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负债问题异常严峻

繁体

负债,成了很多人的“人生枷锁”

你知道吗?如今的中国,有超多的人背着债务过日子。虽然网上流传着“全国总负债人口高达7.8亿,人均负债13.34万元”的数据,但这并没有权威的出处。

然而,中国社科院专家李扬的一句话倒是扎心又真实:我们每赚100块钱,就得拿出15块去还债。如果再算上房贷,那比例可能直接飙过50%。这意味着,很多人辛苦一个月,收入还没焐热,就要先给债务“交份子”。

这不禁让我想到一件事。过去三年疫情,让无数实体生意人元气大伤,有的人甚至血本无归。我们常说,“一片雪花落在普通人头上,就成了一座大山。”

而在这个时代,负债就像这座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更残酷的是,我们似乎连喘息的机会都越来越少了:滴滴、外卖、代驾这些“救命稻草”还在,但随着人工智能的进步,它们未来也可能被取代。

想想看,一个人背着沉重的债务,该怎么办?躺平?逃避?其实,这些路都走不通。生活虽然残酷,但认清现实,脚踏实地,才是对抗困境的唯一出路。

直面债务:不是逃避,而是生存

很多人一负债就崩溃,甚至觉得人生没了希望。但冷静下来想想,你的生活不仅仅是你一个人的事。身后还有家人,他们需要你撑起这个家。如果你选择逃避,谁来替你扛下这份责任呢?尤其是那些还在长身体的孩子、年迈的父母,他们的生活质量全靠你支撑。

所以,负债了,第一步不是想着如何翻盘,而是先确保自己能“活下去”。别为了省钱一天只吃一顿饭,这样只会拖垮你的身体。

记住,身体才是你的本钱。哪怕生活再难,也要按时吃饭、睡觉。你可能不知道,良好的睡眠能帮助你的大脑恢复冷静,为你提供面对现实的力量。

先还“烧钱”的债,稳住熟人关系

很多负债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不懂得如何分配还款优先级。谁催得厉害就先还谁的,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只会让自己陷入更深的泥潭。

正确的做法是,先把有利息的债务搞定。比如信用卡、银行贷款,这些东西利滚利,拖得越久,窟窿越大。

而熟人或朋友借的钱,虽然也重要,但他们一般不会收利息。你可以先跟他们沟通,表明自己的还款意愿和计划,争取一些宽限时间。真诚是最好的“债务缓冲剂”,只要态度够好,很多人都会愿意通融。

“上岸”后,重新认识金钱

很多人负债的原因,其实都离不开对金钱的错误认知。比如,总觉得房子和车子是“资产”。但事实是,房子每个月让你掏空口袋还贷款,车子不仅要加油、保养,还会不断贬值,这些根本不能算资产。

真正的资产是什么?是那些能让你赚钱的东西。比如一个能带来稳定收入的出租房,一家每月盈利的工厂,或者一项让你拥有更多技能的教育投资。这些才是能把钱装进你口袋的“好东西”。

而在消费方面,我们也常常被商家的“套路”洗脑。广告里总是描绘一种高级的生活方式,好像不买个奢侈品包、不住个高档公寓,就算不上“体面”。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种体面真的符合你的收入水平吗?

消费主义的陷阱:别让面子拖垮你

我见过太多这样的例子:一个普通上班族,每个月工资刚够生活,却每天跑去星巴克喝40块钱的咖啡,觉得这样才算“精致”。可一旦失业,中年裁员的危机砸到头上,他们往往连最基本的生活都难以维持。

再看看那些真正的富人。他们并不是一掷千金的“土豪”,反而在很多地方比普通人还抠门。比如买车,普通人为了面子,可能咬牙买了辆豪车,但后续的油费、保养费却让他们心疼到睡不着。

而富人买车,多半是通过公司账户。一方面可以合理避税,另一方面还能把车子算作公司的资产,这可比个人买车划算多了。

所以,别为了那点虚荣心,把自己拖进深不见底的债务深渊。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别为了眼前的“颜面”放弃长远的未来。

如何“抗债”到底?

负债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失去信心和行动力。面对债务,我们能做的就是一点点爬出坑,然后重建自己的生活。以下几点,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

学会开源节流:除了降低不必要的消费,你还可以尝试寻找额外的收入来源。比如兼职、技能培训,甚至是变卖一些闲置物品,都是不错的选择。

培养抗压能力:债务的压力会让人焦虑,但过度焦虑只会让你失去冷静。通过锻炼、冥想等方式,让自己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

建立清晰的目标:每还清一点债务,都可以给自己设立一个小奖励,比如一顿好吃的,或者一场短途旅行。这样能让你看见希望,继续前行。

写在最后

负债就像一个巨大的包袱,压得我们喘不过气。但生活的真相是,大多数人都在负重前行。有人因为负债而一蹶不振,有人却借着这股压力,逼自己不断突破。

当你站在负债的深坑里,最重要的是认清自己的处境,放下幻想,脚踏实地往上爬。生活不会一直给你暴风雨,也会有阳光洒过来的那一天。问题是,在那一天到来之前,你是否还有勇气坚持下去?

读到这里,我想问一句:你是否也曾被负债压得透不过气?你又是如何面对这些困难的?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也许你的经历能给更多人带来力量。

来源:陌路旅客

1
0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