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vchan.cn
- 精选摘录 繁体
清早起来,就走到那座小石桥上。摸一摸桥石,竟像还带点热。昨天整天里没有一丝儿风。晚快边响了一阵子干雷,也没有风,这一夜就闷得比白天还厉害。天快亮的时候,这桥上还有两三个人躺着,也许就是他们把这些石头又困得热烘烘。
满天里张着个灰色的幔。看不见太阳。然而太阳的势力好像透过了那灰色的幔,直逼着你头顶。
河里连一滴水也没有了,河中心的泥土也裂成乌龟壳似的。田里呢,早就像开了无数的小沟——有两尺多阔的,你能说不像沟吗?那些苍白色的泥土,干硬得就跟水门汀差不多。好像它们过了一夜工夫还不曾把白天吸下去的热气吐完,这时它们那些扁长的嘴巴里似乎有白烟一样的东西往上冒。
站在桥上的人就同浑身的毛孔全都闭住,心口泛淘淘,像要呕出什么来。
这一天上午,天空老张着那灰色的幔,没有一点点漏洞,也没有动一动。也许幔外边有的是风,但我们罩在这幔里的,把鸡毛从桥头抛下去,也没见他飘飘扬扬踱方步。就跟住在抽出了空气的大筒里似的,人张开两臂用力行一次深呼吸,可是吸进来只是热辣辣的一股闷。
汗呢,只管钻出来,钻出来,可是胶水一样,胶得你浑身不爽快,像结了一层壳。
午后三点钟光景,人像快要干死的鱼,张开了一张嘴,忽然天空那灰色的幔裂了一条缝!不折不扣一条缝!像明晃晃的刀口在这幔上划过。然而划过了,幔又合拢跟没有划过的时候一样,透不进一丝儿风。一会儿,长空一闪,又是那灰色的幔裂了一次缝。然而中什么用?
像有一只巨人的手拿着明晃晃的大刀在外边想挑破那灰色的幔,像是这巨人已在咆哮发怒;越来越紧了,一闪一闪满天空瞥过那大刀的光亮,隆隆隆,幔外边来了巨人的愤怒的吼声。
猛可地闪光和吼声都没有了,还是一张密不通风的灰色的幔!
空气比以前加倍闷!那幔比以前加倍厚!天加倍黑!
你会猜想这时那幔外边的巨人在揩着汗,歇一口气;你断得定他还要进攻。你焦躁地等着,等着那挑破灰色幔的大刀的一闪电光,那隆隆隆的怒吼声。
可是你等着,等着,却等来了苍蝇。它们从齷龊的地方飞出来,嗡嗡的,绕住你,钉你的涂一层胶似的皮肤。戴红顶子像个大员模样的金苍蝇刚从粪坑里吃饱了来,专拣你的鼻子尖上蹲。
也等来了蚊子。哼哼哼地,像老和尚念经,或者老秀才读古文。苍蝇给你传染病,蚊子却老实要喝你的血呢!
你跳起来拿着蒲扇乱扑,可是赶走了这一边的,那一边又是一大群乘隙进攻。你大声叫喊,它们只回答你个哼哼哼,嗡嗡嗡!
外边树梢头的蝉儿却在那里唱高调:“要死哟!要死哟!”
你汗也流尽了,嘴里干得像烧,你手脚也软了,你会觉得世界末日也不会比这再坏!
然而猛可地电光一闪,照得屋角里都雪亮。幔外边的巨人一下子把那灰色的幔扯得粉碎了!轰隆隆,轰隆隆!他胜利地叫着。胡——胡——挡在幔外边整整两天的风开足了超高速度扑来了!蝉儿噤声,苍蝇逃走,蚊子躲起来,人身上像剥落了一层壳那么一爽。霍!霍!霍!巨人的刀光在长空飞舞。轰隆隆,轰隆隆,再急些,再响些罢!
让大雷雨冲洗出个干净清凉的世界!
(1935年开明书店《速写与随笔》)
【赏析】
这是一篇作者在消沉、苦闷的情绪“被海风吹得干干净净”了之后写的。基调呈现出一种开朗、乐观、进取的战斗激情,尤其是文末作者气势磅礴、充满自信地喊出了“让大雷雨冲洗出个干净清凉的世界”的呼声,更是时代的最强音,也是作者重新投入新的战斗的宣言。
茅盾是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他坚持现实主义,又不“独尊”现实主义;立足于现实主义,又能博采中西艺术精华,融汇新的表现手法。《雷雨前》主要采用象征的艺术手段,表现了30年代整个中国的社会现实。文中以“灰色的幔”象征黑暗势力,以苍蝇、蚊子、蝉象征形形色色的社会势力和社会思潮,以幔外的持刀巨人象征革命势力,以暴风雨的到来象征革命高潮的兴起。这种象征手法的运用和对暴风雨的热切渴望之情,使作品放射出革命理想主义的光辉,显示出革命浪漫主义的色彩。
全文紧扣题目,逐层展开,四个自然段构成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作品主要采用写实手法,描述了大雷雨到来之前出现的郁热难耐、密云不雨的气氛。从早晨直到下午,人们都处在一种烦闷郁热、令人窒息的氛围中。“人像快要干死的鱼”,“空气比以前加倍闷!那幔比以前加倍厚!天加倍黑!”这里连用三个“加倍”,三个惊叹号,进一步渲染出沉闷凝重的烦躁气氛,这种气氛象征着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与恐怖,以及生活在黑暗与恐怖中的人们的焦虑不安和痛楚难耐的困境。
后一部分,集中描述了那象征革命势力的持刀巨人的理想形象。这里,作者从写实手法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浪漫主义的表现方法。先用漫画的笔法勾画出苍蝇、蚊子和蝉的反面形象,这些群丑的出场,使人“觉得世界末日也不会比这再坏”。这一句,一语双关,寓意深邃,黑暗的末日即将过去,光明的未来必将出现。这就为下文描写大雷雨的到来作了艺术铺垫。紧接着描绘了雷声、电闪、大风俱来的情景。由于雷鸣、电闪、狂风的骤然而至,于是蚊蝇躲逃,蝉儿止鸣,一切皆变,人身清爽。从文章的最末一句,可以联想到高尔基的《海燕》中“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结语。茅盾写此文时,很可能受到《海燕》的启示,但茅盾所迎接的是一个“干净清凉的世界”,比之于高尔基渴求“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的呼喊,立意似乎更高,也更富有理想主义的色彩。
这篇随笔,构思严谨,气势雄浑,虚实结合,情景交融,堪称审美化的实写和理念化的抒情水乳相谐的精品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