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份全文500余字的电令,正文只有三段,左上角标有:1934年12月12日和“万万火急”四个字;落款为:军委,十二日十九时半。
它就是长征初期第一份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名义发布的万万火急电令。电令原件收藏于中央档案馆,在它的发生地——湖南怀化通道转兵纪念馆藏有一份复制品。两片泛黄纸页,看似轻如鸿毛,实则重如泰山。
万万火急电令复制品,现藏于湖南省怀化市通道转兵纪念馆
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战略转移仅一个多月的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与国民党军苦战五昼夜,史称“湘江战役”。这次战役中央红军虽然突破了国民党军重兵设防的第四道封锁线,但也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和中央机关人员从长征出发时的8万6千多人锐减到3万余人。通道转兵纪念馆馆长郑湘说,湘江一役后,红军士气低沉,各种情绪开始滋生蔓延。
一种情绪是彷徨迷茫,广大红军将士都不知道这支队伍要到哪里去,要怎么办才好;第二种情绪是对军事指挥产生了怀疑,都觉得李德的这种军事指挥思想不行,一路的被动挨打;第三种是要求改变领导人的情绪越来越强烈。
所有人都在思考一个问题:红军向何处去?
湘江战役 图片来自电影《血战湘江》
长征初期,毛泽东由于长期患病未愈,体力虚弱,王稼祥在第四次反“围剿”中被敌机炸伤,弹片还在肚子里。他们两人主要靠坐担架行军。张闻天身体稍好,主要靠骑马行军。毛泽东同他们一路交谈,坦陈己见,一场关乎红军命运的深刻讨论就从担架上开始了……
电影《通道转兵》片段
毛泽东: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怎么走,才能使我们仅剩的3万多中央红军不被蒋介石一口给端了?这是最重要的。
张闻天:不过老毛,有的人的工作得慢慢做。
毛泽东:可是我们没有更多的时间。
王稼祥:我跟闻天肯定是支持你的。
1934年12月11日,中央红军翻越老山界,攻占了湖南省怀化市最南端的通道县城。占领通道后,红军下一步该怎么走呢?这是一步生死棋。12月12日,中共中央负责人在通道原县城县溪镇的“恭城书院”召开紧急会议,史称“通道会议”。
当天下午5点多,通道会议召开,会上争论异常激烈。李德坚持要按原定计划:红军主力立即北上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毛泽东坚决反对李德的意见,与李德唇枪舌剑,据理力争。
毛泽东认为,红军的行军意图早就被蒋介石察觉,已经调集主力部队近20万人,在湘西一带,布成一个大口袋,等着红军往里钻。毛泽东反复说:湘西是去不得的!他建议避开国民党军的锋芒,西进贵州去创建新的根据地。
郑湘:在通道会上,毛泽东有一句比较经典的话,他讲:我们何不来个避实就虚,甩掉眼前的强敌到贵州去,为什么要去钻口袋?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嘛!
最终,参加会议的张闻天、王稼祥、周恩来等多数同志支持和赞成毛泽东提出的转向的方针。晚上7点30分,周恩来、朱德当机立断,下达万万火急电令。
万万火急电令内容节选:
万万火急!致电给军团、纵队首长:我军明十三号继续西进的部署如下:(一)一军团第二师及九军团……向白路口及黎平方向继续派出侦察部队。其第一师,如今日已抵洪州司,则应相机进战黎平……
通道转兵线路图
长征初期,红军电令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急”、“万急”、“十万火急”、“万万火急”,落款通常为“朱”就是朱德或者“周”就是周恩来,或者两人联合署名“朱周”,但这份万万火急电令尤为特别。
郑湘:我们查阅了通道会议前后的35份军事电报,发现这是以中革军委名义发布的,而且是唯一一封标注万万火急的军事电报。这说明电报是非同寻常的一个重大的军事决定,容不得半点的等待和停留,已经十分危急了,必须马上执行。同时也说明了西进贵州是集体决策的结果。
万万火急电令发出的第二天清晨,中央红军在通道境内分两路转兵西进,避开了敌人布下重兵的包围圈,打得蒋介石一个措手不及,完成了红军长征中著名的“通道转兵”。刘伯承元帅在《回顾长征》一书中写道:“部队在12月占领湖南西南边境之通道城后,立即向贵州前进,一举攻克了黎平。当时,如果不是毛主席坚决主张改变方针,所剩3万红军的前途只有毁灭。”
事实证明,通道转兵是中央红军在生死关头摆脱险境的唯一正确抉择,为党和红军开辟了一条胜利之路。通道转兵之后,绝处逢生的红军自此“行得通,走上道”。
毛泽东诗词《十六字令三首》节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吴晴:我是通道转兵纪念馆讲解员吴晴,1995年出生于通道县县溪镇。每当我在讲解万万火急电令时,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中央领导人在通道会议上激烈讨论行军方向的场景,感受到发布“万万火急电令”后各军团各纵队迅速从通道转兵西进贵州的紧迫情形。对于我们青年一代来说,革命胜利来之不易,我们更应该珍惜当下。在人生这条漫漫长路中,不管遇到怎样的紧急关头,我们都要多去思考,实事求是。因为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着自己的命运。
来源:纵盟万人校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三句话,陈云让华国锋主动辞去主席职务,叶剑英当场落泪自1980年11月,中共中央连续召开了九次会议。而这几次会议之中,有一个矛盾点极为突出,那就是关于华国锋的去留。人们...
- 特工的味道1946年初春,上海闸北。一声长鸣,火车“轰隆隆”而来,在站台停下。一个穿着黑呢大衣的中年人掀开窗帘往外看,“刷”地窗帘又被一双大手粗暴地拉上了。他抬头看了...
- 编者按:叶子龙是主席的五大秘书之一,他和陈伯达、胡乔木、田家英、江青不同之处是,他不仅是中央军委机要室主任,而且是担任了毛主席27年之久的机要秘书。叶子龙是湖南浏阳...
- 红军西路军,这是一个悲壮而又沉重的名词。西路军2万余人在河西走廊基本全军覆没,这在我军战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惨烈一幕。也正因于此,这段历史成为了争议非常大的一个话题。争...
- 编者按:李敦白忆述其“文革”初期的风云际会时直言:“政治权力的致命吸引,呼风唤雨的巨大幻觉,也让我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李敦白,一九二一年生,美国进步人士。一九四...
-
编者按:1971年9月13日凌晨,林彪乘256号三叉戟飞机坠毁在蒙古人民共和国肯特省省会温都尔汗时,他的身份是:中央副主席、副总理、军委副主席、共和国元帅。林彪的飞机坠毁给...
-
百年未遇之大变局,适逢多事之秋,跟大家分享一些信息吧。第一条信息,德国之声(DW)于2024年9月12日报道称,前CIA华裔特工马玉清因向某国出售大量国家机密,被判10年监禁。...
- 前言1953年1月29日,毛主席亲自批准成立了中央编译局,负责系统地翻译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的著作。中央编译局第一任局长是著名的俄文翻译家师哲,他曾担任过毛主席、...
-
1949年3月15日,新华社发表题为《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时评,第一次提出“解放台湾”的口号。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表《告前线将士和全国同胞书》,将“解放...
- 1979年的某个日子,中央特科昔日的第一科科长洪扬生,踏进了顾顺章独女顾利群的家门。见到顾利群,洪扬生眼眶泛红,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由于保密原则,他对于当年那桩震惊一时...
- 电视剧《潜伏》剧照。右起:吴敬中、余则成、李涯谍战剧《潜伏》一经播出便轰动一时,主人公余则成打入军统天津站与敌人斗智斗勇、屡建奇功的潜伏故事,成为人们猎奇的热门话...
-
“南开校父”严修想把女儿嫁给周恩来,遭拒后做了件事,总理晚年还感激
来源:爱历史严修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他家是书香世家,开设有严氏私塾,可是严修看到中西方现代文化教育的差距,矢志中国教育改革,1904年将私塾改造成中国较早的新式... - 陈独秀与毛泽东曾经是革命同志,后来因政见不同而分道扬镳。不过,在陈独秀与毛泽东的早年交往中有段蜜月期。在那段日子里,陈独秀可以说是十分赏识和大力提携毛泽东,对毛泽...
-
说到大学校长,我们往往肃然起敬,有种高山仰止的感觉。往虚了说,他们是知识分子的典范,往实在了说,他们可是扎扎实实的国家干部,以清华、北大校长为例,他们都享受国家副...
-
提起巴以冲突,大家首先会想到遭受以色列无端炮轰的加沙难民,同时,还有以美国为首的一众西方国家故意“拉偏架”。但鲜为人知的是,在巴以冲突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
- 来源:根据河北旅游文化广播系列节目《燕赵传奇》音频整理主持人:韩伟/主讲嘉宾:褚亚玲冀东有名曲 乐亭大鼓书韩伟:上一回说到评剧里面的老故事,讲到流传在冀东的老调。在...
-
商鞅强秦为何反成过街老鼠?看了《商君书》才发现:这坏人死晚了
都知道秦是我国最早一个一统大王朝,然而这个王朝的创造者不是一个人,它是经过了几代秦王的不断努力,才有了后来的强大和规模的。而且我们也会发现,每一代强盛的秦王,必有... -
内蒙古“警察杀妻案”,起初不予立案;关键证据出现后,一审死刑
2023年7月20日,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判: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城市管理支队长马东平因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而死者,正是其妻子赵红。对于自己的不测,赵红早有察觉,但依旧... -
低调的明穆宗朱载坖:在位仅6年,把全世界一半的白银都赚回来了
明穆宗朱载坖(1537年3月4日—1572年7月5日),号舜斋 [39] ,明朝第十二位皇帝(1566年—1572年在位),年号隆庆,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母杜康妃,嘉靖十六年正月二十三日生... -
872天的壮举:纪念列宁格勒彻底解围80周年,东方战线中国牵制住日本
本周,俄罗斯人庆祝列宁格勒从法西斯围困中完全解放80周年,追忆苏联公民的英雄功绩。对圣彼得堡居民来说,这一天犹如伟大卫国战争胜利日那样重要。大围困从1941年9月8日开始... - (清东陵中的孝陵)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具体时间,是三月初七。这一天,整个大清朝廷都很忙。因为,明天一早,嘉庆皇帝就要去直隶遵化祭扫清东陵,届时还将会有诸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