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 纸纹 护眼

汉高帝令叔孙通制定朝仪一事,也与他手下的这些功臣有关。高帝平定天下后,废除秦朝的苛法和烦琐的礼仪规则,力求简便易行。在汉高帝论功封赏期间,群臣饮酒争功,酒醉后有的狂呼乱喊,有的甚至拔剑击柱。高帝对这些出身低微、战功颇多的武夫也没有办法,很是以此为忧。这一切,有一个人看在眼里,此人便是秦博士叔孙通。

叔孙通以诸生的身份在秦二世面前称陈胜、吴广起义不过是“鼠窃狗盗”,不足为虑,使昏庸的秦二世大为高兴,拜他为博士。事后,叔孙通为避难连夜逃出咸阳,曾投奔项梁、怀帝、项羽;汉王率五路诸侯攻入彭城时,他归降汉王。

汉王厌恶儒生服装,叔孙通改穿楚人式样的短衣,汉王便高兴了。跟随叔孙通投降汉王的,有儒生子弟百余人,然而叔孙通一个也不向汉王推荐,只是推荐那些强盗出身的壮士。弟子们都私下骂道:“事奉先生好几年了,幸而得以随从归顺汉王,如今却不向汉王推荐我们,专门推荐那些强盗,是何道理?”

叔孙通得知后,对他的弟子们说:“汉王正冒着矢石争夺天下,因此先推荐那些能斩将夺旗的壮士。诸生暂且等待一下,我是不会忘记你们的。”

叔孙通降汉后,被汉王拜为博士,号稷嗣君。此刻,他见群臣因论功封赏而饮酒争功,酒醉后失态失礼,而高帝对此又愈发厌恶,便向高帝说:“那些儒生,很难靠他们去夺取天下,难与进取;但却可以用他们来治理国家,可与守成。臣愿征召鲁地的诸生,与臣的子弟一道制定朝会的礼仪。”

“不会是很烦难吧?”高帝问。

“五帝的乐制不相同,三王的礼制也相互有很大的区别。礼制,本是根据时事和人情的变化而有所删节和增饰。所以,夏、商、周三代礼制的继承和删节、增饰,这是可以得知的,可见古今的礼制并不相重复。臣愿采纳古礼并同秦朝的礼仪相结合,来制定新的朝仪。”叔孙通回答说。

“那就试着制定吧,一定要令人容易了解,要考虑到我能做得到。”汉高帝指示说。

于是,叔孙通出使鲁地,征召三十余名诸生。鲁地有两名诸生不肯西行,说道:“您所事奉的君主先后多达十人,都是靠阿谀奉承来得到宠幸和显贵。如今天下刚刚安定,死去的人还没有来得及安葬,伤残的人尚未能起身行走,又想要制礼作乐。礼乐的产生,要积累上百年的德政,然后才能兴起。我们不忍心做您所要做的事。您所要做的事不合于古道,我们不去。您去吧,不要玷污我们!”

叔孙通听了这两个儒生的议论和表白,笑着说:“你们真是鄙陋的儒生,不懂得时事的变化。”

叔孙通带领从鲁地征召的三十名儒生取道西行,一路到达都城栎阳。然后会同皇帝左右有学术修养的近臣和随从他的子弟,共有百余人,来到野外拉起绳索代表宫室处所,树立茅草表示君臣尊卑的位次,演习朝会的礼仪。通过一个多月的演习,叔孙通汇报说:“皇上可以去观看排练了。”汉高帝前往野外观看儒生表演朝仪,观看完毕后说道:“我能做到这些。”于是,汉高帝下令群臣演习朝会礼仪,准备参加十月岁首的盛大朝会。

汉高帝七年,长乐宫落成,诸侯、群臣都参加十月朝会。按照叔孙通制定的朝仪,在天亮之前,由掌管传达的谒者主持典礼,引导参加朝会的诸侯、大臣依次进入殿门。殿廷中排列着战车、骑兵、步兵和侍卫官员,配备武器,树立旗帜。然后传令:“趋(快步走)。”与会的诸侯、大臣们按次序快步登上殿堂,殿下有郎中在台阶两旁侍立,台阶上共站有几百名郎中。功臣、列侯、众将军、军官按次序排列在殿上的西面,面向东方;文官丞相以下的官员按次序排列在殿上的东面,面向西方。

诸侯、群臣都已登上殿堂,由掌管交际礼仪的大行令设置九个傧相,从上向下传令,这时皇帝乘坐辇车出房,众官员举旗传呼警戒,由傧相引导诸侯王以下至俸禄六百石级的官吏按次序朝拜皇帝。在官员们依次逐一朝拜皇帝期间,自诸侯王以下的百官,无不因这一等级森严的拜见仪式震恐肃敬。朝见皇帝的典礼完毕,盛大的宴会正式开始。为体现皇帝的尊严,凡是陪坐在殿上的官员都俯伏着,低垂着头,不准抬头东西张望,更不准交头接耳、谈笑风生或大声喧哗,按官位高低的次序起立向皇帝敬酒祝福。斟酒九次,谒者便宣告“罢酒”,宴会至此结束。

在整个朝会和宴会过程中,没有人敢于大声喧哗而违反礼仪的。朝宴仪式结束后,汉高帝高兴地说:“我今天才知道做皇帝的尊贵了。”

于是,任命叔孙通为太常,掌管宗庙礼仪,位列朝廷的“九卿”之一,赏赐给他黄金五百斤。

叔孙通见汉高帝很高兴,便乘机向前进言说:“诸位弟子、儒生跟随臣已是很久了,与臣一同制定朝仪,愿陛下授予他们官职。”

汉高帝任命诸弟子、儒生一律为郎官。叔孙通出宫后,把皇帝赏赐给自己的五百斤黄金都分赐给弟子、儒生。当年曾抱怨过叔孙通的众儒生们,这时都高兴地说:“叔孙先生真是圣人啊,懂得当代的时事和重要事务。”

汉高帝九年,汉高帝调任叔孙通为太子太傅,辅佐皇太子刘盈。高帝驾崩,刘盈即皇帝位,是为孝惠皇帝。汉惠帝对叔孙先生说:“先帝的陵园和寝庙,其他官员都不熟悉。”于是又把叔孙通调任太常职务,令他制定宗庙的礼仪制度。西汉初年所制定的各项礼仪制度,都是由叔孙通任太常一职时所讨论、撰写的。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