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 纸纹 护眼

十二 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

著名作家魏巍在一篇战地通讯《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中写道:“这儿的每一寸土地都在反复地争夺。这儿的战士,嘴唇焦干了,耳朵震聋了,眼睛熬红了,他们用焦干的嘴唇吞一口干炒面……”他还引用一位志愿军副师长的话写道:“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在经历着‘日日夜夜’式的考验。”这就是对志愿军第50军和第38军等部队坚守汉江南岸作战情景的描述。

“联合国军”采用“磁性战术”,志愿军进行坚守防御

1951年1月15日,“联合国军”为了查明志愿军情况,开始采用“磁性战术”在水原至利川实施试探性进攻。所谓“磁性战术”,即在大规模交战之前,以少量坦克和汽车搭载步兵与志愿军保持接触,或进行武装侦察,或抢占志愿军某一地区,或迟滞志愿军之行动,掩护其主力转移,以此来消耗志愿军、疲惫志愿军。“联合国军”发动攻势之前,常常有三五辆坦克进到志愿军阵地前沿或侧后,侦察了解志愿军阵地情况。美军了解到志愿军缺乏反坦克武器,所以大胆使用坦克来侦察或破坏志愿军的工事。

“联合国军”除采取“磁性战术”外,还采用“火海战术”,即依恃其优势炮兵、航空兵火力以及坦克的火力,对志愿军进行密集的高强度的火力突击,使志愿军吃了不少苦头。一排排坦克摆在志愿军阵地前,用炮火直接摧毁志愿军阵地工事,或开到志愿军阵地侧后进行侦察打炮,嚣张至极。

中央军委和志愿军首长决定,以第50军、第38军第112师等部队在西线汉江南岸组织坚守防御,钳制敌主要进攻集团,以掩护主力部队在东线横城地区实施反击作战,阻止“联合国军”的攻势。

第50军和第38军在天寒地冻、粮弹供应困难的情况下,打得非常英勇,前仆后继,不畏牺牲,在每一个点上都要同敌人进行反复争夺,使敌人付出重大代价。

一把炒面一把雪,殊死搏斗五十天

1月7日,第50军在第三次战役即将结束之际,接到志愿军总部的命令,全军在野牧里至庆安川以西地区展开,依托修理山、光教山、文衡山等要点,构成第一线防御阵地;依托博达里、内飞山、鹰峰、国主峰等要点,构筑第二线防御阵地,坚决抗击由水原沿铁路两侧向汉城方向进攻之敌,控制和巩固汉江以南滩头阵地。该军在汉江南岸防御地带约40公里的正面,是“联合国军”进攻的主要方向和重点,也是敌人进攻兵力的主要集团。于是,军首长令步兵第148师在修理山、帽落山、内飞山地域组织防御;令步兵第149师在白云山、光教山、文衡山、国主峰地域组织防御;令步兵第150师在东鹤山、金良场里、阳智里保障地带组织防御,并以步兵第442团及各师之侦察部队进至七宝山、发安场间进行活动,在乌山、水原间与敌保持接触查明情况。全军于1月10日部署就绪。

1月15日,美军开始采用“磁性战术”作试探性进攻。第150师第449团首先在金良场里设伏,歼灭美第3师侦察兵50余人,缴获侦察通信吉普车7辆,打击了敌侦察部队,取得了胜利。

22日,第450团第7连在阳智里256.2高地,数次击退敌飞机、大炮、坦克掩护下的300余人的进攻。

1月25日,“联合国军”动用飞机200余架、坦克80余辆、各种火炮近300门,掩护美第3师、第24师、第25师和南朝鲜军一部近6万人,全线发起激烈的、大规模的进攻,主要方向为汉城第50军的防御正面。该军指战员在天寒地冻、粮弹供应困难、工程器材异常缺乏、敌我兵力和装备极为悬殊的情况下,依托一般野战工事,英勇顽强地进行坚守防御,狠狠打击敌人。

25日和26日,美军、南朝鲜军以一个团的兵力,在飞机、大炮、坦克的支援下,向东鹤山、阳智里等阵地进攻,步兵448团第1营、第2营、第450团4、7连英勇阻击,每次激战终日,连续打退敌人108次冲击,毙伤敌500余人。美军第25师一个营,进占水原,与白云山前沿阵地对峙。

25日,为查明敌情,步兵447团第3营副营长代汝吉带领两个连行动,率18名勇士夜间冲进水原,歼灭美军一个宪兵排,俘敌2人,毙伤敌60余人,烧毁敌汽车10辆。夜袭水原,弄清了敌情,打乱了敌人进攻计划。

27日开始,“联合国军”动用十倍于我军的兵力,向据守在白云山前兄弟峰、东远里的步兵第447团阵地实施进攻。终日以数十架飞机、大炮、坦克疯狂轰炸,掩护其兵力轮番进攻。该团与进攻之敌展开了浴血奋战,每天打退敌人十数次进攻,在阵地前反复争夺,坚守11昼夜,毙伤敌1400余人,守住了白云山主峰,胜利完成了任务。

美军和南朝鲜军在数十架飞机、数十门大炮及60辆坦克的配合下,向帽落山一线阵地连续进犯,步兵第443团进行了顽强抗击。在236.5高地,9连英勇阻击,打退敌6次冲锋,直至弹药殆尽,人员大部伤亡。在123.8高地,机枪射手田文富以灵活机动的战斗动作,打退敌人数次冲锋,杀伤敌50余人。全团以步枪、手榴弹、十字镐与敌搏斗,鏖战8昼夜,杀伤敌1500余人,胜利完成坚守任务。

与此同时,“联合国军”又连续向修理山一线阵地进攻。步兵第444团英勇顽强地坚守和反击,与敌殊死拼搏,阵地失而复得。第2连抗击敌一个营兵力的进攻,打退敌多次冲锋,连队大部分同志牺牲和负伤。当敌300多人蜂拥而上时,机枪射手王英子弹打光,就抱起炸药包,拉开信管冲向敌群,与来犯之敌同归于尽。该团大量杀伤敌人,守住了阵地。

彭德怀等志愿军首长于1月31日通报表扬第50军(特别是第148师)全体指战员,还分别表扬了步兵第443团、第444团、第447团。志愿军司令部根据第148师实施坚守防御的作战情况和经验,向其他部队发出战术指示,及时指导汉江南岸的顽强防御作战。

为了保住汉江南岸的桥头阵地,缩小防御正面,加强纵深的防御,2月3日晚,志愿军首长命令第50军将南泰岭、果川、军浦场以西14公里正面防御地段移交给第38军和人民军第1军团的部队防守,第50军集中兵力扼守帽落山、白云山、文衡山各阵地要点。为控制防御纵深内有利地形,以便节节抗击,迟滞敌人进攻,5日,第50军首长决定除留步兵第447团第2营扼守白云山,步兵第449团在文衡山二梅里、直洞地域抗敌外,军主力转移到内飞山、果川、鹰峰、国主峰地区组织防御,继续抗击敌人。

8日,在汉江北岸,军首长命步兵第149师加强炮兵第26团在素岛、浮里岛、龙马峰地域组织防御;步兵第148师在广北里、三碑里(不含)、东九陵地区组织防御;步兵第150师在三碑里、上八堂、礼峰山、金谷里地域组织防御,坚决阻击敌人进攻。

从9日开始,“联合国军”除对该军汉江南岸扼守的阵地和高地实施猛烈进攻外,并不断在沿江渡口实施侦察,对该军防御正面进行局部试探性进攻。12日,步兵第445团在击退敌多次进攻后,奉命撤回汉江北岸。步兵第150师第450团及第448团第1营,自军主力撤至汉江北岸后,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扼守广州、二圣山等阵地,抗击敌人10昼夜,给进攻之敌以大量杀伤,圆满完成任务后,于2月17日撤至汉江北岸归建。

步兵第149师第447团3连及师侦察连一部,自2月16日奉命坚守汉江之江心岛——浮里岛。至3月12日,打了25个昼夜,终日顶住敌人猛烈轰炸和炮击,打退了敌陆空配合的多次渡江进攻,消灭了大量敌人,胜利地完成了任务,于3月14日撤回北岸。

至3月15日,第50军完成汉江两岸机动防御任务后,奉命撤离前线。该军从1月25日至3月15日,在汉江南北两岸50个昼夜防御作战中,毙伤敌1.1万余人,俘敌61人,缴获各种枪支1800多支、汽车17辆、炮34门及其他大量军用物资,击落击伤敌机15架,击毁击伤敌坦克37辆、装甲车3辆、汽车20多辆、牵引车10辆,打击和消耗了敌人的有生力量,迟滞了敌人的进攻,保证了志愿军主力的休整、集结和粮弹的补充,以及后续兵团的开进,为准备实施战役反击争取了时间,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50军广大指战员在汉江两岸50个昼夜的坚守防御作战中,贯彻积极防御作战思想,在严寒的冬季,依托临时构筑的简单工事,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一把炒面一把雪,以无比坚强的毅力,战胜重重困难,付出重大牺牲,战斗减员6256人,以劣势装备战胜了“联合国军”,打出了军威、国威。全军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模集体和个人:步兵第447团被授予“白云山团”的光荣称号,步兵第444团4连、445团8连、450团7连被分别授予“修理山连”“英勇顽强连”“战斗英雄连”称号;步兵第446团7连1排,聚歼英皇家坦克营的446团5连2排,445团3连“王长贵战斗英雄班”和礼峰山“李德贵突击组”集体立功;还有战斗英雄王长贵、炸毁敌坦克三辆的特等功臣李光禄、顾洪臣、舍身炸敌群的特等功臣王英、二级英雄特等功臣鲍清芳、反击二圣山的特等功臣郑恩喜、反击礼峰山的特等功臣李德贵、英雄驾驶员特等功臣刘金山、歼敌百余名的机枪射手二等功臣钱树俊、二等功臣田文富及首创轻机枪击落敌机的刘群秀等大功以上功臣476名。

“万岁军”顽强英勇,敌“火海战术”无奈

第38军112师与第50军,并肩担任南汉江南岸的坚守防御作战任务。

第112师在第三次战役的追击中前进较远,负责警戒汉江南岸宽大正面和纵深,从前沿泰华山、鼎盖山起至南汉江江岸纵深20公里。东起价军山,西至泰华山是40公里正面山区阵地。该师一边警戒一边休整。

1月26日、27日,“联合国军”在第112师阵地前,采用“磁性战术”,进行试探性进攻和坦克侦察活动;采用“火海战术”,企图把志愿军消灭在江南的山头上。“联合国军”在进攻时除以少量部队与志愿军保持接触外,加强了侦察活动。其侦察机每天出现在志愿军防区上空低空盘旋侦察,同时还增加了便衣侦察,派出若干组南朝鲜军化装成居民或伪装成北朝鲜人民军官兵,或用飞机空投便衣特务深入志愿军阵地后侧,刺探兵力和火力,以判断志愿军的战斗力,或以小股武装便衣进到志愿军边沿地区,捕捉零星人员。

志愿军为了查清当面敌情,也加强了侦察捕俘活动,不断派出侦察部队捕捉敌人军官。经审问俘虏,进一步了解到,美军连遭失败后,利用其良好的运输条件,迅速从美国本土及驻扎在欧洲、日本的军队中,抽调大批老兵补充在朝部队,并加强了坦克和野炮部队,改善了后方供应。还将美第10军调至三七线附近地区,加入到一线作战序列。在第112师正面之敌全系美、英军及希腊营。

1月28日开始,“联合国军”向第38军第112师阵地展开猛烈攻击,扬言“三天之内,联合国军坚决收复汉城”。该师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以一当十,抗击着敌人的强大攻势。

自2月8日起,美第1军积极向汉江逼近,2月10日占领仁川。美第9军则集中第24师、美骑兵第1师、英27旅、希腊营和南朝鲜军第6师等部,在大量炮兵、坦克、航空兵的配合下,猛攻该军阵地,战斗空前激烈,每一阵地均与敌人进行反复争夺,多者达五六次。“联合国军”炮兵火力和航空兵火力异常猛烈,志愿军花费一夜时间修筑的工事,一小时内即被摧毁。

为了保证东线部队反击获胜,全军战士在缺少工事依托,缺少炮兵支援和缺乏弹药的情况下,同美军进行了殊死拼搏。

自从第50军和人民军第1军团主力撤到汉江北岸以后,第38军在汉江南岸的防御任务更重了。在防御地幅缩小的情况下,即面临着“联合国军”4个师兵力的步步紧逼,并且随着汉江的解冻,将要背水一战。前沿部队面临更严峻更残酷的考验。

第38军被称为“万岁军”当之无愧。在汉江南岸,他们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抗击着“联合国军”在大量飞机、坦克和猛烈炮火支援下的多次进攻,保障了东线部队顺利出击,受到中朝联司的通报表扬。

为了保证东线部队攻打砥平里,志愿军司令部电令第38军据守汉江南岸基本阵地,继续坚守一个星期。军长梁兴初坚定地说:“彭老总信任我们,困难再大,我们也要坚守下去!”

第335团阵地在武甲山与莺子峰之间,他们在这里坚持了八天八夜。战斗一天比一天艰苦。2月15日、16日,“联合国军”在大炮、坦克和飞机的有力配合下,向580高地及409.1高地发起连续攻击。这里找不到老百姓,找不到粮食,随身携带的炒面早就吃光了,只能吞雪解饥渴。

敌炮火严重威胁到第335团指挥所的安全,榴弹炮弹落到团指挥所的掩蔽部上,震得尘土簌簌落下。580高地经过反复争夺,志愿军又一次丢了阵地。100多名伤员感到对不起祖国人民,自动组织起来上了阵地。白天阵地丢了,晚上就组织力量把阵地夺回来。子弹打光了,他们就从敌人尸体上捡回弹药,继续坚守阵地。

580高地正面宽达1.5公里,第112师打得十分顽强。原来的山头已被炮火削成平顶。美军除用飞机轰炸,地面还有3个炮群和一群坦克炮支援。在大约600平方米的面积上,每天至少要落下2万发炮弹。通往580高地的道路都被炮火封锁了,运送伤员和弹药都很困难。在580高地附近的一个垭口,第335团电话员架了7次新电话线,刚刚架上就被炮弹炸断了。最后部队撤离时收回来一些电话线,在不到50米的电线上有30多个结头。

2月16日,汉江两岸飘着纷纷扬扬的雪花。中午,志愿军司令部通报38军,东线出击已胜利结束,坚守部队可以撤到江北了。于是军首长下令,除留第338团和第341团各两个营继续坚守江南滩头阵地外,其余部队于16日夜至17日迅速转移江北。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