多万亿了,还在乎多那几万亿?只要出事,它印钞票不就完了?

所以我从来不说你看到的暴雷是什么黑天鹅,没有那么多黑天鹅,更多是灰犀牛。

就让这么预期管理的话,美联储有的是办法处理,还可以先宰盟友保命。

以前说的很多,只有黑天鹅事件才能引发雷曼时刻。

那么,什么事件算是黑天鹅事件呢?比如日本火山喷发地震这种,它本身可能实际影响并没有那么想象的那么大,但它对金融市场的冲击却是巨大的。

信息时代特别是人工智能时代,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恐慌和挤兑类似的负面信息传播速度,要远快于正能量。

另一方面,造谣的成本要远低于辟谣。

过去管理机构有足够的时间出来运作和遮盖,但现在,如果真遇到超预期的事件,很容易假戏真做。因为整个西方金融体系,已经是破屋又漏雨。

比如德意志银行的事情,一出新闻马上德国政府甚至舒尔茨都要出来,为什么?晚一点可能就挤兑。

人们只需要在手机上点一点,可能就把钱转走了。没有一家银行,就算它再健康,也不能够承受瑞信那样每天100亿瑞士法郎的挤兑。

因此,接下来,可能抛售美债的国家会更多,因为国家需要手里拿着美元防止被挤兑,然后这个体系就也越来越风声鹤唳。

链条就这么下去,哪里没处理好对的话,迟早就会有黑天鹅飞出来,概率太大了。

这就是逻辑。

所以当所有媒体都在关注什么通胀数据、加息多少信息时,你要告诉自己,这些对那些真正在圈里的人来说,都是演戏。

大家都是隐藏得深深的,背后一套人前一套,收割来收割去。

瑞士华人的钱跑出来到新加坡就安全了吗?新加坡如果不拿海外黄金做抵押给欧美做投名状,欧美能让它发展金融中心?

羊的钱存在狼那,还想有个好结果?

这背后的水,深了去了,我们的主流MT也未必能分得清说的明,就比如那个孔乙己的反驳,漏洞百出,目的太明显,是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删繁化简,你得想想自己是谁。

你何德何能看到那么多真的消息?自圆其说那么多臆想和听上去合理的逻辑?然后看看自己当下的生存境地如何,对自我有个清晰的认识,回头看任何信息的时候就知道永远提一分质疑,多问一句为什么了。

本文初摘录于:2023-03-27,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3-03-27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