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 纸纹 护眼

第七夜

战争失利杜鲁门下台,范佛里特成替罪羊

上甘岭战役结束时,美国总统选举已经结束,艾森豪威尔当选新一届 美国总统。

朝鲜战争中,美军因为战争失利,士气低落,艾森豪威尔认为尤其 是“金化铁三角战役”,它造成了美国入朝作战的第二次重大伤亡,且 是伤亡精锐部队最多的一次。所以,艾森豪威尔答应,如果自己一旦 当选美国总统,就会到朝鲜结束这场战争。这也是帮助艾森豪威尔上 台的原因之一。

那时候克拉克是“盟军”总司令,克拉克这个大滑头和艾森豪威尔都是 西点军校毕业的,艾森豪威尔比克拉克大概早一年,两人都是同时期 的学生。毕业以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艾森豪威尔的级别比克 拉克高一点,但两个人关系一直不错。后来当艾森豪威尔成为欧洲战 场主帅的时候,就选择了克拉克做他的副手。所以克拉克对艾森豪威 尔当选就特别高兴,感觉到艾帅这个决定还是很正确,接着艾森豪威 尔就到朝鲜来恢复板门店——开城的谈判50,答应通过谈判结束战斗。

所以问题就集中到范佛里特身上了,1953年1月份他被撤职。因为詹金 斯也耍了个滑头,他把前线的指挥推给美2师师长,表示自己也不大赞 成范佛里特的这个主张,结果范佛里特实际就成为侵朝战争失利的一 个替罪羊。

这一仗打得是杜鲁门下了台,范佛里特撤职,克拉克这个总司令当顾 问倒成了艾森豪威尔“一个很好的助手”。战争从美国的角度来讲就这 样子解决了。

所以,第二年在金城反击战以后的主要作战对象,就不是美军而是伪 军了。因为当时李承晚对这个结果很不高兴,实际上伤亡最大的主要

是李承晚的部队。这一役美7师伤亡5000多,但一个伪9师、一个伪2师 都被打掉了,另外一个编练师,还有三个补充团也被打进去了,所以 李承晚是很不高兴,对恢复谈判、结束战争很不满。

毛主席概括上甘岭战役制胜五点要素

到1953年以后,美国就更加消极了。原先一般都是美军在主动进攻 的,但是到这一年,美军基本处于守势。

我们连续进行战术反击,重点打击伪军。像19兵团在金城以东那个地 方打伪6师,60军他们打得很好。金城反击战一下子把战线推前了,结 果停战谈判的时候我们又往前进攻了一块地,最后597.9高地和537.7北 山停战以后都划在停战线我们这一方,至此战线基本拉平,上甘岭战 役实际就是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毛主席对上甘岭战役很重视,他认为“什么东西都有个度,要热心打下 去,把这个战斗打成一个战役”。这是毛主席、中央军委定下来的。

这次战役的作战指导思想主要有下面几条:

1952年朝鲜战场,我军举行的战术出击和上甘岭战役,是按照毛主席 思想打的。关键是毛主席的积极防御的作战方针,毛主席“零敲牛皮 糖”的指导思想来打的这两个战役。我体会到这是我们长期防御,坚守 防御、积极防御中最宝贵的经验。

这就是说:在阵地防御中,怎么打歼灭战?战术出击它是个什么性 质?战术出击这个打法就是集中我们优势兵力和火力,成排、成连、成营的打小歼灭战。

这个打法,到10月25日志愿军出国两周年,主席对战术出击作了高度 评价。在祝贺志愿军出国两周年的时候。主席是这样谈的:“此种作战 在若干个选定的战术要点上。集中我军优势的兵力、火力,采取突然 袭击,对成排、成连、成营的敌军给以全部或大部歼灭打击。然后在 敌人向我军举行反击的时候,又在反复作战中给以大量的杀伤。”

还有一个,“然后视情况对于被我攻克的据点。凡可以固守者固守之,不能固守者放弃之。保持自己的主动,准备以后的反击。”

上头这三方面的意思,一方面就讲了很有准备的选择战术要点。集中 我们优势兵力、火力,采取突然动作,达到成建制的全部和大部歼灭 敌人。建制从排到营都可以。当然有的还稍多一点。然后视情况就在 敌人向我反击的时机,就在反复作战中,给以大量杀伤。再然后又视 情况对于被我攻克的据点,凡可以固守就固守之,不能固守者就放弃 之,保持自己的主动,准备以后的反击。

主席讲了这段,接着就讲“此种作战方法继续实行下去,必然致敌死命 必然迫使敌人采取妥协办法,结束朝鲜战争。”我们反击用什么指导思 想打的?是按主席作战思想打的。上甘岭作战的打法,上甘岭作战的 指导思想,也和这个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敌人搬到我们阵地上,我 们利用我们的阵地,也像上头那三种。我们有准备,反复争夺。歼灭 敌人。不同的是在最后一条,阵地一定不能丢。其他打法都一样,都 是成排、成连、成营的歼灭敌人。主席有个很形象的作战指导思想——叫作“零敲牛皮糖”。牛皮糖就是吃的软糖。嚼在嘴里很难烂。牛 皮糖说它软有个办法,拿着糖放在桌上一敲就碎,敲了以后,就可以 一块块地吃。不要一大块吃。像咱们关东糖也是一样,放在嘴里嚼不 动,一摔就碎了,就可挑着吃。“零敲牛皮糖”就叫作打小歼灭战。

毛主席总结这个战役的时候说:“今年秋季作战,我取得如此胜利,除 官兵勇敢,工事坚固,指挥得当,供应不缺外,炮火猛烈和射击准 确,实为制胜要素。”

毛主席概括起来是五句话,就是“官兵勇敢,工事坚固,指挥得当,供 应不缺,炮火猛烈”。这二十个字是对上甘岭战役高度概括性总结,这 个仗之所以能打成这个样子,主要就是从战役的开始到战役的结束,主动权完全掌握在我们手里头。

15军作为一个具体的部队,集中这么大的兵力在这儿打,看起来是很 被动。但是,部队能够在两个山头之间一块正面不到三公里,纵深一 公里多,总面积不过3.7平方公里的狭窄地区,钳制敌人这么大的部 队,是很了不起的。不仅如此,还把美7师这个美国入朝作战比较老的 精锐部队,以及李承晚后期培养得比较好的伪2师这两个部队都在这个

阵地上打掉了,而且伪9师、李承晚的一个编练师以及三个团,基本上 也都耗损在这儿了。这个战果是非常显著的。

志愿军对这个作战部队只有一个评价,那就是表扬!像在战役第一个 阶段的过程中,我到兵团的时候首长讲的那些话,实际他就是下了这 个决心,就是说:“你45师打光了,能够打垮美国的两个师,那就是最 大的胜利!”

因为美国从西海岸到东海岸一共只有三个师的机动部队:两个美军 师、一个伪军师,而这么一战打掉他两个机动师,实际就使他没有后 续力量了。抓住美军师打得美国捉襟见肘是个关键。美国调来的部 队,美3师到7.17去了,美8师去了金州方向,美40师没有办法,直接到 东线去,结果只能用美25师防来换。美25师从15日开始接替,到18日 接替了全部阵地,可这以后他的防御就更加困难了。

整个志愿军对15军的评价也很高,比如像10月27日,志愿军总部就发 了个电报表扬45师,说:“45师已连续作战,取得歼灭敌人8000人的重 大胜利。特表彰。”同时在这一段里还表扬391高地和381高地的战斗,以及85团的那个侦察连歼灭敌人一个侦察排的战斗,并连续表扬了44 师、29师。

从这个表扬就可以看出来,在和敌军的阵地争夺战中15军是全面对付 敌人的。西线全线都打,特别是那个391高地——就是邱少云起决定作 用的这个阵地,到后期就消灭了美3师近200多人。391高地那边是12日 开始打,597.9高地及537.3北山是14日开始打的,391高地的争夺是到 11月上旬结束的,上甘岭这边虽然到11月25日才最后宣布结束,但打 仗到11月中旬也就算结束了,所以说时间配合的很紧。再加上期间还 有381阵地、上佳山西山阵地、柏德里阵地以及忠贤山这一方面的配 合,上甘岭一役等于说是全线都在配合,整个15军都打得非常不错,这从表扬了一排子单位就可以看出来。

同时,到反击前后表扬最多的就是炮兵,特别是表扬高炮。15军的高 炮是分成两个营。一个营是在44师那个方向;一个营是在45师这个方 向。

45师这个方向的高炮办法特别多,所以打下的敌人飞机也特别多。到 大反击这个阶段,表扬就更高了,比如像2日,志愿军的报上说,除了 45师、29师在反攻中表现得好外,刚上阵地的12军代表队中的8连,在 蔡兴海的指挥下创造了一个班“人均四百”的战绩,所以作为特殊例子 举通报表扬了。

仗是越打越好,伤亡的人数越来越少,像2日反击了一天,我们仅仅伤 亡了100多人,却歼灭敌人1500人,这个伤亡比例就很小了。

中央军委的电报表彰说:“毛主席对这一仗很高兴”,并且引用了毛主 席的话——“如果要照这样子打下去,可能‘致敌于死命’”。“致敌于死 命”是对这个仗很高的评价,从这里也就可以看出为什么美国不敢打 了。

之所以能打成这个样,主要是毛主席、中央军委的决心很大。到了5 日,按说一下子可以把两个阵地都反击下来,但是没有。不反击的原 因主要就是让上头的领导再看一看,敌人在美40师走了、美25师来了 之后,是不是还要搞名堂。在这儿拉着他,让他走不了,对我们就有 利,所以反击就推迟到12日。

另外,为了使得前头安心作战,5日,毛主席批准3兵团和志愿军的意 见,又组织了一个15军的前指,由李德生同志为15军前指的主要负 责,指挥15军的两个部队,45师和29师,还指挥12军的31师和34师。

番号是这么多,但凑起来按连队算恰恰是三个师,因为连续激战下来 人员队伍都不很整齐。这样总算起来,参战部队就等于是15军的两个 师,不太够,又加上12军一个师,再加上34师的一个团。这样等于是 实际上三个完整师,两个军的建制,四个师的番号,加入这个战斗。

“官兵勇敢”,45师连续出了四十多位战斗英雄

毛主席说的“官兵勇敢,工事坚固,指挥得当,供应不缺,炮火猛 烈”这五条是有特殊意义的。“官兵勇敢”,在上甘岭战役中的表现尤为 突出。

我们体会,官兵勇敢,要解决为什么打仗和解决敢打,会打这个问 题。这样就可以无比的英勇顽强。抗美援朝的伟大意义,上甘岭参加 作战的同志有一个形象的概括,叫作“五圣山后通北京”。为什么有这 个认识呢?就靠的无产阶级觉悟。这个觉悟,在朝鲜时期提高到爱国 主义。国际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高度。这就是用阶级觉悟这一条红 线,把伟大的抗美援朝的任务串起来了。

就一个战士来讲,就是靠的阶级觉悟。表现在上甘岭战役,所有参加 的部队都争担重要的任务。战士形象的说法是“让党来考验吧!让党看 看够不够条件入党。”在这个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无产阶级事业,对美 帝国主义仇视、藐视这个思想很强烈的。所以战役过程中就出现了很 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人物。

许多同志在作战中,表现了特殊英勇顽强,而且这种顽强性有极大的 普遍性,还有个特点是,很有集体性。为什么?597.9阵地2号坑道16个 连到一个坑道去,有了这个集体性(有的叫党性)那里有个党支部,支部搞起来就成了一个战斗集体,一些英雄人物,像黄继光、孙占 元,蔡兴海、易才学、马新年这些同志们,还多啦!这些有代表性的 英雄人物,在任何严重困难的情况下都能积极地战斗,都能够坚持到 胜利。

三个8连,坑道里的8连,坑道上的刘怀珍也是8连指导员,我们原二炮 校训练部副部长戚子珍也是8连指导员,他是野炮9团8连指导员。他这 个8连,4门野炮,最后打的剩下一门。志们讲了,大概伤亡很大吧?不是这样的,野炮很老了,老掉牙了。开头打4门,变3门,3门变2 门,最后2门把零件拆拆装成了一门,这个不足为奇,奇怪的是野炮,上了山。敌人坦克一冲上来,野炮就给它敲了,他这一门炮一直打到

底的,现在这门炮在博物馆展览,他就是8连指导员。有一天打仗问8 连炮手怎么祥?说“炮手不缺”,最后查是一个人当几个炮手打的,一 炮手兼三炮手,那个时候也不太懂,可缺可不缺也不知道,就这样打 下来的,像这样的连队不是一个,带有普遍性,像这样的人也不是一 个,带有普遍性。普遍性靠什么呢?打情绪仗是不行的,这个就要有 阶级觉悟,这是首要的一条。

上甘岭战役之前出了邱少云,战役中又出了黄继光……以后光45师,就连续出来四十多位战斗英雄。为什么我们志愿军打仗这样勇敢?为 什么战场上能出现这么多战斗英雄?

首先,因为英雄是集体的。英雄是这个部队的代表,英雄在朝鲜和敌 人直接作战,但间接的、一般的同志也都在立功,所以说他是一个战 斗集体。这不是平常说的那个抽象的集体,而是包括了从下到上各级 的指挥,也包括了步兵、炮兵等各个方面的配合,这个集体非常具 体。

其次,作战目标清晰明确。这个从大家自愿报名当志愿军入朝的时候 就很清楚了,这同爱国主义是紧密相关的,也是很具体的:抗美援朝 就是保家卫国。而且在战前第一条就是要把战略意图告诉干部和每一 个战士。战略任务人人皆知,像秋季反击作战,大家都知道“敌人一定 要来”,所以都希望敌人攻自己这个阵地,只要自己防守住了,就是对 祖国人民和朝鲜人民做了贡献。大家都是这样的思想——能够在阵地 上多歼灭敌人,我们就完成了战略任务,反映出我们这个阵地是攻不 破的。因此产生的英雄都是有很突出的,勇敢顽强、机智果敢,组织 性、纪律性高,这综合反映了我们志愿军的战斗力。

第三,战士的英雄行为,实际上反映了指挥员。

当然你不能说是秦基伟打得怎么样,后来李德生打得怎么样,或者是 张显扬打得怎么样,但是这些人的意志是从一个连队来表现的,所以 说邱少云代表了15军。为什么孙占元的那次反击打得那么好?因为反 击前部队按照团、师、军的作战方案不知道练了多少次,像孙占元那 次的反击方案,是多种方案的一种,都是经过军里批准的。志愿军第

三兵团副司令王近山在六月底到45师的阵地时,特别检查了作战方 案,说:“你这一个连,靠什么条件能够坚守这个阵地?假如说敌人打 下来,用什么办法能把这个阵地还恢复?”所以说我们的作战方案不仅 到了军部,甚至还到了兵团总部。像这类反击计划,六十个点的进攻 都是经过志愿军领导准许之后,做好准备才反击的。

总括战斗力,不外乎是觉悟高,战术、技术好,还有就是组织性、纪 律性强。这些英雄都具备了这个条件,按古话讲叫作“一夫当关,万夫 莫敌”。在朝鲜这个情况下,我们有了阵地,再加上战略战术,确实能 起到这么一个作用。所以选英雄也只能按这个条件来选了,那40多个 英雄都有材料。但这些典型只能算是个代表,因为当时朝鲜评选立功 的时候,很多都是立集体功的,有名英雄都这样多,无名英雄就更多 了。

光这个还不够,在朝鲜我们吃了这个苦头,战略上藐视敌人,是纸老 虎,有时我们吃了纸老虎的亏了,毛生席说战略上要藐视,要打倒,具体的要重视,要研究办法狠狠地揍,有了这样阶级觉悟的战士,还 要用毛主席的战略战术思想来武装。像蔡兴海同志在上甘岭守阵地过 程中是打小兵群战斗的一个模范,三个人一伙,二个人一伙打小兵群 战斗。一个阵地就那么大,不放那么多人,人员放在防炮洞里,随打 随补。三个人就可以打敌人一个班,一个排,甚至一个连的进攻,这 个没有特殊的顽鲢性是不行的。

上甘岭战役中,舍身炸敌群、炸地堡,像黄继光同志有几十个。我知 道45师有35位。打到最后,不成群就一个人,最后拿起加重手榴弹和 爆破筒与敌人同归于尽。像我们阵地的观察员、观察到敌人以后,要 报告后头叫炮打,到最后敌人上来了,要后续部队没有,就说:“向我 打”,我们的炮一下子就盖到我们的阵地上,连我们带敌人同归于尽 了。

毛主席的这个作战指导思想,l5军概括了四句话,叫作:“积极防御,巩固阵地,消灭与消耗敌人,提高与保存自己。”这四句话在各级党 委、支部、党小组、干部和战士中做了普遍性的讨论教育。根据这个 各自定出自己的作战方案,并且通过几种打法来考验。冷枪冷炮来考

验,小部队活动来考验,挤阵地来考验,通过各种战术手段来考验。这样杀敌立功运动,就在毛主席这个思想下搞起来了。搞起这个杀敌 立功运动,又推动着作战、构筑工事,战勤,群众工作各个方面,这 就解决了一个懂得为什么打,还解决了敢打、会打。这两个都是靠毛 泽东思想。

在作战中打下了第一批有伤亡,说重建连队,这个名词我们可以讲 的,当时放到连队去,他是和你吵,吵得厉害的,他是不赞成这个 的。为什么?打下来以后都是以他们的连队,有的是30人,有的20 人,以这个作底子,包括连、排、班长,有的包括战斗组长,把新兵 补充进去,有的叫他新的连队,他自己还叫他们老连队,这新建他是 不赞成的。当然有一些连队不是新建,这些连队搞起来经过七天的训 练就参加反击,反击的普遍的比第一批打的巧、打得好。顽强这一条 有了,他打的巧、打得好。因此,主席提出来勇敢,首先他叫官兵勇 敢。我们重新学习主席制胜要素这一条,这是一个首要因素,是个决 定的因素,就是人的因素以这个因素来发扬其他的制胜要素。

战场上的无名英雄就更多了

我们不能只谈有名的英雄,也要谈很多无名英雄。

先谈一个上海的参谋,他原先是上海洋行的一个职员,后来在45师侦 察科任参谋,也就是翻译。他从上甘岭战役开始之前就上了五圣山专 门搞侦听,自战役开始以后,又连续43天都没有下山。在战斗最紧张 激烈的时候,就是二十几日到三十日那段时间里,他两个眼睛都发炎 了,有一个眼睛还在流脓,但即使严重到那个程度他也不下山,硬是 侦听到底。到后来,他对敌人报务员说话的声音都记得很清楚,因为 用了六个多月专门听,所以一听声音他就知道是哪个部队的,代号是 什么。敌人进行联络也是使用密语的,他就专门破译他的密码,而且 差不多都破了。所以在战争过程中,只要敌人“哇啦哇啦”一讲,他就 知道哪一个部队来了,而且敌人到了紧急时候就不讲密语,改讲英语 了,而我们的这位参谋他英语非常好,一听就可以听出来。像这样的 人,立了功,但不是英雄,然而对于胜利而言,他又起了关键作用。因为只要敌人一动他就能知道是哪一个部队来了,这是个什么部队,到了哪儿了,除了你直接能够看到的,他听到的都比较准确。然后,他就直接联系指挥员,商量采取什么手段对付敌人。比如那个零比四 百的战例,像这样的战斗我们打了七八次,消灭敌人两、三个连,后 来甚至打到一个多营,基本上都是一靠观察,二靠侦听,所以说他的 作用是很大的。

这是讲不上前线的无名英雄,上前线的也说两个,就说不直接动手 的,比如像指挥黄继光作战的那个营参谋长张广生。他也是个老参谋 了,对各方面的意图都了解得比较清楚。师里就专门给他任务,叫他 去组织指挥,搞小兵群战斗,琢磨怎样发挥我们炮火和机枪的火力杀 伤力,从而减少我们的伤亡,多歼灭敌人。因为他对454.4——597.9西 边那个阵地比较熟,所以30日晚上在大反击阶段他又上去了,之后在 阵地前线要炮火、要步兵,基本上是靠这个参谋长。30日打了一天,31日又打了一天一夜,就这么连着打到1日,他一直在坑道里头和师里 联系。因为我们在31日把阵地完全恢复了,于是在1日的战斗中敌人用

了很大力量反扑。就在这个参谋和师不谈话的过程中,发觉敌人反扑 的比较厉害。师里的人就叫他:“你赶紧到指挥位置,不要再搞这个联 络了,阵地上的指挥不要间断。”结果他出了坑道在岗到达指挥位置的 时候就被敌人的炮打中,牺牲了。像这个人就是起了关键作用的,黄 继光立功是他指挥的,而且他对30日的反击和31日的收复阵地也起了 很大的作用。

还有一个叫张计发的连干部,就是前面说的那个参谋长的副手。大家 传说在最紧张的时候,运输员往上送东西,路上拣了一个苹果(实际 无所谓拣了,很多苹果和其它东西,运输员牺牲以后路上撒的有的 是)没有吃,就送到他们那个连。一个苹果转了一圈只吃了半块。就 是那个张计发。

这个张计发守坑道守得很紧,后一个阶段他对阵地的情况、敌人的情 况都清楚。他在30日夜晚反击时上去的,经过31日、1日、2日之后,他又继续留下来作战,到31师的93团上来,他又做了人家的参谋,直 到最后阵地上的任务基本完成了他才下来。当然他的作用就比较大 了,立了一个特等功,但这也是因为干部中选英雄一般是比较少的。

再说29师守7号阵地的那个英雄,他一直守到了最后。有一个多排两个 排在那里和敌人拼了一天,战斗了大概是39次,他在那儿算到最后也 算不清楚了。他的功劳就是那三十几个人里的之“一”,打死那么多的 敌人是炮兵和指挥的共同作用,这是一个集体的功劳。

讲部队和部队的关系,那就更非同一般了。

比如3日,计划在当天夜晚由93团去接29师86团2号阵地的防务,结果 在下午93团就先去了一个排长,带着班长等五个人到那儿去了解情 况,准备交接地更好一点。他们去了以后正赶上敌人向2号阵地进攻,当时29师守备部队打了一下子,把敌人打下去了,接着敌人又继续进 攻,他们又继续打,结果阵地上的人伤亡得差不多了,手里没有兵 了。当时93团这五个同志就要求参战。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是不使用友 邻的,为此29师那个营参谋长还专门请示了团,经过同意这五个人就 参加了战斗。参战中93团的那个排长牺牲了,另外两个也同志负了

伤,后来还剩下的那两个同志(12军31师91团8连战士朱有光、王万 成)就拿着两个爆破筒冲上了阵地。这时我们阵地上已经伤亡得差不 多了,敌人的先头连已经到了阵地上头,见此情形,这两个同志几乎 同时拉了爆破筒冲入敌群,把攻上阵地的两股先头敌人给炸了,这个 时候29师的支援部队上来了,这才把阵地上的敌人打下去了,所以说 这个阵地就不光是你29师打的了,像这个事例中的英雄就非同一般 了。

一个英雄代表着一个集体,因为他在牺牲时想的完全不是个人得失,不是为了当英雄而当英雄,而是为了祖国的整体。这些英雄都是在最 后战评的阶段,由领导、群众根据战争谁在关键时刻起了关键作用推 选出来这样评的。比如说像邱少云这个英雄,宣传的早;像黄继光这 个英雄,是在战役过程中,打了以后宣传的,实际立功比较迟。黄继 光是个共青团员,还不是共产党员,牺牲以后追认的党员,邱少云也 是这样子。为什么他们能入党、入团呢?因为他们完全不是为了个 人,他是拿个人的行动来接受党、团的考验,看够不够一个共青团员 和一个共产党员的资格,而不是“我当了党员,我捞什么”。所以魏巍 写的那个《最可爱的人》,在朝鲜教育深刻的原因就在这里了。

在战斗过程中,师这一级对坑道里头的情况很了解,知道哪个坑道有 谁在里头呢,就会感觉到非常放心,因为师里知道这个战士平常的表 现怎么样,很清楚。可是到后头上来的新战士,就不是那么个情况 了。

我们的干部和战士上下团结成一个整体,打仗不分彼此、不分你我。战后评功,也没有争功的。领导上掌握着全盘,哪个部队有功都是很 清楚的。

29师的部队记功是45师给记的,在紧要的时候我们开了腔的,并不是 说29师要争这个功。这是一个整体。这也就是上甘岭战役的一个特 点,一个特色。讲深,这个深度拿海做比喻,什么“人情比海深”;“友 谊比海深”,那确实比海深。一般的形容词都体现不全面。那个“战斗 团结”确实是战斗团结。所以“官兵勇敢”的基础相当雄厚。

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在各个方面体现具体

在朝鲜战场上,各方面的关系都是很具体的,不仅仅只是一个口号,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军民的关系,这些都无时无刻不在具体体现 着。每个入朝作战的志愿军都有自己会牺牲、要把白骨埋在朝鲜的准 备,这叫作为了朝鲜人民,为了友谊,朝鲜人民的苦就是中国人民的 苦。所以在朝鲜战争中,尤其经历上甘岭战役,所受到的教育就很深 刻。

在七千人的担架队中,有个叫朴在根的朝鲜人的事迹很感人。在大反 击阶段,敌人在战场上已经失败了,但是他的飞机还很猖狂。朴在根 所在的担架队抬着伤员往后方送的时候,遭到敌人飞机的扫射。路上 经过的那个地方没有防空设施,大家就把伤员搞到一个死角的地方,敌人飞机还在扫射,其他的担架员都趴下了,朴在根却在轰炸中首先 想到的是把伤员照顾好,他一看飞机直接俯冲下来,就用自己的身体 掩护住伤员。结果在敌人的扫射中,朴在根同志当场中弹,被打成了 重伤。这时候就应该把朴在根赶紧往医院里送,但是医院离得太远 了,还有两公里多不到三公里的路。当朴在根苏醒后,告诉那个抬担 架的朝鲜人:“你们不要管我,赶紧把伤员送到医院里头去!”说完又 昏迷过去。后来还是这一个担架,连伤员带朴在根一起送到了医院,送到医院时他已流血比较多了,当时经过抢救还没有牺牲,当他醒后 就问:“伤员怎么样?来了没有?”最后终因流血过多,朴在根同志还 是牺牲了。这说的是抬担架的英雄。

再说为我们洗衣服的怀阳老大娘咸在福。她一个人就洗了九百多件衣 服,那不是一般的衣服,九百多件伤员的衣服啊!每天她都在洗衣 服、照顾伤员。

朝鲜人民是很坚强的,看看上甘岭战役打成那个样子,飞机轰炸,把 路炸了以后,朝鲜女性同盟的妇女们,包括老大娘,都是头上顶着石 头和土,一筐一筐地把炸毁的路修起来。

和朝鲜人民的关系,我们叫作“支援朝鲜”,朝鲜人民就说“志愿军是支 援我们的”,所以反过来又那么支援我们,包括战役以前喊话的那些人 民军同志,都是和志愿军在一起到最前线。因为当时还没有其他的条 件,就靠喇叭喊话,百十公尺就听得很清楚。志愿军喊话不行,但用 朝鲜话一喊那对方就听得很清楚了。

上甘岭战役过程中的后方人员,谁不到前线就感觉到自己不行,连机 关干部都参加运输了。我们的警卫人员们最后愁得来找我和师长,说 是想从他们中间抽一个人招呼师长和政委的警卫工作,其他的都想去 参加到前线去,只要打一次,回来也感觉到很光荣的。

在整个朝鲜战场上,我们的爱国主义基础很深厚,国际主义是很具体 的,革命英雄主义就是建立在这个根基之上的。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