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vchan.cn
- 精选摘录 繁体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②。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 其趋也,或梗之; 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者也,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③。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者④,物之善鸣者也。维天之于时也亦然,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是故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四时之相推敚⑤,其必有不得其平者乎!
其于人也亦然。人声之精者为言,文辞之于言,又其精也,尤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其在唐、虞,咎陶、禹⑥,其善鸣者也,而假以鸣。夔弗能以文辞鸣,又自假于《韶》 以鸣。夏之时,五子以其歌鸣⑦。伊尹鸣殷,周公鸣周⑧。凡载于《诗》、《书》六艺⑨,皆鸣之善者也。周之衰,孔子之徒鸣之⑩,其声大而远。《传》 曰: “天将以夫子为木铎(11)。” 其弗信矣乎! 其末也,庄周以其荒唐之辞鸣(12)。楚,大国也,其亡也以屈原鸣(13)。臧孙辰、孟轲、荀卿以道鸣者也(14)。杨朱、墨翟、管夷吾、晏婴、老聃、申不害、韩非、慎到、田骈、邹衍、尸佼、孙武、张仪、苏秦之属,皆以其术鸣(15)。秦之兴、李斯鸣之(16)。汉之时,司马迁、相如、扬雄(17),最其善鸣者也。其下魏、晋氏,鸣者不及于古,然亦未尝绝也。就其善者,其声清以浮,其节数以急,其辞淫以哀,其志弛以肆,其为言也,乱杂而无章。将天丑其德莫之顾耶?何为乎不鸣其善鸣者也?
唐之有天下,陈子昂、苏源明、元结、李白、杜甫、李观(18),皆以其所能鸣。其存而在下者,孟郊东野,始以其诗鸣。其高出魏、晋,不懈而及于古,其他浸淫乎汉氏矣(19)。从吾游者,李翱、张籍其尤也(20)。三子者之鸣信善矣,抑不知天将和其声,而使鸣国家之盛耶?抑将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自鸣其不幸耶?三子者之命,则悬乎天矣。其在上者奚以喜,其在下者奚以悲! 东野之役于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故吾道其命于天者以解之(21)。
【注释】
①孟东野: 名郊,湖州武康 (今浙江德清县)人,著名诗人。一生贫寒,年五十才做了溧阳县尉,一生不得志。同韩愈交情深。作诗以 “苦吟” 著称,与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②挠(nao): 阻挠。③郁于中: 在心里郁结的感情。假: 借。④金、石、丝、竹、匏(pao)、土、革、木: 古代做乐器的八种材料,泛指各种乐器。金,指钟、钤; 石,指磬(qing); 丝,指琴、瑟; 竹,指箫、管;匏,指笙、竽; 土,指埙(xun); 革,指鼓等类; 木,指柷(zhu)、敔(yu)。⑤推敚: 推移变化。敚,“夺” 的本字。⑥唐、虞: 指唐尧和虞舜的时代。咎陶 (gaoyao): 又作“皋陶”、“咎繇”,相传是舜的臣,掌管刑法。禹: 即夏禹。⑦夔 (kui): 传说为舜的乐官,作《韶》乐曲,歌颂舜能继承尧的美德。五子: 传说中夏王太康的五个弟弟。太康游乐无度,不理政事,因而失国。其五个弟弟怨恨他,作《五子之歌》,陈述夏禹的警诫。⑧伊尹: 商汤时的宰相,曾辅佐商汤灭夏,后又辅佐汤的孙子太甲。传伊尹作过《伊训》、《太甲》、《咸有一德》等。周公: 姓姬,名旦,周文王的儿子,曾辅佐他的哥哥武王灭商,后辅佐年幼的成王。传说作《大诰》、《无逸》、《立政》等文。⑨《诗》、《书》六艺: 《诗》、《书》即 《诗经》、《尚书》。六艺即《诗经》、《尚书》、《易》、《礼》、《乐》、《春秋》六经。⑩孔子: 名丘,字仲尼,曾编订《诗经》、《尚书》等文献,删修《春秋》。他的弟子记录他的谈话,编为《论语》。(11)《传》: 指《论语》。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duo): 出自 《论语·八佾》。夫子即孔子。木铎,以木为舌的铃。古代施行新的政教,摇木铎召集百姓来听。这里是喻宣扬教化的人。(12)庄周: 字子休,战国时宋国蒙人。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著写 《庄子》一书,文章汪洋恣肆,极富想像力。(13)屈原: 名平,字原,战国时楚人,先任左徒,后为三闾大夫,几次遭谗言,被放逐。秦军攻破郢都,屈原不忍看到国家灭亡,投汨罗江而死。著有《离骚》、《九歌》等作品。(14)臧孙辰: 春秋时鲁国大夫,曾废关卡以利于经商。孟轲: 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思想家、政治家、孔子学说的继承人。有 《孟子》 七篇。荀卿: 名况,战国时赵国人,思想家,儒家学者。有《荀子》一书。(15)杨朱: 字子居,战国初期卫国人,哲学家、思想家,其言论散见于《孟子》、《庄子》、《列子》等书。墨翟(di): 战国初期的思想家、政治家,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著有《墨子》。管夷吾: 字仲,春秋时齐国人,政治家,辅佐齐桓公称霸,著有《管子》。晏婴: 字平仲,春秋时齐国大夫,有《晏子春秋》。老聃 (dan): 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时楚国人,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著有《老子》。申不害: 战国时郑国人,法家,韩国的宰相,主张实行法治加强君主集权,著有《申子》。韩非: 战国时韩国人,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有《韩非子》五十五篇。慎到: 战国时赵国人,学黄老道德之术,著有《慎子》。田骈(pian): 战国时齐国人,哲学家,著有 《田子》二十五篇,今已佚。邹衍:战国时齐国人,哲学家,阴阳五行学派的代表人,著作皆不传。尸佼: 战国时晋国人,法家人物,曾和商鞅一起策划变法,著有 《尸子》。孙武: 春秋时齐国人,著名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十三篇。张仪: 战国时魏国人,纵横家代表,曾任秦惠王的相,游说六国,以连横破苏秦的合纵。苏秦: 字季子,战国时洛阳人,纵横家代表人,曾游说六国,合纵抗秦,挂六国相印,使秦军十五年不敢攻打六国。著有 《苏子》,今已佚。术: 指政治主张、学说、军事谋略等。(16)李斯: 楚国上蔡 (今属河南) 人,秦国政治家,任丞相,在统一全国、建立中央集权的过程中有所贡献。著有 《谏逐客书》、《苍颉篇》 (今已佚,另有辑本)。(17)司马迁: 字子长,夏阳 (今陕西韩城人),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著有我国第一部通史 《史记》。相如: 司马相如,字长卿,成都人,西汉辞赋家。汉武帝时为郎,曾出使西南,后为孝文园令。著有 《子虚赋》、《上林赋》等。扬雄: 字子云,成都人,西汉辞赋家,著有《法言》、《太玄》、《方言》及《扬子云集》。(18)陈子昂: 字伯玉,梓州射洪 (今四川射洪县)人,唐朝文学家,诗歌革新的先驱者,代表作有《感遇》诗三十八首,著有 《陈拾遗集》。苏源明: 字弱夫,京兆武功 (今陕西武功县) 人,善文辞,唐朝天宝年间进士,官至秘书少监。著有 《苏源明前集》 三十卷,今不存。元结: 字次山,河南 (今河南洛阳) 人,唐朝文学家,著有 《元次山集》。李白: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 (今甘肃天水),幼年随父迁居绵州,唐朝大诗人,著有 《李太白集》三十卷。杜甫: 字子美,原籍襄阳,其先代迁居巩县 (今河南巩县),唐朝大诗人,曾官校检工部员外郎,著有《杜工部集》,存诗一千四百余首。李观: 字元宾,赵州 (今河北赵县)人,唐朝散文家,但文章未能完全摆脱六朝文风的影响。著有 《李元宾文集》。(19)浸淫: 逐渐渗透。汉氏: 指汉朝的诗歌。(20)李翱 (ao): 字习之,陇西成纪 (今甘肃天水)人,一说赵郡人,唐朝散文家,从韩愈学古文,有 《李文公集》。张籍: 字文昌,原籍江苏吴郡,韩愈的学生,他的乐府诗在当时影响大,著有 《张司业集》。(21)役: 服役,指孟郊赴溧阳任县尉。不释: 心放不开,苦闷。解: 排解、安慰。
【译文】
大概各种东西不能处于平静就会发出声音。草木本来是没有声响的,风吹动它,它就发出声响。水本来是没有声响的,风激荡它,它就发出声响。水浪跳跃,是有东西在阻遏水势,水流快速,是有东西阻塞了它。水沸腾了,是有东西在烧它。钟、磐一类乐器本来是没有声音的,有人敲击它就会发出声响。人在言论上也是这样,有了不可抑制的感情然后才表达出来,他们歌唱是有了思念的感情,他们痛哭是有所怀念。凡是从口中发出来成为声音的,大概都是有不平的原因吧!
音乐,是由在心里郁结的情感然后向外发泄出来的,它常常借用那些发音最好的东西来发出声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乐器,是各种器物中发音最好的。自然界对于时令的变化也是这样,选择那些发音最好的东西借以发出声音。所以用鸟声表示春天,用雷声表示夏天,用虫声表示秋天,用风声表示冬天,四季的推移变化,那必定是有不得平静的原因吧!
对于人来说也是这样。人的声音的精华是语言,文辞对于语言来说,又是其中的精华,尤其要选择善于用文辞发音的人,来借他们发音。在唐尧、虞舜时代,咎陶、夏禹是最善于用文辞发音的,就借他们来发出时代的声音。夔不能用文辞发音,自己就借着《韶》 乐来发音。夏朝时,太康的五个弟弟用他们的歌来发音。伊尹为商朝发出了声音,周公为周朝发出了声音。凡是记载在《诗经》、《尚书》等六经上的文辞,都是文辞中发音发得最好的。周朝衰落时,孔子一班人发出了声音,他们的声音宏大而且传得长远。《论语》说: “上天要让孔子成为宣扬教化的人。”难道不是真的吗? 周朝末期,庄周用他广大无边的文辞来发出声音。楚,是一个大国,到了灭亡时屈原用楚辞来发出声音。臧孙辰、孟轲、荀卿用儒道学说来发出声音。杨朱、墨翟、管夷吾、晏婴、老聃、申不害、韩非、慎到、田骈、邹衍、尸佼、孙武、张仪、苏秦一类人,都用他们各自的学说来发出声音。秦朝兴起时,李斯用文辞来发出声音。汉朝时,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等是最善于用文辞发出声音的。这以下到魏、晋两朝,用文辞发出声音的人都赶不上古代,但也从来没有中断过。就其中好的来说,他们用文辞发出的声音清丽而浮华,节奏频繁而急促,语言放荡而哀婉,思想松弛而放纵,他们作的文章,杂乱而没有法度。这大概是上天认为他们德行不好而不肯照顾他们吧! 为什么不让发音最好的人来发出声音呢?
唐朝得到天下以后,陈子昂、苏源明、元结、李白、杜甫、李观,都是用他们的才能、用文辞来发出声音的。那些活在世上晚于他们的人中间,孟郊开始用他的诗来发出声音。他的诗超过魏晋的作品,其中精妙的已经赶得上古代作品,其它作品也逐渐接近汉朝作品的水平了。同我一起交游的人中,李翱和张籍是其中突出的。这三个人用文辞发出声音的确是很好的,但是不知道上天要使他们的声音和谐,而使他们为国家的兴盛发出声音呢? 还是要使他们穷困饥饿、心情悲伤愁苦,让他们为自己的不幸发出声音呢? 这三个人的命运,就决定于上天了。他们身居高位,有什么可高兴呢,身居下位,又有什么可悲哀呢! 东野这次到江南去任职,好像心里放不开似的,所以我讲了命运由上天决定的道理来安慰他。
【鉴赏】
文章从“物不得其平则鸣” 说起。从自然界的自然规律开始,信服地道出了 “鸣” 的道理。接着就纵谈历史上善作不平之鸣的众多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的不同际遇,和他们的作品都是时代精神的表现,深刻地说明了作家、作品和时代的紧密联系,也说明了作家必须有真实的情感才能写出好作品。文章暗喻了当政者不能任用人才,埋没人才的恶劣做法。整篇序是为孟郊的不得志鸣不平,可见韩愈对他的同情和推崇。
文章论点鲜明,以 “鸣” 为主线,层层深入,寓意深刻。
字数:4628
知识来源:傅德岷,赖云琪 主编.古文观止鉴赏.武汉:崇文书局.2005.第335-3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