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骨清像与褒衣博带

繁体

内容提要:伴随着多元文化的交融与佛教等思想的传入,混乱动荡的南北朝时期出现了远离凡俗、归隐于世的思想风尚。基于这一时代背景下的绘画艺术呈现出新的风貌,主要表现在审美转向飘逸自然、重精神气韵,题材内容推陈出新、佛画盛行,艺术形式丰富多样、成就璀璨三个方面。其整体艺术风格可概括为陆探微所创的“秀骨清像”。南北朝绘画艺术的发展极大影响了佛教造像的塑造,以龙门石窟为例的“中原风格”造像呈现出秀骨清像、褒衣博带的艺术特点。

关键词:陆探微;秀骨清像;褒衣博带;龙门石窟

一、南北朝绘画艺术发展的社会背景

南北朝时期始于刘裕建立刘宋,终于隋朝统一,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动荡时期,也是艺术繁荣发展的时期。南北之间长期处于分裂状态,政权更迭频繁,呈现出大相径庭的政治文化差异。同时,各地域、民族人口流动及外交往来又极大地促进了南北方政治、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自北魏孝文帝推行改革与汉化政策以来,各民族文化交融不断加深,文化艺术得到发展。人们的思想有了一定程度的转变和解放,开始追求个性,重于抒情言志。

秀骨清像与褒衣博带

“推明孔氏,抑黜百家。”这一政令已不再具有效力,两汉时期占有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渐趋暗淡,多元的民族文化思想得到发展。此外,在混乱与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人们从道教、佛教、玄学和谶纬方术等思想中寻求精神的“桃花源”。远离世俗、向往隐居、返归自然田园成为时人所追求的风尚。

二、南北朝绘画艺术特点

较之汉代,南北朝对绘画艺术的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对美感有了新的认识并展现出重于内在气韵的艺术追求。这一时期的绘画艺术作品对美的理解,以及题材内容、绘画形式都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呈现出多彩别样的艺术风貌。

在南北朝时期,随着社会的变迁与审美风尚的转变,时人对绘画艺术的研究更加深入,绘画作品的艺术性与美感有所加强,开始追求内在意境之美。如南朝画论家谢赫在其所著的《古画品录》中提出绘画六法,并将其作为品鉴的标准,其中的首则即“气韵生动”。它指绘画应通过描绘对象的形貌表现出其生动的内在神韵和精神,展现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之“气”。宗白华在《美学与意境》中指出,这一时期人们对美的感受发生了关键性的转变,美的理想由“错采镂金”转向“初发芙蓉”。

在绘画题材内容上,人物画在南北朝时期发展鼎盛,其中人物肖像画得到重视。该类题材绘画作品中展现出时人艺术审美的变化与新的艺术追求,着重于表现人物风貌与精神气韵。如南朝刘义庆所著《世说新语》中《容止》篇常用清、雅、真等词形容笔下人物[2]。这些概念性词汇也多现于南朝钟嵘的《诗品》、庾肩吾的《书品》、谢赫的《古画品录》中,从多个领域反映出当时人们对人物主体的审美追求。在人物形态上主要表现为陆探微所创“秀骨清像”的清淡画风。南北朝繪画艺术的题材种类也有所丰富,山水画、花鸟画在这一时期萌芽。此外,据《洛阳伽蓝记》所载,北魏孝文帝元宏及其子宣武帝元恪偏好佛理、推崇佛教,至延昌年间(512—515)佛教寺庙共建有13727所,自上而下扩大了佛教的影响力。由于思想风尚的盛行,在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众多佛教题材绘画,其中展现《维摩诘经变》的绘画题材颇多,与时人所崇尚的清高之气不无关联。在墓志盖上除传统图样,也可见有佛教艺术特征的图纹样式,反映出当时佛教绘画艺术的广泛传播及蓬勃发展。人们将传入的佛教图案、影像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创作了大量具有本土化特色的佛教绘画作品。如创作于东魏武定年间(543—550)的佛画《思惟像》,虽然线条着墨仅寥寥几笔,但生动展现出菩萨的形貌特征,自由但又具有世俗化特点,形似真人。保存至今的佛教绘画主要为石窟壁画,其他类型壁画极少。

秀骨清像与褒衣博带

南北朝时期绘画作品的丰富与多样化的绘画形式不无关联。早期的绘画作品多见于纸、帛和器物。而在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壁画、漆画、石刻线画等艺术形式,创造出璀璨的艺术成就。如敦煌莫高窟壁画,色彩丰富鲜明,人和物皆栩栩如生,展现了时人丰富的想象力与高超的艺术造诣。石刻线画代表作,如北魏孝昌三年(527)所作宁懋石室《孝子图》、宁懋石室《孝子棺孝子图》,以及北魏时期所作的《刘根造像》。这些作品线条流畅,极具表现力,结构比例精准得当,展现了人物自然的神情举止。

三、以陆探微为代表的南北朝艺术风格

在绘画艺术方面,陆探微是南北朝

时期杰出的画家。陆探微的绘画艺术作品多为人物画,其中以肖像画为主。时人对陆探微的艺术作品极为推崇,如谢赫在《古画品录》中对陆探微赞道:“穷理尽性,事绝言象,包前孕后,古今独立,非复激扬所能称赞,但价重之极乎!上上品之外,无他寄言,故屈标第一等。”据唐朝张怀瓘《历代名画记》中《画断》对“象人之美”的记载:“顾、陆及张僧繇,评者各重其一,皆为当矣。陆公参灵酌妙,动与神会,笔迹劲利,如锥刀焉,秀骨清像,似觉生动,令人懔懔若对神明,虽妙极象中,而思不融乎墨外。夫象人风骨,张亚于顾、陆也。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岂可以品第拘?”张怀瓘从客观角度准确地概括出陆探微对艺术形象的把握。“秀骨清像”,指人物形象清瘦,身材较为纤细修长,同时也反映出人物内在飘逸自如的气度和智慧的精神内涵,给人以神采奕奕、器宇轩昂之感。而下笔则如锥刀般刚健遒劲,绘出人物之风骨。在今江苏南京以及丹阳地区出土的四幅墓葬镶拼砖画《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图》中,八位主体人物动作、神态鲜活灵动,各不相同,形貌特征皆为宽衣博带、清瘦修长,符合陆探微秀骨清像的艺术风格,体现了南北朝艺术特色。

四、南北朝绘画在佛教造像中的表现

南北朝绘画重在表现飘逸超凡精神气韵的审美,也同时被运用在佛教石刻造像艺术之中。丰富的绘画经验和多种媒介材料的运用也为佛教造像艺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推动了佛教造像艺术的发展。而“秀骨清像”不仅是对个人绘画艺术风格的精准概括,同时也展现出南北朝审美理想的整体风貌。这一审美偏向对南北朝时期佛教造像塑造产生了极大影响。秀骨清像的艺术风格体现了当时社会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之间的交流融会,在中原地带形成了极具特色的“中原风格”造像。这些造像的主要特点呈现为人物造型的清秀瘦削和服饰的宽大飘逸,这一风格的形成与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有直接关联性,展现了中国传统艺术审美中无过分雕琢的自然之美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之气韵。

龙门石窟是集中体现中原风格造像的典型例子,它是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在北方地区创建最早的石窟。根据《洛阳伽蓝记》所载,龙门石窟的大规模营造活动便处于这一时期:“从景明元年至正光四年(公元500年至523年)六月已前,用功八十万二千三百六十六。这可以想见最初洛阳龙门三所石窟从景明初到正光四年开凿了二十多年,是在大同云岡石窟之后的又一个伟大艰巨的工程。”在石窟的初创时期,龙门造像还保留着云冈早期印度犍陀罗艺术风格,如在古阳洞南壁石龛造像中,慧珍造像的背光图样中还出现了飞天、火焰纹等图样。古阳洞左壁比丘惠成为亡父始平公造像龛中造像,其中释迦像为右袒式,造像神态肃穆,衣纹繁重并较为生硬,呈现出外来西域元素的艺术特征。而北魏后期的龙门石窟造像已表现出显著的中原风格。从造像题材方面而言,龙门石窟内造像大致可以分为佛像、菩萨像、弟子像、护法像、经变故事像和供养人像。在这些题材中均可见到该风格特征造像,其整体特点大致表现为:面目偏长,略显瘦削;五官硬朗挺拔,疏朗有致;眉目清秀,嘴角上扬;服饰衣着柔顺宽博,层层披挂,褶皱层叠,流动飘逸;神态温文尔雅,柔和秀美;整体呈长方形,略显棱角,比例均衡。

在面容上,龙门石窟内呈秀骨清像艺术特征的佛造像相对略显清瘦,脸型略长,神态上大多微合双目,嘴角流露自然笑意,以一种恬淡怡然的姿态展现出佛超凡、智慧的形象,如常见于龙门石窟内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的主尊造像。宾阳中洞主佛[4](图1)面部额际几乎平齐,左右鬓角与地平近于垂直,面部清秀,较长;长眉弯弯,鼻翼饱满挺立,嘴角向上翘起,神情恬淡温和。古阳洞正壁坐佛像面容右侧虽有残损,但面部造型特点依稀可见:其脸部呈长方形,目微合下视,似凝视众人;鼻翼挺拔,唇角微翘,神情慈祥,展现出佛通脱睿智的精神气质。此外,在经变故事题材中的维摩诘造像也具有典型的秀骨清像艺术特征。窟中此类造像共有29铺。在塑造上面容多显“清羸示病之容”,神态多显“隐己忘言之状”,呈现出面容清癯而又颇具雄辩之能的维摩诘形象。如现存于美国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的宾阳中洞前壁维摩诘浮雕像,其面容清秀而长,神情亲切和蔼,面带微笑,呈蹲坐姿势,体形略为消瘦,具有显著的秀骨清像艺术风格;细节刻画较为粗糙,但通体顺畅,展现出不设不施的自然之美,反映出南北朝时期的审美理想。

在造像的服饰方面往往通过流畅的线条雕刻,表现出人物飘逸淡然、超脱凡俗的内在气质,展现了秀骨清像的艺术风格。由于北魏晚期各民族文化交融逐渐深入,龙门石窟造像服饰不再充斥着早期云冈石窟造像的犍陀罗艺术特点,逐渐与本土文化相融,在服饰上呈现出传统服饰与洒脱率直的气度相结合的特点。龙门石窟造像中佛衣类型主要分为右袒式、搭肘式、重层式三种样式。其中北魏所造佛像佛衣样式多为搭肘式,即褒衣博带样式,上衣自背部覆双肩,右衣角穿右腋而过搭于左肘之上,中衣形式相同,广布于古阳洞、莲花洞正壁及弥勒北二洞、天统洞等窟侧壁。如莲花洞正壁立佛像、慈香洞南侧外壁下部小龛中的半跏趺佛坐像,身着宽袍,飘逸灵动;下摆则恍如自然垂落,比例有所拉长,从而更显人物形体修长,从整体呈现出清秀瘦削的特征,展现其内在清雅之气,体现出南北朝时期对气质美的追求。菩萨造像常头戴高冠,佩饰长璎珞,身着一身轻纱,隐约透出柔软肤质,灵动飘逸。

如居古阳洞中西壁的左胁侍菩萨与右胁侍菩萨,他们的衣着装束大致相同,上身裸露,下身着长裙,裙褶呈波浪状,飘逸灵动,极富动感,同时也展现出了异域风情,体现了这一时期的美学特质。力士像大多袒露上身,下裙衣着与菩萨相似。此外,在供养人题材中,现存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孝文帝礼佛图》(图2)与现存于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的《文昭皇后礼佛图》(图3)群像浮雕也集中凸显出褒衣博带式服饰风格。在这两件浮雕中,不仅主体人物孝文帝与文昭皇后,其中朝廷贵胄与侍者皆着宽大外袍,衣裙曳地,更显人物形体修长,清秀端庄。

五、结语

在南北朝这一特殊时期,绘画艺术繁荣发展,审美偏向于清秀飘逸,出现了具有宗教题材的内容,艺术形式也趋多样化,整体艺术风格为陆探微所创的“秀骨清像”。南北朝绘画极大地影响了佛教造像的塑造,出现了以龙门石窟为典型的“中原风格”造像,在造像塑造上呈现出面容清秀瘦削、服饰宽大飘逸的特征,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气韵之美。

约稿、责编:史春霖、金前文

本文来自《书画世界》

2
0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