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是一门艺术,也是衡量一个人水平和能力的尺子,更是一个人脾气和修养好坏的直接反映。
真正会说话的人,都懂得掌控开口的态度,把握言语的分寸。
1、直话缓说
村上春树曾经说过:“很多人都会说这样的话,我这人心直口快,不会拐弯抹角;我这人敏感脆弱,难以与人打交道。然而我多次目睹敏感脆弱的人无情地伤害他人,心直口快的人不自觉地再三强调于己有理的歪理。”
语言是把“双刃剑”,可以成全别人,也可以伤害别人,有时候我们自以为把话说得直白是一种坦诚,却忘了听到这些话的人是否能接受。
言语一旦伤了人心,比身体受伤更难修复。“言为心声,行为心表”,因此,说出口的话,一定要出于善意。
董卿主持《诗词大会》时,有一位热爱诗词的农民老伯参赛。
老伯初次登台,难免有些紧张局促。董卿适时替他解围,说:“那诗啊,就像荒漠中的一点绿色,始终带给他一些希望,一些渴求,用有限的水去浇灌它,慢慢慢慢地破土,再生长,一直到今天。所以,即便您答错了,那也是这个现场里,一个最美丽的错误。”
善意的一席话,化解了老伯的尴尬,又让人感觉到心里温暖。
荀子说:“伤人之言,深于矛戟,与人善言,暖于布帛。”说话柔和,并非刻意讨好,而是把别人放在心上,处处体谅。
话留三分软,人留七分暖。疾言厉色,言辞中夹枪带棒,往往给人造成难以愈合的伤口。而温言细语,却能以柔克刚,融化人与人之间的冰山。
季羡林曾说过一句话:“能够百分之六十为他人着想,百分之四十为自己着想,他就是一个及格的好人。”善意是会流通的。真正的教养,不在于口头的言语,而在于发自内心的善良。
2、大话小说
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越好的音乐越寂静无声,越好的形象越缥缈无形。深沉的智慧大多是沉默的,伟大的人格往往也需要克制,更需要沉稳。
鲁国有个将军叫孟之反,在军队打了败仗时,他主动率领部下殿后,抵挡敌军追击。等到安全回城后,大家都赞扬他,他却回答道:“并非是我勇猛,实在是我的马不肯撤退。”
孟之反的英勇有目共睹,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趾高气扬、大彰其能。反而一直谦让,毫不居功。
曾国藩说:“不说大话,不务虚名,不行架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人最忌的就是因为轻浮和自满而说出一些不恰当的话。做人应时刻谨记,不说大话假话和空话。
行走于世,谦逊为人。多检视自我,找到自己所处的位置。把自己看小,把事情做大,脚踏实地做人做事,才能不断增加人生的宽度和广度。
3、急话慢说
《礼记》中说:“水深则流缓,人贵则语迟。”说话太急,往往无端生出是非,开口慢半拍,才是化解矛盾、维系关系的良方。
在说急话之前,可以冷静一下,话语先在脑中过一遍,剥离掉情绪再开口。人越是急躁的时候,越容易说出冲动的话,而当我们有情绪地说话时,开口前冷静一下,或许事情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说话是一门艺术,体现着一个人的智慧。正如曾国藩所说:“言语迟钝,举止端重,则德进矣。”走得太快便容易跌倒在地,说话太急容易产生误会,与人交往,多给自己留一点沉默的时间。
守住做人分寸,有话慢慢说,为思考留有余地,也让彼此留下体面。
古人云:“处世不分轻重,非丈夫也。”处世有分寸、知进退,是一个人最好的教养。而教养就是当你走到一群人中间,你的行为恰当得体,让人感到礼貌和愉悦。
说得多,不如说得对;说得对,不如说得好;说得好,更要做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