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毛泽东的历史自信

繁体
上页 | 共3页,当前在第2页 | 下页

延伸阅读:毛泽东是怎样读书的?

毛泽东是世界上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政治家、思想家和军事家。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他在读书做学问上也独居慧眼,是一位通晓古今,知识渊博的著名学问家。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书,即使戎马倥偬、政务繁忙中仍手不释卷。他不仅爱读书,而且会读书,读书有法而无定法,因人、因书、因需要、因时间、因地点,灵活选择,从理性思维、科学思维、逻辑思维、缜密研究、反复推敲、去粗取精,由此及彼,读“死”书与读“活”书有机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对进一步增强人们的实践意识和读书求知意识也是十分有益的。

试论毛泽东的历史自信

酷爱读书、分秒必争。毛泽东的早年同学周世钊,在谈到毛泽东青年时代读书情况时,说他有“四多”的习惯,就是读得多,想得多,写得多,问得多。这“四多”,既说明他从小酷爱读书,又反映他不迷信书本,独立思考。全国解放后,他有了固定的办公场所,其读书学习劲头更足,他卧室的书架上、办公桌上、饭桌上、茶几上全部是书,他睡的床上除了一个人躺卧的位置外,全部被书占领。他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每次都带一大箱子书,途中尽管列车颠簸震荡,他仍阅读不辍。去游泳下水之前活动身体的几分钟,他还看上几句名人诗词,游泳后,又马上捧起书本来读。一部宋代代淳熙著的《昭明文选》,就是他利用零星时间,一点一点读完的。

毛泽东经常看书到很晚,他的保健医生徐涛担心这样长期下去,会影响他的身体健康,劝他多休息,他虽然口头答应得很好,但是实际却适得其反。后来徐涛发现他喜欢聊天,就找机会跟毛泽东到户外散步聊天。有一天,两人出去散步,毛泽东说:“我在湖南师范读书的时候,就喜欢社会科学,但自然科学的书读的少,现在还得补课”。徐涛说“我正好相反,社会科学的书读得太少,现在也得补课”。毛泽东兴致来了:“我们以后多聊点自然科学吧”。后来他问徐涛:“石油怎么开采?怎么炼?有哪些用途?”徐涛回答不上来,就去查书再聊。这样一来,毛泽东不断的向他提出一些新的问题,徐涛只好一本本阅读。后来,徐涛发现自己读的书,毛泽东也在看,问的问题越来越深,被他问住的时候就更多了。徐涛这时才幡然醒悟,本想劝他少读书,结果倒使他多读书了。

博览群书,广泛阅读。毛泽东说,一个人的知识面要宽一些。1957年他亲笔写信给秘书林克,要他“钻到看书看报看刊物中去,广泛阅读”。他读书的范围十分广泛,涉及古今中外,各个学科。从政治、历史、文学、哲学、军事到自然科学等等。就哲学来说,不但读马列主义的哲学著作,也读中外哲学思想史,经典宗教、逻辑学、美学等。从各门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史,直到某些技术书籍,也广泛涉藉。他从《水浒传》《三国演义》中启发军事斗争的灵感;从《资治通鉴》中学习到治国的经验;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中学习到立场、观点和方法。

毛泽东在学习中遇到不懂得问题,他会想尽一切办法弄明白。在他的藏书室里,各种辞书,地图等工具书相当齐全。他使用最多的是《辞海》《辞源》《中国地图》《世界地图》《中国历史地图》。他对世间万物万事充满了兴趣。他读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摩尔根的《基因论》,威廉斯的《土壤学-农作物及土壤学原理》等等。这些对人文学者来说都是艰涩难懂的书,而他读来却甘之如饴,并且能把书中的知识融在实践中。

学思结合,反复阅读。毛泽东常引用孟子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来强调,读书不要盲从,不要迷信书本,要学思结合,紧密联系实际,反复地读,有重点地读,为解决实际问题而读。1964年3月,他在接待一个外国代表团时说:“自己是在马背上学习的马列主义”。中国古书,从经史子集到稗官小说,毛泽东几乎无所不读。4000万字左右的《二十四史》他通读了。并且有些书不只读过一遍,《共产党宣言》就看了一百多遍;《资治通鉴》读了17遍;《红楼梦》一书就读了10个版本。他不仅要反复阅读书上的内容,同时还要研究当时的历史背景、时代特征、作者生平和写作动机等,以自己独特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来品评事件和人物。从中鉴取兴亡之道,总结为政方略,悟出新的思想和观念。

不闭门读书。1917年-1918年,毛泽东先后与萧子升、蔡和森等人利用节假日到长沙宁乡等几县游学,进行社会考察。1925-1927年,他又多次到湖南农村进行调查。在军阀割据中,他认为军阀与军阀之间的“几个不管地带”,给中国革命发展留出了空间,并借此谋划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他仍然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从中找到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20世纪70年代初,在风云变幻的世界格局中,提出了“三个世界”的理论,彻底打破了原有的世界格局。

试论毛泽东的历史自信

“挤”“钻”并举,学用相长 。一提读书,有的同志总是说忙,没有时间读书。毛泽东提出两个办法,一个是“挤”,一个是“钻”。如近代学者王国藩所言:首先要一种“昨夜西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超越境界、超越世俗、超越个人得失,有高远的理想目标;其次,要有一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坚毅境界,甘于寂寞,苦学勤修。青年时期,他晚上就常在路灯下看书,厕所里看书。解放后仍在饭前、饭后、节假日、路途中读书。1952年,毛泽东去山东视察时,坐在专列上,他全神贯注地读着一本书,直到深夜一点钟。1957年11月,他前往莫斯科,参加苏联十月革命庆典及世界共产党与工人党代表会议,整个会议过程十分紧张繁忙,可毛泽东仍挤出时间学习英语。1975年他的眼睛患了白内障,不能看书,他就请人给读书。做完手术后,他视力稍有恢复,又开始每天读书十几个小时,他形象地戏称为“钉子”精神。

毛泽东学习孔夫子的每事问,提倡甘当小学生,并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每次到农村调查,都是满腔热情,手写口问。读书看报遇到不懂的就向人请教。1952年初,他看了地质学家李四光关于石油地质的报告,其中“山字型”构造他不懂,一次会上碰到李四光,他当面请教,并请李四光作了详细解释,从而弄明了“山字形”构造的真正原理。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在读书学习上,毛泽东提倡“三复四温”,一步步地学习各个学科的知识。比如,他对社会主义革命进行系统研究,从空想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从政治体制到经济体制,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管理体制到分配制度,把书本知识和实际相结合、不拘泥、不刻板、不教条的学以致用。

毛泽东说:“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他师范毕业后就当教师,后来开办农民夜校,自修大学,农民运动讲习所等,在江西苏区红军大学、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和中央党校讲课,在各种会议和场合中作演讲报告,他都能深入浅出、讲的生动活泼。进入中南海后,他又组织身边的警卫人员讲知识,学文化,真正做到“诲人不倦”。

生命不息,读书不止。毛泽东青少年就养成了读书用功,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长沙求学时曾写过一副自勉联“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这幅对联充分体现了他对学“学贵有恒”方法称道。纵观他一生的学习和实践,从一个农民的儿子到全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世界人民敬仰的伟人,这当中值得总结的因素有很多方面,其中有一条是生命不息、读书不止。读书学习是他一生最大的爱好。毛泽东跟书籍可以说是形影不离,在他的卧室里,办公室里、游泳和休息的地方,北京郊外住过的地方都放着书。他读书时,常常忘记睡觉,忘记吃饭。他曾经多次号召全国党政干部,要养成看书的好习惯,使看书占领工作之外的有益活动。

不动笔墨不读书,是毛泽东读书的一大特点。现在有人专门对他读过的书籍进行整理,从他在湖南一师读过法国泡尔生著的《伦理学原理》一书中,他的批注多达12000多字。在《毛泽东哲学批注集》中,他留下了27604个字。这些批注,都是他读书心得的真实记录。

在毛泽东生命的最后几年里,他的心脏、肺、腿部功能下降得都很厉害,走路都需要有人搀扶,但他毅然抽出时间读书。1974年8月,他做了白内障手术,医务人员规定每天只能看15-30分钟的文件和书,他口头虽然答应,但只要书一到手,拿起来就不会轻易放下。1976年9月9日,毛泽东心脏停止跳动前几个小时,他还示意工作人员给他读鲁迅的著作。真正做到了生命不息、读书不止,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全国人民做出了榜样。他不仅是全国人民敬爱的领袖,也是一位读书学习的伟大楷模。

(王金锋)

延伸阅读:随毛泽东读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历朝编纂的24部史书的总称,全书3213卷,约4000万字,包括从传说的黄帝时代,到明朝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长达4000多年的历史。

《二十四史》记载了历代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内容,是中国最详细、最权威的历史巨著。

毛泽东一生研读《二十四史》,在日理万机的工作之余,通读了全书,有些纪传,研读了几遍。

他强调: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还说:读历史是智慧的事。如果要看前途,一定要看历史。……我们看历史,就会看到前途。

毛泽东读史的目的是以史为鉴,吸取教训,服务现实。

毛泽东在研读《二十四史》过程中写下大量批注,并在各种场合联系实际,活用《二十四史》的典故。

毛泽东的史论,包括他阅读《二十四史》的圈点、批注内容和阅读《三国志集解》一书的圈点、批注内容;同时包括他在阅读其他古籍中的史论性批语,以及在其著作、书信、讲话、私人谈话中涉及史论的相关内容。

这些史论全面反映了毛泽东对中国历代帝王将相、重要历史人物、学术典籍、文学著作等的评论与分析,真知灼见,不胜枚举。

毛泽东对《二十四史》的批注和评论以及其他史论,有如下几个明显特点:

一、注重探讨和吸取前人的领导智慧和工作方法

毛泽东读史,借鉴古人调查研究的方法。孔子到周公庙去,看到什么都要问个明白,有人嘲笑他什么都不懂,但毛泽东认为这是调查研究的重要方式。1930年5月,他在《反对本本主义》中说:迈开你的两脚,到你的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归来时脑子已经不是空的了,已经载来了解决问题的各种必要材料,问题就是这样子解决了。

裴度是唐宪宗时期有名的大臣,受宪宗之命巡视军队,他在巡视中深入前线了解情况,搜集敌我双方大量信息。

毛泽东在阅读《新唐书》卷173《裴度传》时,批注道:“调查研究,出以亲身。”

明朝的徐霞客从22岁到56岁病逝前,走遍当时中国16个省区,为后来整理成的《徐霞客游记》积累了材料。

北魏的郦道元为前人记述河道水系的地理专著《水经》作注,在各地“访渎搜渠”,考察水道变迁及城邑兴废等地理现象,积累大量素材,注文超过原书文字20倍。

毛泽东1958年1月28日在最高国务会议的讲话中说:明朝那个江苏人,写《徐霞客游记》的,那个人没有官气,他跑了那么多路,找出了金沙江是长江的发源。“岷江导江”,这是经书上讲的,他说这是错误的,他说是“金沙江导江”。高度赞扬了徐霞客通过考察的方式来否定旧说、得出新论的研究精神。

还说:我看《水经注》作者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他不到处跑怎么能写得那么好?这不仅是科学作品,也是文学作品。

《水浒传》里的“三打祝家庄”也被毛泽东看作是“调查研究”的经典案例。1937年8月,他在其著名的哲学著作《矛盾论》中说:《水浒传》上宋江三打祝家庄,两次都因情况不明,方法不对,打了败仗。后来改变了方法,从调查情形入手,于是熟悉了盘陀路,拆散了李家庄、扈家庄和祝家庄的联盟,并且布置了藏在敌人营盘里的伏兵,用了和外国故事中所说木马计相像的方法,第三次就打了胜仗。

毛泽东读史,推崇古人运用分析的方法。

十六国时石勒在建立后赵前,利用张宾为其谋士。当时石勒想攻取西晋将军王浚镇守的幽州,因担心刘琨和鲜卑、乌桓在后面袭击而迟迟下不了决心。张宾通过敌我双方将军智勇的对比以及对敌方内部矛盾的细致分析,促使石勒痛下决心一举攻取幽州。

毛泽东读史读到《通鉴纪事本末·石勒寇河朔》相关记述时,批注道:“分析方法是极重要的。

《汉书》卷69《赵充国传》记述汉宣帝时赵充国率军与羌族作战,赵充国提出驻边疆军队实行屯田的建议,并具体分析了屯田的12条好处,不屯田的12条坏处。由于分析透彻,逐渐取得了公卿们的赞同和汉宣帝的采纳。毛泽东读到此处批道:“说服力强之效。”

公元901年,后唐梁王朱全忠率军攻击晋阳。面对强敌,唐朝晋王李克用在部下纷纷投降的情况下,冷静分析敌情,派精兵每夜出城袭营掩杀,造成敌营极大恐慌。朱全忠因粮草不济,无奈下令全部撤军。李克用遂派兵追杀,大获全胜。毛泽东读《旧五代史》卷26《唐书·武皇本纪》时批道:“沙陀(代指李克用)最危急之秋,亦即转守为攻之会,世态每每如此,不可不察也。”

毛泽东读史,强调遇事听取不同意见。他在不同场合讲述项羽由于不听别人的意见而失败的教训,也高度评价刘邦“从谏如流”的事例。

1962年1月30日,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一切事情,第一书记一个人说了就算数。这是很错误的……这样的第一书记,应当叫做霸王,不是民主集中制的“班长”。从前有个项羽,叫做西楚霸王,他就不爱听别人的不同意见。他那里有个范增,给他出过些主意,可是项羽不听范增的话。另外一个人叫刘邦,就是汉高祖,他比较能够采纳各种不同的意见。有个知识分子名叫郦食其,去见刘邦。初一报,说是读书人,孔夫子这一派的。回答说,现在军事时期,不见儒生。这个郦食其就发了火,他向管门房的人说,你给我滚进去报告,老子是高阳酒徒,不是儒生。管门房的人进去照样报告了一篇。好,请。请了进去,刘邦正在洗脚,连忙起来欢迎。郦食其因为刘邦不见儒生的事,心中还有火,批评了刘邦一顿。他说,你究竟要不要取天下,你为什么轻视长者!这时候郦食其已经60多岁了,刘邦比他年轻,所以他自称长者。刘邦一听,向他道歉,立即采纳了郦食其夺取陈留县的意见。此事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刘邦是在封建时代被历史家称为‘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英雄人物。刘邦同项羽打了好几年仗,结果刘邦胜了,项羽败了,不是偶然的。

毛泽东认为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的原因,一是听张良劝说,封韩信为齐王;二是楚汉划界鸿沟后,听张良陈平之劝,乘胜追击引兵东向的项羽;三是刘邦称帝后,欲建都洛阳,听齐人刘敬建议,入都关中长安。

刘邦的每一步正确决策,都与他善于采纳不同人的意见密切相关。

毛泽东读史,主张在变幻的形势下多谋善断。

1959年3月2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讲话中说:希望大家看看《三国志》中的《郭嘉传》。

郭嘉是三国时期一位著名人物,最初在袁绍部下,但他认为袁绍“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后经荀彧介绍,成为曹操的重要谋臣。……郭嘉中年夭折,曹操非常惋惜,称道他:“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多谋善断这句话,重点在‘谋’字上,要多谋,少谋是不行的。……谋是基础,只有多谋,才能善断。谋的目的就是为了断。要当机立断,不要优柔寡断。应当根据形势的变化改变计划。

1959年6月,毛泽东在与人民日报社负责人吴冷西谈话时说:有些人是书生,最大的缺点是多谋寡断。刘备、孙权、袁绍都有这个缺点,曹操就多谋善断。

毛泽东读史,重视抓主要矛盾,并用疏导的办法解决矛盾。1942年12月,毛泽东与即将赴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工作的张稼夫谈话,谈到工作方法时说:要提纲挈领,领导要抓大问题;不要事无巨细,眉毛胡子一把抓。

“君逸臣劳,古已有之。”我们的同志不懂得这一点,结果什么工作都搞得不太好。

1949年10月,刚刚成立的新中国百废待兴,毛泽东在同绥远负责人的谈话中说:中国已归人民,一草一木都是人民的,任何事情我们都要负责并且管理好,不能像踢皮球那样送给别人去。国民党的一千万党、政、军人员我们也要包起来……湖南有十万失业军政人员和广大的孤寡没有人管,如果只管共产党的孤寡就会出乱子,那就不是大禹治水,而是伯鲧治水了。

他强调用疏导的办法解决矛盾。关于借鉴外国文化问题,1956年8月24日,毛泽东在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中说:演些外国音乐,不要害怕。隋朝、唐朝的九部乐、十部乐,多数是西域音乐,还有高丽、印度来的外国音乐。演外国音乐并没有使我们自己的音乐消亡了,我们的音乐继续在发展。

外国音乐我们能消化它,吸收它的长处,就对我们有益。文化上对外国的东西一概排斥,或者全盘吸收,都是错误的。

对于如何继承古代文化遗产,1957年3月8日,毛泽东在同文艺界代表的谈话中说:许多青年都不懂什么是牛鬼蛇神,让他们看看也不要紧。拿个更好的东西来代替它当然很好,但还拿不出来,就让它演吧!对牛鬼蛇神,戏是看,鬼不一定相信。出一些《草木篇》,就那样惊慌?你说《诗经》《楚辞》是不是也有草木篇?《诗经》第一篇是不是《吻》这类的作品?不过现在发表不得吧?那《诗经》第一篇,我看也没有什么诗味。不要因为有些《草木篇》,有些牛鬼蛇神,就害怕得不得了!

二、特别注重研究战争的原因、谋略及得失

中国几千年历史,上演了大大小小无数的战争。

毛泽东把战争特别是农民战争视为推动历史进步的主要根源,认为战争时期“事态百变,人才辈出,令人喜读”。

他特别关注中国历史上的时期是春秋战国之时、三国之时、五代十国之时,以及唐末与明末的军阀混战。

关注中国历史上的战例,有刘邦与项羽之争、朱温父子与李克用父子之战、朱元璋与陈友谅之争等。

1939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写道:地主阶级对于农民的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迫使农民多次地举行起义,以反抗地主阶级的统治。从秦朝的陈胜、吴广、项羽、刘邦起,中经汉朝的新市、平林、赤眉、铜马和黄巾,隋朝的李密、窦建德,唐朝的王仙芝、黄巢,宋朝的宋江、方腊,元朝的朱元璋,明朝的李自成,直至清朝的太平天国,总计大小数百次的起义,都是农民的反抗运动,都是农民的革命战争。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规模之大,是世界历史上所仅见的。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

1938年5月,他在著名的《论持久战》中以战略家的眼光分析古今中外战例:主观指导的正确与否,影响到优势劣势和主动被动的变化,观于强大之军打败仗、弱小之军打胜仗的历史事实而益信。中外历史上这类事情是多得很的。中国如晋楚城濮之战,楚汉成皋之战,韩信破赵之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秦晋淝水之战等,外国如拿破仑的多数战役,十月革命后的苏联内战,都是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而获胜。都是先以自己局部的优势和主动,向着敌人局部的劣势和被动,一战而胜,再及其余,各个击破,全局因而转成了优势,转成了主动。

对三国时期关羽之镇守荆州、刘备之进攻东吴、诸葛亮之北伐中原的具体谋略,苏洵《权书·项籍》中评说诸葛亮“弃荆州而就西蜀,吾知其无能为也”。毛泽东在读这一条时,写下批语:“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一语否定了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的战略思路。

公元382年秦晋淝水之战,秦王苻坚率大军进攻东晋,最终失败。欧阳修《为君难论》评论失败原因在于听信一人之言,毛泽东读到此处时写下批语:“错在倾巢而出。若一二十万人更番迭试,胜则进,败则止,未必不可为。”

宋太宗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宋军北上讨伐契丹,相继攻克涿州、寰州,节节胜利。契丹不战,却在沿途布下伏兵。此时宋军粮草不足,继续急进,契丹在歧沟关两路钳击,大败曹彬率领的东线宋军;之后契丹又集中十万兵力攻寰州,大败杨业统领的西路宋军。毛泽东读《宋史·太宗本记》时批注到:“契丹善用诱敌深入战,让敌人多占地方,然后待机灭敌。”对于后来的宋辽作战的评述,1965年8月10日,毛泽东在听取罗瑞卿汇报国防备战方法后的谈话中总结道:就是要诱敌深入。我最近研究历史,古今中外,凡是诱敌深入的,就把敌人歼灭了;凡是开始打了胜仗,兴高采烈,深入敌境,就打败仗……宋朝第二个皇帝赵光义经过苦战灭亡了北汉、占领了太原之后,接着就同辽国打仗,深入到现在的北京附近,被敌人一个反击,打得大败,皇帝几个月不知下落。以后宋朝同外国作战,就是把敌人挡住,不敢让敌人深入。

三、不迷信权威、大人物,强调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

毛泽东读史,比较鲜明的特点是一分为二、实事求是地评价古人。不因权威就崇拜,不因小人物就蔑视,有时甚至相反。对被历代统治者尊为圣贤和偶像的孔子及其门徒,一方面给予尊重,一方面也颇多微词。

1954年9月14日,毛泽东在《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中说:对孔夫子,自董仲舒以来就说不得了,“非圣诬法,大乱之殃”。我们不能这样,我们要实事求是。我们对一切事情都要加以分析;好,就肯定;不好,就批评。

1958年11月,毛泽东在武昌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我们共产党看孔夫子,他当然是有地位的,因为我们是历史主义者。但说是圣人,我们也是不承认的。关羽在中国民间也有神圣一样的地位,但缺点也很明显,毛泽东评价起来不留情面。

1971年9月10日,毛泽东在靠近绍兴的一条专线上与浙江省党政军负责人南萍、陈励耘、白宗善等谈话中说道:“三国关云长这个将军,既看不起孙权,也看不起诸葛亮,直到麦城失败。”

杜甫被后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1942年4月下旬,毛泽东约见鲁艺文学系和戏剧系的几位教师何其芳、严文井、周立波、曹葆华、姚时晓等到杨家岭谈话时说:“我喜欢李白,但李白有道士气。杜甫是站在小地主的立场。”

还认为“杜甫诗写得不少,好的不多”。

毛泽东在阅读二十四史过程中,发现历史的重要角色往往是小人物的年轻人,像甘罗、荀灌娘、王勃、王弼、贾谊、李贺、夏完淳等。

1958年5月,他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的讲话提纲中写道:“自古以来,发明家都是年轻人,卑贱者,被压迫者,文化缺少者,学问不行。”

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们贫贱低微,生力旺盛,迷信较少,顾虑少,天不怕,地不怕,敢想敢说敢干”。对于这些人,他在批注和评论二十四史时都给予了很多笔墨和同情。

四、不囿于前人固有的结论,善于提出自己的观点

世人对商纣王、秦始皇、曹操、王莽、朱元璋等人的评价比较偏于反面,毛泽东则提出迥异的观点,认为“纣王是很有本领的人,后来吴王把他说得很坏。”他“在历史上是有功的”。

毛泽东还讲道:说秦始皇没有做过一件好事,太武断了。秦始皇比孔子伟大得多。孔夫子是讲空话的。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统一中国,而且统一了中国的文字、中国各种制度如度量衡,有些制度后来一直沿用下来。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超过他的。可是被人骂了几千年。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书上这么写,戏里这么演,老百姓这么说,那是封建正统观念制造的冤案,这个案要翻;王莽并不是怎么了不得的一个坏人;可不要看不起老粗,一些老粗能办大事情,成吉思汗、刘邦、朱元璋。

秦桧因杀害岳飞成为中国人心目中最大的奸臣,对于此人,毛泽东晚年在与芦荻的谈话中说道:封建社会有一条“为尊者讳”的伦理道德标准,凡皇帝或父亲的恶行,或是隐而不书,或是把责任推给臣下或他人。譬如,宋高宗和秦桧主和投降,实际上,主和的责任不全在秦桧,起决定作用的是幕后的高宗赵构。这在《宋史·奸臣传》的《秦桧传》里,是多少有所反映的。

人物之外,对于学术文化,毛泽东也有许多个人的见解。对唐代的古文运动,苏轼评价其代表人物韩愈是“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对此,毛泽东不以为然。

他在与芦荻谈魏晋南北朝史时说: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果汉代只有僵化的经学,思想界死气沉沉。

武帝以后,汉代有几个大军事家、大政治家、大思想家?到东汉末年,儒家独尊的统治局面被打破了,建安、三国,出了多少军事家、政治家啊!连苏轼自己在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也说:“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其实,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个思想解放的时代,道家、佛家各家的思想,都得到了发展。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阮籍的《大人先生传》很有名。玄学的主流是进步的,是魏晋思想解放的一个标志。正因为思想解放,才出了那么多杰出的思想家、作家。什么“道溺”!我送那时两个字,叫“道盛”!苏轼说那时期“文衰”了,这是不符合事实的。可以把那时的作品摆出来看一看,把《昭明文选》《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拿出来看一看,是“文衰”还是“文昌”,一看就清楚了。我再送给那时两个字,叫“文昌”。

还有,毛泽东指出,有些小说“是光写黑暗的……人们不喜欢看,不如《红楼梦》《西游记》使人爱看。《金瓶梅》没有传开,不只是因为它的淫秽,主要是它只暴露,只写黑暗,虽然写得不错,但人们不爱看《红楼梦》就不同,写得有点希望么。”

毛泽东对《二十四史》的批注和评论以及其他史论,是以伟大政治家和战略家的目光去评说历史,探讨历史上各个朝代兴衰的原因,总结历史上重大政治谋略的得失;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囿于前人固有的结论,善于从浩瀚史料的分析研究中得出自己的观点,思人所不敢思,道人所不能及。

他的批注及评论,是一代伟人留给后人的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学习毛泽东读史心得,了解其评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中汲取智慧的营养,对历史研究本身、对党和国家事业,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国文史出版社)

1
0
1358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