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vchan.cn
- 网络摘录 繁体
81、求其理数亦难违 守其常变亦能御
【原文】
数虽有定,而君子但求其理,理既得,数亦难违;
变固宜防,而君子但守其常,常无失,变亦能御。
【注释]
数:运数。理:合于万事万物的道理。常:常道。
【译文】
运数虽有一定,但君子只求所作之事合理;若能合理,运数也不会违背理数。凡事虽然应该防止意外,但君子如果能持守常道,只要常道不失去,再多的变化也能御防。
【赏析】
许多人相信“命运”是个定数。因此,有的人过于相信而不思努力,甚至坐以待毙的。事实上,天下的事情,一切依理而行,只不过有时显而易见,有时却隐晦不明。譬如一个杯子坠地,你若能及时用手接住,杯子便不会破碎,人的命运也是如此。有的看来似乎很难以转变,却又不尽然。无论显而易见或隐晦不明,总不说命为定数。所以君子作事,于人求人理,于事求事理,只要不悖理行事,命运的好坏就不值得忧虑了。
世事虽然多变化,但是君子只须守住常道,就能“以常制变”,因为常道是万物的根本。就像万物或飞或跃,暂离地面,也一定要回到地面的道理一样。如果常道偏失了,不必等任何变化,自己必定会先倾覆。因此,君子只知道持守常道,并不惧怕小人诡计多端,也不畏惧世事多变化。
82、和气致祥骄者必衰 从善者昌为恶者弃
【原文】
和为祥气,骄为衰气,相人者不难以一望而知;
善是吉星,恶是凶星,推命者岂必因五行而定。
【注释]
五行:金、木、水、火、土。
【译文】
平和就是一种祥瑞之气,骄傲就是一种衰败之气,看相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善良就是吉星,恶毒就是凶星,算命的人哪里需要按照五行才能论断吉凶?
【赏析】
我们常说:“和气致祥”,可知一个“和”字,能化解多少干戈。生意人常把“和气生财”挂在嘴边,可知一个“和”字,也能带给人们多少益处。一个人能常保中和之气,既不会遇刚而折,也不会太柔而屈;既不会遇骄而覆,也不会太虚而穷。能够常保这种“和气”,生命便如源源活水,这当然是一种吉祥之气了。而骄傲的人即使处在富贵也不长久,因为他盛气凌人,必定导致衰败,所以说“骄是衰气”。善于看相的人,一望可知,自然能推断一个人的祸福了。
要论断一个人的吉凶,不必从五行去推断,只要看他行善或是为恶就知道了。从“水流湿,火就燥”的道理来看,行善的人必能得到拥戴,为恶的人必定遭人唾弃。因此,行善的人是吉星,为恶的人便是凶星,想推定吉凶,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依据。
83、人生不可安闲 日用必须简省
【原文】
人生不可安闲,有恒业,才足收放心;
日用必须简省,杜奢端,即以昭俭德。
【注释]
恒业:长久营生的产业。放心:放逸的本心。
【译文】
人生在世上不可闲逸度日,有了长远的事业,才能够收住放纵之心。平常花费必须简单节省,杜绝奢侈的习性,才可倡明节俭的美德。
【赏析】
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意思是说,做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把我们放逸逃失的本心收回来。
孟子又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读书人不必要有长久营生的产业,却必须要有追求学问道德的恒心。而一般老百姓呢?当然就必须要有“恒产”了。人不能无所事事地过日子,安闲逸乐的日子过得太久,心也会丧失掉了。大人常常骂小孩:“心都给玩掉了!”就是这个道理。
因为,有了稳定的工作,生活才有目标,心才能安定下来。我们这颗心,才不会如脱缰的野马,乱跑乱闯。有的人要他过安闲的日子,他还不愿意呢!因为他受不了“不用心”的日子,这种人常常会讥笑自己是“劳碌命”,以另一个观点来看,能为工作而劳碌,有时也未尝不是一种福气。
日常生活的花费,愈简单愈好,因为人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一旦陷入,就很难自拔了。粗茶布衣不但无损我们的人格,更可以见出一个淡泊宁静的心胸。而节俭朴实,永远是值得令人称许的美德。现代人似乎都很怕穿得“寒酸”,惹人笑话,其实,以现在的生活水准来看,穿着寒酸倒是很少见的,反而内心“寒酸”的人愈来愈多。舍不得衷心赞美他人,舍不得为别人牺牲一点,这种内心的“简省”,才是值得大家深思的。
84、秤心斗胆成大功 铁面铜头真气节
【原文】
成大事功,全仗着秤心斗胆;
有真气节,才算得铁面铜头。
【注释]
秤心斗胆:比喻一个人心志坚定,胆识远大。铁面铜头:比喻一个人公正无私,不畏权势。
【译文】
能够成大事立大功的人,完全靠着坚定的心志,远大的胆识。真正有气节的人,才可能铁面无私,不畏权势。
【赏析】
成大事立大功并不全靠学问,虽然学问也是必要条件之一。但是,如果没有一颗如秤锤般坚定的心,以及远大的胆识,什么事都不敢做,即使做了也不长久,那么,凡事都不能成功。例如,中山先生十次革命失败却仍不气馁,心志的坚定可见一斑。在那时,革命被视为叛逆的行为,抓到了是要杀头的,可中山先生始终不忧不惧。他的学问渊博,胆识超人,才能成就这番创建民国大事业,这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古来的英雄烈士,哪一个不是凭着秤心斗胆,抛头颅、洒热血,为历史增添一页页可歌可泣的篇章?
有真气节,才能不徇私;有真气节,才能不畏权势。所谓铁面铜头,正是形容一个人不徇私、不畏恶的凛然作风。这种人如果做官,政治必定清明,因为他以廉洁自守。如果他只是个老百姓,也一定有为有守,不致作奸犯科,伤风败俗。不管是在朝为官,或是在野为民,这种人即使撞得头破血流,还是一副硬骨头,因为,真理永远是他们追寻的目标。
85、责人先责己,信己亦信人
【原文】
但责己,不责人,此远怨之道也;
但信己,不信人,此取败之由也。
【注释]
远怨:远离怨恨。
【译文】
只责备自己,不责备他人,是远离怨恨的最好方法。只相信自己,不相信他人,是做事失败的主要原因。
【赏析】
其实,责备别人并不容易,因为责备他人时,首先自己的立场要对。如何才能保证自己的立场对呢?大概便是要先自我反省一番了。即使自己做得对,要别人心悦诚服也不容易,因为每个人的立场不同,你认为对的,对方不见得赞同,因此,责备别人通常会招致怨恨。不如我们好好的反求诸己,先把自己端正好了,再要求别人。有的人一味责备别人,而自己却多行不义,就难怪别人要怨恨他了。话说回来,即使要“责人”,也要懂得“忠告善导”的道理。不过,作者在这里说的,还是重于“修己”,与其要求别人,不如要求自己的内省功夫。
没有人做事情永远不出差错的。有些人很有自信,这当然很好,可是,如果自信得不相信别人,就值得反省了。有时候,我们难免会犯这种错误:我们常说别人刚愎自用,自己又何尝不然?历史上不乏因刚愎自用而失败的例子,以国势来说,大凡一个朝代能兴盛,往往是国君肯礼贤下士,采纳忠言。而国家的衰败,总是因国君不听忠言,自取灭亡。因此,我们除了建立自信心外,相信别人的长处,虚心的向对方学习,也是很重要的。
86、通达者无执滞心 本色人无做作气
【原文】
无执滞心,才是通方士;
有做作气,便非本色人。
【注释]
通方士:博学而通达事理的人。本色:本来面目。
【译文】
没有执着滞碍的心,才是通达事理的人。有矫揉造作的习气,便失去了自己的本真。
【赏析】
从前有一个人,乘船过江到半途的时候,他的剑掉进水里了,于是,他马上在船上刻了个记号。他说:“我的剑是从这里掉入江中的,我只要按这个记号去找,就可以找到剑了。”你想,他能找到剑吗?当然不可能,他不懂得水流船动的道理。因此,我们把“刻舟求剑”,比喻为固执不通的意思。这个人的心,就是一种“执滞心”。所谓通方士,乃是指博闻而通达事理的人。一个人心中若固执不通,必然就无法对一切学问通达无碍,因为,他心中常有偏执取舍,以致于许多事物无法以客观与谦虚的态度去评判或接受。因此,他即使再有学问,也是固执一隅,只能成为专才而无法成为通才。我们常说:“择善固执”,但是执着也极易造成偏见,而滞碍不通更容易变成食古不化。真正的道理都是活的,并不是教条。有“执滞心”的人往往只知道抓着一些“道理的教条”不放,运用时也不知变通。
做作无非是想要改变别人对你的看法,因此,才有意去掩饰与改变自己的本性。然而,这一种扭曲与改变,总是为了别人,有时候,甚至是为了世俗的名利,无论如何,这都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行为。想改变他人对自己的印象,不要在表面上下功夫,应从自己的内心本质改变起,不过,到底是变好还是变坏,自己要看清楚。如果改变的自己,并不能使自己的生命更具有意义,不如保有原来的自己,至少不会使自己的生命更糟。人的内在也有一些本性是原来就很好的,孟子说:“人性本善”,只要发扬我们心中本有的善性,也许,便是一个最好的本色人。让我们都保有属于自己的“本色”吧!
87、心为主宰 死留美名
【原文】
耳目口鼻,皆无知识之辈,全靠者心作主人;
身体发肤,总有毁坏之时,要留个名称后世。
【注释]
者心:这心。
【译文】
眼耳鼻口,都是不能够思想的东西,完全依赖这颗心来作为它们的主宰。身体肌肤,在我们死后都会腐败毁损,总要留一个好名声让后人称颂。
【赏析】
眼、耳、口、鼻、身是人的五官,它们又以“心”为主宰,如果没有一个心在作主宰,耳、目、口、鼻便无法发挥它们最大的效用。如果一个人不用“心”,就会耳不听忠言,目不辨黑白,口中胡乱言语,连鼻子也让人牵着走,那么,这个人必然无法端正自己。心能辨是非,明好恶,所以,人最要把一个心先修好。《大学》上说:“心正而后意诚,意诚而后身修……。”心若正,一切行为也就正直而不偏失。再进一步说,贤人便是一个社会的心,若是没有贤人,许多人便不辨是非黑白,不明善恶。因此,一个社会要贤人来领导大众,而一个人更要自许成为贤人。
虽然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但是,不如努力自我实现,以显扬父母。所谓留个名称后世,便是要我们在有生之年有所作为,做些有益世人的事,这就是自我实现。留名是要留善名,而不是恶名,若是恶名,不如不留。有些人以为“人死留名,豹死留皮。”留个臭名也好,至少大家一辈子都记得他,这种人思想邪曲,却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有多痛心!想想岳飞庙前的秦桧像,人们经过,或怒骂,或吐痰才能泄恨。的确,我们真该珍惜父母名声,赐予的身体发肤,做一个有用的人,就算不能显扬父母的名声,也不要辱没父母的苦心啊!
88、有生资更需努力 慎大德也矜细行
【原文】
有生资,不加学习,气质究难化也;
慎大德,不矜细行,形迹终可疑也。
【注释]
生资:天赋优良的资质。学力:努力学习。不矜细行:不拘小节。
【译文】
天生的资质很好,但如不加学习,脾性还是难有改进。只在大行为上留心谨慎,却在小节方面不加自爱,到底让人对其言行难以信任。
【赏析】
“人之初,性本善”,是说人本来就有良好的善性,但是,为什么有的人后来却成为不好的人呢?这完全是由于外力的影响所造成。就如一块璞玉,如果好好去琢磨,会变得光润美好,然而,若不加以琢磨,它顶多也不过是一块石头,终究不能成为玉器。因此,我们才说:“玉不琢,不成器。”同样的,人的本性再美好,也要努力学习,在学问的潜移默化中加以琢磨,才能成为大器。所以,光有优秀的天赋,后天却不肯努力学习,也是枉费了上天一片美意。久而久之,连天赋的潜力也会被埋没,更别谈变化气质了。
如果仅在大行为上面注意,微细的行为却不加谨慎,仍然不能让人信任。因为由小见大,有时小节正是一个人内心的真正流露,如果小节屡犯,则表示此人还不能将一些劣根性加以去除。正如堤防上有裂痕,随时都有可能扩大崩裂,谁敢去相信呢?
89、忠厚传世久 恬淡趣味长
【原文】
世风之狡诈多端,到底忠厚人颠扑不破;
末俗以繁华相尚,终觉冷淡处趣味弥长。
【注释]
颠扑不破:理义正当,不能推翻。趣味弥长:滋味更耐久。
【译文】
世俗之风愈来愈流于狡猾欺诈,但忠厚之人诚恳踏实,稳重质朴,为人处事总能立于不败之地。近世的习俗愈来愈崇尚奢侈浮华,但还是清静平淡的日子更耐人寻味。
【赏析】
世俗的风气所以狡诈多变,大半是为了名利二字。而狡诈的手段是一些骗人的伎俩,不过大家也不是傻子,会一再受骗。待人处世,不妨学学忠厚人的那股傻劲。小人的狡诈欺瞒,永远是忠厚老实的人学不来的,想也想不通的,为什么不以诚心待人?为什么要老奸巨滑?其实,吃亏的往往是那些搞阴谋诡计的小人,陷害的也是他们自己。让我们的心保留一块净土吧!这片净土,只有忠厚的人能以赤子之心去开恳、耕耘。在你对人失望透顶的时候,不妨想一想,我们的社会其实也不乏厚道可爱的人啊!至少,我们就可以要求自己做一个忠厚人!
众人总以为奢侈热闹是最有面子的事,事实上,这样足以令人的心为物欲所蒙蔽。如果大家都崇尚奢侈,就会造成一个重利的社会。既然重利,便不重义,这正是社会风气败坏的原因。老子主张人应清静寡欲,他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并非没有道理。反而是寂静恬淡,可以使我们的万虑皆涤,心胸为之一畅。所谓“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在寂静中才可以观照得到。
90、交友要交正直者 求教要向德高人
【原文】
能结交直道朋友,其人必有令名;
肯亲近耆德老成,其家必多善事。
【注释]
直道:行事正直。令名:美好的名声。耆德老成:德高望重的老年人。
【译文】
能结交行为正直的朋友,这样的人必然也会有好的名声;肯亲近求教于德高望重的长者,这样的家庭必然常有好事情。
【赏析】
孔子说过有三种朋友值得我们向他学习,那就是友直、友谅、友多闻。友直便是行为正直,又能规劝我们错处的朋友。要观察一个人,先观察他所结交的朋友,是一个好方法,物以类聚啊!一方面因为自己正直,才会结交正直的人,一方面有这种朋友相互提携,自己的德业学问必定能日渐进步。这样的人,怎么会不受人称赞呢?
老年人的人生经验很丰富,他们就好像是宝藏,只要你肯挖取,必能从中获得许多可贵的宝物;又好像地图,可以指引我们走向正确的道路。当然,这是指修养很好,道德有成的老年人。一个人如果肯常常去亲近这样的老年人,那么,他对人生的努力,比较能掌握到正确的方向,才不会常有走错路的遗憾,自然比较容易成功。推而广之,他的家庭也一定能逐渐兴旺,因为他能以好的表率来教导子孙,使得“家和万事兴”。
91、化人解纷争 劝善说因果
【原文】
为乡邻解纷争,使得和好如初,即化人之事也;
为世俗谈因果,使知报应不爽,亦劝善之方也。
【注释]
化人:教化他人。不爽:没有失误。
【译文】
替左邻右舍解决纷争,使他们和最初一样友好,这便是感化他人的事了。向世俗之人解说因果报应,使他们知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也是一种劝人为善的方法。
【赏析】
在我们的观念中,好像只有做官才能教化人,其实不然。像我们一般人,如果能为邻里的人排解纠纷,为他们讲说做人的道理,使他们注重和睦相处的重要性,这也是在教化人。这种影响力虽然小,却也不能忽视。假使每个人都有心如此,小至邻里,大至乡党,岂不是一片和气吗?因此,每个人都不要轻忽了自己的小力量。若能向乡人解说因果的事,使乡人明白善恶报应的道理,他们自然会勉力行善,而不会去为恶了。因此,作者认为这也是劝人为善的方法。
92、发达福寿空命定 努力行善最要紧
【原文】
发达虽命定,亦由肯做工夫;
福寿虽天生,还是多积阴德。
【译文】
一个人的飞黄腾达,虽然是命中注定,却也因他肯于努力。一个人的福分寿命,虽然是生有定数。但也因他多做善事而积阴德。
【赏析】
如果只相信命运,认为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完全是命中注定,因而想不劳而获,这就不是正确的生活态度了。如同一则寓言故事中所讲的懒妇人,她丈夫出远门前,怕她饿死,就做了一个大圈饼挂在她的颈上,如此才放心出门。但是,回来时发现她仍然饿死了。因为,连把饼拿起来吃,她都懒得拿。就算说一个人的命再好,如果不肯努力,不肯下工夫,还不是一事无成。更何况,命运好不好,谁又能知道呢?一个人发达了,就说是他的命好、运好,否定了他的苦心与努力,更是不公平的事。
人的福分和寿命虽然也是天生的,然而多有因积善而得福,因行善而致长寿的。你种什么因,便得什么果,不但过去如此,今后也是如此。所谓:“欲知过去因,今日受者是;欲明未来果,今生作者是。”天生福分虽好,若多行不义,也许今生就会尝到恶果,有什么福分可言?若有人命中原该长寿,可是他心里充满恶念,再加以纵情酒色,哪里会长命呢?因此,不管一个人天生的福寿、命运如何,最重要的仍是今生今世的努力与行善,大家不要忽略了这一点才好。
93、百善孝为先 万恶淫为源
【原文】
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
一起邪恶念,则生平极不欲为者,皆不难为,所以淫是万恶之首。
【注释]
百行:一切行为。
【译文】
怀中常抱着仁心、孝心,那么天下任何不正当的行为,都不会忍心去做,所以,孝是一切行为中应该最先做到的。一个人心中一旦起了邪曲的淫恶之念,那么平常很不愿做的事,也不难做出来;所以,淫是一切罪恶行径的开始。
【赏析】
一个心怀仁义的人,连蝼蚁都不忍去踩它,连草木都不忍去任意砍伐。因为,他有着“民胞物与”的胸怀,就更不可能会做出伤天害理的事了。同样的,一个有孝心的人,在做任何事之前,都会想到那样做会不会使父母蒙羞,甚至还要想,如何做才会让别人因自己的行为,而称赞自己的父母。像这样,一方面断绝了恶行之源,别一方面又开启了善行之端,孝岂不是一切行为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吗?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就是这个道理。
所谓“色胆包天”,一个人心中一旦起了淫邪的念头,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因为,色欲是一个人欲念之中最为强烈的,只可节制它,不可放纵它,更何况任何欲念都是无穷无尽的。一旦放纵,整个人就会受肉欲所趋使,而不能为心智所控制,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都敢去做了。由此可见,淫实在是万恶之首。
94、享受减几分方好 处世忍一下为高
【原文】
自奉必减几分方好,处世能退一步为高。
【注释]
自奉:对待自己。
【译文】
对待自己,减少几分物质享受,是明智的做法;与世人相处,凡事能退让一步,才是聪明的做法。
【赏析】
怎样才算是对自己好?是否让自己锦衣玉食,便是待自己好?事实上,过于“珍爱”,往往使自己失去了生命力,同时也会使心灵变得不思振作。这种对自己的好,往往是最不好的。真正对自己好的人,并不在物质上满足自己,而是懂得如何使自己的生命过得更充实,使自己的生命不致于浪费。
和他人相处时,并不是什么事都争了第一,才是最好的。因为,争的事情有许多种,若是公义的事,恐怕大家避之惟恐不及,还谈什么“争”?一般人所争的,无非是个人的名与利,不但把自己的气量争小了,大家还剑拔弩张的,似乎不战不休。“忍一下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倒不如退让一些,会让自己清醒一点,人际关系也可能更和谐。不过,这点不太容易做到,因为大家都想争一口气,否则就认为自己很没有面子。其实,这关乎修养与处世态度,和面子有什么关系呢?
95、守分安贫 持盈保泰
【原文】
守分安贫,何等清闲,而好事者,偏自寻烦恼;
持盈保泰,总须忍让,而恃强者,乃自取灭亡。
【注释]
持盈保泰:事业到达极盛时,不骄傲自满,反能谦谨地保持着。
【译文】
能持守本分而安贫乐道,这是多么清闲自在的事,然而爱惹事端的人却偏偏要自寻烦恼。只有在事业极盛时,做到不骄不燥,凡事忍让,才能保持长久不衰,所以,那些仗势欺人的人,等于自取灭亡。
【赏析】
人若心中不妄求,对天下事物都能用一种“平常心”去看待,人生一定比较能轻松自在。所谓“春有繁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可惜人的“事”实在太多了,整天患得得失,全没有一个安定处。穷时求富,富时求名,即使名利双收了,还是改不了“好管闲事”的毛病。享受的比别人多,烦恼也比别人多,这似乎是很公平的事。做个快乐的穷人也不容易,因为大部分的穷人都很不快乐,穷人永远是愁眉苦脸的。其实,还是看各人的生活态度而定。凡事顺其自然,不强求而尽本分,保持内心的安泰,这可能是大部分人都无法了解的人生至乐。
身处富泰的环境,就更要谨慎谦虚了,所谓“势不可使尽,福不可双受”。使尽受尽之后,便是穷窘困乏。因此,富泰若是骄横而逞强欺人,便是很难守得住鼎盛的家业。要持盈保泰,就是“忍让”二个字。大部分的人一朝富泰了,以前能忍的,现在再也忍不住了。因为有恃无恐,既然有权有势,还有什么好忍的?如此一来,纷争不断,能富泰到什么时候?不管人处在什么环境,中国人尤其讲求的“忍”,永远是立身处世的良方。
96、境遇无常须自立 光阴易逝早成器
【原文】
人生境遇无常,须自谋一吃饭本领;
人生光阴易逝,要早定一成器日期。
【注释]
境遇:环境的变化和个人的遭遇。成器:成为可用之器,即指一个人能有所成就的意思。
【译文】
人生中的环境、遭遇是不定的,一定要谋求足以养活自己的一技之长,才不至受困于境遇。人一生光阴很容易逝去,一定要早立远大志向和目标,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赏析】
人的一生可能遭遇到的事物,以及环境的变迁是没有一定的。有的人生于富豪之家,却因意外的遭遇变故,潦倒而死;有的人生于穷困的家庭,却因环境际遇,再加上个人的努力,而成家立业。这正说明了人生的无常。在无常的人生中,若想维持一个起码的生活条件,一定要学得一技之长,一可以图个人温饱,二可以养活一家人,甚至帮助他人,总不至于在挫败的时候,连自己也养不活。
人的一生是十分短暂的,转眼即过。若不好好把握,极可能有“老大徒伤悲”的感慨,后悔也来不及。所以,要及早为自己订立一个远大的志向和目标,督促自己在某个时限完成它,这样生活才有目标,有意义。你细想一想,大部分人的生命,是不是都在张望和蹉跎中逝去的?孔子见到流水,而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而我们呢?生命是值得振奋起精神,勇往直前的。
97、河川学海而至海 苗莠相似要分清
【原文】
川学海而至海,故谋道者不可有止心;
莠非苗而似苗,故穷理者不可无真见。
【注释]
谋道:追求学问及人生的大道理。莠:妨害禾苗生长的草,像禾,俗名狗尾草。
【译文】
河川学大海的兼容并蓄,最终能汇流入海;由此可见,一个人追求学问道德的心,也应该永不止息。田里的莠草长得很像禾苗,可是它并不是禾苗,由此可见,一个研究事理的人不能没有真知灼见,否则便容易被蒙蔽。
【赏析】
“川学海而至海”,乃是一个比喻,如果把每一个读书人的求学心当作河川,而把知识当作海洋,那么,由一条河的发源一直汇流到海洋,其中必然要经过许多崇山峻岭。然而河川始终奔流不息,正如读书人求学也应不畏艰难,自强不息,知识道德才能更渊博深广。而且,“泰山不辞小丘,故能成其高;河海不弃细流,故能成其大。”读书人也不要放过任何获得新知识的机会才是。
有时候,真理的辨认是十分不容易的,就像苗与莠一般难以分别。因此,在研究任何一种学问,或穷究一项事理时,一定要经过谨慎的判断,才能评论是非。只有真知灼见方能洞察事理,排除似是而非的谬论。万一被蒙蔽了,还能探究事理吗?所以说“穷理者不可无真见”。
98、守身必谨严 养心须淡泊
【原文】
守身必谨严,凡足以戕吾身者宜戒之;
养心须淡泊,凡足以累吾心者勿为也。
【注释]
守身:持守自身的行为、节操、戕:损害。
【译文】
持守节操必须谨慎严格,凡是能够损害自己操守的行为,都应该戒除。要以宁静寡欲涵养自己的心胸,凡是能够疲累心灵的事情,都不要去做。
【赏析】
一个人的生命有限,倘若没有什么抱负,只要庸庸碌碌地过一生也就罢了。如果,对人生心中还有一点牵系,一点理想,那么,持身谨严就很重要。怎么说呢?正因为我们爱人生,所以爱自己,“守身”正是爱自己的表现。我们珍惜自己的一言一行,恐怕有所缺失。古人的“守身如玉”,无疑是对生养自己的父母与孕育自己的天地的一种最诚心的回报,因此,凡是可能损害自己言行的邪曲行为,一概不为,他们的操守永远光明坦荡,就以现代的眼光来看,依然温良可亲,学习他们并不代表食古不化。想一想现代人,持身谨严的有多少?别说那些作奸犯科之辈,我们有时不也会为不该得到的利益而动心吗?“谨严”二字,可是不容易的,不过,也更见古人守身的“专心一志”了。
人的渴望是无穷无尽的,许多事情想也没用,徒增我们的烦恼。禅宗有句偈语是这样的:“左一布袋,右一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许多事情对于我们而言,也就像布袋一般,只是负担。大部分人一辈子扛着七情六欲、儿女情长的“布袋”,永远也放不下,这样非把自己累死不可。结果,这一辈子,双手都用来扛布袋,而不能空出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心灵也永远空不下来,想一些真正属于自己生命的问题。
99、有德不在有位 能行不在能言
【原文】
人之足传,在有德,不在有位;
世所相信,在能行,不在能言。
【注释]
足传:值得让人传说称赞。
【译文】
一个人值得人们称道,在于他有高尚的德性,而不在于他有高贵的地位。世人所相信的,是那些凡事都能实践得很成功的人,而不是那些嘴上说得好听的人。
【赏析】
一个人足以为人赞赏,并非他身在高位,因为,深居高位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一切全在他内心是否有德。有德的人即使居于陋巷,他做的事仍然有益于人;无德的人即使身居政要,也不是大家的福气。
一般人的毛病是光说不做,从小到大,我们不知说过几百遍:“我一定要……”结果,毛病还是毛病。有些人说起话来真是令人倾倒,所谓雄辩滔滔,也不过如此。但是,再仔细观察他的行为,对他的话就要大打折扣了。因此,要让别人相信你,很简单,拿出成果来!毕竟,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是看你做,而不是听你说。
100、称誉易而无怨言难 留田产不若教习业
【原文】
与其使乡党有誉言,不如令乡党无怨言;
与其为子孙谋产业,不如教子孙习恒业。
【注释]
誉言:称誉的言辞。产业:田地房屋等能够生利的叫做产业。恒业:可以长久谋生的事业。
【译文】
与其让邻里称颂有加,不如让邻里毫无抱怨。与其替子孙谋求财富产业,不如让子孙学习长远的事业。
【赏析】
一个人要做到让他人赞美并不是困难的事,最困难的是让别人对自己没有丝毫怨言。因为,前者可能多做几件好事就能得到,而后者几乎是要人格完美无缺才行。在我们的经验中,一个人很难做到十全十美。“使乡党无怨言”不是去讨好每一个人,而是要使每个人都能信服,这就很困难了。由这章我们就可以知道,古人是怎样要求自己的。总要持之以恒,在自己的人格修养上下工夫,才能做到让周围的人对自己毫无怨言吧!
为子孙谋求大的产业,原是人之常情,可是,子孙若是品德不良,庞大的产业总会让他败尽,甚至使他的行为更加乖张,因为他有了挥霍的凭借。即使子孙品德上过得去,若无谋生的本领,坐吃山空,再多的家产也会有用光的一天,到那时,只有流落街头了。因此,留产业给子孙,不如教子孙习事业。一方面有了长久谋生的本领,另一方面也不会花天酒地,入不敷出,这才是最妥当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