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 纸纹 护眼

二十一 首次陆空协同作战

1951年夏、秋,“联合国军”发动攻势作战,企图以军事压力迫使朝中方面在军事分界线问题的谈判中让步。朝中方面针锋相对,为解除美方在谈判中企图以其所占若干岛屿换取开城的借口,清除美方在西海岸沿海岛屿的情报基地,遂决定由志愿军第50军在空军配合下在西朝鲜湾进行渡海登岛作战。

打响第二次入朝作战胜利第一炮

1950年11月,志愿军及朝鲜人民军南下反攻以后,“白马部队”及“平北联队”等武装匪特,便乘机由铁山、定州一带,退踞椴岛、艾岛、炭岛、大小和岛、水运岛、大小加次岛等海上岛屿,并在美国和南朝鲜军指使和支援下,抢掠渔民,扰乱沿海地区。同时,南朝鲜国防部及美国远东空军司令部所属情报机关,与该匪特勾结,在大小和岛、水运岛、艾岛等处设立海空情报站,大量派遣特务,刺探我方军情,进行破坏活动。美国海军浅水炮舰经常出没于这些岛屿海面附近,炮击铁山半岛沿岸和郭山车站地区。

美方在谈判中,还以此为筹码,提出要以其所占这些零星岛屿换取开城的相当土地的无理主张,并置朝中方面耐心摆事实讲道理于不顾,纠缠不休。

为解除美方拖延谈判的种种借口,确保开城和后方安全,1951年9月27日,彭德怀提出请东北军区研究攻取这一带岛屿的方案。10月6日,东北军区致电彭德怀并中央军委,提出由第50军在空军配合下攻岛作战的方案,并着手进行船只和后勤保障等的准备工作。

10月中旬,西海岸指挥所司令员韩先楚决定,由第50军副军长蔡正国统一指挥攻岛作战。

此时,于1951年6月下旬再次入朝的第50军,正奉命调整部署,将军主力转移到清川江以北地区,以第148师、第150师两个师担任清川江口—鸭绿江口一线海防任务。第50军在受领攻岛任务后即着手进行准备,侦察沿海敌情,制定作战方案,进行渡海登陆训练,决心争取打响第二次入朝作战胜利的第一炮。

东北军区协助为第50军渡海登陆部队准备渡海工具。渡海登陆作战,陆空协同是制胜的关键。志愿军空军司令员刘震和第50军副军长蔡正国等共同商定协同作战计划。确定志愿军空军部队的主要任务是,保障攻岛部队在集结地域不受空袭,对椴岛、大和岛、小和岛进行照相侦察,摧毁大和岛、小和岛“联合国军”的情报指挥设施,轰炸大和岛、小和岛附近海面的“联合国军”舰船,配合地面部队夺取这两个岛屿。志愿军司令部为第50军确定“由近而远,逐岛作战”的作战方针。

由近而远首取椴岛

椴岛位于铁山半岛正南两公里,全岛面积约18平方公里,东西狭长约20里。岛上全部是山,中部以烟召山、西部以208.9高地较大。原有居民80多家,已迁至铁山半岛。北部森林较多,渡口有朴达金、小达金等三处,余皆为陡壁不便登陆,涨潮时沿岸水深3至4米,退潮后突出部有200米远的浅滩,海湾部约有四五百米远的浅滩。东南面有通往炭岛的渡口。守军设防情况:白马部队第1联队共约120人,有重机枪2挺、轻机枪8挺、六○炮1门、各种步枪70多支,其兵力分布于朴达金、旧岑、扭浦三个突出部,并构有散兵坑和交通沟等简单工事。指挥所位于曳沙。

大和岛、小和岛是位于铁山半岛正南约20公里的深海岛屿,小和岛在大和岛正北,面积约1.5平方公里,四周多礁石,有居民10余户。大和岛面积5平方公里,有居民30余户,西部220高地的突出部有一灯塔,岸边满潮时水深8米,西北部龙尾附近满潮时水深5米,多暗礁,东南部大和涧一线满潮时水深5至6米,来往船只多停于此,周围多沙滩。守军设防情况:大和岛、小和岛是南朝鲜军情报机关所在地,加上“白马部队”第2、第3联队,共计430余人,有重机枪6挺、轻机枪22挺,战防炮、无坐力炮、六○迫击炮各1门,长短枪约500支。岛上突出部构筑有简单工事。

按照志愿军司令部确定的“由近而远,逐岛作战”的作战方针,志愿军第50军决定于11月5日首攻椴岛。志愿军空军则严格按照协同作战计划的要求,于11月1日,向各参战部队下达作战命令。2日,志愿军空军出动飞机,经车辇馆至椴岛、小和岛、大和岛进行两次航空侦察,查明岛上的部署和工事情况,为第50军登岛作战提供了可靠情报。

11月5日夜,第50军第148师两个步兵营,首攻位于铁山半岛南两公里的椴岛。拂晓前,乘折叠舟的4个突击连和乘汽船的第二梯队,即分别进入出发地。18时25分,第二梯队所乘17只小汽船,在副团长方建中率领下,由登串洞起航,经1小时35分航行,进抵月隐岛。之后,两营突击队乘49只折叠舟,由各营营长率领,并在猛烈炮火掩护下,于22时零8分开始航进,向敌发起攻击。22时54分,突击队第7连首先登陆,其余各连相继于23时零9分全部登陆,第二梯队亦于24时登陆。部队登陆后即向纵深穿插,守敌溃散逃窜。登岛部队除夺取小葛金、烟台峰等要点外,一部于1时23分插至曳沙大物周渡口,断敌逃路并击毙抱木跳水南逃之敌10余人。至6日3时占领全岛,共毙伤俘武装匪特75人,志愿军伤亡14人。

8时30分,美军8架战斗机临空袭击椴岛,击毁志愿军汽船1艘、折叠舟2艘、伤船工2人、战士1人。

为巩固椴岛守备,志愿军空军轰炸机部队在歼击机部队掩护下,于6日下午轰炸大和岛。这是志愿军空军轰炸机部队首次执行战斗任务,由第8师第22团2大队大队长韩明阳率领。

按照协同计划规定,担任掩护任务的第3师第7团24架米格-15型歼击机,于15时21分,从浪头机场起飞,编成团楔队,沿关家堡子、义州向战区疾飞猛进。15时38分,掩护机群按时到达宣川、身弥岛上空,在7000米高度巡逻,严密监视周围空域的动静。

由于这次作战行动突然、隐蔽,各机种配合默契,机群联合编队,在未遭美机拦阻的情况下,迅速向目标挺进。在距大和岛30公里远的地方,大队长就发现了目标,他兴奋地叫了起来:“瞄准,准备轰炸!”

这时,大和岛的守军才如梦初醒,慌乱中用高射机枪向志愿军机群开火。

“压制敌人火力,冲过去!”射击主任杨震天信心十足地组织全体射击员用航炮还击。领航主任柳元功沉着地定向、定距、瞄准,命令各机组准备突击、投弹。守敌的高射火力被压制住了。混合编队无一损伤,怒吼着冲向大和岛。

15时39分,第22团第2大队9架图-2型轰炸机飞临大和岛上空,把全部炸弹投向大和岛上的目标。顿时,岛上大火弥漫。美国人没有料到这一手,当他们的几十架“佩刀”式战斗机匆匆赶来增援时,志愿军空军的轰炸机群已胜利返航了。

志愿军空军轰炸机群投弹81枚,命中71枚,命中率为90%。在整个战斗过程中,志愿军空军飞机无一损伤。

位于铁山半岛东南20余公里的大加次岛、小加次岛及蝶岛的匪特武装,鉴于椴岛已失,遂于7日和8日,纷纷闻风而逃,第50军第148师以一部占领上述各岛。

11月16日23时15分和23时零5分,第50军以第150师两个团,从两个不同方向,向位于定州南浅水海面之艾岛发起进攻,至17日5时20分结束战斗,计歼敌240余人。

陆空协同一举拿下大、小和岛

志愿军攻占椴岛、艾岛后,残余匪特均集中于铁山半岛正南20公里之大、小和岛,每晚并有两艘军舰从白翎岛到大和岛东南停泊,并向椴岛射击,然后离去。

经过紧张的战斗准备,第50军决定于11月30日晚攻占大、小和岛。

为扫清外围,11月29日23时15分,空军第10师首次在夜间出动10架图-2型轰炸机,采用单机连续跟进的队形,前机投照明弹为后机照明的方法,对大、小和岛附近海面的美国和南朝鲜军舰进行轰炸。但由于缺乏对海攻击经验,没有炸中目标,但把在那里活动的几艘美国和南朝鲜的舰艇吓跑了。

至30日下午,第50军已做好渡海登陆作战的各项准备,只待空军采取行动即发起攻击。

当日14时19分30秒,第8师第24团1大队大队长高月明率9架图-2型轰炸机起飞,经奉集堡出航。由于比预定时间提前了30秒,加上编队集合过程中带队长机转弯过早等原因,结果比预定时间提前5分钟到达预定会合地点,直至凤城以南才与担任直接护航的第2师第4团16架拉-11型歼击机会合。15时零7分,混合机群比原计划提前4分钟到达指定空域。但此时,第3师米格-15型歼击机,仍在按原计划向身弥岛上空飞行,不能起到支援掩护作用,形势对志愿军不利。

果然,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发生了。联合机群通过龙岩浦刚刚飞入海面上空时,突然遭到美空军30多架F-86型战斗机的偷袭,轰炸机编队的3中队左右僚机宋凤声机组、梁志坚机组当即被击落。

“坚决前进,完成任务!”紧急关头,传来了地面指挥员第8师师长吴恺的命令。

两军相遇勇者胜。联合机群在带队长机高月明的率领下,一面组织火力反击美机,一面冲破拦阻奋勇飞向目标。

美机从前后、左右构成强烈的火网向志愿军轰炸机群袭来。志愿军轰炸机机组也不示弱,每架飞机的射击员、通信员都向美机开了炮,用机上航炮构成火力网,大力反击。激战中,第2中队右僚机两台发动机先后被击中起火,烈火和浓烟钻进了座舱,张浮琰机组顽强地驾驶飞机跟上编队,终因飞机失去操纵坠入海中,壮烈牺牲。

美机编队集中攻击志愿军轰炸机群尾后的第3中队。中队长邢高科为了吸引对手的注意力以支援前面机组完成任务,他驾驶飞机忽而上升,忽而下滑,忽而右侧,忽而左转,与美机周旋。忽然,邢高科的飞机后舱盖被美机打得粉碎。射击长吴良功身负重伤,舱盖碎片击中通信长刘绍基的面部,鲜血直流,寒风呼呼地冲进后舱,撕扯着他流血的伤口。但刘绍基不顾一切地接过吴良功手中的航炮,继续对着美机射击。他稳住神,套住前方一架美机,迅速转动航炮,在距美机450米时,一个连射,打得美机连翻了几个跟斗,扭头想逃。刘绍基紧追不舍,抓住时机,又是一个连射,“轰”的一声,一架F-86战斗机凌空爆炸。

刘绍基创造了空战史上用活塞式轰炸机击落喷气式战斗机的先例!

在轰炸机顽强抗击美机一次又一次凶猛攻击的同时,直接护航的拉-11型歼击机也进行了激烈的空战。位于轰炸机编队后方的攻击队和位于轰炸机编队两侧的直接掩护队,在轰炸机编队周围1000米的范围内,一面与美机格斗,一面掩护轰炸机前进,直至轰炸机到达目标上空。他们利用活塞式歼击机转弯灵活的性能及三门炮的强火力,勇敢地与在性能上占有很大优势的美空军喷气式战斗机对抗。

经过一场激烈的空战,30日18时30分,担任攻占大、小和岛任务的第50军第422团第3营和第1营两个连,分别由团长赵玉温和副团长陈屏率领,乘登陆船30只、炮兵火力船7只、救护船3只,同时从登串洞港口起航,分别向大、小和岛实施攻击。22时零5分,副团长陈屏率领的第1营两个连,在岸上野榴炮营和椴岛野炮连炮火的掩护下,首先于小和岛西北登陆,边搜索边前进。该岛守敌已逃去。

22时10分,团长赵玉温率领的第3营,在伴随火力船的炮火掩护下,于大和岛北端龙尾及西南灯塔一线强行登陆,随即与敌展开纵深战斗。第8连由龙尾直插大和洞,截住敌人逃路渡口,当即俘获上船企图逃敌一部,其余各连相继夺取220、264.4及其西南高地,敌大部溃乱隐藏山中。22时50分,登岛部队全部占领大和岛,共歼敌249人。

自11月5日开始至12月1日,志愿军第50军对鸭绿江口至清川江口之间的沿海岛屿,连续进行了4次渡海攻岛作战。在空军的配合下,先后攻占椴岛、艾岛、炭岛、大和岛、小和岛、大加次岛、小加次岛、牛里岛、云雾岛等14个岛屿,共歼灭武装匪特570人。

这次攻岛作战,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唯一的一次陆空联合作战,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第一次陆空联合作战、人民空军第一次多机种协同作战,其经验教训对人民解放军后来的联合作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