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 纸纹 护眼

第六夜

战前准备从思想动员到运输管理都井然有序

整个战役是在金化郡进行的,朝鲜的郡相当我们的县。金化郡有一半 在敌人那方,而在我们这边的那一半是山区,有几个垸,把男女老少 都算上,大概也就有五万多人口。

我们一把28日的反击推迟两天,朝鲜支援前线的队伍立刻就组织得比 较好了。战斗打响以后,17日到二十几日,从阵地附近史吉荣设的茶 水站,到五圣山后头,再一直到后方医院这沿途几十里的茶水站、苹 果站都设起来了,大都是朝鲜的老太太、小孩子在做。金化郡还从这 五万人口中抽出七千人组成了担架队支前,还有一些妇女在部队医院 里照顾伤病员、洗衣服。男男女女、老老小小基本上根据需要能出来 的都参加了。

五圣山后有一个叫梅桧里的炮弹转运站,汽车把弹药运到那里,梅桧 里的三个“女性同盟盟员”就负责了炮弹的卸车,为防止敌人飞机轰 炸,她们还要把弹药搬到一百公尺外设置坑道的地方隐蔽起来。

那时我们都说在国内作战时群众基础很好,而这次待到大反击前,在 朝鲜从反击部队、保障部队到后方、朝鲜人民支援作战这一整套的配 合状况甚至已经超过了国内。朝鲜人民不愧是英雄的人民,他们认为 支援志愿军是很光荣的。

当然,参加反击的部队在一线是看不全这些情况的,但是有些参战部 队,像31师所属部队因是从后头来,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全过程,走 着看着,不多远就有个茶水站,从前头往后头运动的担架队等等。这 个生动的现实情况就是对部队最好的动员,而且这个动员比你讲什么 都有用很多。

由于第一阶段和二阶段都出了一些战斗英雄,像391阵地战的邱少云,这时他的事迹已宣传到上甘岭的各个部队了,他就是一个顾整体、守 纪律的模范。因为当你运动到山下,离着山上的敌人才几十公尺,如 果负了伤在那里一叫唤,敌人的炮弹马上就打过来,只会增加更多人 的伤亡。所以到这时,包括整个一阶段、二阶段,战士们对这一点就 能比较自觉地遵守了,党员们也起到了模范作用。后面来的部队都把 这个阵地叫作“英雄阵地”,因为19日反击战中出现了黄继光的事迹,之后不仅是在五圣山的前沿阵地部队宣传,也传达到了后头部队了。

军里的联络部和朝鲜人民军的文化部合着办了一个《快报》,有中文 和朝鲜文两种版式。朝鲜文《快报》一天要出几期,通过担架队从前 头一直送到后头,又从后头送到前头,所以消息传达得很快。

由于有了这些,到第二阶段结束、大反击以前,部队隐蔽纪律很严,秩序很好,情绪也很高。我们的实际战果是敌人一个师伤亡12000人,而我们还守着阵地并在准备反击,这在朝鲜战场上是也很少的,所以 从前线到后方、从领导到基层,情绪都非常高涨,整战场都是个生动 活泼的局面,到处都是宣传胜利。

上甘岭战役第17天(10.30):战役进入第三阶段,强炮火加巧 战术打出开门红

【资料补充】

30日21时,第15军以第45师5个连、第29师两个连,在山炮、野 炮、榴弹炮50门、火箭炮24门、迫击炮30门的支援下,对597.9高地的 敌人进行反击。

进入战役的第三阶段前,在炮兵怎么使用的问题上,我们把19日战斗 的经验又发展了。

在大反击前全军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像秦基伟军长就亲自检查。本来 像我们兵力和弹药的准备那么充分,597.9这个阵地是可以在一个晚上 就打下来的,但是秦基伟不让,反而要求部队在第一天晚上只反攻下 主阵地,第二天再反剩下的阵地。597.9的主阵地有0号、1号、3号、9 号、10号这五个,此外,19日反击以后,在西北那个角阵地的4号至6 号也在我们手里头。

前线的指挥员一开始并不太了解上级的这个意图。可是上级为什么要 这样做呢?因为如果现在都反击下来,敌军就不来进攻了,就像那个 537.7北山,28日反击下来的,敌军不反扑了,结果我们连着守了三 天。敌人不来就消灭不了他的有生力量,所以我们反击他一半,还留 给他一部分,有好处。当时我们对这个想得也不是很清楚。

30日12时,以榴弹炮第20团1个连前推占领临时发射阵地,对敌主峰地 堡群进行直接瞄准射击,敌工事大部被毁。22时,我山炮、野炮15 门,榴弹炮47门,火箭炮23门,行1次齐放;迫击炮30门对597.9高地实 施第一次火力急袭5分钟。接着炮火延伸,步兵佯攻,诱敌展开。之 后,我炮火又对原目标进行10分钟急袭,同时以火箭炮团对敌二梯队 行1次齐放。这两次炮火急袭共发射山炮、野炮、榴弹炮9000发,火箭

炮弹1200发,迫击炮弹万余发。敌阵地表面工事全部被摧毁,敌增援 部队被我炮火打得溃不成军。我步兵突击队配合坚守坑道的分队在迫 击炮直接支援下,分数路数波依次发起冲击。经过5个小时战斗,击退 敌多次反扑,当晚,597.9高地阵地得以恢复。就在这一天86团3连立了 功。

那时候我们的指挥所里有两个师长、两个政委。指挥是以45师为主,王新和张显扬(1915-2005,四川省通江县人。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中国人民解 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曾任15军第43师师长,抗美援朝时任15军 29师师长,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指挥)是听我们的,那个3连反击到1 号阵地的时候,我就提出:“只要他打上去并且守24小时,就给他立 功。”此时已经不像第一、二阶段那会儿通讯不畅通,这时候通过报话 机47,我们和前头通得很快,一晚上就跟他接通了。

86团3连的一部迅速反击了7号阵地。7号在哪儿呢?就在主阵地的东 南,在2号阵地的南面,就这么一个点。这个部队也是打仗的劲儿上来 了,一个多排就顺利地攻击到阵地上。

这样,第一天晚上除了反击1号、3号、0号、9号、10号阵地以外,还 又反击了7号阵地。7号阵地离主阵地大概有150公尺的样子,山头比较 孤立,当然有主阵地作依托也还可以。

此次大反击作战,参战炮兵共有山炮以上的火炮百余门,配合步兵全 歼李伪军第2师第31团2营全部、3营一部,打退敌二梯队反扑13次,仅 阵地上即毙伤敌1500余人,俘敌11人,摧毁敌炮阵地一个。这次反击 成功,炮兵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我们还记得,在炮兵指挥所作战会议上,在研究制止敌纵深集结和第 二梯队增援,以保障反击作战顺利进行时,火箭炮团张团长判断战斗 打响到拂晓后,敌二梯队可能进至进攻出发地。他提出这时以短促火 力覆盖敌进攻出发地是杀伤敌有生力量的最有效时机。方案确定后,火箭炮团在次日拂晓进入预定阵地,全团一次齐放,使敌第二梯队集

结地变成一片火海,该敌再没有投入战斗,对保障我反击成功起了关 键作用。

大反击作战的胜利,给步兵以极大鼓舞。敌人占领并经过10天加修的 表面阵地,一夜间变成了一片废墟,还付出了1500余人生命的代价。在第二天召开的作战会议上,步兵第135团张信元团长见到靳钟时的第 一句话:“靳主任,你是炮兵主任,我团同敌人交战第一天,敌人的炮 兵在我2个连队头上砸了30万发炮弹,我急得跳了起来。当时如果你能 拿出昨天发射的一半炮弹支援我一下,美国兵就别想踏上我的阵地一 步。”我知道这位团长是一位英雄团长,在敌人面前是铁打的汉子,在 他的战斗生涯中大概从来没有过这种怨气,我们都会心地笑了。

上甘岭战役第18天(10.31):全面反攻597.9阵地,敌军始料 不及损兵1500人

我反击成功,虽给敌以沉重打击,但敌人并不死心。31日晨,李伪军 第31团残部和阿比西尼亚营,在炮、空火力掩护下,向我进行猛烈反 扑。我守卫在597.9高地之步兵第135团和步兵第86团少数担任警戒观察 的战士,隐蔽于石缝中或石坎后,以报话机同我炮兵保持密切联系。五圣山927高地的中心观察所也时时刻刻盯住敌人,当地人接近我前沿 阵地时,我纵深炮兵群和直接支援步兵的30门迫击炮一齐开火,予敌 人重大杀伤,迫使敌人后撤。12时,敌人改变炮、空袭击的战法,施 放大量烟幕,掩护一个步兵营向我阵地发起进攻。我坑道部队在迫击 炮兵的支援下,组织小分队出击,先后击退敌人40余次进攻。15时,敌车运1个营至下甘岭集结增援,我炮兵前进观察所发现后,及时指挥 炮兵群猛烈轰击,杀伤敌大部,其余纷纷溃逃。是日战斗,我又毙伤 敌1500余人。至此,李伪军第31团大部被歼,完全丧失了战斗力。

所以86团3连在第二天,也就是31日的白天,打得比较艰苦。敌人对主 阵地的轮番进攻有上十次。因为那个7号阵地比较孤立,而且屁股后头 是2号阵地,所以敌人拼命地打了一整天,但敌人最终全部被歼灭。

【战况概述】

31日4时,敌人趁志愿军恢复阵地不久,以1个营的兵力连续进行 猛烈的反扑。在没有工事依托的情况下,志愿军指战员们利用石缝、石坎和弹坑荫蔽,击退了敌人的连续进攻。运输部队冒着敌人炮火封 锁送上阵地2000多个手榴弹、1000多条麻袋,保证了战斗的顺利进 行。步兵指挥员机动灵活地指挥部队,以步谈机与炮兵联系,密切协 同动作,及时准确地发挥了炮兵的威力,战至夜间,收复了597.9高地 阵地。

86团在7号阵地上最后只剩下了一个叫林炳远48的战士,后来成了英 雄,因为打到最后他就记着“人在阵地在”口号,一个人守住了阵地。当然并不是他一人打死了那么多的敌人,那个时候他也不会运用通信 联络,但因为他离我们的阵地很近,所以炮来得很快,机枪也能够支 援到。五圣山和主阵地上都看得很清楚,既然阵地弄下来了,我们的 迫击炮就可以看见威力了,我们的炮保护了阵地,也就保护了他。仗 就这样打下去,打到下午两点钟就剩下他一个。可以说独胆英雄林炳 远,就是用手中武器和主阵地的机关枪,在炮兵支援下一个人守住了 这一个阵地。

由于7号阵地在我们手里,这就使得5号阵地的敌人白天不敢跑。你 跑,屁股后头还有个7号阵地,可我们到底上来了多少人,敌人也不知 道。86团那一天也吃苦了,当然初战期间遇到这种情况是经常的,就 和45师第一天、第二天打的情况一样,开头总要碰那么几下子才能碰 得聪明些,部队还是很好的,战士们都很勇敢。

从30日反击开始,头一天歼灭了敌人六个连,第二天又歼灭了两个 连,到31日的夜晚我们就把2号、11号乃至整个597.9阵地给恢复了。特 别是到30日以后,87团也运动上来了,他们首先接133团在忠贤山后头 的阵地,这样133团就有力量和北山的敌人争夺,所以给敌人的苦头吃 得比较厉害。他们两边同时开始进攻,第一天晚上反击六个连,白天 歼灭敌人1500人,31日和1日这两天争夺战又歼灭敌军1500人。

上甘岭战役第19天(11.1):12军31师“小兵群作战法”运用出 色

【战况概述】

11月1日,敌人慌忙调来南朝鲜军第9师投入战斗,并集中数十架 飞机,70余辆坦克和大量火炮向志愿军阵地轰击,共发射炮弹12万余 发,先后共用6个营的兵力向597.9高地冲击14次。志愿军坚守部队在纵 深炮火支援下,将敌击退,毙伤敌1500余人。是日晚,预备队第12军 第31师第91团投入战斗,并增调了炮兵9个连参战。

如此一来,到1日敌人就急了,因为他都把“战果”宣传出去了,结果却 被我们全面反攻。于是那个范佛里特就亲自督促总指挥詹金斯了。詹 金斯这个家伙比较滑头,伪2师接受这个阵地以后,本来应该由詹金斯 指挥,他却派伪2师的师长来指挥,这就是让伪2师先打,伪2师的一个 团一打,正好遇到我们在537.7北山连续和他争夺。

31师是个老部队了,代表12军参加15军行列,被叫作“12军的代表 队”,它在东线和敌人争夺过程中打得也比较好,可是上甘岭这一仗他 没打上,所以劲头憋得比较足,在这时候就主动要求要锻炼一下91 团。

于是91团3营就在1日的夜间运动上来一个连,也就是阵地8连。我们就 把守主阵地的任务交给了8连,因此8连从上到下都准备得很精心。让 我们介绍经验、摆沙盘、谈作战部署、谈步炮联合。这一套他们的班 长们都去听了,听了之后就回去研究,比我们的部队还带劲。由于研 究得好,到1日晚下半夜他们就运动上去了,接近敌人的主阵地。

8连过去就有这个经验,如今把我们的战法加了进去,叫作“小兵群战 法”。就是说,一个阵地就三个人,经常是一个班,三个组,有一个组 作预备队,准备得好好的。这一个连就在9日和10日阵地之间摆了这么

个阵势,而且根据我们反击以后和敌人反复争夺的经验,枪、炮都准 备得很好了。那时候就是机关枪、冲锋枪、手榴弹、手雷。具体打法 是,在开头打时,要把敌人放近一点,需要敌人进入手榴弹的攻击范 围内才能打,不要一看见敌人就放枪。一般经验是在距离30到20公尺 之间的时候打最好,因为敌人是从下向上进攻,此时你打了之后,前 头的敌人一停,后头一拥就容易成堆,这时用冲锋枪扫射,前头停 了,后头上来,又比较集中。如果此时敌人撤退,这个三个小组先各 自打自己前头的,然后再交叉着打,快打不上了就赶紧要炮,再用炮 打。

这个经验的运用,91团8连比45师和29师的部队,甚至比整个15军都更 精心,因为他要“当好12军的代表队”。

图为91团8连战后合影。

1952年11月1日夜,第12军31师91团8连接守597.9高地防御。2日晨,敌 以密集炮火向阵地轰击,发射炮弹近10万发,出动飞机百余架次,并 轮番向阵地进攻。我8连指战员英勇抗击敌人,在7连2个班的配合下,坚守主峰7个小时,击退敌人40余次冲击,毙伤敌近千名,俘敌1名。缴获重机枪1挺,轻机枪8挺,迫击炮1门,步枪52支,冲锋枪3支,阵 地屹然未动。战后8连被评为一等功臣连。

11月1日,敌复调美军第7师2个营,李伪军主力第9师投入战斗。敌先 以百架飞机实施轰炸,继以300余门重炮向我597.9高地疯狂轰击,发射 炮弹20余万发。9时20分,李伪军第9师第30团2个营和美7师2个营对我 连续集团冲击。我炮兵不顾敌机轰炸,及时准确地炮击进攻之敌。迫 击炮兵支援步兵冲出坑道连续打退敌人10余次冲击。16时,敌恼羞成 怒,集中了所有的残余兵力,发动总攻。此时,我步兵只留少数监视 敌人,其余都退入坑道。我炮兵群抓住战机,对敌实施火力急袭10分 钟,然后炮火延伸,步兵一举夺回阵地,共毙伤敌1200余人。

上甘岭战役第20天(11.2):伪军补充兵力反扑,91团无一伤 亡歼敌400人

【战况概述】

敌人自11月2日1时起,又对志愿军阵地实施猛烈炮击达4小时之 久,发射炮弹10多万发,并出动飞机100余架次,投弹100余枚。12时 至18时,集中美军第7师,空降第一八七团各一个营,南朝鲜军第9师 两个营和哥伦比亚营等共5个营的兵力,多路多梯次地向597.9高地攻击 40余次,曾一度突入志愿军阵地。

志愿军防守部队第12军第91团和第15军第86团各一个连,顽强机 智作战,在炮兵火力的准确支援下,终于将敌人击退,毙伤敌1500余 人,志愿军仅伤亡190余人。

以后连续4天敌我争夺更加激烈。敌远程火炮猛烈轰击我炮兵阵 地,敌机轮番轰炸我前沿阵地。果然,2日这一天敌人又疯狂进攻了,敌仍以李伪军第9师第30团2个营,美7师2个营的残部,并投入美军空 降第187团,对我阵地冲击30余次。我坚守坑道部队在炮兵密切配合 下,进行英勇顽强的阻击。激战整日,毙伤敌1500余人。

伪军有四个团,番号也是17团、31团、32团、34团。李承晚从济 州岛和汉城又准备了一个编练师,战斗打响以后还在不停运输,准备 部队伤亡大了就补充,加上汉城又开来了三个编练团,等于他在这个 这地方一共就有六个团。

可是我们原先对他估计不足,觉得很奇怪,怎么这个番号的又上来 了,人还不见少?的确,他为了争夺,准备得比较快,特别是詹金斯 这个家伙把战场交给他指挥后,李承晚又要了一些部队,所以他这个 后续力量还是比较大的。

2日这天,伪32团进攻了八次阵地,但91团这一个班坚守八次都采取那 个战法把敌人打下去了。敌人由班的进攻到排的进攻,最后升级为两 个连的进攻,结果有一部分敌军一下子攻到了0号阵地。

敌人一下攻到0号阵地,守阵地的就有点儿着慌,因为班长眼睛负伤了 现在什么也看不见,虽然有个副排长但却没有指挥经验。这时有个副 班长是战斗英雄,叫蔡兴海,他遇慌不乱,马上就指挥了:“我们是12 军的代表队。听我的!”一下子把一个组稳住,接着就要炮兵。于是经 过这么一打,加上炮兵再捶了他一排子,两个连的敌人就都打下去 了。

蔡兴海立功还有一条,他参加作战时是个副班长,有400敌人在集结过 程中被他看见了,我们主阵地的观察哨也看见了,观察哨叫张金宝,他就是电影中那个啃苹果故事中的主人公。看到那个情况以后,立马 把炮要到了,都是远射炮,基本上把这400集结的敌人一下子就给捶掉 了。这个班除了班长负伤以外没有伤亡。他们自己报的战果是0:400,就是说他没有一个伤亡,敌人伤亡400个,就他那个组来讲确实 是这样子的,当然这一天的战斗不止400个了,所以说他们整个连守了 一天的经验比较好。不光这一个阵地是这样,其他阵地也都一样。

上甘岭战役第21、22、23天(11.3-11.5):范佛里特无力扭转 局面,美承认联军“三角形山”作战失败

【战况概述】

11月3、4两日,敌军连续以1个营至1个团的兵力不断对597.9高地 展开猛烈攻击。志愿军第91团第7、第9连投入战斗,又多次击退敌人 进攻,歼敌1200余人。为了迎击敌人的猖狂进攻,第12军领导人根据 战斗发展情况,决定第91团以另两个连接守597.9高地,并调93团第1营 位于597.9高地北侧地区,准备随时投入战斗。

11月5日,第三兵团发出《对597.9高地及537.7北山作战部署》的 指示,指出:为便于指挥,决定组织前方作战指挥所,由第12军副军 长李德生同志负责,统一指挥第31师和第34师以及第29师参战部队的 作战。该指挥所仍归第15师军首长指挥序列。为统一炮兵指挥,决定 组成炮兵指挥所,由炮7师师长颜伏同志负责,统一指挥支援五圣山前 沿作战的各配属炮兵。炮兵指挥所应与李德生同志的指挥所靠近,以 便协同。

5日拂晓,敌人企图作拼死挣扎,又以约5个营的兵力,在飞机100 余次架次、坦克30余量的支援下,分三路向597.9高地发动了猛烈的进 攻。志愿军第93团1个营投入战斗,同第91团一起,与敌人展开激战。后来敌人又增兵两个营,绕到主峰背后,在16分钟内,连续猛攻4次,但在我防守部队炮兵和步兵的密切协同和有力打击下,都被彻底粉碎 了。

从10月30日至11月5日,在597.9高地经过连续七天的激烈战斗,先 后挫败敌人约6个团的猖狂进攻,歼敌6000余人,巩固了阵地,沉重打 击了敌人的疯狂气焰。在这次酷站中,第29师第87团5个连在537.7北 山,与敌反复争夺,歼敌800余人,有力配合了597.9高地的大反击。为 此,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人民志愿军联合司令部于11月5日特地致电

祝贺夺回597.9高地战斗的胜利,表彰参战部队:“高度发挥了坚韧顽强 的战斗作风,愈打愈强,战术愈打愈灵活,步炮协同愈打愈密切,战 斗伤亡亦逐渐减少,特别是2日毙伤敌1500余人,我仅伤190余人,这 样打下去必能制敌死命。”并要求参战部队“再接再厉,坚决战斗下 去,直至将敌人的局部进攻完全彻底粉碎”。

2日、3日敌人还把阿比西尼亚营、哥伦比亚营在这地方使用了一下 子。美3师原来是准备参加这边战斗的,他计划让美3师和伪9师互相调 换一下位置,但是他没兵了,于是就把美3师刚组起来的30团调来参加 了战斗。但这个30团的战斗力就更差了,所以2日到3日这两天的争夺 中,在597.9阵地和537.7北山这两个阵地上,我们又歼灭敌人近1500 人。

3日8时,敌一部约2个营的兵力,向我阵地前沿运动,被我迫击炮兵和 纵深炮兵群击溃。17时,发现敌车运1个营的兵力企图再次进攻,我炮 兵即对正在下车之敌实行10分钟火力急袭,火箭炮行1次齐射,予敌以 歼灭性打击,毙伤敌350余人。之后两日,敌人又以8个连的兵力多次 向我反扑,一度突入主峰,但我坚守坑道步兵在迫击炮火力配合下,每次都将敌击退。

3日打下来了以后,4日拂晓敌人反攻了一下就没劲了。到了4日,范佛 里特亲自到了鸡雄山,5日他硬是要把597.9阵地拿下来。到这个时候伪 2师打得差不多了,于是又组织伪2师,动用了空降184团的两个营,还 有一个独立营,加上伪9师的部队,又进行了一天的进攻。

由于有范佛里特坐镇,这个进攻攻势就比较猛一点,炮打得也比较多 了。原来美军的炮火支援李承晚部队就不像支援他自己那么热情,后 来经过范佛里特的调整,从3日起,一天之内敌人就可以打到二十万发 炮弹,而且还是坦克助战。美军坦克不敢开到山顶,只开到下头,经 常有这么二三十辆坦克在他那个阵地上也就是我们阵地前沿当炮使 用。

这个炮主要还是打在那两个阵地上。敌人因为有了炮,在3日、4日,特别是5日和我们的争夺就比较激烈了。但是这种激烈只能持续到下午

1点,大概四个钟头左右。他用了全部力量攻了以后没有攻上来,基本 上就收了兵,这当然要范佛里特下最后决心。但到了5日夜间时,敌人 就广播了,承认联合国军对三角形山的进攻失败了。

597.9高地经过7天的激烈争夺,我驻守坑道的部队,在炮兵有效支援 下,先后打退敌人5个团又2个营的近百次反扑,共毙伤敌6000余人。

【资料补充】

美联社记者2日自朝鲜中线发出消息说,在最近三星期的战斗 中,“联军牺牲的人和消耗的军火,已使联军的司令官们震惊了,而且 若在最后公布全部损失时,还将使公众震惊。”6日,美军毫不讳 言:“到现在为止,联军在‘三角形山’是打败了。”

11月5日的广播与美国国内政治形势联系很紧,美国此时正在进行总统 大选,11月5日就亮票了,这个“金化攻势”本来就是为杜鲁门选举造势 的,所以他们把“金化攻势”吹乎得很大,把这个所谓的“铁三角战役”说 成是美军在朝鲜这一年来进行的最大的战役,但结果却成为美军入朝 以来,除了在“北韩进攻战役”以外,“伤亡精锐部队最惨重的”一个战 役,整个战役共一百九十万发炮弹,他就打了一百三十多万发。

所以国会议员在选举过程中都会拿出这个题目来说事,攻击杜鲁门选 择的这两个山头是无底洞,炮弹也是物资,要他交代消耗了多少运输 力量以及浪费了多少物资。但他们攻击杜鲁门最厉害的还是美军士 气,因为“金化攻势”期间美军的士气是最低落的一个时期了。

美国记者们采访过一个排长,当时他们排只剩下一两个人,其他的几 乎全部阵亡。他就讲在19日的争夺战中,他的连队失败的经过,就说 他们美军反击以后,他所在的那个连队正准备支援前头的部队,结果 还在待机位置时,我们这边的迫击炮弹就跟下雨似的,一点挨着一点 就把他们捶了,他亲眼看到战友接连倒掉,最后连报务员也被打掉 了,只剩了他一个了所以就回来了,而这时根本还没有跟敌人见面,

也还没有去支援,就这样一个连队就报销了……其实像这样的实例是 比较多的,也都作为攻击杜鲁门的证据了。

杜鲁门选举失败当然有其他的缘由,但朝鲜的战争罪过也是攻击他的 一条。艾森豪威尔也把朝鲜停战作为他竞选的目标,他许了这个愿。敌人内部也揭了一点“铁三角战役”的惨败,虽然也不会揭得很透,其 结果搞得杜鲁门下了台。

范佛里特5日亲自出面,是想着亮出最后一手,直打到11点仍然不能挽 回败局。那天下午他一看没有希望了,于是就算结束了。

从10月30日到11月5日,激战597.9阵地,敌人先后投入了17个营的兵 力,我们动用了21个连队参与作战,歼敌6000余人。11月5日,志愿军 司令部与朝鲜人民军前线指挥部联名再次通令嘉奖上甘岭前线部 队:“高度发扬了坚忍顽强的战斗作风。愈打愈强,战术愈打愈灵活,步炮协同愈打愈密切,战斗伤亡亦逐渐减少,这样打下去,必致敌死 命”。又一次给全体参战部队以很大的鼓舞和鞭策。

这样子我们反击的第一个阶段也就结束了。

上甘岭战役第23至第29天(11.5-11.11):87团为反击做准备坚 守坑道7天

【战况概述】向537.7高地北山实施决定性反击

敌军在597.9高地失败后,迅速调整部署,增强火炮,加修工事,积极加强537.7高地北山的防御,同时急调南朝鲜第9师增援第2师,企 图集中力量固守537.7北山。

志愿军第3兵团领导人,为了争取战役的全胜,跟军志愿军首长关 于“坚决战斗下去”的指示,决定尽全力乘胜反击537.7北山之敌,遂即 调整部署,将第15军第45师除炮兵、通信和后勤保障部队外,撤出战 斗进行修整,以第12军第31师全部和34师的一个团执行上甘岭地区的 作战任务,将支援上甘岭作战的火炮增至300余门。

537.7高地北山阵地狭窄突出,受敌人注字洞南山和537.7高地主峰 以及597.9高地东侧11号阵地(该阵地是战役开始后我主动撤离的)的 三面包围。敌人在10月30日控制表面阵地后以南朝鲜军第2师第17团1 个营据守,昼夜突击,构筑了比较坚固的野战工事和设置了铁丝网、地雷等大量障碍物,并采取各种手段对志愿军坚守的坑道进行破换,组织严密的火力,封锁我向该阵地接近的道路。

这时志愿军的作战部署也做了相应调整。将坚守537.7高地北山坑 道的第29师第87团调到二线休整,以第31师92团及93团一部担负反击 和巩固537.7北山的任务,以91团及93团一部继续巩固597.9高地阵地。

11月10日,从凌晨开始气温降至零度以下。志愿军决定11日以92 团第1、第7、第8等3个连的兵力,反击537.7北山的敌人。为了减少战 斗发起后部队在接敌运动中遭低火炮杀伤,便于紧接火炮延伸时突然 对敌发起冲击,各突击队于10日夜,不顾严寒,隐蔽运动至537.7高地 北山坑道内和敌前沿岩下待命出击。

当16时25分开始,第92团在山炮、野炮、榴弹炮70门、魄机炮30 门和火箭炮24门的支援下,以3个连兵力对537.7北山实施反击,激战至 17时50分,全部恢复了537.7北山表面阵地,全歼守敌南朝鲜军第2师第 17团1个营。

4日,敌人没有发动更大的进攻。一部分敌人在炮火掩护下,向597.9高 地的2号和10号阵地攻击,在我炮火拦截后,又缩回。

经过整补的美7师,攻击力大不如以前,但也不可以麻痹。597.9阵地的 争夺是上甘岭战斗的关键。攻占597.9阵地是美军的任务,而攻占537.7 高地是伪军的任务。为了彻底打垮美7师,秦基伟军长命令31师进入待 机位置,随时参加战斗。

12军31师是在返谷山途中接受参与上甘岭作战的任务。领取任务后,部队是边行军,边动员,第一天看地形,第三天就投入战斗。

在5日作战中,敌人向597.9高地疯狂进攻,攻击的部队有美7师、空降 187团、伪9师拼凑的8个连队。他们又是飞机,又是坦克。我们志愿军 守备部队反复击退敌人进攻,坚守阵地。当时597.9阵地,光参战的志 愿军部队就分属3个师,21个连队,他们发扬了我军顾大局、团结友爱 的高尚品质,很多阵地上涌现出孤胆作战的无畏英雄。

从10月30日到11月5日,597.9阵地七天激战,歼敌6000余人,巩固了阵 地。同时29师87团为配合597.9高地争夺,并为537.7北山反击争取足够 的时间,从10月10日起,87团投入五个连参与537.7北山的战斗。在10 月30日至11月8日的苦战十天中,不失时机地与敌人反复争夺,数次易 手,战斗距离经常在30至50米对峙着。

自大反击打响以后这一段,到3日,军里仍确定537.7阵地暂不反击,用 这个阵地拖住敌人——他要走就不行嘛,仍要拉住敌人。打到5日,志 愿军第3兵团发出《对579.9高地和537.7北山作战部署》的指示,决定 组织五圣山指挥所,并由15军秦基伟直接指挥。

为此军里在7日,研究了反击的时间——什么时候反击?最后确定为11 日,准备以92团全力恢复537.7北山。因为这个团才来,所以为了反击

胜利,作战前还需要做一些准备。8日至10日,为麻痹敌人,我们没有 对敌人采取更大的动作。

133团到3日完成任务以后,87团接替并在那地方争夺了几天,有一些 伤亡。从5日起到11日,87团坚守坑道作战七天。

坚守七天是为反击作准备。当然你要坚守,就不能在表面阵地上去守 了,你如果到表面阵地就等于收复这个阵地了,他们的任务基本上就 是坚守坑道。敌人也采取了各种手段对志愿军坚守的坑道进行破坏,组织严密的火力点,封锁通向阵地的道路。

这七天,敌军加强了对这个点的攻击。因为那时597.9阵地我们已经收 复,就剩下这么一个点,所以87团上去以后,敌人也进行反击,他们 主要是在白天。87团选择夜间,与敌人反复斗争,达到以少胜多、消 耗敌人的目的。

他们上去以后,组织小规模的反击,为更多的歼灭敌人,就在一天里 搞一些战斗。原来限制他是一天,最多用一个连。但是作为部队,在 那么多部队都打得很好的形势下,谁能当那个孬种呢?所以这些连队 又积极地搞了一些战斗。

像那个“瞎子背瘸子”的事迹就是那时候涌现出来的。

87团五连战士薛志高和王合良,在4日激战中,薛志高的腿被打伤,王 合良的双眼被打瞎,在最危急时刻,两个英雄在战场上组合在一起,瞎子背起瘸子,瘸子在瞎子背上架起机枪,继续向敌人投手榴弹、打 冲锋枪。这一英雄事迹在537.7北山阵地上广为传扬。

【资料补充】王合良

志愿军第15军第29师第87团第5连战士。1952年11月4日,上甘岭 战役中,他所在班反击537.7高地北山一个阵地。战斗中,他因负重伤 双目失明,什么也看不见。他一面呼叫着联络,一面往前爬,忽听到

副班长薛志高叫他,原来薛的右腿被打断无法行动,经两人商量,他 就背起薛志高,薛给他指路继续前进,坚持战斗。立特等功,获二级 英雄称号。

【资料补充】薛志高

志愿军第15军第29师第87团第5连副班长。上甘岭战役中,1952年 11月4日晚,他们连参加反击537.7高地北山的战斗,他所在班参加了突 击排。在攻击中,班长牺牲了,他指挥全班继续冲击,他左臂负伤,仍坚持战斗,并夺回了一个阵地,歼敌28名。在向另一阵地运动时,他的左腿被炮弹炸断,不能行动,看见了双眼被打瞎的本班战士王合 良,立即与王商量,叫王背着他,他给王指路,继续向前冲击。敌人 反扑过来,被他们击退。当他只剩1个手榴弹时,敌向他扑来,他拉响 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立特等功,获二级英雄称号。

到10日,我们知道美军调整的情况是:伪7师下去了,美3师上来了;美40师走了,美25师来了。

鉴于597.9高地阵地已完全恢复并巩固,我军师首长遂决定将作战重点 转向恢复537.7高地北山方面。11月11日,下达了坚决拿下537.7高地,并力争更多地歼灭敌人,彻底粉碎敌“金化攻势”的作战命令。

按照作战方案,参战炮兵除炮2师保障597.9高地之巩固稳定外,其余各 炮兵群活力转向537.7高地,并重新组成支援537.7高地作战的炮兵指挥 所,由炮兵第7师师长颜伏统一作战,炮兵指挥所和各观察所的位置也 作了相应调整。

为保障对537.7高地北山反击的成功,确保597.9高地的巩固,兵团首长 还决定增调第12军3个主力团于文岩里、洗浦里地域集结待命。调第92 团于9日进至上所里北山,同第29师第87团配合作战。为便于指挥,决 定由第12军副军长李德生(1916—,河南人。曾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 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和一级自由独立勋章。上将军衔。抗战期间参加 百团大战,解放战争期间参加襄樊战役和淮海战役。抗美援朝战争期 间,任12军35师师长和12军副军长,参加了第五次战役、上甘岭战役

和金城反击战)负责组织五圣山作战指挥所,并归第15军秦基伟军长 直接指挥。

到11日反击的时候,我们的炮就绝对主动了,因为那时候就不是110门 了。12军来的时候又带来了一些迫击炮弹。李德生还谈到了炮弹的准 备情况。

11日我们反击的时候,美25师已经上来接替了伪7师的防务。另外还有 一个伪军,叫个伪9师,还有一个多团也到了,加到了伪2师里。他的 兵力还不算少,我们还得准备跟他周旋几天。

11日反击的时候情况已经大为改观了,我们的兵力大,在整整一个半 钟头之内,敌人除了有一挺机关枪响着,其他的火器都没有响动。当 日16时,我炮兵首先对537.7高地北山面积约1平方公里的敌表面阵地实 施了25分钟的炮火急袭,参加火炮有野炮、榴炮70门,迫击炮20门,另有火箭炮1个营两次齐射,敌被打得晕头转向,其工事全部被毁。步 兵趁机发起猛烈冲击,至17时50分,我军攻占主峰,537.7高地北山的 表面阵地全部为我恢复,决定性大反击一举成功。此战,全歼李伪军 第2师第17团1个营。时近黄昏,我反击部队乘夜暗加紧抢修工事。

上甘岭战役第30天至第38天(11.12-11.20):美25师换防上 阵,12军兵力补充反击有力

【战况概述】

12日,敌人约1个营的兵力,在炮火掩护下,向11号阵地进行疯狂 反扑。第93团第9连以小兵群战术,顽强抗击,第9班副班长杨国良小 组,一昼夜击退敌人21次冲击,歼敌400余人。

第92团反击部队夺回537.7高地北山阵地后,连夜抢修工事,准备 对付敌人再次进攻。12日,南朝鲜军第2师第32团,在密集炮火支援 下,向高地北山连续反扑,经激烈战斗,敌人占去两个山脚的4个阵 地。此后,交战双方就在这些阵地上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敌人

先后投入的兵力在6个营以上,并集中其几乎是战役使用的全部炮 火,而且每日以数十架飞机轮番轰炸。后来战斗愈来愈艰苦激烈。

11月12日4时,敌炮火对537.7高地北山进行猛烈轰击,继之又以数十架 飞机轮番轰炸,在我阵地上投下大量重磅炸弹,李伪军第32团多次进 行反扑,均被我坚守部队在炮火密切支援下击退。

12日当我们反击的时候,美25师已经接替了伪7师的防务,另外伪9师 还有一个多团加到了伪2师里,所以他的兵力还不算很少的,我们还得 准备跟他周旋几天。但我们的兵力大,在整整一个半钟头之内,敌人 除了一挺机关枪在响,其他的火器都没有响动。因为92团是后上来 的,很想打出点战绩所以部队运动很快,加上537.7的敌人不行,结果 他很快就收复阵地。

12日,92团坚守537.7阵地时,3连7班战斗英雄程云庆曾把“瞎子背瘸 子”这个故事讲述给阵地上的官兵,鼓舞参加战役的志愿军向英雄学 习,以至于在战斗最残酷阶段,程云庆身负重伤4次,连肠子都被打出 来,仍坚持到最后牺牲前,还将手榴弹投向敌人。战后被授予“二级英

雄”称号。当然在这个阵地上涌现出来的英雄还很多,如:用自己的身 体保证指挥线路通畅的牛保才、用自己负伤的身体当机枪架的陈治国 等等。

【资料补充】程云庆

志愿军第12军第31师第92团第6连班长。1952年11月13日,在上甘 岭战役坚守537.7高地北山的战斗中,他在双目受伤失明的情况下,仍 凭听力,向敌人投掷手榴弹、手雷,打退了敌人的反扑。战斗结束 后,因伤势过重牺牲。立特等功,获二级英雄称号。

【资料补充】牛保才

中国人民志愿军通信英雄,副班长。山西省壶关县人。1944年6月 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参加中国人 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作战。曾立一、二、三等功各1次。1952年10月在上 甘岭战役中,所在班担负维护电话线路任务。14日,当美军向537.7阵 地发起疯狂进攻,营指挥所通往前沿的电话中断时,他冒着猛烈的炮 火检查线路,左大腿负重伤,仍爬行前进,抢接线头,在生命的最后 一息,坚持用手捏着线头的一端,嘴咬着另一端,以自己的身体接通 电话线路,保证了战斗命令的及时下达。1953年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 机关给他追记特等功,追授“二级英雄”称号。

537.7阵地狭窄,87团的坚守很英勇,接替133团后又歼敌1700多人,但 是部队也有相当的伤亡。

11日,92团3个突击连在炮火支持下,向537.7阵地发起冲锋,全部收回 阵地。

12日,伪军32团在密集炮火轰击下,发起反扑,与志愿军反复争夺阵 地,战斗异常激烈。

在11、12日两天的激烈战斗中,我又予敌大量杀伤。敌为挽回败局,便孤注一掷,于13日至17日,又投入6个营的兵力,在炮空火力更大规 模的掩护下,连续进行了5天反扑,战斗更加激烈。我反击部队在炮火 及时支援下,越战越猛,一次又一次地粉碎了敌人进攻。

92团13日、14日连续进行了两天的反击。14日,五圣山指挥所令93团 两个营投入战斗。15日再与敌人接触,战斗高潮就过了,92团也就算 完成了任务。

那时候调的预备队很多,31师实际调来的是两个整团又一个连——92 团是五个连,3营整一个营还有两个连,还有个93团。92团作战7天,击退敌人100多次进攻,杀伤敌人1800多名。

14日,93团1营把92团换下来,坚守了三天,打得比较好。随后这个部 队接受了坚守597.9阵地的任务,86团和45师的部队都撤出战斗归建,整个597.9阵地都由93团来守护。

12军的李德生是在半路上接受任命,提起来当了副军长,3日到兵团接 受任务,立即赶往五圣山,实际上整个部队还是由秦基伟担任前线指 挥。带部队参加上甘岭战役。因此,在战役最艰苦时,李德生也是代 表12军参战的。他的后续部队比较多,根据战役进展,他又相继将34 师的部队调上来。

17日,五圣山指挥所李德生副军长命令步兵第92团2个营及时投入战 斗,先后击退敌2个多团兵力的反扑,毙伤敌1800余人。537.7高地得到 巩固。

在对537.7高地北山反击前以及反击成功后巩固阵地的数日中,炮兵除 配合反击部队行炮火直接支援外,还集中优势炮火,采取不定时的突 然急袭,打击敌炮兵阵地,共击毁敌迫击炮、榴弹炮50余门,有力地 保障了我反击成功和阵地的巩固。敌经我连续打击,此时已无力组织 营以上兵力进攻。

到18日,34师106团一部接替93团投入战斗。这一个团就更有经验了。他是从东侧转移下来的,下来的比较迟。因为那一边阵地已经巩固

了;这边的阵地收复下来以后还准备与敌人争夺。这个团上来以后,18日、19日、20日这三天还打了一些小战斗,就是敌人用个把班、个 把排攻一攻,一天搞那么几次,攻不下,敌人也就放弃了。

自14日到18日,敌人先后纠集16个营的兵力,疯狂反扑,妄图挽回败 局。12军92团和93团英勇作战,先后击退联军上百次进攻,毙伤两千 余名敌人。有力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战况概述】

14日至18日,第12军第31师第93团和第34师第106团先后投入战 斗,537.7高地北山,经反复争夺,双方以密集炮火猛烈轰击,地面工 事全部被毁,无坚固的坑道依托,因而增加了反击后巩固阵地的困 难。第106团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首先以小分队在纵深强大炮火支援 下,在前沿与敌人拼死争夺,掩护主力抢修坑道和地面工事,而后依 托坑道在炮火支援下,以小兵群战术,大量杀伤敌人,又连续打退了 敌人多次猖狂进攻。

秦基伟在战役临近结束时,说道:“12军参战,是取得上甘岭作战全部 胜利的保证。12军是在什么情况下投入战斗的呢?是当战斗最紧张、最艰苦时,军梯队已经拿上去了,敌人又调来了韩9师3个团,韩2师集 中最后力量,加上空降187团、埃塞俄比亚营、哥伦比亚营等投入战 斗,597.9高地的战斗发展到决战阶段,在这关键时刻,李德生副军长 的到来,31师投入战斗,使我们更加增强了取得战役全胜的信心。巧 妇难为无米之炊呀!没有兵,指挥员不能表现出指挥能力。没有12军 投入,即使打得好,巩固阵地也很困难……”

上甘岭之战,我军共毙伤和俘敌2.5万余人。击落击伤敌机270余架,击 毁击伤敌大口径火炮60余门,坦克14辆,创造了现在战争史上坚守防 御作战的光辉范例。战役中,我军所以能够克敌制胜,其中炮兵的大 量使用和炮火威力的充分发挥起了重要作用。

正如毛泽东主席于当年12月在分析朝鲜战局时所指出的:“今年秋季作 战,我取得如此胜利,除由于官兵勇敢、工事坚固、指挥得当、供应 不缺外,炮火的猛烈和射击的准确实为制胜的要素。”这次战役以后,我军或攻或守更加主动,而敌军面对我日益坚固的正面战线,已无可 奈何。

上甘岭战役的第39天至第43天(11.21-11.25):战役最后5天敌 军已无攻势,战役结束29师接守阵地

【战况概述】

21日、22日,敌人已无力进行营以上的攻击,只是以1个排到1个 连的兵力作小型的进攻。在上甘岭其他地区也仅有小规模的战斗。敌 人在遭到志愿军防守兵力和炮火大量杀伤后,蜷缩在工事里不感情据 昂动了。至25日,志愿军第106团共击退敌人50余次冲击,歼敌1400余 人,最后彻底粉碎了敌人的猖狂进攻,巩固了537.7高地北山阵地。此 时,敌人由于伤亡惨重,被迫将南朝鲜军第2师、美军第7师扯下整 补,这两个师的防务分别由南朝鲜军第2师、美军第25师接替。随之,敌人的进攻也基本停止。至此,上甘岭战役以志愿军的胜利、敌人的 失败而告结束。

20日以后敌军就没什么对策了,一直到25日都在不停地疯狂炮轰,打 到后来炮也少了。11月25日以后开始下雪了,我们宣布整个上甘岭战 役胜利结束。

在这个战役里,45师的部队作为守卫部队,在第一、二、三阶段的反 击中,始终连贯地坚持作战,像45师的炮兵、通信兵因为熟悉地形,都是坚持打到底了,而保障部队重像侦察、运输,尤其是从前方到后 方的兵站、转运,也都是搞到底的。

所以5日以后,45师就把完成了战斗任务的连队收了回来。

到8日,87团调过来了以后,133团也收回来了,但是45师的133团还有 任务,133团基本上是从战役开始就陆续地在北山阵地打,他打得比较 巧,一直打到87团上来所以打的时间也最长。在指挥上有个叫孙常富 的副团长一直在,包括87团上去也是归他和87团的团长共同指挥。由 于133团打得巧又打得好,所以部队的伤亡不那么大,进入总结阶段以

后,12月1日,他就由兵团直接去指挥前线,继续回去守他的原阵地忠 贤山。

29师的86团、87团收回来以后就接替了45师的守备任务,到25日以后 进入整顿工作,阵地就由29师守了,87团守五圣山,12军守597.9、537.7的这一团,而他们左翼就是86团,整个阵地就交给29师了。

上甘岭战役历时43天,我与敌伤亡对比1:2.5

上甘岭战役的第三阶段,从10月30日起,到11月25日结束。在这 一阶段,志愿军坑道内外部对,在大量炮火支援下,首先对597.9高地 的敌人进行决定性的反击;尔后集中力量反击537.7高地北山之敌,并 与敌人反复争夺,直至最后彻底粉碎敌人进攻,全部恢复阵地。

【资料补充】上甘岭战役志愿军伤亡人数

在三角山阵地,15军约6200人伤亡;12军91团共计伤亡约800人。志愿军在三角山共计伤亡约7000人。

在狙击兵岭阵地,15军约5300人伤亡;12军92团伤亡约1400人,93团只投入2个营,伤亡约800人,106团共计伤亡约1200人。志愿军在 狙击兵岭伤亡共计约8700人。

志愿军在两个高地共计伤亡约15700人,其中15军共计伤亡1.15万 人。

整个上甘岭战役的过程前后算起来一共是43天。

在597.9高地和537.7北山这样的两点上打了43天,最后形成一个战役,这在战争史上还很少。而且这个战役的作用很大,美军自打了这一次 战役,以后几乎是靠伪军在打了。

当时我们部队计算敌人的损失数据与他们自己的计算结果相比,数字 有很大的差距。但这个战果经过反复地核算,最后的结果是美军阵亡 25100多人。因为报战果不能有水分,所以内部材料最后争论得很厉 害。我们计算伤亡数字基本上都是争论到最后才能核实美军伤亡人 数,但是我们的数据和美军的数据互相都有矛盾。

至于我们的伤亡,那时候说伤亡对比是1:2.5,所以说这个仗还是很上 算。当然要是说怎么打会打得更好一点,那可总结之处还是很多的。

另外,敌人消耗了170万发炮弹,损失了25门大炮;他们把坦克当炮使 用的,被我们缴获与被炮打毁他的坦克,推算出来是14辆;而他们飞 机的损失就相当厉害了,战争初期我们的炮比较少,但后期不断增 多,尤其是在使用高射炮49对付美国的飞机之后,射程高了也增加了杀 伤力,我们前后共损伤敌人飞机300架,打落了110多架。

15军司令部于11月26日发布上甘岭战役战绩公报:

在43天的战斗中,我打退敌排以上进攻九百余次,与敌进行大规模争 夺战29次,以11529人的伤亡代价,毙、伤、俘敌25498人。其中全部 歼灭敌建制1个营、18个连、218个排,击落击伤敌机300架,击毁敌坦 克40辆,大口径炮61门,消耗敌100多个建制连的器材装备,使敌所 谓‘一年来最大的攻势’,以彻底失败而告终。

敌人哀叹这个攻势是个“无底洞”。美联社11月12日发出的消息中承 认:“联军所牺牲的人,所消耗的军火,已经使联军的司令官们震惊 了。而且若在最后公布全部损失时,还将使公众震惊。这次的战斗是 28个月的朝鲜战争中第二次损失精锐部队最多的战斗。这次损失仅次 于1950年第8集团军在北朝鲜惨败时的损失。”

【资料补充】克拉克回忆“铁三角战役”

多年以后,克拉克在回忆这场战斗时写道:“在铁三角的猛烈战 争,又使韩战在竞选高潮时成了头条新闻。”“未想到最初只是一个限 制目标的攻击,后来竟成了联军1年来最猛烈的战斗——一场残酷的、保全面子的狠命攻击。一方只要暂时得到,另一方面便会再加赌 注”“支援步兵战斗的足16个炮兵营,拥有从105毫米到8英吋口径的各 种火炮近280门;另有战斗轰炸机数百架次,以保证提供最大程度的近 距离支援。……中国人深掘地下,其火炮数量即使不比我们多,但也 相当可观,他们打得顽强、出色。……在朝鲜,敌人能够而且愿意在

一次战斗中就集中数倍于我们所能集中的人员。必要的话,敌人会不 惜牺牲士兵的性命来于我们一个局部性的打击,并期望能借此加剧自 由世界的人民对这场战争的不满和沮丧……”

【资料补充】

上甘岭战役是坚守防御作战的光辉范例

节选自《血战上甘岭》作者:童德先

上甘岭战役,就是朝鲜战场上自转入阵地防御作战以后规模最大 的一次坚守防御作战。它是由战斗发展成为战役规模的。作战双方在 约3.7平方公里的地幅上,陆续投入作战兵力共10万余人。敌人先后投 入作战的有;美军第七师、美军空降一八七团(欠1个营)、南朝鲜军 第二师、第九师,以及埃塞俄比亚营、哥伦比亚营,共11个团又两个 营,战役中并补充新兵9000余人,另有18个炮兵营,105毫米口径以上 火炮324门,轻火炮1241门,坦克170辆,出动飞机3000余架次,总兵 力共6万余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先后投入作战的兵力有:第十五军的第 四十五师、第二十九师,第十二军的第三十一师及第三十四师第一O六 团,榴弹炮兵第二、第七师,火箭炮兵第二O九团,第六十军炮兵团,高射炮兵第六O一、第六一O团各一部,山炮、野炮、榴弹炮100余 门,火箭炮24门,高射炮47门,60迫击炮以上轻火炮380余门,另有工 兵第二十二团第三营、担架营等单位,总兵力4万余人。战役持续进行 了43天,兵力、兵器之密集,火力之猛烈,反复争夺之频繁,战斗之 残酷激烈,为世界战史上所罕见。

战役之初,美国第八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大吹大擂,说这是1951 年“秋季攻势”以后所发动的一次最大攻势——“金化攻势”,是一次“扭 转当前战局”的“摊牌作战”,并且吹嘘:要占领他所需要占领的土 地。“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在批准这个作战方案时,认为只要保障 弹药和航空支援,用两个营5天就可以达成目的。

然而,事实却是:敌人为争夺两个连的阵地,先后共投入了6万多 人的兵力,使用了大量的飞机、大炮、坦克,费了40多天时间,结 果,被歼2.5万余人,被击落击伤飞机300架,被击毁击伤大口径炮61 门、坦克14辆,还损失了大量的轻武器和技术器材,消耗炮弹190万 发、炸弹5000多枚和其他大量物资,而以彻底失败告终。美国军事史 专家沃尔特·G·赫姆特在《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一书中说:“‘摊 牌’行动得到了一个令人嘲讽的结局。”美国通讯社说:这次战斗中“美 军的伤亡率达到一年来的最高点”。美联社记者伦多夫在战况综合报道 中说:“金化战役已经成了一个无底洞,它所吞食的联军军事资源比任 何一次中国军队的总攻势所吞食的都更多。”就连范佛里特本人也不能 不承认;这是“战争中最血腥的和时间拖得最长的一次战役,使联合国 军蒙受到重大的损失。”“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在他的回忆录中也沮 丧地说,“金化攻势”是“发展成为一场残忍的挽回面子的恶性赌 博”,“这次作战是失败的”。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粉碎敌人“金化攻势”中,又一次创造了惊天动 地的英雄伟绩,他们依托以坑道为骨干同野战工事相结合的坚固阵 地,发扬了高度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步兵和炮兵的紧密配合和中 朝人民的积极支援下,运用灵活的战术,顽强抗击敌人营以——上兵 力的冲击25次,营以下兵力的冲击650余次,同时还进行了数十次的攻 击,予敌以大量杀伤,最终守住了阵地,粉碎了敌人持续、猖狂的进 攻,嬴得了上甘岭战役的胜利。

【资料补充】节选自《志愿军援朝纪实》作者:李庆山中共党 史出版社

中外军事家评论:

上甘岭战役,兵力、火力之密集,反复争夺之频繁,战斗之残酷 激烈,为世界战争史上所罕见。

志愿军副司令员杨得志将军说:“我们之所以能够牵着范佛里特的 鼻子走,让他在前沿数点上(而不是宽正面)投入众多的兵力、兵

器,而在反冲击或与敌反复争夺中大量杀伤敌人,也是因为我军有了 以坑道为骨干的坚固阵地。在反复争夺中,只要我能守住坑道,整个 阵地就不会丢失,而且还可以使我每一个阵地成为消灭敌人的堡垒。这样,坚守坑道作战便成了我军进行坚守防御的一个新的战术课题。

上甘岭战役为此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经验。”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在他的回忆录《从多瑙河到鸭绿江》中 也沮丧地说:

“金化攻势发展成为一场残忍的挽回面子的恶性赌博。”“这次作战 是失败的。”敌人对我坚不可摧的坑道工事已毫无办法。“这次战役实 际上变成了朝鲜战争中的‘凡尔登’。”“即使用原子弹也不能把狙击兵岭(指537.7高地)和爸爸山(指五圣山)的共军部队全部消灭。”

南朝鲜第2师师长丁一权说:

美7师尽管受到重大损失,都始终未能坚守住三角高地地群。美军 感到束手无策,请求我师担任此项任务,我师下属第17、第31、第 32、第37等4个团,就答应了。对此,接替我担任韩第2师师长的姜文 奉认为:“那本来是预定由美第7师担任的进攻任务。可是它每天付出 200多人伤亡也夺不回来,受到报纸抨击。因此,把这项任务交给了我 师。换句话说,是叫我们当美国兵的替身。所以在接受换班命令时,我就感到美国人、南朝鲜人同样都是人,这不是叫我们替他们牺牲 吗?当然,我们也认真地攻打过,但我不愿意以无谓的牺牲来换取名 誉……这样一连攻了3天,一无所获,每次都受到重大损失……因此,决心停止进攻。违抗命令,可能会解除我师长职务,送交军事法庭。可是我认为,牺牲我一个,能拯救几百、几千人的生命。这座石头山 夺取不夺取,对大局不会有任何影响,而且要我的士兵去替美国人牺 牲,我不干。”

南朝鲜第17团团长殷硕杓说:

在这次战斗中,我强调:进攻时要同时集中兵力和火力,一举夺 取目标;防御时要以据点式配置诱敌,主要以炮兵和航空火力击退敌

人。美军顾问协助得好,强击机也随时提供了支持。但这次战斗同 1951年大不一样,敌人步炮协同得力,我军为固守五圣山而抵抗了40 多天用鲜血染红了狙击棱线。双方一开炮,如同地震一样地动山摇。因为过多的炮击,土松了,后来连阵地都无法修复,用“汽油桶阵 地”应付战斗。敌人一到半夜2时必攻。我通常以1个营以上的兵力反 击。我军167炮兵营炮击它一整夜,早晨一般都有30~40具尸体。战斗 中抓到的俘虏中有运输部门的干部,可见中共军第15军已被打垮。敌 人的火力很猛。我们也受了很大损失。

南朝鲜第2师情报参谋文重燮说:

狙击棱线对敌人来说是防御五圣山的要地,对我来说是为保卫金 化的安全和补给路线的必争之地;双方都为争夺作战主动权而不让 步;对主抵抗线的进攻,双方都持慎重态度,因而,都把力量集中到 前哨阵地,因而出现了前无先例的大量伤亡。

敌人在岩石棱线北斜面挖了可容1个连兵力的坑道战,一旦受炮击 或轰炸,就进坑道掩蔽,过后出来战斗,因此我们挨打。我在审讯俘 虏时得到这一情报后,带几名老侦察兵亲自去侦察,发现果然如此。之后,我们采取措施对付敌人的坑道战,但不易炸掉它,吃了不少苦 头。

南朝鲜第32团第1营营长李根实说:

在停战在望的情况下展开的这次战斗,是一场寸土必争的血战。我带全营在A高地激战5天。4个连长全部受伤,损失大部分兵力,后来 不得不带领从不认识的新排长和新兵打仗。从A高地撤退的那一天,我 亲自上第一线收容兵务,兵收容到1个连的兵力,我团两个营长同时负 伤。

南朝鲜第17团第1营排长金宇赞说:

我先后4次上过A高地顶峰。由于枪炮声,无法以口令指挥,主要 用手势、信号指示攻击目标。在发起第四次进攻时,我看了看全排成 员,熟人很少,大多数是新兵。我下命令冲击,他们怕得不敢动,只

好我率先冲锋带动他们。有一次在A高地从天黑打到第二天3时,最后 只有5人在坚持战斗,新兵全都不见影了。10个新兵不如一个老兵,这 是我的切身体会。

1952年11月2日美国通讯社报道:

联军所牺牲的人和所消耗的军火,已使联军的司令官们震惊了,而且若在最后公布全部损失时,还将使公众震惊。这3个星期的战斗是 28个月的朝鲜战争中第2次损失精锐部队最多的战斗,这次损失仅次于 1950年第8集团军在北朝鲜惨败时的损失。

3日,美国国际新闻社东京电:

美军由于伤亡率达一年来最高点而撤离三角形山前线,南朝鲜军 被调来替换他们。

合众社自汉城发出消息说:

李承晚军队2日曾发动3次进攻。但每次都被共军猛烈的大炮、迫 击炮和机枪火力所击退。把南朝鲜军的士气打垮了,他们跑着、爬着 或者滚着又退下来。炮弹一枚接一枚落在南朝鲜攻击者身上。他们拼 命设法寻找可能找到的任何躲避的地方。最后不得不退下山坡。

美联社朝鲜中线2日的一则电讯说:

南朝鲜军队的损失必须要认为是严重的事情,因为新南朝鲜的军 队是以美军为榜样而大力训练出来的。

美联社汉城5日电讯引述该社记者伦多夫的报道说:

在人员的伤亡和使用的大量物资上,除了1950年盟军在北朝鲜的 惨败情形以外,是空前来未有的。在物资消耗上要超过1950年的数目 字。金化的战役现在已经成了一个无底洞,它所吞食的盟军军事资源 要比任何一次中国军队的总攻势所吞食的都要多。

美联社还报道:

在金化地区战场上,中国军队大炮:炮火的猛烈集中,已开始在 整个战场中占优势。在中国军队这种优越的形势下,联军步兵已无法 守住”狙击兵岭”。它的岩石和沙土被炮弹炸成灰土,使军队无法隐 蔽。

美国国际新闻社3日电:

美国第7步兵师曾经苦战并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合众社记者肯德立报道:

有三支南朝鲜的军队,两支‘全军覆没’,第三支只剩下18个人。南 朝鲜军冲上山顶,但是1个中国士兵站起来挥舞着手臂向南朝鲜军投手 榴弹。他几乎独个儿击破这次进攻。

11月19日美联社记者伦多夫自金化报道:

除非将来发生某种突然引起人注意的变化,打了37天的金化山岭 争夺战的牺牲之大,是值得人密切注意的。由于新闻检查,不能发表 具体的伤亡数字,所能报告的是:”联合国军”防守狙击兵岭和三角形 山阵地时战况的激烈,简直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某些历史性的战役的 情况相仿。那些命令他们的部队重新进行冲杀的前线上的联军军官 们,现在看到这些损失,非常伤心。那些出发时是足额全连的部属,在今晨回来时只剩下几个小得可怜的残余,那些军官看到这种情形简 直哭了起来。

伦多夫在报道中继续写道:

化山岭战役的结果完全出乎范佛里特意料之外,他说:金化山岭 战役牺牲之大,并不能归咎于个人或任何部队,甚至不能归咎于指挥 他们作战的在一般上讲都很谨慎而能胜任的军官们。这里完全是一件 由战斗本身所产生而难于预料的残酷事实。范佛里特这次在金化地区 发动进攻是经过极周密的计划,从团部到第8集团军总部都经过各级指 挥机关多方协商以后,才下令开始进攻,而且特别选派第9军军长詹金 斯中将全面指挥,他是一个曾在范佛里特手下随美军到希腊服过役

的”老资格军人”。然而,这位老资格军人一上阵就打了大败仗,他把 美军残部撤出战斗,将整个任务交给南朝鲜军来进行。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