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攻下匈奴的咽喉要地,汉武帝设下四重镇

繁体

自古英雄出少年,用这句话形容霍去病,再贴切不过了。在他短暂而璀璨的人生当中,留给我们太多的传奇。霍去病年纪轻轻就率军攻城略地,豪取河西重镇,一扫西汉在匈奴面前多年来的颓势。此后,汉武帝为河西地区四个重镇取了四个霸气的名字,令中国至今仍在受益。

而这一切,还要从“河西走廊”说起。河西走廊,是一条长一千多公里,宽度从数公里 到数百公里不等的狭长地带。由于此地处于黄河以西,狭长的地理形状又恰似一条走廊,所以被称为河西走廊。河西走廊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这也导致了河西走廊在历史上曾频繁更换着“主人”。

秦朝时期,匈奴空前的强大起来,一代雄主冒顿单于趁机驱逐了占据河西走廊的月氏,将整个河西走廊据为己有。冒顿单于占有整个河西走廊以后,野心迅速膨胀,开始利用骑兵高机动性的优势对汉朝的边境频繁袭扰,不仅抢劫汉朝边民的牛羊牲畜,还会在劫掠过程中杀害边民,甚至对关陇地区产生了严重的威胁。

关陇地区属于汉朝的腹地,匈奴的威胁如同猛虎于卧榻之侧,令汉朝时刻不得安宁。从刘邦开始,西汉的朝廷就没有一刻不希望能够摆脱匈奴的威胁,刘邦率军追击韩王信时,曾与匈奴的冒顿单于交过一次手。只不过,刘邦这支战胜了楚霸王项羽的军队,面对匈奴时却丧失了以往的勇武。

刘邦大军在白登被冒顿单于的40万大军围困,一时间难以脱身,最终还是在陈平献计的情况下狼狈逃回京都。从那以后,西汉一边恨匈奴切齿,一边又畏匈奴如虎,只好以和亲换来暂时的和平。

虽然利用和亲这种办法来换取边境的稳定并不光彩,但能够维持这种双方的平衡,对于汉朝而言,也是一件能接受的事情。这也导致了和亲政策一直持续了多年,直到汉文帝驾崩,汉景帝继位后,匈奴的三万骑兵挥军直下,侵入云中,烧杀抢掠。由此可见,西汉的和亲之举虽然能换来短暂的和平,却始终是处于被动的一方,匈奴随时会背弃约定,挥军入边。当时西汉的朝廷也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明白了边疆的和平必须以战争来赢得,敌人的承诺根本靠不住。于是,西汉朝廷调兵遣将,聚集大量兵力于边塞重地,与匈奴大军遥遥对峙。

西汉朝廷能否凭借重兵与匈奴进行一次决战?答案是否定的,导致西汉只能被动防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就算汉军聚集的军事力量即便足够强大,也可以在决战之中战胜匈奴的骑兵,但问题在于是否进行决战的决定权在匈奴手中,由于匈奴骑兵的灵活性,如果匈奴不想于汉军决战,汉军想逼迫匈奴决战的机会非常渺茫;

其二,汉军纵有破釜沉舟的决心,远征匈奴,依然无法战胜匈奴。因为影响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很多,并不只是好勇斗狠那么简单。如果汉军组成50万大军,随着追击的深入,补给线必然会拉长,且不说西汉当时是否能负担起如此庞大军队的补给,只要匈奴化整为零,以骑兵小队的形式不断袭扰补给线,汉军根本没有好办法限制匈奴;

兵多则避而不战,兵少则趁机突袭。先不谈反击匈奴,只是为了防御匈奴而频繁调兵花费的军饷,就已经给当时的西汉朝廷造成了不小的负担。

景帝刘启看清了匈奴问题的尖锐复杂,在登基之初仍采取了和亲政策,稳住匈奴的同时,又进行削藩,摆平七国之乱。加强中央集权后的景帝,稳定了朝廷内外的局势后,这才转过头来仔细研究起匈奴造成的边患问题。毕竟,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掉匈奴造成的边患问题,是摆在西汉历代皇帝案头却始终未能解决的难题。

汉景帝是一位有能力的明君,很快发现了解决边患问题的关键,骑兵是匈奴的天然优势,如果想要战胜匈奴,必须要缩短汉军与匈奴之间的这个差距,养马成为战胜匈奴的关键所在。据《汉书 · 景帝纪》注引 《汉仪注》记载,景帝在长安附近广设马场,养马的数量十分庞大,曾一度达到了三十多万匹。据此可见,景帝对于解决边患问题的决心很坚决,而且他在位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为此布局。只不过景帝没能亲自完成自己的雄伟计划,就离开了人世。

汉景帝死时,太子刘彻只有16岁,于汉景帝驾崩的当月,登基继位,史称汉武帝。汉武帝继承了父亲的遗志,对于边患问题十分重视,而且在登基之初就已经开始着手做了一些准备工作。包括巩固中央集权、大力发展经济、统一思想等。

据《资治通鉴》记载,汉武帝在即位第二年就曾与大臣讨论过是否要讨伐匈奴,只不过当时的时机并不成熟,汉武帝仍然采取了和亲的提议。但后来他逐渐表现出自己想打败匈奴,从根本上解决边患的态度。

正因为如此,这才有了马邑之围,只不过马邑之围并未能如愿歼灭匈奴军队,反而因此激怒了匈奴,令匈奴不愿继续与汉朝和亲,双方已经彻底成为敌对关系。

汉武帝从匈奴投降的人口中得知,匈奴与月氏交恶,匈奴单于曾以月氏王的头颅作为酒杯,月氏一直寻找机会向匈奴报复,只是苦于没有帮手。这样的消息令汉武帝对击败匈奴重新燃起斗志,他决定让张骞出使月氏,联合月氏一起攻击匈奴。

张骞手持使节,肩负汉武帝重托,踏上了远赴西域之旅。只是张骞这一次出使的时间有点长,等他再次回到汉朝复命时,距离他离开的日子已经整整过去了十三年有余。张骞归来的虽然迟了,但他带回的消息却极为准确且详细,将西域的情况较为完整地交给了汉武帝,令汉武帝对西域和匈奴的情况有了全新的认识。

张骞提出,“厚赂乌孙,招以东居故地,汉遣公主为夫人,结昆弟”。同时,招来乌孙“其西大夏之属”。张骞的这一个想法,简单来讲,就是通过联合匈奴的敌人、拉拢匈奴的盟友,削弱匈奴的军事力量,令匈奴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再对其进行强有力的军事打击。但此事说来容易,想要与乌孙及“其西大夏之属”取得联系就必须要通过河西走廊。而此时的河西走廊被匈奴占据,想要真正意义上完成“断匈奴右臂”的策略,首要任务便是夺取河西走廊。

前121年,年仅19岁的霍去病已经凭借功冠全军被封为冠军侯。这一年,深受汉武帝信任的霍去病,被汉武帝封为骠骑大将军,他此次的任务是率兵远征匈奴。霍去病将军领命后,率军出征,短短六天时间,转战千余里,深入匈奴腹地。大破匈奴军的同时,斩杀了匈奴的折兰王和卢侯王,并活捉了浑邪王的儿子及数名匈奴高官。

孤军奔袭,千里破敌,“捕斩匈奴首虏八千九百六十级”,立下大功,创造奇迹。霍去病在第一次河西之战中,为汉朝赢得了一次酣畅淋漓的大胜,令汉军军威大振。汉武帝甚至一鼓作气的道理,在霍去病取得第一次河西之战的大捷以后,立即为第二次河西之战开始着手准备。

这一次汉朝的准备更加充分,霍去病不再是孤军奋战。公孙敖、张骞、李广皆率兵参战。可惜的是,三位将军在此战中的贡献不尽人意,公孙敖迷失方向未能按照预定计划抵达河西,李广身陷重围,几乎全军覆没,幸得张骞救援及时,这才得以保全性命。

三位将军的“出师不利”,更显得霍去病最终取胜的难能可贵。霍去病率部出北地后,兵锋直抵祁连山,胆大心细的霍去病,率领孤军深入敌境整整两千余里,仅仅这份气魄,就足以令人钦佩。

霍去病的奇袭,大败匈奴,生擒单桓王、酋涂王,其余降者多达两千五百余人,并“斩首虏三万二百级”,令匈奴遭到重创,再也无力占据河西走廊。经此一战,奠定了汉朝的盛势,水草丰盛的河西走廊,成为汉朝领地。

匈奴被迫离开河西走廊后,对此非常不甘心,却无力与汉军继续争夺,只好承认这样的事实。当时匈奴流传着这样一首歌,从中可以清晰地听到匈奴人失去河西走廊的悲伤:“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匈奴单于因为河西失守而迁怒于浑邪王和休屠王,二人在匈奴处于无立锥之地的窘境,无奈之下向西汉投降,得到了汉武帝的礼遇,将二人的部众安排在沿边五郡,成为“五属国”。汉武帝此举其实大有深意,他深知匈奴此次虽然失败,但他们对于河西走廊的觊觎之心定然不会死,一旦有机会必然会反扑。汉武帝对浑邪王和休屠王的安排,就是希望借助二人的力量,监测匈奴那边的风吹草动,以便于提前做出安排。

想要守住河西走廊,只靠这样的安排根本不够,汉武帝为了加强西汉对河西地区的控制,设置了4个重镇,并为它们取了4个霸气的名字,酒泉、张掖、武威、敦煌。

重镇酒泉,是因为“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在当地还流传着一个有关霍去病的传说,当年霍去病率兵打到酒泉时,由于是孤军深入,补给断绝,粮食匮乏,士气低落。霍去病拿来出征时汉武帝赠予他的一坛美酒倒入泉水之中,与军中将士分享,后来取得大胜。

重镇张掖,则有“张中国之掖”的含义,将河西走廊比喻为西汉的一条强壮臂膀。

重镇武威,此镇的名字主要是为了纪念汉军的“武功军威”,令后世之人不忘他们在两次河西之战立下的赫赫战功。

重镇敦煌,“敦煌”二字有“盛大”的意思,取这个名字是为了彰显西汉的国力昌盛,也预示打通西域之路后,汉武帝对河西走廊未来发展兴盛的期望。

河西走廊被西汉掌控以后,真正地切断了西羌和匈奴之间的联系,达成了“断匈奴之右臂”的计划,更达到了“张中国之掖”的目的。至此,汉匈战争达到了一个倾向于西汉的拐点。河西走廊,也成为未来中原王朝扩大版图的基石。

除此之外,通过河西走廊的丝绸之路,让中国的发展受益良多,与西方的交流逐渐增多,学者向达所曾经对此说过一句话:“海通以前两千年来,中国与外国在政治上经济上以及文化上之交光互影,几无不取道于此。”

图片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