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 纸纹 护眼

讲一场单独的战役有什么意义呢?

以前我觉得,如果写历史只为猎奇,就没什么价值,所以很少写。

但如果将历史放大,其实很多细节,可能跟我们想象不太一样,有助于我们发现历史的真相。

所以我觉得还是有意义的。

今天讲太平军在连镇,这是北伐军主力覆灭的地方,近1万人,坚守了10个月,全军覆灭,非常悲惨。

他们孤身处于方圆千里的地方腹地,陷入重兵重围,不停写信求援,但援军比他们还不靠谱。

最终,这支立志要推翻大清王朝的军队,在漫长的等待中陷入绝境。

太平军从南京出发2万人,经过小半年狂奔,到达天津时,兵力增加到3万多人。

在天津附近呆了3个多月后,开始南撤,经历大雪和淤泥,一路上被冻死、杀死的士兵很多,到达连镇的时候,只有不到1万人了。

连镇是河北省一个镇,往南走不远就到山东省了。当时属于“杂技第一乡”的吴桥县境内,距离南京1500里。

连镇中间有一条河,将连镇分为东连镇和西连镇。

总之,大概就这么个情况。

图片

连镇物资较为丰富,太平军将附近居民财物、牲畜,掠夺一空,架起浮桥,东西连镇连为一体。

看来太平军是打算长期据守这个地方。

此时北伐军是迷茫的,要说攻打大城市,那是痴人说梦;要说再继续跑,往哪跑?

跑回南京?

那就真成旅游团了。

所以他们打算先停下来,向南京求援,等援军一起,再拿下燕都。

他们既低估了自己,也高估了援军,其实援军的水平比他们差几个档次。

有个很好奇的一点就是,林凤祥到底期望有多少援军?

3万,5万,还是10万?

3万没什么用,林凤祥就是把部队从4万打成1万,此时再加上3万于事无补。

如果要10万援军,那么洪秀全、杨秀清都得收拾行囊搬家。

所以,如果他能仔细分析形势,就会明白,援军少了没用,多了给不了,等待援军其实毫无意义。(最终杨秀清也只七拼八凑攒了7500援军,但比北伐军覆灭的还快)。

这也是没有独当一面的将领视野的局限性吧。

在连镇,他们这种大肆掠夺的粗暴行为,其实在将老百姓赶往清廷一方。

不要小看百姓,他们既是兵源,也是饷源。造反就是跟竞争对手(清廷),争取客户(老百姓)的比拼。

可惜他们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太平军建造防御工事那是相当拿手,不仅有长濠四通八达,可以通往各村,还有各种密集的竹签,陷阱,地雷和树枝障碍,上面系着铜铃作为警报。

僧格林沁本想一鼓作气,将太平军拿下,但发现做不到。

太平军从墙内暗放枪炮,子弹像雨一样落下,清军占不到便宜。

僧格林沁很忧虑——想要围困,兵少不能围,要进攻,太平军固守不出来。

同时,还怕他们再突围南下。

有一天,来了个老童生,70多岁了,画了一幅图,献给僧格林沁说:

目前最好的办法,还是长远围困。

远远地建一个300里的土墙,围一个大圈。

如果墙离贼近,必然被贼破坏,难以建成;远远建墙,贼不以为意,容易建成。

贼每月消耗粮食十万石,几个月就几十万石。

建墙后,不要跟贼作战,长期围困,不出几个月,粮尽又没有后援,不可能不剿灭。

老童生献计后就走了,僧王左右都笑他迂腐,说:

都七十岁了,还没有考中一个秀才,哪知道天下大事?

僧格林沁反复思考,觉得老头说的有道理,又仔细看了他的图,说筑墙从某处开始,到某处结束,某处是某县境内,命某人负责建,一一指示,了如指掌。

僧格林沁下令各县开始建造土墙,延期的军前正法,大家都害怕不敢不遵旨。

这个记载出自欧阳昱的《见闻琐录》,作者足迹半天下,说这书并非街头巷尾传闻,而是他做将军大臣幕僚时候,所听所见,录史官们所遗漏的事。

一旦下笔时有疑问,就跟周围朋友,如果言辞一致才写,不是稗官野史。

这本书的史料价值有,但具体有多少?我也不知道,我觉得这个故事挺有趣,就在这里写下来。

其实建墙并不是多么新鲜的招数,在一个多月前的阜城,僧格林沁就用过了这一招, 但没能困住太平军。

老童生的建议,让僧格林沁坚定了再次建墙的决心。

从我们今天的视角来看,建土墙是唯一的办法。

当时双方的防守能力太强,而进攻能力又都严重不足,这种情况下拼的就是防守。

防御工事就像游戏里的防御塔,谁冲塔谁吃亏。

假如僧格林沁死命士兵冲锋,双方进行大会战,清军想要全歼太平军也不太可能,大概率会有一两千人突围继续逃窜。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这样的结果更好(避免了长期围困的惨剧发生)。

但从咸丰和僧格林沁的角度来说,这样的结果是无法接受的。

听说僧格林沁又要挖壕沟建土墙,咸丰忍不住说:

挖长濠就是作茧自缚,还得想别的办法,把敌人引出来,比长期围困好。

咸丰想的很好,但想引敌出营,难比登天,别人又不傻。

一个多月前,在阜城,僧格林沁亲自带少量兵,以自己的肉身去引敌出营,差点被抓。

咸丰遗传了老爹道光的节约品质,总以浪费军饷为由,六百里加急,催僧格林沁赶紧进攻:

数万兵力灭不了几千贼,有何脸面见朕?。

图片

此时僧格林沁43岁,小表弟咸丰只有23岁,心智成熟度不是一个水平的。

僧格林沁只好耐心劝说这个柔弱的小老表:

各营的步兵都备尝艰辛,冒着枪林弹雨,伤亡较多,以至于现在都有点害怕了,临阵不免退缩。

几天后,咸丰又来一封600里加急,说:

你亲自督阵,有抗令不尊者,不敢上前者,立即军前正法。

僧格林沁回复说:

他们都是满蒙劲旅,杀了太可惜。

到底是自家人,僧格林沁就敢抗旨不尊,咸丰也无可奈何。

刚开始,太平军探知清军又要建土墙时,都笑僧王没有智谋,建这个有什么用?

僧格林沁亲自到现场监督工程进度,结果太平军的炮台,往工地就是一顿轰。

清军只好退到远处继续挖。

一个月后,长达70里的土墙建好了,贼见四围没有逃路,才开始害怕,多次突围,都没有成功。

70里长的沟壕土墙是个大工程,花了5万多吊钱,跟一年后水淹冯官屯修水渠的钱差不多(冯官屯只有500多太平军)。

如此大的工程,对老百姓的伤害很大,当时有诗这样写:

胥役随同里正来,搜捕集万夫。

儿买酒,妻做饭,未入执公功,先供胥役饭。

 胼手胝足不少休,兵喝吏骂嗔如虎。

场功未毕州牒下,宦家又敛兵车钱。

很快到了夏天,雨水连绵,河水大涨,僧格林沁命人修堤坝,打算水淹太平军。

不想这一招杀敌一千,自损二千,水冲破堤坝,反而流向自己,导致清军营地一片汪洋。

这些清军士兵们只好坐在船上,瞬间由陆军变成了水军。

太平军也有部分村庄被水淹,水有几尺深。

雨水过去后,水也慢慢褪去了,水淹这一招没有奏效。

到达连镇四个多月后,天气渐冷,太平军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突围的压力越来越大。

这里说明一下,清军修的土墙高5米,宽3米,长六七十里,墙上有大小枪炮位,每隔3米就有一个营帐,住十个士兵。

想象一下,你的眼前有5米高的墙,墙前面有壕沟,敌人还架好武器,怎么突围?

首先你得带土,将壕沟填平,再架上梯子,攻上土墙,干掉墙上守军,再将土城墙挖开一个缺口,并且守住这个缺口至少半天时间,让大部队陆续通过。

这个要求太难了,9月24日,太平军突围失败。

图片

有人问,那一个月前在阜城,怎么就突围成功了呢?

当时也是很惊险才过关,一开始攻了3天,都没有成功,又过几天,才终于找到一个薄弱点,才顺利突围。

太平军想了很多主意,但都没有成功。

很多办法一看就不太靠谱,比如造很高大的车(类似吕公车),跟城墙一样高,车很长,直接填平壕沟。

车顶部里面有士兵,向清营抛火球,其他人再顺着车爬上去,攻打土城。

这个想法很好,但当时的机械技术不够成熟,很难拉动,用了两次,就卡在壕沟不能动了。

很快到了阴历十月份,天气寒冷,清兵在土墙上浇水,很快结冰,成了一座冰城,光滑难以攀登,更难攻打了。

一天天过去了,太平军日子越来越难熬。

屋漏偏逢连夜雨。

这里说下另一个支线,北伐军2号人物李开芳率630骑兵,南下接应援军,驻扎在高唐。

当时有约定,如果李开芳回援,就以夜间释放火弹为信号。

僧格林沁从叛徒口中得知这一约定后,就设下骗局:

在一处释放火弹,又派一个叛徒前去太平军营,自称是高唐太平军来援救。

连镇的太平军被骗,冲了出来,结果中了埋伏,损失惨重。

上一篇文章《一个太平军小兵的“真实北伐”》,很多人质疑说太假了,为什么这几千里路这么多逃跑的机会,他怎么不投降?

以前在怀庆,清军有格杀勿论的策略,一旦提着广西、两湖、安徽、江南等人头首级来献,赏给银两。(《僧王奏折》)

这就是士兵们不敢投降的原因。

人在没有到绝境的情况下,是不敢贸然去改变的,最优解是跟着大部队走。

但在连镇,清廷又改变了策略——投降不杀,甚至如果立功还有封赏,让先投降的人去喊话,加强宣传攻势。

因此叛逃者越来越多,两三个月就有3000多名太平军投降。

图片

还一些读者问,为什么一个小兵,能有这么多次见僧格林沁的机会?

下面这段史料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太平军降兵3000人,僧格林沁常穿着便装去太平军降营,跟士兵们聊家事。时常召某兵到来,说:你欺骗我!

要么教导他,要么鞭打他,要么处斩。

这是因为贼性情精明,互相校对,就能知道真实的情况,一个士兵前后话有矛盾,僧王都会识破他。(《思朔录》)

这里说明,僧格林沁经常跟士兵了解情况,而且他记忆力相当好。

随着时间推迟,僧格林沁的投降要求也越来越严苛。

1855年2月多,僧格林沁就有要求,近日投诚人数较多,没有武器的不收,随即就有800多人,都拿着抬枪鸟枪刀矛来投降了。

此时连镇严重缺粮,快要支撑不下去了,僧格林沁又要求,投诚人必须携带广西人的首级。

一开始,林凤祥严查士兵叛逃,一旦有叛逃言论,任何人都可以先斩后奏。

所以士兵们都不敢私下议论。

这时候,太平军对待叛徒是非常残忍的,比如斩首或者吃掉。

僧格林沁说:

这几天从连镇顺流飘出的贼尸体无数,都是裂胸、破腹、断腿、断臂的,我们查看,都是广西长发贼。

根据投诚的人说,这是贼众被围困急了,林凤祥将心存逃散的人杀害,扔到河里。

这时候,太平军叛军反而成为清军主力,他们对待昔日战友,异常凶猛。

这种心理可能有点像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叛徒中有两个人值得一写:施绍恒和宁宗扬。

前者活得挺久,后者被李开芳在冯官屯抓住割碎后煮了,所以后者的名字就不用记了。

施绍恒这个名字还是记一下吧,接下来的戏份较多。

施绍恒原本是林凤祥的厨子,跟林凤祥很熟,僧格林沁让他当叛军的首领。

1855年1月,一天施绍恒前来骂阵,林凤祥派兵应战,结果失利,损失一名大将。

此后,一次太平军又抓到叛徒,林凤祥不但不加害,而且还自责无能,以致众人受困,给他们20两银子,让他们去投降。

林凤祥为什么改变这么大呢?

要么是作秀,要么粮食不够,要么真有一些悔过之心。

也许此时,林凤祥才恍然大悟,援军是指望不上了。

图片

根据《复生录》记载,在这之后太平军仍然严查叛徒,一旦抓到割肉分食,跟之前一样。

所以,那次林凤祥展现自己仁爱大度的一面,并不能说明什么。人都有求生本能,如果真的完全不管,可能99%的士兵会主动投降。

施绍恒率领叛徒们日夜攻击,太平军不断有投降的人。

一个月后,西连镇被攻破,北伐军最后的2000人退守东连镇。

此时他们彻底绝粮,除了高级将领外,士兵发不出粮食了。

他们杀骡马,吃皮箱刀鞘,还有挖野菜,剥树皮充饥,甚至割叛徒的肉分食。

在此期间,又有700多人陆续投降,僧格林沁不允,将他们斩首或凌迟处死。

就这样,在绝粮的情况下,北伐军在东连镇坚持了20天,终于全军覆没了。

最后东连镇2000多饥饿的士兵,临危不乱,一半死于刀枪,一半投河而死。

但林凤祥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清军找了三天都没找到,僧格林沁给施绍恒下令,找不到林凤祥不收队。

僧格林沁亲自审问抓到的小童,有个幼童指示林凤祥藏匿地点,这才终于找到地道入口。

前面文章我有写过,抓捕林凤祥的过程,里面写的是有个厨子下地道,这个厨子名字也是施绍恒。

此时林凤祥一条胳膊和腿上,都已经中枪,而且还服了毒。

施绍恒下地洞,里面有几十名高级将领,都拿着刀打算杀他,林凤祥制止了说,事情已经败露,杀他没有意义。

根据本文事例,再联系之前林凤祥在武昌城被轰破后,犹豫不敢进。

我们也许能够推测,林凤祥的性格比较温和,甚至可能有点优柔寡断。

北伐军的覆灭,可能跟林凤祥本人也有很大的关系。

至此,北伐太平军主力全军覆灭。

接下来还有高唐和冯官屯两个地方,下面两篇文章再详细写。

之后清军水淹冯官屯,也是施绍恒的主意,应了那句话,对自己下手最狠的,往往是自己人。

北伐军和杨秀清就像一对情侣,不断写信,不断等待,最后发现,北伐军的要求(承诺),杨秀清给不了。

杨秀清辜负了北伐军。

最终,那些人在城垛和刀剑之间等待死亡。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