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的是,十多年过去了,金正日依然是全世界最神秘的领导人之一。金正日的神秘体现在于他的行踪不定。多年来,韩国、美国情报局一直试图用侦察卫星、侦察机等各种高科技装备手段判定金正日具体行踪,最后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之所以金正日会规避这么多国家对他的行踪探查,其主要原因便是“谨小慎微”与“神秘力量”的保护……
无人知晓金正日专列运行
众所周知,乘坐火车专列是朝鲜前后三任领导人最为普遍的出行方式。倒不是说朝鲜政府无力承担购买、维护专机的费用,相较于飞机,火车专列更加隐蔽,行踪也能由相关部门进行合理制定。
然而,金正日专列的具体行踪,包括出发地点、时间和目的地,除少数人知晓之外,几乎等同绝密。
譬如,金正日去世前几个月,他搭乘绿皮装甲专列访问俄罗斯,列车以150-18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疾驰,乘客不会感觉到晃动,车上软硬件设施非常完备。
抵达莫斯科后,俄罗斯总统全权代表普里科夫斯基荣幸地登上金正日专列。据他日后回忆:金正日专列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全金属移动装甲办公室”。专列的装甲厚度远超普通坦克,金正日专用办公室车厢墙壁厚度达惊人的80厘米,即使是穿甲弹都无法轻易击穿。
车厢内设有五人卧室,囊括实时接入卫星、电子地图和互联网尖端通信装备。此外火车上还有宴会厅、会议室,包括五十名警卫队员安置房间,各种娱乐装置应有尽有。
此外,金正日专列不仅配有榴弹发射器、高射炮,甚至还有防爆装置。总归一句话,金正日专列的防御、移动、反击能力已经全部拉到最高。这一节节看似不起眼的绿皮火车,堪称朝鲜最尖端武器装备之一。
尽管金正日专列防御能力如此之高,具体行踪如此之绝密,却还是出现过差错。
2004年4月22日,金正日专列行驶到龙川火车站附近时,站内一列载有肥料的货运列车和一列油罐车在相向行驶途中引发爆炸。(事发前数小时,金正日专列结束访华返回时经过龙川火车站)
朝鲜官方迅速对外澄清事故原因:两辆列车的驾驶员操作失误引发爆炸。根据韩国和美国情报机构的调查,这起爆炸其实是一起“有预谋的恐怖袭击”。出事的龙川火车站附近是朝鲜军工业聚集地,出现如此严重的事故本不应该。
龙川爆炸事件结束后,金正日的具体行踪更加飘忽,其乘坐的专列防御能力再次提升一个等级。朝鲜护卫总局甚至配备专门的电子干扰车,它能发射干扰、电波封锁当地通信,尽最大可能保护金正日同志的安全。
除此之外,金正日乘坐专列到访中国或俄罗斯等国很少吃当地食物。即使参加公开宴会,也只是浅尝辄止。
出于一些特殊顾虑,金正日的排泄物由专门工作人员收集,千万不能遗落至他国,必须带回朝鲜进行妥善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不让外界获得任何关于金正日的健康状况的情报。
此番种种都预示着金正日出访时的小心翼翼。
“神秘力量”保护金正日出行
2013年前后,一位名叫李英国的“脱北者”,在韩国出版了一本名为《金正日护卫队员》的书籍,这本书详细讲述金正日的出行秘密。李英国此前在朝鲜担任金正日贴身护卫总局特种兵,他回忆的这些内幕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
按照他的说法,朝鲜护卫总局机构严密,下设政治部、保卫部、参谋部、后方总局,参谋部分为一、二、三局,第一局主要负责金日成、金正日及劳动党政治局委员住所和办公地点安全。
第一局下设一、二、三护卫部;第一护卫部直接负责领导人的安全。自从1994年金日成病逝后,第一护卫部被立即解散,剩下由第二护卫部负责金正日住所安全。这个部门全部由对党和领导人忠诚的军官组成,规模由三个连队组成一个营,人数约500人左右,执行任务时一般身穿便装。
护卫总局对最高领导人的警卫一般采取“四线体制”,最高级别为“七线护卫”。大家可以这么理解,第一线和第二线被称之为贴身护卫,如同领导人的隐形安全盾牌,通常由护卫总局第一局所属中层军官和特工负责。
第三线和第四线由护卫总局机动中队与朝鲜国家安全保卫部共同承担;五线以上的护卫主要由地方人民保安负责。
值得一提,朝鲜护卫队员在行动中不能用无线方式保持联络,反对使用卫星电话,以免泄露金正日的位置。朝鲜护卫队员往往单凭人力就能完成严密的搜查,对领导人活动的地方采取措施非常严格有效。
朝鲜护卫总局招募新队员的身份审查非常严格,家庭关系最高要追查至第十七代关系,普通军官只要八代关系。这些队员不可能有个人私生活空间,外出、外宿和休假等行动都受到限制,但他们可以享受最高待遇。服役期间,他们所配备的装备等都是人民军中最好的,还能得到领导人亲自发放的节日礼物。
金正日专列出行通常会采用“四线体制”,如果出访别的国家,或国际形势有些混乱,便采用最高级别的“七线护卫”。
仅在朝鲜国内就有十九座车站,专门为金正日专列提供使用,分布于平壤、元山、新义州等重要城市。
不仅如此,朝鲜护卫总局第二局负责朝鲜高层人士出行安全,内部称其为“行动护卫”。金正日外出时按照先派遣汽车后发专列的顺序,每两个小时间隔发车,在此期间,金正日乘坐的火车具体行踪、发车时间,包括最高领导人身处哪一节车厢不被外人知晓。
列车运行时段被控制在6~8小时之内,任何车辆与人员不得靠近铁路周边,一旦误闯禁区,后果必将不堪设想!
专列出发前一小时,护卫总局下属的列车护卫部都要对铁路及周边地区是否埋有爆炸物进行再次确认检查。在专列出发前半个小时还要派出一趟用普通客车改装的专列先通过。
正是因为有着如此完备的内外防护,才让金正日包括金正恩的具体行踪无法被韩国、美国情报部门所掌握。而朝鲜护卫总局下属的防卫部门,便是保证朝鲜最高领导人的“神秘力量”。
若非李英国叛逃进入韩国透露出那么多内部机密,相信各国情报部门还是被蒙在鼓里。即使有李英国这样的“脱北者”透露金正日专列的运行程序与总护卫总局的工作细节,但他国情报部门还是难以掌握朝鲜专列的具体运行轨迹和行踪。
当然,大家千万不要认为金正日每次出行如此大动干戈是不是劳民伤财?且这样日防夜防,显得有些小家子气。
身为朝鲜最高领导人的金正日包括金正恩,他们的安全无比重要,每次出行时做好一些防护工作,规避一些潜藏的麻烦,于国于民都有益。
再者说,倘若因为安全防护问题出现差错,领导人在半途中遇上危险,这同样是不光彩的事情,更有可能会导致本国政局出现混乱。
来源:百晓生谈历史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前东德国家安全部(斯塔西)外国情报局局长马库斯·沃尔夫,在他的回忆录《隐面人》中揭示,东德的情报部门在苏东阵营首屈一指,渗透西方各国政府和议会窃取机密颇有成效,唯...
-
1986年“赌王”何鸿燊与“船王”霍英东在澳门的一家茶馆中相对而坐,一时间,气氛剑拔弩张,两人为自己的利益互不相让。正当霍英东据理力争的时候,旁边一位满脸横肉的精壮男...
-
史上最悲惨状元郎陈䢿万万没有想到,当他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凛凛地走在金陵街头时,迎来的却不是鲜花与盛赞,而是充满质疑的眼光和满怀敌意的窃窃私语。怎么回事啊?不是都说...
-
低调的明穆宗朱载坖:在位仅6年,把全世界一半的白银都赚回来了
明穆宗朱载坖(1537年3月4日—1572年7月5日),号舜斋 [39] ,明朝第十二位皇帝(1566年—1572年在位),年号隆庆,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母杜康妃,嘉靖十六年正月二十三日生... -
2010年卡廷纪念会:总统在哀悼路上遇难,黑匣子录音还俄罗斯清白
2010年4月10日上午9时27分,波兰总统莱赫·卡钦斯基从首都华沙飞往俄罗斯卡廷纪念馆的专机,正式开启了距离700多公里的特殊之旅。之所以特... -
中国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古国,这么多年发展下来,也出现了许多不为人所知的冷知识,今天就来跟大家分析几个,一起来看看吧!唐代一向是许...
- 中情局在乌克兰的行动细节泄露表明基辅“末日将至”:中情局彻底审查【《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周日(2月25日)发表了一篇关于中央情报局(Central Intelligen...
- 曹雪芹作为传世名著《红楼梦》的作者,他的一生备极兴衰,尝尽人世荣辱。他的祖上曹世选原来是明朝军官,在和满洲军队的战争中被俘,成了满洲皇族的包衣,也即奴仆。曹家也由...
-
在乡村,很多人可能还会有另一重身份。比如,一位在田间地头,辛苦劳作着的果农,可能还会是个经纪人;另一位在路边惬意悠闲地哼着秦腔的老者,说不定是红白喜事上的总管。给...
- “中国政治是成功的,人民支持政府、乐观、有热情” 摘自 |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四卷)》在困难和挑战众多的1991年,年届60岁的朱镕基被邓小平从上海市委书记任上抽调入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