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西游记,不少人对于唐僧除了感叹他心怀天下以外,其实也对其感到佩服。无他,只因他虽是肉体凡胎,却能降伏齐天大圣孙悟空,这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强悍了。
可这些神魔毕竟是“虚构”,现实中的唐僧基本都是靠自己。
那么,真实的唐僧到底有多强悍呢?一切真实的故事,都要从一场考古发现说起。
影视剧唐僧其实有原型
敦煌壁画中的唐僧取经图
提到敦煌石窟,大家率先想到的就是莫高窟,却不知道敦煌石窟其实还有诸多重要的组成部分,比如咱们今天所说的榆林窟。
1953年,敦煌文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考察榆林窟的时候,在其中发现了一些特殊的“壁画”,而这些壁画就与唐僧西行取经有着密切的关系。
原来,在榆林窟第二、三窟当中有三处唐僧取经图,而这之中,位于榆林第三窟西壁南侧惠普贤变的壁画最为特殊。在图中,不仅有着双手合十、身披袈裟的玄奘,其身后还站着双目圆睁的“孙悟空”。
图上有明显的猴像人物,疑似孙悟空
由于榆林窟的修建年代没有准确的文字记载,所以考古学家只能根据其中的题记等对其年代进行估算。他们认为,这个与莫高窟并称为姊妹窟的地方,应该始建于北魏时期。
从这个时间节点来看,此时《西游记》还未出世,这就意味着虚构的“孙悟空”不应该和唐僧一起出现在壁画当中,除非这个孙悟空“穿越”了。当然,在专家看来,这并不是穿越,反而是现实。
千佛洞的取经图上也有“孙悟空”
他们认为在榆林窟的考古发现,从侧面证明了“孙悟空”不仅存在于传说或者小说当中,他应该是唐僧在取经道路上遇见的真实人物。那么,真实的唐僧取经故事到底是怎样的呢?唐僧本人真如故事中描写的那样“弱不禁风”吗?
真实的漫漫西行路
玄奘在西行回归之后,曾奉诏口述取经的经历,再让自己的门徒进行记录,编撰成了《大唐西域记》。相较于吴承恩所写的《西游记》,这本书更加的真实,算得上是玄奘的个人传记。
更为写实的《大唐西域记》刻本
唐僧的原型就是出生于隋文帝时期的玄奘,其俗姓为陈,玄奘是他的法号。由于父母早亡,生活窘迫,玄奘年仅13岁就已经在洛阳剃度出家。这之后,他不仅潜心研究佛法,还周游全国,在各地参谒宿老、拜访名师、结交善缘。
直到贞观元年,也就是公元627年,已经颇有名气的玄奘感觉到佛教不同派系之间的理解似乎有偏差,以及一些佛教经典的译本不够准确。
在这种情况下,他曾两次上表陈情,要求西行去取经。但是当时唐朝为了防止突厥势力的入侵,所以对百姓出国限制颇多,因此一直没有批准。
唐朝疆域辽阔,易受外族侵扰
可是玄奘并不是知难而退的人,既然政府不给通关文牒,那便“偷渡”,所以他就选择了“冒越宪章,私往天竺”。由此可见,玄奘西行时并未像小说中所描写的那样,受到了礼遇,一路上畅通无阻。
在他一路西行抵达瓜州的时候,长安的追捕令便紧随其后,追捕令当中是这样描述的,“有鬙玄奘,欲入西蕃,所在州县宜严候捉”。
到第五站就被长安追捕令赶上了。
好在当时唐朝各地的官员当中有不少人都信奉佛教,并且对玄奘这位高僧也十分的尊敬,因此玄奘就在瓜州官员李昌的帮助下成功“越狱”了。
在成功出逃之后,他藏到了一个名为塔尔寺的地方,并且在这里偶遇到了壁画中孙悟空的原型“石磐陀”。这个石磐陀是一个在西域商路上来往的胡人,为了求平安,他常常回到塔尔寺礼佛,供养僧人。
玄奘和石磐陀在塔尔寺相遇
而他在寺中偶遇玄奘之后,便希望玄奘可以为自己开光。或许是感激于玄奘的干脆,石磐陀就表示如果他有困难,可以向自己求助,他在当地还是说得上话的。
所以玄奘就请求石磐陀带着自己渡过“五烽台”,并穿越位于伊吾东南边浩瀚无边的莫贺延碛,而所谓的莫贺延碛就是长达八百余里的荒漠。
石磐陀深知此事风险很大,但还是硬着头皮答应了,先是为玄奘更换了一匹识途的老马,又带着他成功偷渡了玉门关。
二人曾结伴了一段时间
可是,在规避五烽勇闯荒漠之前,石磐陀却害怕了,他认为玄奘此行就是在送命,而自己还有家人,不想命丧于此或被他连累。在这种情况下,他曾三番五次地想杀了玄奘灭口。
最终,在玄奘保证即使被抓也会守口如瓶的情况下,石磐陀还是未能痛下杀手,但是他选择了离开。正如在《西游记》中,孙悟空离开唐僧一样,只不过石磐陀的一经离去就再未回头,剩下的漫漫西行路,依旧只有玄奘一个人走。
石磐陀仅是玄奘取经路上的一个过客
那么,玄奘在这之后又遇见了什么呢?
唐僧取经有多“难”?
在石磐陀走了之后,玄奘就只能一人独闯五烽了。他不仅要防着军队的射杀,还要忍受大漠的极端环境。由此可见,玄奘本身的身体素质还是比较好的,如果真如小说中说的那样“弱不禁风”,那他恐怕早在这一阶段就死了八百次了。
不过在过第一烽的时候,玄奘还是被镇守绿洲的官兵发现并逮捕了。本以为西行路就要止步于此的他,又一次遇见了贵人。原来第一烽的校尉王祥也是虔诚的佛教徒,所以他就如李昌一样,放走了玄奘并且帮助其规划了最佳逃跑路线,还帮他准备了行囊。
路上也算遇见了不少“贵人”
可是唐僧依旧在跨越的过程中迷路了,不小心将水倾倒完还没找到野马泉的他,几度昏死在马上,差点儿就被活活渴死。还好识途的老马驮着他到了绿洲附近,才拯救了奄奄一息的他。
根据《大唐西域记》当中的描述,足以看出唐僧取经路上确实经历了“八十一难”,虽然这些“难”并不是偶遇什么妖魔鬼怪,但是自然环境之难、人为之难都让取经之路变得异常艰辛。毫不夸张地说,即使是在交通发达的现代,再重现唐僧取经都十分的困难。
取经路漫漫,一点也不轻松
值得一提的是,自然环境的难,磨炼了唐僧的肉体,毕竟他这一路上穿越过沙漠,翻越过高山。而人为之难,则在一次次敲打唐僧坚定的心智。如果他有一次犹豫或者退缩,那么早在石磐陀劝他之时、老马在沙漠中回头之时、高昌国王强行留他之时,取经之路就已经终结了。
除了《大唐西域记》以及各种新发现的壁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唐僧的西行之路以外,《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也可以作为参考。这些古籍和考古发现可以让大家感受到,唐僧取经之路的不易并非夸张描写,就连他偶遇的“孙悟空”都是确有其人。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2000年,在土库曼斯坦安诺遗址,美国学者希伯尔特考古发现一枚黑玉印章。印面呈正方形,上面刻有五个红字(或三个或四个),背上有横置瓦形钮,碳十四检测伴生物的结论是公元...
-
1976年至1980年,这四年,对于党和国家以及全国各族人民而言犹如“混沌未明”。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陈云等领导人展现出伟大政治家的无畏担当,冲...
- 这段时间加沙战争的持续让以色列在国际上承受了巨大的舆论压力,而中国政府坚定地站在和平一边,或者说是巴勒斯坦人民一边,这也引发了以色列的不满。以色列外交部对中国没有...
-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影坛号称东方好莱坞,最引以为傲的是动作片,风靡了整个亚洲。影片中,那些身手灵活、武功深厚、招式漂亮的动作影星,也成为了影迷们追捧、学习的对...
-
011980年代上小学的同学,看了上面的宣传画,一定觉得很亲切。这是当年的小学语文第四册的“看图学文”,题目是《春耕》。春耕原文:春耕开始了。我和志华去看新机器种地。一...
-
子午谷奇谋我们都听过很多次,都觉得是北伐的救命丹一样。但你真的了解子午谷吗?要讲子午谷之前,我们就得先说说北伐的背景。北伐的背景咱...
-
回顾17年前彭宇案,“不是你撞的为什么去扶”令我们至今心中隐痛
一审法官王浩“不是你撞的,为什么去扶?”2007年,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法官王浩的这句话,就像一把火扔进了干柴堆,火势迅雷不及掩耳,在社会上直接炸开了锅。脱口而出的一... - 中秋是阵阵稻香中的丰年愿景,是千里婵娟下的人月两圆。9月11日,央视大型文化系列节目《古韵新声》借文物之形,带领观众赴了一场中秋盛宴...
-
白山黑水间的铁血忠魂:东北抗联十四年抗战史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短短数月间,东北大好河山沦陷敌手。面对国破家亡的危难时刻,中国共产党率先举...
-
苹果因其甘甜脆爽、富含营养且价格低廉的优势,常年占据水果界的榜首,让大众无限回购。不过,苹果在古代可不叫苹果,而有着另外一个唯美的名字,且现在依旧被日本人使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