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武帝刘裕,灭掉东晋之后,为什么还要将司马懿的后人灭族?

繁体

东晋在偏安一隅近百年之后,被大将刘裕夺了权,司马氏所建立的王朝彻底宣告灭亡。而刘裕在建立政权前后,曾对司马懿的后人大开杀戒,不仅将东晋最后两个皇帝杀死,并且还大肆扑杀司马家族人。

宋武帝刘裕,灭掉东晋之后,为什么还要将司马懿的后人灭族?

那么,刘裕是如何夺得司马氏的政权了呢?他又是因为什么原因,不仅要杀司马氏的皇帝,还要灭掉司马懿的后人呢?

刘裕的出身低微,虽然在史料记载中,刘裕的先祖是汉高祖刘邦同父异母的弟弟刘交后裔。但经过西汉与东汉数百年的风云变幻后,到了东晋时,刘家已经沦为为寒族。到了刘裕的父亲刘翘这一代的时候,只不过是当地一个小小的功曹,不仅官小言轻,并且薪水极低,养活一家人都成问题。因此,在刘裕出生后,刘翘曾几度想将刘裕丢掉,不为别的,实在是家里没钱,就连乳母都请不起,最终还是邻人伸出援手,将刘裕接到家里养育,这才没能让刘裕被遗弃。

但贫苦的生活,反而让刘裕受到了磨炼。在他长大后,不仅在外貌上极为伟岸,并且因为自小家贫,因此胸怀大志,常常想着如何改变现状,更重要的是,他以孝顺继母而闻名乡里。

但有志向归有志向,能不能实现是另一回事,在门阀制度森严的东晋,一个出身寒门的年轻人,若是想出人头地,基本上是难于登天。像刘裕这种身份的人,如果想有所作为,参军是唯一的选择。因此在隆安三年(公元399年),刘裕义无反顾地选择投戎,成为了当时前将军刘牢之部下。

在军中效力期间,刘裕作战极为勇猛,多次身先士卒,同时,他本人也擅长谋略,靠着这两点,刘裕很快脱颖而出,成为了当时东晋的一名大将。

宋武帝刘裕,灭掉东晋之后,为什么还要将司马懿的后人灭族?

在元兴元年(公元402年),东晋著名的权臣桓玄按捺不住,发动了叛乱,东晋政权暂时易主,朝廷被桓玄掌控。元兴三年(公元404年),刘裕以打猎为由,暗中召集了1000多北府兵,于京口举兵起义。起义军人数虽少,但在刘裕的带领下,势如破竹,很快就击败了当地守军。

刘裕起义的消息传开后,天下为之震动,一方面赞叹刘裕的勇猛,另一方面也为刘裕的勇气所折服。因此,响应者不计其数,很快就聚集了一股庞大的势力,而刘裕也顺理成章地成为起义军的首领。短短数月,刘裕就击败了桓玄的大军,彻底结束了桓玄短暂的统治。此时的刘裕,不管是在军中还是朝堂上,地位和声望达到了极点。但是他并没有因此志得意满,反而启用武陵王司马遵,总领百官行事,并在一年后,迎晋安帝返回建康,自己安心当了一个东晋的臣子。

那么说,此时的刘裕真的没有取代晋朝的心思吗?当然不是。只不过在赶走桓玄后,政局混乱,百业废弛,并且外敌虎视眈眈,他需要时间,将这一切隐患都料理完毕后,才是称帝的时机。

所以,在刘裕掌权后,对内以身示范,以威严约束宫廷内外,让大小官员都认真供职。对外则持续用兵,先后攻灭南燕,荡平荆江,把东晋周边的敌对势力一个个清除。到了义熙十三年(公元417年),经过刘裕先后两次的北伐,关中的部分区域,以及整个中原,几乎都在刘裕的掌控之下,巨大的军功,让刘裕的地位已经高到无以复加。

次年,朝廷封刘裕为宋公,并赐九锡殊礼,还赏赐了十个郡作为刘裕的封地。在刘裕被封为宋公的第二年,他就派人杀了晋安帝,然后拥立了晋安帝的弟弟司马德文为帝。

刘裕之所以他没有马上登基,是因为当时出了一个让他不得不忌惮的图谶。这个图谶上,说“昌明之后有二帝”,昌明是东晋孝武帝的字,在孝武帝死后,晋安帝接班,如今晋安帝死了,按照图谶的说法,后面应该还有一个皇帝才对。别看刘裕在战场上杀伐决断,但对于这种玄而又玄的东西,刘裕还是十分相信的。为了稳妥起见,他不得不把司马德文推上位,算是应了图谶的说法。

司马德文上位不久,刘裕就迫不及待地让部下写好禅位诏书,逼迫司马德文禅位。元熙二年(公元420年),刘裕接受了司马德文的禅位,代晋称帝,建立了刘宋政权。同时他封司马德文为零陵王,并表示会好好善待他。

宋武帝刘裕,灭掉东晋之后,为什么还要将司马懿的后人灭族?

但真的如此吗?刘裕会放任司马家族的后人繁衍生息,成为自己的隐患吗?答案是否定的。就在司马德文奔赴封地后,刘裕手下的大将刘遵考就带着重兵来到他的封地,名为保护,实际上是来监视他的一举一动。

在司马德文到达封地后不久,生了一个儿子,但刚出生没多久,就被刘裕派人杀掉,但他是敢怒不敢言。为了不遭受刘裕的毒手,司马德文平常极为谨慎,就连饭菜都由其妻子亲自动手烧煮,生怕刘裕派人在其中下毒。司马德文的谨慎,让刘裕一直没有找到机会下手。最终,刘裕直接派人用被子捂死了司马德文,并下令诛杀全国范围内的司马家族成员。司马家族的成员极大多数人因此被诛杀,只有少部分人靠着隐姓埋名逃出生天。

那么,刘裕为什么会在已经称帝的情况下,仍旧不放过司马懿的后人呢?

其实说起原因,并不是特别复杂,刘裕这么做,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后辈儿孙,更是为了自己好不容易打下的基业。

宋武帝刘裕,灭掉东晋之后,为什么还要将司马懿的后人灭族?

其一,是刘裕当时的年龄迫使他不得不下此毒手

刘裕是在公元420年登基称帝,而根据史料记载,刘裕出生在公元363年,也就是说,在他当上皇帝的那一年,刘裕已经57岁,经是一个过了知天命之年的老人了。

在这种情况下,他不得不考虑,假如在自己死后,刚刚建立的刘宋政权该怎么办?

当时的司马家族虽说被刘裕取而代之,但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隐藏在司马家族其中的还有不小的势力,而这些势力,正是刘裕的心头大患。他活着还能压制住司马家族,但是他如果死了,恐怕司马家族会第一个跳出来造反。

而且当时刘裕的几个儿子,手段以及胆识,比刘裕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如果司马家族作乱,怕是很难将其扑灭。因此,在考虑到这些后,刘裕才不得不先下手为强,既然司马家族在未来是一个隐患,那么就将其全部绞杀,这样就可以没有后顾之忧了。

其二,刘裕继位的时间太短,根基不深,此时不杀日后更不好杀

我们都知道,司马家篡位,是从司马懿开始,中间经历了司马师、司马昭,直到司马炎才总算成功,取代了曹魏。

而刘裕呢?他靠着武力,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诛杀晋安帝,紧接着又迫使司马德文禅位,自个儿当了皇帝。

时间短,并且极为仓促,是刘裕上位的特征。

虽说中间刘裕也做了部分安排,比如在杀了晋安帝之后,没有马上登基,反而让司马德文上位,但任谁都能看出,这只不过是刘裕为了图个好名声,所做的手段而已。

因此,不管是根基,还是在当时士族门阀的口碑,刘裕都不尽如人意。这就为他将来的统治,埋下了一个隐患。而曾经的皇族司马家,更会利于门阀的不满,在暗中推波助澜。

而刘裕选择在刚登基就诛杀司马家族,恰恰是最好的时机,此时他的地位和声望达到了极点,哪怕是杀司马家族的人,由于他掌握着独一无二的实力,因此也就没人会说什么,也没人敢说什么。

并且,他也已经杀了晋安帝和司马德文,既然恶名已经抹不去,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杀他个干干净净,不然日后等到司马家族稳住神后,杀起来反而麻烦。

其三,杀鸡给猴看,是刘裕杀司马家族的根本原因

前文讲过,刘裕出身贫寒,所以在门阀把持朝政的东晋,是没有机会出头的。

但即便是他当了皇帝,全国上下依旧是门阀林立。刘裕深知门阀把持的恶果,这对他建立的政权完全没有什么好处,如果想长治久安,那么只能改变现状。

怎么改变呢?自然是破除门阀林立的局面。而破除的最直接办法,那就是把这些门阀清除掉。作为曾经的皇族,司马家肯定是最大的门阀,那么拿他们开刀,显然最为合适。

而且如果不杀司马家族,那么其他的门阀,很肯就会逐渐团结在司马家族身边,形成一股能与朝廷抗争的势力,这些都是刘裕不愿意看到的。

因此,司马家族也就成为了被杀的首要对象。此举,虽然无法彻底打破门阀林立的状态,但为更多寒门子弟争取了晋升的计划。因此刘宋政权成为了南北朝时期南六朝疆域最辽阔的政权,其本人也被后人称赞为“定乱代兴之君”。

图片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守江必守淮:古代南北战争,守住淮河就是守住了"家"

    守江必守淮:古代南北战争,守住淮河就是守住了"家"

    这条分界线不仅是我国的地理分界线,更是我国古代的战争分界线,北宋与南唐的战争、南宋与蒙古大军对峙,都围绕这条分界线展开。淮河是历来...
  • 古籍基本知识:让你快速熟悉中国古籍

    古籍基本知识:让你快速熟悉中国古籍

    编者按:之前发了古籍的版本形式和装帧样式,有书友后台私信希望能详细介绍古籍的版式结构等基本内容,故本文以雕版印刷古籍为例,整理下古籍的基本知识,老鸟请略过,不足之...
  • 肯尼迪遇刺案解密:向DeepState的宣战

    当地时间1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签署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行政令,指示解密与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前参议员罗伯特·肯尼迪及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遇...
  • 辛德勇读《史记》|说秦始皇母谥为帝太后事

    辛德勇读《史记》|说秦始皇母谥为帝太后事

    《史记·吕不韦列传》篇末最后一段话是:始皇十九年,太后薨,谥为帝太后,与庄襄王会葬茝阳。百衲本《二十四史》影印南宋建安黄善夫书坊刻...
  • 中国对日本人一直很好,但农夫与蛇的故事却反复上演!

    中华民族是一个很善良的民族,强盛的时候见不得别人受苦受难,疲弱的时候还要收留被西方各国排斥的流亡群体。而有些人却总是喜欢把别国说成是“文明的样子”,明里暗里嫌弃自...
  • 不能近看的朱元璋

    如果想想袁崇焕的结局,或许洪承畴被俘之后的投降也就情有可原了。如果想想朱元璋,那么崇祯皇帝对袁崇焕的做法也就可以理解了。崇祯皇帝并非庸君。然而,在面对祖宗家业的大...
  • 抗美援朝,志愿军入朝打得那么艰苦,朝鲜军队在干嘛?战斗力怎样

    抗美援朝,志愿军入朝打得那么艰苦,朝鲜军队在干嘛?战斗力怎样

    1950年发起的抗美援朝战争被誉为我国的立国之战,同时这场战争也是我们帮助朝鲜人民获取解放的战争。这场战争历经三年,最终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将敌人赶回了三八线,成功地...
  • 刘伯承与彭德怀的是是非非

    纵观刘伯承与彭德怀长达几十年的革命征程与职业军人生涯,他们间其实存在着鲜为人知的误会。红军时期的“土洋”之争历史的阴影始于1933年2月开始的红军第四次反“围剿”...
  • 英国殖民香港史,最血腥一页...

    英国殖民香港史,最血腥一页...

    011898年6月9日,北京各国事务衙门,大清(李鸿章)和大英(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签订了《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根据条约,1898年7月1日起,大清将要把广东省新安县(今广...
  • 美国为何登不了月球了?

    美国为何登不了月球了?

    “中国必须将最新采集到的月壤分享给美国,这不在沃尔夫条款的限制当中!”7月初,NASA负责人接受采访时曾直言不讳地表示,中国需要将从月背采到的月壤无条件赠送给美国。一石...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