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不断涌现了许多优秀党员,领导中国人民走到了辉煌的今天!
优秀党员便提成领导做了党政官员。因为优秀,才做了党的领导。但当下的一个社会现象却令人不解了:反腐被拿下的几乎都是党员。党员→优秀党员→领导→腐败,他们之间究竟是怎样的一个逻辑关系?为什么当初的优秀党员变成了腐败分子?不是那么优秀的普通党员与当初起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优秀党员,变坏的比例哪种更高?我没法获得精准的统计数据。但我敢肯定,优秀党员变成贪腐的比例会高很多。
这个怪像之解在哪里?
我想主要有两点。一是人有贪婪之本性,二是预防机制不强大。
贪的词源本义是爱财,婪的词源本义是爱食。
既然贪婪是人之本性,做了领导有权利,能投机,得来全不费工夫。只要未雨绸缪的防范机制不强大,不管怎样反腐,腐败都将前赴后继,永远不断。因此,反腐只能“永远在路上、永吹风冲锋号”,几乎天天可见“任上拿下,退后被查”。党中央反腐坚定决心毋庸置疑,深受人民欢迎,百姓期待。在治理腐败上,无疑有震慑作用。在表达冲天革命干劲的决心时, 不要忘了人性的科学。这科学,就是先天的贪婪本性。既然贪婪是人之本性,我们就不要把重点放在思想教育上。思想教育有多大的作用?思想教育能否改变人之贪婪本性?我不敢乐观,也不抱希望。因为我们的任何一个官员,尤其是高级官员高层领导,党龄几十年,他们接受各种党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还少吗?如果让他们站出来讲党的政治思想,那可以说是一套一套的。高谈阔论,侃侃而谈,振振有词,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但一当触及金钱与物质,贪婪本性便彰显得淋漓尽致。因为他们太有这个便利条件。
没有做成领导的普通党员,他们的思想觉悟没有领导高,他们的政治理论没有领导多,但他们贪腐的比例明显更低。为什么?是他们没有贪婪的本性吗?是他们的思想觉悟很高吗?当然不是。是他们没有贪腐的机会,没有贪腐的权利和条件。
既然贪婪是本性,于人类,我认为是一个中性词,他本身无所谓坏和好。
贪婪是本性,就是先天的。先天从何而来?在妈妈的肚子里,每个人都一样,过着贪婪的生活,吃着母体的营养。子宫给他冬暖夏凉温度适宜的环境,脐带为他提供脂肪蛋白糖,杂环生物碱。充足的氧气,均衡的营养,过着完全不劳而获的生活,使每一个受精卵,十月怀胎,慢慢变成了像模像样的人。这,就是人之初。
生下来之后呢?如果用法律的规定判断,那就是18岁之前,依然过着“不劳而获”的生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虽然这是父母本身应当给予的养育,但也是形成先天贪婪本性的一部分。无论是在母亲的肚子里,还是父母本身应当给予的养育,都无可厚非。前者是生物属性,后者是社会属性和法律属性。 形成贪婪本性的源头,占据了人生的1/5。贪婪本性多么根深蒂固!
我没有要否认思想教育的意思。思想教育有一定的作用。但我要表达的是,我们一定不能高估这种作用。要防止人的贪婪本性不张扬,必须把重点的重点,核心的核心,关键的关键,放在预防机制的建立上。把围栏做牢,让手无法伸到不该伸的地方。
贪婪在词性上,可能是贬义词。但人的贪婪本性,我把它归属中性词。中性词便具有两面性。因为贪婪,才有了奋斗的目标和动力,才能为实现共产主义,英勇顽强,前赴后继。
怎样弘扬贪婪的正能量,抑制贪婪的负能量,使优秀党员变得更优秀,不在贪婪本性的负能量方向,滑入罪恶深渊,是人类社会前进过程中需要不断综合研究、探索的重大课题。
来源:老谢论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