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卢克文工作室公众号
本文作者是工作室同事大林,大家觉得写的好,可以打赏或点赞。
2008年8月8日,鸟巢的观众席上,小布什正焦急地寻找一个男人。作为一个不到半年就要卸任的总统,他本没必要这么焦急的。开幕式上演着精彩绝伦的节目,而格鲁吉亚的战事也同样“精彩”。小布什意识到,如果再不和那个男人谈谈,那么一切都要太晚了。
终于,小布什看到了那个男人的身影。原来他俩竟然坐在同一排,中间只隔了第一夫人劳拉和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小布什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西哈莫尼很识趣地让开了位置,两位五常领导人就这样开始了一场非正式会谈。
小布什决定先兵后礼,他言辞和善地威胁道,俄罗斯如果不撤出格鲁吉亚,就必将遭到孤立。回应他的是一句冰冷的反驳:“萨卡什维利(格鲁吉亚总统)是一名挑衅莫斯科的战争犯。”
显然,这出乎了小布什的反应,一句没带好气的话从他嘴里脱口而出:“我一直警告你,萨卡什维利是个热血分子”。
“我的血也是热的,”普京回敬道。
小布什被普京的回答激怒了,他丢下了最后一丝礼节,气急败坏地开始了人身攻击:“不,弗拉基米尔,你是个冷血动物。”
这段对话基本终结了普京和小布什的友谊。此后,他俩再没进行过任何会面,俄美关系也逐渐堕入了无法挽回的冰窟。
然而,就在对话发生的几年前,普京还是个大搞俄美亲善的温和派。
①
在他的前两个任期内(2000-2008),普京的执政基础大概可以分为两大派系:
一派是由专家学者和技术官僚组成的“圣彼得堡帮”。这群人是自由化和西化的铁粉,自叶利钦时代起便活跃于俄国政坛。他们主张融入西方指导下的国际社会,梅德韦杰夫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另一派是以军警宪特等强力部门为主的“西罗维基”集团。他们是普京一手扶持起来的人马。这些安全精英们普遍信奉俄国优先,Russia first,对西方的态度可谓是又高又硬。
可能在很多人看来,西罗维基集团比较贴近于普京的大帝形象。但实际上,即使有了强力部门的支持,当年的普京也不可能像斯大林一样,将自由派清洗出执政队伍:
从感情上讲,这些人有不少都是他在圣彼得堡大学的挚爱亲朋、手足兄弟;从利益上看,这些人有知识,懂技术,运转国家机器少不了他们;从外交上看,这些人和西方来往密切,事情闹大了可能不太好收场,毕竟我们俄国人还是要同美国人做生意的嘛。
因此,考虑到自由派势力的强大,普京从一开始走的就是温和派路线。在外交上,他始终表现出愿意与西方合作的态度,希望西方精英们能大发慈悲,允许俄罗斯融入团结友爱的国际社会。
2001年6月16日,普京首次会晤了美国总统小布什。会见当天,普京从兜里掏出了一个十字架,给布什小朋友讲了一个离大谱的神话故事:
这个十字架是普京老妈留下的遗物,曾拿去耶路撒冷开过光。有一次,普京家中不幸失火,烧得比巴黎圣母院还干净,偏偏这个十字架在火灾中幸存,被心向基督的弗拉基米尔保留到了今天。
作为一个虔诚的新教徒,小布什被感动得热泪盈眶。会后,小布什说出了一句举世名言:“我看着那个人的眼睛,我能够感受到他的灵魂,他是个直率且值得信赖的人”。
据说,这话肉麻到把普京都整不会了。为加速实现俄美亲善,普京很快又送了小布什一份大礼。
“普布会”近三个月后,911事件爆发。接到消息后,普京赶在全球所有领导人之前给布什打了电话,连美国的亲儿子日本都跑得没他快。
9月24日,普京又做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为支持美国在阿富汗的反恐行动,他决定允许美国人的势力进入与阿富汗接壤的中亚。
根据普京的安排,俄方不仅要与美军共享有关阿富汗的情报,为美军的作战行动提供搜救支持,还要允许美军使用中亚国家的领空和军事基地,真正做到了想美国人之所想,急美国人之所急。
严格来说,普京的决定都算得上是叛国了:自沙皇时代起,中亚就是俄国人的后院。让美国人进中亚,就好比石敬瑭让契丹人进幽云十六州,连叶利钦都干不出来这种事。
消息一出,强硬派们差点炸了:时任国防部长谢尔盖·伊万诺夫与几名高官联名上奏,公开反对与美国在中亚进行军事合作。之后,在与国务卿赖斯联系时,伊万诺夫毫不给面子地声称:“我看不到任何让美军进入中亚的可能”。
伊万诺夫并不是反对派,他是普京的铁杆心腹,典型的“西罗维基”成员,两人早在供职于克格勃时便已熟识。连这么一位老同志都反对普京的决定,可想而知他对美国人让到了什么地步。
最终,普京用个人权威压制了反对的声音。在俄罗斯的倾力协作下,美军顺利挺进了中亚,两座美军基地在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拔地而起。数百年来,美国人第一次将手伸进了俄国的后花园。
当然,普京也不是无脑惠美,他希望靠中亚的让步换取美国在加入WTO和反恐方面的支持。WTO的好处自不必提,在反恐方面,中亚地区长期存在着极端主义势力,他们和车臣及塔利班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时刻威胁着俄国的国防安全。
普京希望的是,美军在消灭塔利班的同时,能把这帮恐怖分子顺手灭了。这样算下来,俄国虽然在中亚损失了一点,但在经济和安全上却大有收获,不能算是赢麻,至少也称得上是个小赢。
只不过,普京把美国人想的实在是太好了。白嫖了俄罗斯的利益后,美国人一不让俄国入世,二不打击恐怖分子,反而在欧洲给了俄国人一个又一个的惊喜:
2001年12月底,距美军中亚基地落成不到半个月,布什就官宣退出了《反导条约》。这意味着,美国可以把反导系统部署到任何愿意接受的海外国家。只要能安到波兰,俄罗斯的整个欧洲部分都将成为美国巡航导弹的目标。
2004年3月,北约进行了新一轮纳新,一口气将包括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在内的七个国家纳入了北约大家庭。自此,俄罗斯正式和北约国家接壤,北约的战术航空兵可以直接威胁到圣彼得堡、摩尔曼斯克、库尔斯克、沃罗涅日等重要城市。
2004年到2005年,西方接连在格鲁吉亚和乌克兰促成了“玫瑰革命”和“橙色革命”,将萨卡什维利和尤先科送上了前台。在位期间,这两位反俄魔怔人处处和俄罗斯做对,把普京足足恶心了九年。
小布什这一系列操作把普京整懵了,他搞不明白,到底我做了什么让你这么不尊重我,难道十字架的故事给你白讲了吗?
懵逼过后,普京犹如被女神拒绝的舔狗,心中慢慢积攒了那么一点小情绪。
2003年3月,普京和他的女神在斯洛伐克首都见了一面。布什先下手为强,指责俄罗斯出现民主倒退,舔了这么久仍然一无所有的普京终于怒了:“我们尽量配合你们,支持你们的反恐战争,可是我们得到的回报是什么?你们不让俄加入世贸组织,还企图把我们所有的邻国都拉进北约……”
三个月后,应普京的邀请,布什赴莫斯科出席二战胜利60周年纪念。普京对此相当高兴,觉得女神终于回我了,他心里有我。
结果,布什女神在访俄途中先去了全民反俄的拉脱维亚,离开后又去了反俄魔怔人主政的格鲁吉亚,摆明着是恶心普京:美国只是嘴甜,美国心里没你。
再之后,就是北京奥运会上那一番唇枪舌剑。
自此,普京的第一轮温和攻势宣告失败,俄罗斯融入国际社会的尝试遭受了重大挫折。
②
和北京奥运会一同到来的,还有那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
2008年金融危机终结了俄罗斯经济的高速增长,它使俄罗斯股票市值蒸发了7000多亿美元,经济增速由8.5%降至5.2%。从那时起,俄罗斯经济就日渐衰落,逐渐沦为了以广东省计算的水平。
除了经济上的冲击外,金融危机对政治的影响同样猛烈:它击碎了相当一部分俄罗斯人对全球化和新自由主义的信仰。更多的俄罗斯人从西方模式的神话中走了出来,他们回想起了美国的欺骗和背叛,记起了苏联解体20年来所遭受的民族耻辱。
另外,金融危机同样挑战了普京执政的合法性。由于经济不景气,之前被高速增长所掩盖的社会问题变得越来越明显,俄罗斯人也逐渐难以忍受腐败、低效、贫富差距等普京治下的负面因素。
2011年年底,俄罗斯举行国家杜马选举。在2007年的选举中,普京所在的统一俄罗斯党拿下了2/3的席位,而这一次,它只获得了勉强过半的席位,堪称普京执政以来的最大挫折。悲惨的是,就连这刚过半的席位,都被人认为是舞弊来的。
选举结束后,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爆发了大规模抗议。数千名示威者走上街头,他们抗议选举舞弊,喊的口号也相当哈人:“俄罗斯不需要普京”。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永不缺席的公知精英外,大量俄罗斯民族主义者也参加了抗议活动。
和西方媒体的描述相反的是,2011年的主力抗议者不仅不是什么民主人士,反而更倾向于用权力解决俄罗斯的问题。换句话说,他们反普京不是因为普京太强硬,而是觉得普京太温和,甚至太软弱,和这样的温和派一起,怎能搞好国家呢?
牛津大学俄罗斯和欧亚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表明,在控制了其他变量后,强烈认同民族主义言论的人支持抗议的可能性,比不同意的人高 18%。而愿意为解决国家问题牺牲民主的人支持抗议的可能性,比不愿意的人高25%。
到了这一步,普京终于认识到,继续采用以往的温和路线是换不来支持的。之后的几个月里,亲克里姆林宫的团体多次举办了爱国主题的集会。
作为传统的西化派,梅德韦杰夫政府也摒弃了“全面现代化”的口号,它转向了保守的方向,更加倡导维护秩序和保卫国家的重要性。渐渐地,相当一部分民族主义者被吸纳了进来,成为了普京的基本盘。
同时,民族主义知识分子们逐渐走上了俄罗斯的政治舞台。自苏联解体以来,他们和他们所代表的团体一直处于边缘化的地位。而现在,他们却日渐为克里姆林宫所倚重,成了俄罗斯当局汲取力量的来源,支持俄、乌、白三国合并的亚历山大·杜金便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最终,普京的策略成功了。2012年3月5日,普京以63.75%的得票率再次当选总统。选举后的答谢大会上,普京冒着寒风对支持者发布演讲,他的眼眶落出了两行热泪。
他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温和了。
正当普京逐渐偏离温和派路线时,美国人贴心地送上了一记助攻。
2009年3月8日,国务卿希拉里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日内瓦举行了会谈。希拉里是代表新任总统奥巴马来的,为表达与俄修好的诚意,希拉里特意带来了一个具有象征性的红色按钮。
希拉里表示,这个按钮它不是核按钮,而是美俄关系的重置按钮,它上面用俄语和英语写着“重置”一词,象征着奥巴马急于和俄罗斯重建关系的愿望。
结果,拉夫罗夫很不给面子地当场指出,你把俄语词拼错了,“重置”被你拼成了“超负荷”,难道这就是你对俄美关系的期待吗?
无论怎么说,善意是收到了。
在后来的会面中,奥巴马怀着无比的诚意向梅德韦杰夫和普京表示:我和小布什不一样,我反对伊拉克战争,反对颜色革命和政权更迭,没有人比我更懂地区和平与稳定。跟我打交道,你们尽管放心。
看着奥巴马清澈而纯真的眼神,普京一度信了他的鬼话,美俄关系又短暂地回暖了一阵。2010年,分别有60%的俄罗斯人和50%的美国人将对方视为友好国家,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阿拉伯之春的爆发。
对俄罗斯赖以生存的军事工业来说,阿拉伯之春可谓是一记重拳:革命爆发前,受波及的几个中东国家都是俄制武器的大客户。这些大客户吃着火锅唱着歌,突然就被颜色革命了。他们和俄罗斯签好的合同统统作废,直接导致了1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除了钱以外,克里姆林宫更担心的是,北非的抗议活动可能会蔓延到高加索及俄罗斯的其他地区。这些地区长期以来就与中东有不清不楚的联系,搞不好会把阿拉伯之春变成俄罗斯之春。
面对美国人不讲武德的偷袭,时任总统梅德韦杰夫的态度是:摆烂。当联合国就是否出兵利比亚举行投票时,梅德韦杰夫下旨投了弃权票。俄罗斯驻利比亚大使警告他说,投弃权票会导致卡扎菲从物理上消失,到时咱们的军火谁来买呀。
对此,梅德韦杰夫的做法是:面刺寡人之过者,开除公职回家种地。
联合国决议通过后,愤怒的普京将其比作十字军东征。结果,他遭到了梅德韦杰夫的公开反驳:“我不认为联合国的决议有什么不对……如果我们不通过这样的决议,一切可能以比今天还要糟糕得多的方式结束”。
奥巴马的背叛和梅德韦杰夫的摆烂,逼着普京离温和派的道路越走越远。
2012年5月7日,普京正式开启了第三个总统任期。一个多月后,俄罗斯军舰就出现在了叙利亚的港口,向莫斯科在中东硕果仅存的盟友提供宝贵的军援。
此后的一个月里,俄罗斯重拾了苏联时代的雄风,在联合国三次否决了对阿萨德不利的提案,美国人惊讶地发现,梅德韦杰夫时代那个对利比亚的死活不闻不问的俄罗斯不见了。希拉里当年的错误拼写一语成谶,俄美关系真的由“重置”变成了“超负荷”。
2013年,棱镜门事件爆发,斯诺登一路从美国run到了俄罗斯。收留了斯诺登后,普京给美国留了一点面子。他公开声称,如果斯诺登想要避难就必须暂停损害美国。
在普京看来,这属于言论自由;在美国看来,这属于how dare you。国务卿赖斯表示,庇护斯诺登是扇在奥巴马脸上的一记耳光。各大美媒也纷纷跟进炒作,将普京描绘成不给面子的带恶人,辜负了我家奥哥哥改善关系的一片深情。
2014年,亲俄的亚努科维奇被颜色革命搞下了台,俄罗斯感到愤怒不已。此前,乌克兰被俄罗斯视为与西方势力的缓冲区。俄罗斯明知西方在乌克兰扶持了大量反俄势力,但由于不想闹得太难看,克里姆林宫对此一直保持默认。结果,西方反倒成了第一个掀桌子的人。
拿回克里米亚后,俄罗斯遭到了整个西方的疯狂制裁。据时任副总统的拜登表示,虽然欧盟最初并不寻求对俄经济限制,但在美利坚的领导下,欧洲还是大义凛然地加入了制裁的队伍,让俄罗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2016年,在杭州的G20峰会上,记者拍到了普京和奥巴马的对视:两位地球最强武装力量的主宰面露寒光,恨不得用眼神活撕了对方。两个月后,他们在APEC峰会上最后一次见面。这一次,他们只谈了4分钟。
自此,普京的第二轮温和攻势宣告失败,俄罗斯基本放弃了融入国际社会的愿望。
本文初摘录于:2022-04-27,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4-02-04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美国的通货膨胀越来越“具象”化了。早上,有朋友发来信息称,这套名为“Flat Black T Bar Cabinet Handle Pull 3 Inch Hold Center”的钉子,原本一大包(共12套... 2025-05-18
- 举世瞩目的俄乌谈判,最终在土耳其不欢而散。普京没去,泽连斯基没去,特朗普也没去,在土耳其外长主持下,俄乌和谈,不到两个小时就结束了。算起来,这是三年来,双方代表再... 2025-05-18
-
全球变局下的中国战略智慧:从印巴冲突到巴拿马运河易主 ——兼论中国领导层的全球视野与战略定力
全球变局下的中国战略智慧:从印巴冲突到巴拿马运河易主——兼论中国领导层的全球视野与战略定力2025年的国际局势风云激荡,印巴军事冲突升级、巴拿马运河控制权更迭、俄乌战... 2025-05-11 - 当地时间5月1日,美国财政部宣布设立美国-乌克兰重建投资基金协议,该份协议就是之前说的矿产协议。经过两国长期的讨价还价,终于达成了这份协议,美国和乌克兰各占基金的50%... 2025-05-05
- 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泽连斯基必须死,否则战争无法结束,与战争相关的各方全都下不了台。川普的“和平计划”,其实就是乌克兰无条件投降。泽连斯基接受不了,这不是因为他不... 2025-04-28
-
特朗普仍相信普京想达成协议:他没夺取乌克兰整个国家,这是很大的让步
俄罗斯4月24日凌晨对基辅等地实施了空袭,造成人员死亡。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俄罗斯提出严厉批评。不过他仍然相信俄方想要达成和平协议。4月24日,有记者问特朗普:“鉴于俄罗斯... 2025-04-25 -
美国总统特朗普正通过谈判手段结束俄乌战争,美方已经向乌方提交了一份和平协议,其中包括美国承认克里米亚为俄罗斯领土。但是乌方拒绝接受这一条款,美国方面十分不满。据美... 2025-04-24
- 三周年之际,聊聊泽连斯基这个人。他的标签和头衔繁多:美国傀儡、代理人、演员、不识时务的“泽圣”,也有人视他为英雄、不折不扣的硬汉;甚至到了后来,美国总统亲自为他贴... 2025-04-03
- 上任两个月以来,特朗普不断向俄罗斯发射“甜蜜”讯号。普京感受到了。但他表面上说愿意和特朗普携手解决俄乌冲突,实际上却几乎没有做出任何让步。乌克兰斯拉夫扬斯克被的一... 2025-04-02
- 泽连斯基宣称普京很快会死,三天后普京座驾发生爆炸。此事在全球引发关于泽连斯基策划暗杀行动的种种猜想。泽连斯基是否真的策划了此次暗杀行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此事曝露出... 2025-04-01
- 特朗普:普京可能在拖延,谋求西方更多让步参考消息网3月27日报道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3月26日报道,特朗普总统承认,他推动的快速结束俄乌冲突的行动遇到了障碍。他说... 2025-03-31
-
近期,以色列向加沙地带又发起了大举攻势,据以色列官方宣布,已故前哈马斯领导人叶海亚·辛瓦尔的弟弟、哈马斯高级军事指挥官穆罕默德·辛瓦尔的尸体在加沙地带南部汗尤尼斯... 2025-05-20
- 国家卫生健康委调查组通报关于肖某引发舆情事件调查处置进展情况。通报显示,有关单位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吊销肖某医师执业证书;撤销董某莹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医师资格证... 2025-05-16
- 文玩字画网络竞拍,每天升值4%,今天买明天卖,除去中间费用一天净赚1.5%,听到这里先别心动,这可不是什么发家致富的好门路,而是一个精心设计的“投资”陷阱。聊天群里竞拍... 2025-05-16
- 5月13日,针对此前“重庆三峡学院75万元买了一个299元路由器”的事件,重庆市财政局和重庆市教委向封面新闻回应称,重庆市级部门高度重视此次事件,目前已由市纪委、市财政局... 2025-05-14
-
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未出席莫斯科胜利日阅兵,什么原因导致了俄阿关系降温?
2025年5月9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举行红场阅兵式仪式,纪念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来自世界各地的二十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出席了此次活动。最初,阿塞拜疆总统伊利哈姆·阿利耶夫原... 2025-05-14 -
作者 | 闰然很多人都说,小米模式正在被流量反噬。但“流量反噬”这个词,用来形容“流量至上者”更为合适,只是现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正褪去流量崇拜,这不是流量反噬的结果... 2025-05-14
- 5月14日,国务院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有记者提问,赖清德日前在台南参加八田与一纪念会时称,台湾与日本的感情不是只像朋友一样,是像家人一样。岛内舆论抨击其对日本殖民... 2025-05-14
-
中央通报:河南10名干部在学习教育期间违规吃喝,5人共饮4瓶白酒,1人饮酒后当日下午死亡
据新华社5月13日报道,日前,中央层面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专班、中央纪委办公厅公开通报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10名干部在学习教育期间违规吃喝、严重违反中央... 2025-05-14 - “我之前就听说过市场上有卖‘星期狗’,但想着这个倒霉事不会让我们碰上。”今年3月,武珈和男友决定买一只比熊犬,抱着这一侥幸的想法,他们在社交平台上搜索“武汉本地比熊... 2025-05-13
- 精简铁饭碗,大刀阔斧。《中国机构编制》杂志刊登的湖北鄂州教育领域编制经验做法,引起广泛关注。文章里说,该市为了防止因生源阶段性变化引发编制无序增长,直接提前锁死中... 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