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vchan.cn
- 网络摘录 繁体
有个同时代的英国学者这样评价太平天国:
他们已经觉醒了,如今的任何举动都要比长期的昏睡无为强得多。他们的处境那么糟糕,几乎任何的改变对他们来说都是向好的。这场起义至少为这个国家带来了些许的活力。
这一点我是同意的,清廷内外交困,僵而不死,大有拖着大家一起玩完的倾向。
无论是否故意,客观事实上,太平天国确实起了一个“重整河山待后生“的作用。
今天讲的是太平天国最后一个幸存的王爷,他的人生经历更加说明了这一点。
他一生坎坷,15岁追随洪秀全起义,太平天国覆灭后,卖身古巴,捡了几年鸟粪,又做40年洋轮厨师,年老后在香港行医,却在去世的前一年,1902年起义反清,实在令人感动。
他就是洪秀全的族侄洪春魁,1835年出生,后来被封为瑛王,为了起义专门改名叫洪全福。
下文统一称为洪全福。
一
想到陈玉成,总觉得特别遥远,其实这个洪全福比陈玉成还大2岁,假如陈玉成活到1900年,也只有63岁而已。
太平天国诸王大部分都没有逃亡国外的想法,战斗到最后一刻,其实如果他们能逃出去,是可以活下来的。
比如这个瑛王洪全福就是。
天京陷落时,洪全福29岁,他当时并未在天京城内。
后来,他化装潜伏在香港。
但当时英国与清廷同流合污,将在香港的太平军将士当作海盗引渡。
在此危机形势下,洪全福只好自卖身为“猪仔”到古巴,当捡鸟粪的苦工,干了几年后,脱身归。
他又投入当上洋轮的海员,任厨子,学会七国语言,最后在年老干不动的时候,他在香港行医,专看疑难杂症。
有个澳门商人是洪门中人,与他是旧友,二人常常交往。
洪门跟洪秀全没有关系,据说在康熙年间就有这一说法,名称来源可能跟明朝后裔有关。
洪门也不是一个严密组织,天地会、哥老会、三合会等民间结社的人,都可以自称洪门,没人管没人问,它是一个总称。
这个澳门商人有个儿子叫谢赞泰,是兴中会员,曾跟孙中山一同起义过。
孙中山是大力鼓吹太平天国的,这个年轻人偶然听说,在1901年,居然还有太平天国的老王爷在世,油然神往。
三个人相谈甚欢,没事就商量起义,但苦于经费不够。
第二年,遇到富商之子李继堂,继承家业100万元,愿意拿出一半,50万元作为本次起义的全部军饷,将召集洪门兄弟举行起义,并推举老博士留学生之父容闳为临时大总统。
此时,瑛王洪春魁才改名为洪全福,意思是继承洪秀全的福荫(可惜洪秀全连自己都没保住)。
也就是说,洪全福这个名字总共只用了,几个月而已,但历史记住了这个名字。
起义的总部设在香港,广州也设有机关,贮存有军械军服、弹囊、饼干、旗帜、刀斧等军用品,城外有数处机关,城内有二十多所机关。
同时,又派人去各方联络会党,约定1902年十二月三十晚举行起义。
日子之所以定这一天,因为那天全城文武官员齐聚万寿宫行礼,到时候各路并起,炸毁万寿宫,将全城文武官员一锅端,再占领军械库,焚烧火药局,最后占领各个衙署,宣布共和政体,大事可成也。
他们还联络好绿林大盗刘大婶(是个男的),兵分五路,具体多少兵数未知。
这个计划看起来是相当稳妥的,看起来似乎没啥毛病。
这么看来起义似乎也不难,他们连安民告示都写好了,事成之后将在广州城各处张贴,文中有这样的句子:
本将军宗旨专为新造世界,行欧洲君民共主之政体。天下平后,即立定年限,由民人公举贤能为总统,以理国事。
起义也准备好了檄文,部分语句如下:
义和团之乱,乃满官酿之,非我汉人之咎也。而割地尽属汉土,赔款征自汉民;颐和园之建,乃清廷所居,非我汉人所到也。而初筑800万,复修600万,款项不足,税厘重征。
看日月之重光,务清妖孽。其各知之!
大明国元年 月 日
这个檄文的日期还没填好,可能是想等起义成功后再填写的。
其中有“务清妖孽”这几个字,延续了太平天国对清廷的称呼。
至此,我们能够看到起义似乎一切顺利,但其实危机四伏,其中,最大的问题还是保密性。
因为起义至少涉及几百上千人,想做到完美隐蔽可太难了。
二
时间来到十二月中旬,距离起义还有十五天,党人纷纷入城准备发难。
洪全福也离开香港总部,乘坐小火轮试图先经澳门,再进广州,只留三人在香港总部。
但他们前脚离开,后脚就有奸人周某告密,搜查出多份文件,同时周某又向广州报告,请求搜查在广州的各个机关和轮船。
更要命的是,这只是告密之一,还有另外一处告密,算是“黑吃黑”了。
起义军向曹法洋行预付几万元定金,用于购买枪支弹药,结果他们不能交货,也向清廷告密,至此事情暴露。
事情虽然暴露了,但革命党人都进广州城了,他们急需武器。
洪全福急忙设法补救,从澳门用2艘小木船,满载枪械,上面盖着煤炭,运往广州。
在船行驶到香山百口村时,骑船人赖某竟然通报该乡人拦截,导致失败。
广州的起义梁慕光也在紧急补救,又向沙面洋行购买200杆枪,想用小船运回,但事情败漏,被当地驻兵截缉。
情急之下,梁拔枪击毙一人,然后跳水游泳逃脱,枪械尽失,后流亡日本。
三十号当天,清兵最终侦破党人的机关地点,大肆围捕党人,最终拿获十多人。
前面为了避免阅读障碍,故将大部分的人名略去,现在将被捕名单列举如下:
梁慕义(前文梁慕光的弟弟)、陈学灵、叶昌、刘玉岐、何萌、苏居、李秋帆、叶木容等八人,英勇就义;
李伟慈(即李顺)、龚超(即苏子山)、梁纶初(即梁平)等三人,被判监禁二十年;
德商某洋行管栈员沈子铭,花三千元打点,释放。
前文说过,香港也在大肆搜捕党人,经过积极营救,他们最终都没有被交给清廷,全部释放。
洪全福再次乔装出险,由澳门返回香港。
以上就是起义的大致过程。
我们大致数下,至少有4次告密,我们不能责怪他们做事不周密,因为起义过程中很难不让局外人参与(比如船夫)。
我们不知道这些告密者的具体信息,但大部分告密看起来不是精心准备,而很可能只是临时起意,
他们并非忠于清廷,只是为了钱罢了。
我只能说民智未开,很可悲。
三
下文的一件事,看起来就更荒诞了。
清廷下悬赏令捉拿洪全福,拿到活的,赏2万元;捉到死的,赏1万元。
有个清廷的缉捕人员,他见自己的义父(或乡人),年龄样貌很像洪全福,就将他骗到香港毒杀,再将尸体运回广州,声称:死者就是谋叛的洪全福,已将他的尸首寻获。
清总督果然被他蒙混过去,给了一万元赏金。
这就是著名的洪全福假尸案,后来案发,香港大为不满,强烈抗议,至使清廷不敢再派人去香港暗杀革命党人。
洪全福曾去新加坡躲避,后回香港治病,第二年,1903年死于香港医院(百科说是死于1910年是不对的)。
上文提到的澳门富商谢赞泰的父亲,洪全福的老友,愤极成疾,同年死于香港。
谢赞泰继续在报纸上宣传革命,但本人不再参与军事。
前文说的存放仓库,其中有一处是“炸弹专家”李植生的一家肥料工厂,为了起义他辞退一切工人,不惜倾家荡产,将工厂变成存放起义物资的仓库。
这个李植生身世也非常传奇,曾经中过秀才,后来放弃科举,专门研究炸弹,包括秋瑾、刘师复等一大批革命党人都是跟他学的炸弹技术。
起义失败后,他流亡日本,靠教留学生制作炸弹为生。他多次参加起义,培养了大批精通暗杀的革命党人,辛亥革命后不久,他功成身退,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梁慕光跳水逃生后, 避地横滨,从事船上食品营业,直到辛亥革命才跟李植生一起归国。
洪全福老头虽然一辈子奔波世界各处,接受了几十年新事物,但骨子里还是太平天国那一套,想的还是要为太平天国复仇,他刻的印章尚有天国天父的字样,又用黄绢下委任状,跟旧时太平天国一样。
太平天国的失败,似乎成为他一生的执念。
说他思想陈旧也好,但这种陈旧也带有一种旧时代的高贵。
在1900年之后,还能有太平天国的老英雄,带领一群留学生去革命,还是相当令人感动的。
太平天国与兴中会革命党人,新老两代人,跨越半个世纪的联合,虽然最终失败了。
前人的奋斗往往是悲壮的,这就叫重整河山待后生吧。
我更喜欢“待后生“这三个字,这里隐含着一种对未来希望,将希望交给后来人。
我们应该对未来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