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酷爱读书,主席坦言“赶不上他”

繁体

众所周知,毛泽东和刘少奇二人是终身学习、酷爱读书的典范,既能读万卷书,亦可行万里路。渊博的知识让他们保持头脑清醒,作出正确的判断,同时拥有长远的目光和广大的格局。在众多与学习相关的俗语中,“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这话在军中乃至民间流传甚广,而这话就出自毛泽东之口。对毛泽东的高度赞扬,刘少奇也给出了巧妙的回应。

图|刘少奇

事实上,毛泽东的学识之高不用多说,可毛主席评价刘少奇的这句话,却引起大家的好奇心。他到底多爱读书,又是如何做到让主席曾坦言“赶不上他”?刘少奇对此作出了什么回应?

酷爱学习的刘少奇——“刘九书柜”

刘少奇自小就非常喜欢读书,先生所讲述的四书五经他忘情聆听,恨不得将所有知识吸收。哪怕是课余时间,刘少奇也会用来读书,手不释卷的习惯慢慢养成,当时一度有人戏称他为“刘九书柜”。且在旁人眼中,刘少奇痴迷书籍已经到了“癫狂”的程度。

起初,家人对刘少奇的好学十分自豪,说出去也蛮有面子,可孩子年纪到底还小,通宵达旦地读书,身体哪吃得消啊!父母当即勒令刘少奇晚上只能读一个半小时,他表面上爽快答应下来,可心里早有了办法。当时,家里请人碾米,一忙就要忙到半夜,光源不就来了。

就这样,刘少奇先在碾房看书,等到人家忙完了,他又拿起半盏油灯继续看书。他对知识的渴望强烈,且善于独立思考,凡是他看过的书,上面全都是密密麻麻的注解。从书中刘少奇学到了许多知识,跟小伙伴或大人谈论问题时,他常常能据理力争,从容解答。

当年大时代背景复杂,我国内忧外患,战乱频繁,劳苦大众在黑暗中苦苦挣扎。刘少奇和许多青年一样拥有一颗拳拳爱国心,苦寻改变社会现状的办法,可却总是碰壁。此时,见惯社会黑暗的刘少奇选择弃笔从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进长沙陆军讲武堂。

然而,不过一年时间左右,讲武堂就因军阀混战被毁,从军救国这条路算是走不通了。刘少奇尽管失落,却从未想过放弃,他再次捡起笔,准备考大学。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新思想、新文化席卷全国各地,包括刘少奇在内的青年备受鼓舞。

刘少奇凭借出众的能力,成功被北平好几所学校录取,可他承受不住学费的压力,哪怕能上大学,也只好望而止步,寻求他路。多次碰壁后,刘少奇始终坚信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的大千世界只会让他更加热爱,在丰富自己精神世界的同时,也拥有先进的思想和理论。

走在繁华的市区街头,刘少奇正为自己的下一步苦恼,突闻华法教育会正组织学生留法勤工俭学,这简直就是天大的好消息,他苦闷的心情顿时舒畅起来,可很快就遇到了另一个难题——学费。虽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光是学费就压得刘少奇呼吸不过来。

在外漂泊,肯定不能伸手向家里要钱,但赴法留学可能是自己最后的机会,刘少奇想得头都要炸了。迫不得已之下,他还是找到了华法教育会,希望可以帮助自己,可结果不尽人意。好在,他们给刘少奇指了一条路,保定育德中学留法预备班不收学费。

在这里,刘少奇开始接触《新青年》等进步书籍,对十月革命也有所了解,他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变化。可事情的走向还是让人大失所望,虽然学费免了,可路费还是需要自己出,这下赴法的愿望又成了泡影。后来,刘少奇在上海外国语学社就读,学习俄文。

1921年,刘少奇等人从上海出发,前往莫斯科勤工俭学。在东方大学里,刘少奇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确定了人生信仰,辨明了出路,找到了方向。后来他也曾表示:当时我们学得不多,倒是我自己的革命人生观开始确定。懂得组织上一些东西,讲纪律、分配工作不讲价、互相批评、一切服从党,这些东西在我的脑子里种得很深。

图|刘少奇

就这几年时间,对刘少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自此走上探索和救国的道路,为他以后的革命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而读书的习惯,哪怕他往后再忙,也会抽出时间继续保持。

把学习视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刘少奇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倡要勤于学习,号召同志们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只有提高我们的文化和政治水平,我们自己才会变得聪明起来,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他不仅倡导全党同志积极学习,更是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亲身体会诠释学习的重要性。

尽管长期斗争在风雨如晦的白色恐怖下,或者是瞬息万变的烽火前线,针对读书学习这点,刘少奇依旧严格执行,一刻也不敢放松。在前进的道路上,他一直秉承着实践与学习相结合的观念,通过多次总结各种失败案例,得出我们在理论知识上很匮乏的结论。

此外,刘少奇还总结出:走上革命道路靠的是长年累月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知识,并进行修正。延安时期,刘少奇和毛泽东渐渐被对方身上的精神所吸引,经常坐在一起讨论学习,畅谈自己的见解,互相都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二人针对学习这块想法相同,党内同志一定要学习理论,研究问题,把学习氛围搞好,积极性要带动上去。而以身作则、带头学习才是重中之重,任何时期或阶段,刘少奇都用心刻苦读书,彻底将学习变成生活中密不可分的部分。真正意义上做到“活到老,学到老”,贯彻在学习中不断成长,不断发展,慢慢走向成熟。

对于学习方法刘少奇也很有一套,总结一句话就是“蚂蚁啃骨头”。他不仅自己坚守这种精神,还经常用来勉励别人,身边的工作人员深有体会。刘少奇总会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学习文化当然有困难,但困难可以克服。每一个人的文化都是通过自身努力得来的,你们要有蚂蚁啃骨头的精神。”与刘少奇关系较好的肖劲光,对好友这种精神既佩服又无奈。

图|肖劲光

肖劲光曾回忆说:“少奇这人很奇怪,几乎没有什么个人爱好,最大的乐趣就是学习。我们虽然不住在一起,可每次见他多数时间都在学习,而且从不和我们闲聊天……”

最难能可贵的是,刘少奇并不是只会读书,不懂得灵活运用的人。他阅读过的书籍可以说是非常丰富,每本书都会来来回回翻阅数次,灵活运用书中的理论解决现实中遇到的困境,这是常人很难达到的境界。

在马列学院开学典礼上,刘少奇就着重强调了这点:“读过几本书,了解些许理论知识,这并不等同于有了理论。而是有运用理论的可能,往往实际问题并不能靠书本解决。理论和实践两者结合,才有可能将书中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

此外,刘少奇还拒绝空谈,多次强调要将马克思列宁主义跟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而实际情况随着发展不断变化,我们必须紧紧跟上,这都体现了学习的重要性。可学习除了刻苦,还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否则一直在原地踏步也是没用的。

针对这点,刘少奇最有发言权,在近半个世纪的革命生涯里,他坚持将学习摆在首位。自小刘少奇就喜欢带着问题看书,解决疑问的过程困难却也乐在其中。此外,他还涉及写作,经常会在《湖南晚报》、《长沙晚报》发表一些小品文,以此促进大脑的思考能力。

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学习

1941年,中央成立学习研究小组,刘少奇当时是某小组的组长。即便以自学为主,刘少奇还是忍不住与组员探讨问题,并一一为大家解惑。像这种学习会后来也举办过几次,在这里不分上下级,大家畅所欲言,不受约束,每次交流都进行得非常热烈。

而后,刘少奇从苏北被调回延安工作,途经日伪100多道封锁线,其中的危险不用多说。期间,刘少奇还率部参加了数次反“扫荡”战斗,情况极其危险,促使他们不得不紧绷神经,注意四周的环境以及敌人的动向。

可就是在这样危机四伏的情况下,刘少奇仍不忘自己读书的习惯,孜孜不倦地阅读,深受大家的敬佩。顺利抵达延安前,刘少奇已经将中国历史和中国哲学史读完,脑海中的知识储备再次被丰富。就算工作再忙、再繁重,刘少奇对他自己的学习始终抓得很紧。

江山难守一直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解放战争大势已定,随之而来的是新中国建设难题。刘少奇更加强调要读书,当初在山里做的事情简单。现在可就不一样了,环境更为复杂,管理的东西也很多,理论书籍更要去学习,若是能运用到实际中那就更好了。

相比以前,刘少奇当下的事情更多了,身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可他仍会挤出时间看书,且没有间断过,就连病重的身体也不允许时,他还是手不离书。

1951年,刘少奇因长期高强度工作,最后累倒了。毛主席非常关心刘少奇的身体,要求他到杭州休养些时日。杭州风景远近闻名,在这休假倒也不错,有益身心嘛!但刘少奇偏偏不按常理出牌,整整一个假期都在屋里读书,门都没有出过几次。

等到假期结束,刘少奇带的这些书也看完了,据其秘书回忆:每天的报纸、党报以及参考资料,总会仔仔细细看完,从没有落下过一天。刘少奇究竟阅读过多少本书,历史无从考证,我们也无法得知。只知1992年,刘少奇夫人捐赠了1万册书籍给纪念馆,而这也只是一小部分。其夫人曾坦言:“结婚后,我发现他的箱子里没几件衣服,大部分都是书或文件。”

王光美刘少奇夫妇

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

以上这些都不难看出,刘少奇是爱书如命的人。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古往今来似乎都是这个理。在我党内部,酷爱读书、擅长学习的大有人在,为何毛主席说赶不上刘少奇,而非其他人?说来倒也不难理解,除了表扬刘少奇热爱学习,也是对他根据实践探索新思想的努力作出肯定。且刘少奇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和丰富,作出了重大理论贡献。

“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这话一出,便迅速成为家喻户晓的流行语,从某种程度激发了大家对学习的渴望。当时,正值毛泽东等党组织领导离开西柏坡,满怀热情前往北平之际,此时的北平早已不复往日光彩。长期已久的战乱使众多百姓流离失所,各行各业均陷入危机中。和平之后的建设复杂且繁重,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恢复曾经的模样。

本就处于百废待兴的中国,不仅要清理猖狂的匪患,还有提防隐藏在大陆的敌特,他们随时都可能成为一颗“定时炸弹”。而美国以及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满是敌意,更对共产党获得最后胜利心有不甘,就此他们采取封锁、孤立的政策,新中国建设阻碍众多。

在这种无比复杂的国情下,我党干部必须兼备极高的执政能力、治理手段、专业知识,技能和理论也要掌握。如此一来,我国才有底气将问题处理好,偏偏这是不少同志的弱项,他们大多出身穷苦家庭,没钱去私塾读书,导致文化水平不高,政务处理方面也欠缺。

据了解,赫赫战功,战斗经验丰富的老干部们,绝大部分都擅长打仗,对政务丝毫不感兴趣。而少部分知识分子和技术人员,他们虽然能力过硬,政治觉悟却不高。两者之间的不平衡,让治理新中国十分吃力,国民党同样也深知这个道理。

他们人在台湾又管起了我国的事情,纷纷鼓吹道:“共产党可以马上打天下,却不能马下治理天下。”其中深意再明显不过,毛泽东也不急着理会,而是在一次讲话中响亮回击:“共产党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还擅长建立一个新世界!”

图|伟大领袖毛泽东

此话一出,双方都开始反省,毛泽东将提高党政干部的水平作为首要任务。一方面提出创建大批党校和军校,另一方面组织大家学习经济、政治以及文化领域的知识。为了有效提高众人的水平,毛主席曾列出12本必读书籍,高级干部必须用心读完。

也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毛泽东说出了“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这话,用以鼓励和督促大家伙学习的热情。有了榜样树立在这,党中央立即掀起一股学习的热浪。事后得知毛主席的称赞,刘少奇也巧妙回应了一句:“一天不用功,赶不上毛泽东!”

一天不用功,赶不上毛泽东

早在长沙求学阶段,毛泽东就以“少年学问寡成,壮岁事功难立”自勉,空余时间也阅读了许多书籍。无论是青年岁月还是暮年时光,书籍都是他不可或缺的“粮食”,这也养成了毛泽东随身带书的习惯,一有时间就会拿出来阅读。

井冈山时期,每逢攻城作战时,毛泽东总会叮嘱警卫员龙开富带点书回来。记得有一次,龙开富担着两个箩筐的“书报”,十分开心地送到毛泽东跟前,瞧那得意样儿,似乎已经做好被夸奖的准备。然而预想的表扬没有来,毛泽东则是一脸尴尬,原来这些都是田赋清册。

询问一番才得知,这龙开富压根就不识字,便只能将这些有字的纸带回来,谁知竟弄巧成拙。毛泽东也没有怪他,而是要求龙开富跟着自己学习,开始手把手教他识字、写字,给他讲革命道理、进步思想。在毛泽东的鼓励下,龙开富明显有所成长。考虑到其他警卫也不识字,毛泽东便将好几个警卫召集在一起教学。

有些文化基础的龙开富成功带回了书报,以及比较贵重的《三国演义》,往后毛泽东的文件和书籍都交由他保管。直至晚年,每当回忆起这些龙开富总是不自觉泪湿眼眶,如果不是有毛主席帮助他,或许自己还是个文盲。

因此,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同志里,他们都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个个都是得力干将。这也正是毛主席和刘少奇的魅力所在,一人带动一群人学习,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新中国成立时,我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是文盲,在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下,一股盛行全国的学习之风被掀起。1950年末,据统计脱盲群众达到三千万人,这种规模可以说是空前的。另一边的毛主席工作愈发繁忙,工作到半夜也是常态,为了方便读书,他将经常翻阅的书籍整齐摆放在床上。熟人在参观主席的卧室时,都会为那占据半边床的书籍震惊,且卫生间里也摆放着书籍,这种十年如一日的学习精神,让大家感叹之余更多的是敬佩。

贺龙元帅就有幸参观过毛主席的家,回去后他依葫芦画瓢:把书堆满床上,卫生间也放着书,只要能看见的地方都有书。做完这一切,贺龙已经累得不行,妻儿回家见到这一景象有些意外,毕竟粗线条的人,什么时候喜欢上看书了。在妻儿的劝说和实际情况下,贺龙将部分书籍撤下,只留下自己爱看的书籍,当然平时翻阅得并不多。由此看出,读书简单,可坚持读书却难如登天,毛泽东和刘少奇就将这点落实到底,从未有过一天缺席,心底对学习的热爱只增不减。

老年时期,毛主席患上白内障,眼前模糊一片,就算拿着放大镜看书也十分吃力。于是,主席只好让工作人员读给他听,这也算是一种乐趣。后来,因白内障的缘故,直接影响到了工作,多次劝说才将手术给做了。

毛主席的眼睛一恢复,他就迫不及待拿起书看了起来,有时候一天能读上十几个小时,期间书本不离手,对毛主席来说,这仿佛就是件十分简单的事情。哪怕身体每况愈下,毛泽东也不会对自己放松,他曾说过:“年老的同志也要学习,如果我再过10年就要死了,那么就要学习9年359天!”不难看出他对学习的热爱和决心,这是当代十分稀少的觉悟。

图|毛泽东和刘少奇合影

毛主席和刘少奇都来自湖南,在乡间田野中生活,在书中的大千世界成长,对待学习保持不满足的心态。成人后,他们奔赴革命道路上,从此心系四方,将救国救民为己任,冲向了更为广阔的天地。而得到这些,都归于他们不断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增长见识,开拓视野。事实证明,学习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无论放在哪都合适。

现在的我们生活在这和平盛世,生活环境和社会变化突飞猛进,家家户户的孩子都有机会上学,可真正愿意学习的却没几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话并不假,可学习也是来之不易的机会,如果不是有先辈为我们铺路,我们也没有如今的安逸生活。

不管是毛主席,还是刘少奇,他们都是我们中华儿女应该学习的榜样。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实现大国之崛起,才能拥有绝对的话语权。最后,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越来越好!

来源:科技和教育

(2)
(0)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