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倬云|朱元璋对中国民族性造成的伤害,至深至巨

繁体

许倬云|朱元璋对中国民族性造成的伤害,至深至巨本文作者:许倬云

朱元璋参加推翻蒙元统治的战争,建立了长期被外族征服以后的中国皇朝。

前面二百余年,宋代两度亡国,宗社覆灭,人民流离 ;蒙元时代,蒙古、色目是征服者,汉人、南人是被征服的亡国奴中国人屈辱苟活,不能不对自己的归属有所认同。

朱元璋全无凭借,在群雄逐鹿之中,成为最终的胜利者。在北伐时发出的《讨元檄》,他直指华夏与胡虏的差别,以及蒙元统治失当的罪状。

这一文告,毋宁是确认汉人中国的归属。

我们可以说,这一华夏中国的归属感,宣告了中国历史上天下国家的结束,肯定了汉人民族对华夏文化的认同。

许倬云|朱元璋对中国民族性造成的伤害,至深至巨

《北京宫城》图

中国历史传统里,他和汉高祖通常被相提并论,大家也有意无意地将明代与汉代对比。

我们以相似之处而论,新皇朝的建立者,如上所述,都是平民出身,他们继承的前朝也都是以强大君权著称,新皇朝的当权者并没有家世的凭借和背景,所以左派的史学家总是称他们为“农民革命”。

然而,这两个农民出身的皇帝,真正为农民做到的事其实很少,相对而言,他们都是从前朝皇权专政中学了不少,也继承了不少前朝的体制。

不过,秦始皇的专政到了汉代就有所变化,虽然许多官制都是延续秦代的规模,例如郡县制度、文官体系等,可是汉初三代(高帝、吕后、文帝)都是宽大为政,从秦代继承来的专制体系放松了许多。

武帝以后的种种变化,却是着力在如何建立一个上下能够交流的体系上,中央与地方、政治与社会之间,都有信息和权力的平衡。

如我们在汉代那一章所说,中国的皇帝制度在汉代立下了规模,打下了厚实的社会基础。

朱明太祖接替的蒙元则是一个征服朝代。

蒙古人在中国的统治,如上章所论,乃是建立于暴力的基础上。蒙元各种驻军,包括驻防万户和签军,驻屯在各处,以武力监督汉人。

蒙元的统治阶层,几乎不包括汉人在内,也不在意政权有没有社会基础,因为外来的征服者有自己的老家支撑其统治的暴力,还可以调用别处的军力帮助他们压制汉人。

忽必烈以后,在中国的蒙古皇朝,必须多少考虑到汉人支持的程度,因为他们手上能用的资源,只不过是汉地和“腹里”。

忽必烈以后,蒙元对汉人的压迫是比以前减少,可是汉人并不拥有可以和皇权互相制衡的空间。

朱明新皇朝不是个外来者,应当在这方面有所改变。然而,我们从各方面看,朱明皇权的绝对性,确实和蒙古皇朝相差不远。

相对于前面最后一个汉人皇朝宋代,朱明皇朝的暴力统治可以说完全属于另类。

许倬云|朱元璋对中国民族性造成的伤害,至深至巨

《出警入跸图》局部

太祖击败群雄,将降伏的武力收编为自己的军队。在正式建国以后,朱明仿照隋唐府兵制,创立了卫所制度。他自己曾经夸称,“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其实,卫所和府兵并不相同,毋宁更像蒙古时代的驻防万户和签军,乃是保障皇权、控制全国的武装力量。卫所分布全国,有一部分是放在国防线上。北方沿着长城一带,沿海的主要口岸,都有卫所驻屯。

这些卫所通常都有自己的屯田区,军人平时耕种,但是也不废训练,一旦有事,中央可以从五都督府派遣将领,领兵出战。平时将归于府,并不直接指挥自己的部队;兵归于屯田的卫所,由卫所的军官负责管理和训练。

除了边防的卫所以外,明代卫所也分布在国内的许多要地,例如沿着运送漕粮的路线,又例如,交通路线上的要地也有卫所存在。

全国的卫所,有的自己拥有耕种的屯田,也有相当部分的卫所,只有服兵役的军人驻扎营中。

他们的家属却是分散于各处,耕种政府分配给他们的田地。这些世袭的军人乃是由政府拨田,维持他们的生活。

他们也不必缴纳一般国民必须负担的税赋,只是,每一家必定要有至少一个男丁和一个副手驻在卫所的营区。全国卫所的分布中,真正在边防线上的和分散各处驻屯的,两者比例在各个时代稍有变化,大致言之,是“内二、外三”的比率。

从这个比率判断,明代的卫所为防备自己的百姓所放下的力量,并不亚于防备外敌的。

朱明恢复封建制度,分封皇子、皇孙于全国各处。最初分封诸王,九位皇子被分封于北边(由西迤东:肃、庆、秦、晋、代、谷、燕、宁、辽),每个皇子拥有自己的“护卫”,其实就具有了数以万计的兵力。

他们的责任是守卫北边,防备蒙古余众的反扑。

然而,在内地,一样也有皇子、皇孙的封国—朱明历代君主的皇子、皇孙都有封地—除了南北两直隶以外,所有的行省,处处都有亲王、郡王的封邑。

在原来的制度下,这些大小封国都有自己的护卫,按照原来的设计,那些内地诸藩一样具有在各地镇压、维护皇权的功能。

可是在燕王夺取政权后,顾忌藩王们可能威胁中央,减少了他们的护卫,他们也不再拥有具有规模的武力。封建制度和卫所设计,可说是朱明皇室以暴力来控制全国的机制。

许倬云|朱元璋对中国民族性造成的伤害,至深至巨

《出警入跸图》局部

朱明建国以后,至少有两代政府不断迁移人口,迁徙次数有十余次之多。最初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在大乱之后,有些地方人口折损太多,大片田地无人耕种。

政府将人口密度较大地区的百姓,迁往人口稀少的地区,以耕种抛荒的田地。

如此安排,整体言之,一方面安顿了百姓的生计,另一方面,全国的总生产量也因此而提高。明初呈现出的社会安定,固然是大乱之后休养生息的结果使然,也未尝不是因为人口的移动提高了全国经济体的生产力。

人口的移动,在今天各地的传说之中,还留有所谓“大槐树”下集合百姓迁往移民地区的集体记忆。

这种所谓“大槐树”的传说不只限于一处,也并不限于人口繁密的地区。

集体记忆中,移民出发的原居地,南北各地都有,可见这种移动未必完全按照原来设计,是将人口匀散各处,耕种抛荒田地。

举例言之,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传说,乃是将山西的人口移往山东、河北、河南,那些是饱经战祸、人口减少的地方。

许倬云|朱元璋对中国民族性造成的伤害,至深至巨

《苏三起解》书画

别处“大槐树”下迁移的传说,却并不一定是基于同样的理由。

南京一样有“大槐树”的传说,而他们移往的地区,则是西南的云贵、广西和川、湘边地 :那是移民到西南少数民族分布的地区,这些西南移民中,一部分是西征大军及其家族,后来则是内地人口迁移到新开发的山地。

可是,山东沿海(例如即墨)也有大移民的传说,据称他们的故乡却是在“小云南”。也许是将云南、蒙古和西域的军户迁移到山东编入当地卫所。

凡此民间传说,反映了全国大规模的移民,东、西、南、北都有移出,也都有移入,而大规模移民的时期,大半是在明初几代。

这些移民大多不是出于自愿,而是政府集中百姓,由官军监押离开故乡,移往新地。

在中国历史上,如此频繁的大规模、由政府发动的移民活动,并不多见。

大概只有二十世纪后半期,大批移民运动才再次出现。

我们的解读是,这种大规模而又频繁的人口移动,其实是在打散地区性人口的共同体,防止他们结合为社群。潜在的目的,还是为了保障皇权的稳固。

明初的移民,和后来开发西南和沿海山地的移民,许多都是移入本来不能耕种的山区。西南地区的移民潮,更使西南少数民族在汉民族大量移入后逐渐同化。

中国的族群基因增加了许多新的成分。

而且,这些改变引起了中国人口分布的变化,全国人口分布重心改变,区域性的人口结构也改变。

许倬云|朱元璋对中国民族性造成的伤害,至深至巨

明太祖画像

明太祖登基以后屡兴大狱,整批地杀害功臣。

朱明开国的兵将和谋士,冤死者数万,淘汰尽净。燕王即位,是以武力篡夺,成功后也大杀建文朝的文臣武将。

他们父子二人忌刻、嗜杀,都是为了防堵有力者威胁皇权。

制度方面,太祖在大杀功臣后,废除丞相,自己直接主持中央政务。明代文官体系只是皇权的统治工具,没有可以抗衡君权的力量。皇权依仗特务组织和内廷宦官作为爪牙,其势力之大,不是中国历来皇朝可以相比的。

宦官专政在汉、唐都曾有过,但是却并不常见宦官无所不在地监督文官。

明代的宦官在文武单位不仅监督在职的首长,而且可以否决有关官员依法执行的权力。在国家专利的生产单位,例如矿、林、烧瓷、织锦和外贸单位,都由宦官直接管理,文武官员无置喙之余地。

有明一代,宦官假借皇权,以司礼监的名义代表皇帝批核奏章,文官系统无法反抗。

从太祖的时代开始,就有内廷特设的刺探单位,侦查文武百僚的言论和行为—即所谓“锦衣卫”,其权力之大,汉唐皇朝从未有过。

除了“锦衣卫”以外,后来又添设东厂、西厂,也都是代替皇帝监督臣僚和百姓,到后来则是代表了皇权。

这些特务单位拥有独立处理刑案的权力,不受执法单位(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法司的约束。

如果皇帝自己因为身体和年龄不能亲自执政时,这种特务单位就由宦官指挥,从而更加提高了宦官的权力和气焰。

明太祖憎恨百官贪渎,如有贪污者,处以死刑,剥皮之后,充以稻草作成人形,放置在全国官座旁边,以儆未来。

这种酷刑使百官群僚惴惴不安,甚至到了每当上朝之时就与家人告别的地步。

皇权的行使,更有所谓“廷杖”的暴力方式。群臣奏对,一不合皇帝的意思,就可能当场受刑,甚至立刻被扑杀。

在中国历史上,汉代的中央文官,其高阶者可以和皇帝坐下谈话 ;唐代的朝廷上也有文官的座位 ;即使宋代,宰辅必须站着奏对,君臣之间有一定的互相礼敬。

明代这种皇权不测之威,在中国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廷杖的立威,再加上特务组织和宦官依附在皇权上作威作福。

明代的政府体系面对皇权,完全不能彼此制衡。

许倬云|朱元璋对中国民族性造成的伤害,至深至巨

电影《锦衣卫》剧照

在中国的皇帝制度里,文官系统是一个重要的部分。自从汉代有了察举制度以后,文官大部分是从儒生中选拔 ;而选拔的过程,经过科举,也还能相当公平。

明太祖建立政权后,立刻恢复文官制度,从民间读书人中挑选了一些有用的人才,来担任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职务。

政权稳定后,明太祖又恢复了科举,从科举中选拔儒生。

明代科举的问题在于,完全以测验儒家经典的知识作为考试的依据;儒家的学说中,又独尊朱子学。

儒家本身有抗议政权的独立传统,明太祖认为不符合绝对皇权的需求,所以明代的考试删除了儒家学说中一切与政权抗衡的部分,例如《孟子》里面就有一些章节被删除。

这种考试方法的结果,当然是儒生长期接受洗脑教育,

儒家思想沦落为对君主绝对忠诚的教条。

一旦考试得中,寒微的书生就可以脱却青衫换紫袍。而且,他们的私人田产就得了豁免租税的优遇。

许倬云|朱元璋对中国民族性造成的伤害,至深至巨

《观榜图》局部

如前节所说,朝廷对于文官的威权是绝对的,堂堂大吏可以立刻被撤除官职,甚至于当庭廷杖。

君主握有生杀予夺的大权,明代的官僚在皇权不测之威下,固然惴惴不安,却又有当官的福利:一旦中举,即可任官受俸,以至退休仍是缙绅,终身享有免税特权。

整个文官系统,无论在职或退休,都可以享受荣华富贵,泽及子孙。

一般小户农民也就利用这一漏洞,愿意将财产投靠缙绅,因此明代土地集中的现象非常严重。而且,在社会上平白多出一层类似贵族的特权阶级。

除了南、北直隶外,整个明代全国有五六十个藩国,到明代终了时,宗室的总人口不下四五十万。王府的土地动辄千万亩计,这些土地也是免税的 ;王府的佃户,也不用担任差役。

宦官们没有后裔,可是大多数的宦官也依仗势力据有田产。宦官们贪图近便,其田产大致都在首都附近。这三个特权人群占有的土地,竟在全国可耕地中占相当不小的比例。

以上三群人据有的田地,大致都在肥沃和富有的地区,而相对地,在比较偏僻和贫穷地区的一般平民,却要负担全国财政税收的主要部分。

前面曾经说过,明代初期数度迁移人口,将人口密度大的地区的人户迁往人口密度较小之处。开国三代以后,南方人口的增加已呈现一面倒现象。一国之内,既有贫富之间的纵向分裂,又有南北发展悬殊的横向差距,国家裂解两半,不能说是正常情况。

相对言之,蒙元是征服者,以武力压制中国人,乃是弱肉强食难免的现象。

朱明以驱逐胡人为口号,应以同胞对待中国百姓。可是,太祖杀伐立威,又将专制极权制度化,有明一代始终未曾改革。

更可悲者,满清入主中原,沿袭明代制度,再加上征服王朝的武力镇压,于是中国人生活在专制极权的统治下长达六七个世纪之久。

这一长时期的压迫,斲丧中国人的自由,扭曲中国人的人权,对中国民族性造成的伤害,至深至巨。

来源:许倬云说历史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