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尹默:书法有法

繁体

点画要讲笔法,为的是“笔笔中锋”,因而这个法是不可变易的法,凡是书家都应该遵守的法。

沈尹默:书法有法

《倪宽赞》(局部)

沈尹默:书法有法

沈尹默《谈书法》选页

笔法外还有笔意笔势

点画要讲笔法,为的是“笔笔中锋”,因而这个法是不可变易的法,凡是书家都应该遵守的法。笔势是在笔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时代和人的性情而有古今、肥瘦、长短、曲直、方圆、平侧、巧拙、和峻等各式各样的不同,不像笔法那样一致而不可变易。因此,必须要把“法”和“势”二者区别开来,然后对于前人论书的言语,才能弄清楚,不至于迷惑而无所适从。

其次,还有笔意,须得谈一谈。既懂得了笔法,练熟了笔势,不但奠定了写字的基础,而且从此会不断地发展前进,精益求精。我们知道,字的起源,本来是由于仰观俯察,取法于星云、山川、草木、兽蹄、鸟迹各种形象而成的。因此,虽然字的造形是在纸上的,但是它的神情意趣,却与纸墨以外的,自然环境中的一切动态,有自相契合之处。所以有人看见挑担的彼此争路、船工撑上水船、乐伎的舞蹈、草蛇、灰线,甚至于听见了江流汹涌的响声,都会使善于写字的人,得到很大的帮助。

习字必先从正楷学起

东坡书说:“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不能庄语而辄放言,无足取也。”这话很正确。习字必先从正楷学起,为的便于练习好一点一画的用笔。点画用笔要先从横平竖直做起,譬如起房屋,必须先将横梁直柱,搭得端正,然后墙壁窗门才好次第安排得齐齐整整,不然,就不能造成一座合用的房屋。横画落笔须直下,直画落笔须横下,这就是“直来横受,横来直受”的规矩。因为不是这样,就不易得势。你看鸟雀将要起飞,必定把两翅先收合一下,然后张开飞起;打拳的人,预备出拳伸臂时,必先将拳向后引至胁旁,然后向前伸去,不然,就用不出力量来。欲左先右,欲下先上,一切点画行笔,皆须如此。横画与捺画,直画与撇画,是最相接近的,两笔上端落笔方法,捺与横,撇与直,大致相类,中段以下则各有所不同;捺画一落笔便须上行,经过全捺五分之一或二,又须折而下行平过,到了将近全捺末尾一段时,将笔轻按,用肘平掣,趯笔出锋,这就是前人所说的“一波三折”;撇画一落笔即须向左微曲,笔心平压,一直往左掠过,迅疾出锋,意欲劲而婉,所以行笔既要畅,又要涩,最忌迟滞拖沓和轻虚飘浮。其他点画,皆须按照侧、趯、策、啄等字底字义,体会着去行使笔毫。还得要多找寻些前代书家墨迹作榜样细看,不断地努力学习,久而久之,自然可以得到心手相应的乐处。

一点一画多看几遍再临写

习字必先从摹拟入手,这是一定不移的开始办法,但是,我不主张用薄纸或油纸蒙着字帖描写,也不主张用九宫格纸写字。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摹拟的办法,只不过是为得使初学写字的人,对照字帖,有所依傍,不至于无从着手,但是,切不可忘记了发展个人创造性这一件顶重要的事情。若果一味只知道依傍着写,便会有碍于自运能力的自由发展;用九宫格纸写成了习惯,也会对着一张白纸发慌,写得不成章法。最好是,先将要开始临摹的帖,仔细地从一点一画多看几遍,然后再对着它下笔临写,起初只要注意每一笔一画的起讫,每笔都有其体会,都有了几分相像了,就可注意到它们的配搭。开始时期中,必然感到有些困难,不会容易得到帖的好处,但是,经过一个相当长的“心摹手追”的手脑并用时期,便能渐渐地和帖相接近了,再过了几时,便会把前代书家的笔势笔意和自己的脑和手的动作不知不觉地融合起来,即使离开了帖,独立写字,也会有几分类似处,因为已经能够活用它的笔势和笔意了,必须做到这样,才算是有些成绩。

写字先从安脚起

写字时必须端坐,脊梁竖直,胸膛敞开,两肩放松,前人又说:“写字先从安脚起”,这并不是说字的脚,也正说的是写字人的脚,要平稳地踏放在地上。这些都是为得使身体各部分保持正常活动关系,不让它们失却平衡,彼此发生障碍,然后才能血脉通畅,呼吸和平,身安意闲,动静协调,想行便行,想止便止,眼前手下一切微妙的动作,随时随处都能够照顾得周周到到。在这样情况之下去伸纸学习写字,就会逐步走入佳境,一切点画形神,都很容易有深入的体会,不但字字得到了适当安排,连一个人的身心各方面也都得到了适当安排。一个忙于工作的人,不论是脑力劳动或者是体力劳动,如果每日能够在百忙中挤出一小时,甚至于半小时或二十分钟的辰光也好,来照这样练习一番,我相信不但于身体有好处,而且可以养成善于观察、考虑、处理一切事情的敏锐的和宁静的头脑。程明道曾经这样说过:“某书字时甚敬,非是要字好,即此是学。”用现代的话来解释,便是全心全意地认真去做。因为不是这样,便做不好任何一桩事情的。

初学取体势平正的字入手

一般写字的人,总喜欢教人临欧阳询、虞世南的碑,我却不大赞同,认为那不是初学可以临仿的。欧虞两人在陈隋时代已成名家,入唐都在六十岁以后,现在留下的碑刻,都是他们晚年极变化之妙的作品,往往长画与短画相间,长者不嫌有余,短者不觉不足,这非具有极其老练的手腕是无法做到的,初学也是无从去领会的。初学必须取体势平正、笔画匀长的来学,才能入手。

笔法不是凭空创造的

“古之善书,往往不知笔法。”前人是这样说过。就写字的初期来说,这句话,是可以理解的。但在今天看来,就很觉得奇怪,既说他不懂得笔法,何以又称他为善书者呢?这种说法,实在容易引起后来学者不重视笔法的弊病。可是,事实的确是这样的。笔法不是某一个人凭空创造出来的,而是由写字的人们逐渐地在写字过程中,发现了它,因而很好地去认真利用它,彼此传授,成为一定必守的规律。由此可知,书家和非书家底区别,在初期是不会有的。写字发展到相当兴盛之后(尤其到唐代),爱好写字的人们,一天比一天多了起来,就产生出一批好奇立异,相信自己,不大愿意守法的人,分成许多派别,各人使用各人的手法,各人创立各人所愿意的规则,并且传授及别人。凡是人为的规则,它本身与实际必然不能十分相切合,因而它是空洞的、缺少生命力的,因而也就不会具有普遍的、永久的活动性,因而也就不可能使人人都满意地沿用着它而发生效力。在这里,自然而然地便有书家和非书家的分别明显出来了。有天分、有修养的人们,往往依他自己的手法,也可能写出一笔可看的字,但是详细检察一下它的点画,有时与笔法偶然暗合,有时则不然,尤其是不能各种皆工。既是这样,我们自然无法以书家看待他们,至多只能称之为善书者。

讲到书家,那就得精通八法,无论是端楷,或者是行草,它的点画使转,处处皆须合法,不能丝毫苟且从事,你只要看一看二王欧虞褚颜诸家遗留下来的成绩,就可以明白,如果拿书和画来相比着看,书家的书,就好比精通六法的画师的画,善书者的书,就好比文人的写意画。善书者的书,正如文人画,也有它的风致可爱处,但不能学,只能参观,以博其趣。其实这也是写字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1
0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