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 纸纹 护眼

百善孝为先

父母生我养我,师长教我育我,父母、师长之于我身、心,恩重于天,故应尽我所有,努力供养、侍奉。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这是《孝经》上的话。因为中国是宗亲社会,所以自古以来以忠孝治国,一个忠,国就稳了;一个孝,家就安了。

《大学》上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它是从心出发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一系列下来,心是根本,人是保证,家是基础。所以孝敬不只是家庭本身的事情,而是关乎国家的安稳与兴盛。

为什么要孝敬长辈?因为他们是根脉,是源,是我们存在的根据。人之繁衍,一代一代下来,直到今天。父母之于孩子,含辛茹苦,百般呵护,从来不计代价,不求回报。再自私的父母,对孩子也是无私的。父亲的爱,看似粗疏,其实是博大。父亲是天,是护着整个家,是在外奔波,养家糊口。母亲是地,爱得特别具体,自怀胎开始,到生到育,点点滴滴全在细处。都说孩子的生日,是母亲的难日,生孩子的痛苦只有母亲知道,真的如赴死一般,虽如赴死,却是含笑的,这即是母亲的伟大。将一个襁褓婴儿养成大人,着实不易,把屎把尿,挪湿就干,看病疗疾……处处用心;孩子哭了,孩子笑了,孩子病了,孩子牙牙学语了,蹒跚学步了,一颦一笑,无不牵肠。这就是父母,无私的爱,无声的爱,无怨无悔的爱,怎么形容都不为过。所以要孝顺。即便做得再好,也难报答于万一。为什么要尊重师长?养育之恩嘛,父母主要在养,老师主要在育。养的是生命,育的是慧命。没有生命,不可能有慧命;没有慧命,人只能是行尸走肉。生命是肉体,慧命是灵魂,生命、慧命缺一不可,欲求生命完美,更要升华精神,净化心灵。这一方面,很大程度上要靠老师。韩愈在《师说》里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也不仅仅是这些,人生也不仅仅靠知识、技能,更多的是靠智慧,老师是点亮智慧之灯的那个人。我们所说的老师,不仅仅指上学的班级老师,所有的能够给我们智慧给我们人生指导,在我们人生道路上有所补益的人都是老师。关键时,某个人的一句话,校正了你的人生方向,或者打开了你的心灵之锁,或者救赎了你的堕落,那么这个人就是师。

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是做人的根本,是最重要的人格品质,也是最起码的常识。因为自己的命之根底全在这里,生命、慧命,重中之重。根在父母师长那里,如浇树一样,如不浇根,则自己的生命也不会旺盛。

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增广贤文》上说:“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连动物都知道孝,何况人!

人生无常,有小就有老,有生就有死。我们大了,父母老了。我们小时,父母养我们。我们大了,父母老了,失去劳动能力了,体弱神疲了,这时就需要我们来养他们了。

当然,我们关注的首先是生命的维系和保护,衣食住行诸方面,吃得饱不饱?好不好?穿得暖不暖?盖得薄不薄?铺得厚不厚?一粥一饭,一羹一汤,一匙药,一勺水,都要照顾到。保证老人衣食无忧,吃住有靠。

这是让父母老有所养,但这并不够,还得让父母老有所乐。

赡养父母,给吃的给穿的,就是孝吗?这只是最基本的,还不能算作孝。《论语》中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说,只能够赡养,如果不敬,那与养狗养马有何区别?所以单供养吃喝不是孝,敬养才是孝,给老人吃什么很重要,但怎么给更重要,凸显的是态度。往往贫家出孝子,为什么?就是因为敬,在心里挂着,讨来一块窝头舍不得吃,留给老娘,这是孝。态度比物质还重要。因此不只保证老人的物质生活,更要关心老人的精神生活。精神生活不只是给老人买台电视机,更应有深层面的精神生活,要有兴趣爱好,精神寄托。

人老以后,不仅身衰神疲,更可怕的是孤独,由在社会中心退到了社会边缘,感到没用了,朋友、同伴也老了,走动少了,且今天这个病了,明天那个死了。孤独是一个方面,临近死亡的恐惧也是一个方面。在没有明白生命的本质之前,人对死亡是有恐惧的。老人感受到的东西,年轻人往往意识不到,会以为老人多事,小题大做,脾气怪异等等,其实深层原因,是孤独,是害怕,是无可奈何。所以要多陪伴,多抚慰,多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及时排解他们内心的苦闷与担心。

再有一法,可以帮到父母,那就是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乐趣,找到自己的精神寄托。比如琴棋书画,看他们喜欢哪一项?比如适当的体育活动,还有的弄个小菜园来种种,只要你用心,总能替父母找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方式。当然最好是有信仰,能静心,能够安心,化寂寥为安乐,变无助为安稳,以静养心,以心养身,这最好。

《孝经》说:“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时代虽然变了,但这几条的本质意义没有变。

走正道,不让父母操心

孝敬是随时的,小时听话是,大了能做好自己也是。当代社会,孩子往往到外面打拼,不在父母身边。此时父母还不老,还能干,但父母最惦记的最牵挂的依然是儿女,甚至包括隔代孙辈。这时,做好自己即是孝。《孝经》上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意思是说,头发皮肤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东西,都是父母给的,不能随便伤害。连头发都不敢毁伤,何况身体?所以不要以为身体是自己的,就随便糟蹋。你病了、伤了、残了,最伤心的是谁?是父母。所以一定要保护好自己,这不是自私,是让父母放心,是孝的一种表现形式。选择职业也是,要走正道,有一个正当的谋生手段,不搞邪门歪道,脚踏实地,兢兢业业,踏踏实实。有一个好身体,有一份正当的工作,还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好的品格,不但不让老人担心,而且事业上能够有成就,对社会有贡献,能够让老人引以为荣,这就更好了。

孝敬父母是最好的感恩教育

父母是孩子终身的老师,不仅言教而且身教,身教重于言教。不必特别提醒儿女怎么孝敬你,平时生活中,你对父母的态度就是对儿女最好的示范。一言一行,一点一滴,心里都装着老人,化孝敬于无形,处处是,处处不见痕迹。这种和谐的家庭氛围会对孩子有非常好的影响,会形成品性,会形成家风,会传承下去。

为什么要孝敬老人?因为老人是根,我们是根的延续。比如种瓜种树,不论种什么,一定是把水和肥用在根上,用在茎上叶上梢上都不管大用,用在果上更不行。为什么?方向不对,在根上才对。

老人是根,孩子是梢,明白此理,就知道怎么做了。有的人只一味满足孩子,对老人却很吝啬。这就本末倒置了。因此不孝敬父母的家庭,很难兴旺起来,后代也很难特别好,就因为失去了根本。失去了根本,而只想要瓜果,那可能吗?为什么人们都说“家有一老,是有一宝”,老人怎么是宝呢?又不能做什么了,又需要人照顾,横竖是麻烦,怎么就成了宝呢?其实这不是从表面上说的,是从根本上说的,老人是根,老人是福田,你照顾了老人,孝敬了老人,是会给自己和儿女增福报的。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