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 纸纹 护眼
上页 | 4/4页 | 下页

1940年4月1日,毛泽东以“八路军河防兵团政治部”的名义,起草了给国民党第90军的一封公开信:《八路军致友军90军书》。

据萧劲光回忆说:“1940年3、4月间,国民党第90军突然在黄河东岸、山西境内的大宁、蒲县一带集中。陕北人民纷纷揣测,有的说是该军将开至中阳、石楼一带,以便偷渡黄河,袭取我边区绥德地区;有的说是该军即将从山西大宁、永和渡河进攻边区。我们得到的情报也证明,对方不怀好意。大军压境,一触即发,形势非常紧张。当我们正在商量对策的时候,毛主席以“八路军河防兵团政治部”名义,起草了《八路军致友军90军书》。”

毛泽东在这封公开信中写道:

“贵军乃抗日军队,其任务应为抗日,而绝不应是进攻边区。敝军担任河防,与日寇隔河对战,久历时日,虽无奇功,幸告无过,亟愿与贵军团结一致,在蒋委员长领导之下,共歼敌伪,复兴我中华民族,绝不愿与贵军及任何友军进行内战。盖当此之时,凡枪口对内者,为民族罪人,国人绝不同情,贵我两军均是明白的。”

毛泽东在信的最后,与对方约法三章,建议双方互派联络人员,互相交换抗日情报,友好相处。接着,他又给萧劲光写了一封信,全文如下:

萧主任:

一、此件即铅印500份。二、印出后以1份邮寄山西蒲县90军李军长,以3份分寄山西蒲县探投90军61师,53师,109师师长,以1份寄延安国民党县党部,以50份寄富县嘱其散发向洛川行走之商人及富县商人,以200份寄两延河防部队,嘱其分送吉县,大宁,永和之商人农民晋军及大宁一带之中央军,以20份寄秋林王世英嘱其散发,以1份交新中华报登报并发广播,以1份交我,其余概寄王震散发于警备区及分寄石楼中阳一带。速办为要!

毛泽东 4月1日

4月1日,中共中央就争取小党派及中间分子问题致电凯丰、董必武、叶剑英:

凯、董、叶:

一、蒋正在用决心实行宪政的允诺拉拢各小党派及中间派分子,孤立我们,同时把内战与摩擦的责任推在我们身上,向我们进攻。

二、各小党派及中间派分子中有反对内战、停止摩擦、实行宪政好意的要求,但他们对于国民党是内战的挑拨者、摩擦的主动者则不了解,他们对蒋实行宪政的口号允诺则有幻想。

三、我们对策为得同各小党派及中间派分子联合,必须同他们一起:(甲)提出反对内战、停止摩擦的要求,但说明谁是内战与摩擦的主动者,将反对内战、反对摩擦的口号抓在我们手中,指出只有国内的和平统一,才能真正地抗日反汪。(乙)要求实施宪政与民主政治,指出今天我们决不能以口头的允诺为满足而必须认真地实行,首先要求国民大会代表以改选及党派和爱国人士言论出版集会之自由,利用具体事实揭破当局过去实施宪政之毫无诚意,说明在抗日反汪的斗争中实施宪政与民主之必要。

中央书记处

4月1日这一天,朱德、彭德怀发布命令,要求各部配合,从4月10日起,对日伪的交通线发动一次总破袭。

4月2日,日军飞机第13次空袭延安。来袭飞机43架次,投弹52枚,毁房6间,石窑4孔,死马一匹,无人员伤亡。

4月初,蒋介石要求朱德、周恩来赴重庆谈判华中问题;顾祝同也邀请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赴上饶,商讨新四军的活动区域。毛泽东同意由周恩来等赴重庆谈判。

毛泽东在给彭德怀、黄克诚、刘少奇的电报上说:

“蒋介石与我谈判条件,欲把我八路军、新四军统统纳入黄河以北,划定黄河以北为我两军防区的企图。但第一,华北敌占领区日益扩大,我之奋斗日益艰苦,不入华中不能生存。第二,在可能的全国性突变时,我军决不能限死黄河以北而不入中原。故华中为我最重要的生命线。第三,此次蒋令韩德勤、李品仙、李宗仁、卫立煌及所有鄂豫皖苏各军向我新四军进攻,衅自彼开,故我仍应乘此时机,派必要军力南下。”

4月2日,顾祝同向蒋介石提出了“预防并准备制裁”江南新四军的3项办法:

一、第52师应抽集、控置至少两个团兵力,准备对付该军主力,以捣毁扑灭其泾县附近根据地为主目的,并牵制其北渡,钳制其活动,即预为必要准备,随时严密戒备,免为所乘。二、第144师必要时由绩溪进驻旌德,预密为制裁之准备。三、电冷副总指挥及另派员,确探其是否遵命南渡,并设法牵制其北渡或向南陵方面转移。

顾祝同最后请示说:“上3项除饬遵照妥密准备外,必要时拟断然予以制裁,以遏乱萌。可否之处,谨电鉴核示遵。”

后来在4月5日,蒋介石回复顾祝同请示电说:

“查所拟3项办法尚属可行,仰切实督令遵照,并将实施情报续报。”

这是迄今查到的最早出现顾祝同与蒋介石密谋部署军队“制裁”泾县新四军军部和皖南部队的档案实证。后因1940年夏国共双方重开谈判,此案遂被搁置。

再说4月3日,毛泽东在致项英的电报中,再次询问新四军军部及皖南部队在被国民党军袭击时是否有冲出包围、避免重大损失的办法,其办法是以向南打游击为有利,还是以向东会合陈毅为有利。他特别询问渡江向北是否已绝对不可能,党内干部是否已有应付可能遭到袭击的精神上的充分准备。

4月3日,毛泽东急电彭德怀说:

“目前局势相当严重,蒋介石似已下了决心,即是挂抗日的招牌,做剿共的实际。目前对我最威胁的是绥德、皖东两点。蒋90军的目的在强渡黄河攻取绥德。如我河防不守,则前后方联络隔断,延安在危险中;如皖东不守,则皖南部队被隔断,彼方沿淮河筑封锁线,八路军出鄂豫皖边及豫鄂西之道路被隔断。故对李文军之行动及李品仙之进攻值得严重注意。贺、关须准备以主力对付李文军,同时箝制高双成可能之南下,并抗御同蒲、汾离两线日军乘虚袭击。现颇感兵力不足,陈士榘支队恐不能东调。”

毛泽东要彭德怀除343旅外再抽调三四万兵力南下华中,打通与新四军陈毅部的联系。

彭德怀看到毛泽东的这一指示后,原先发动总破袭的计划便暂时搁置下来。

4月3日这一天,毛泽东又致电贺龙、关向应说:

“李文90军主要阴谋是渡河袭取绥德,威胁延安,切断西北、华北交通。估计该军实行渡河时,高双成可能南下袭击绥德、 米脂,日寇亦必乘虚攻击晋西北。因此请考虑:一、拒李、防高、抗日3方面如何布置兵力。二、现有兵力总数是否足够应付严重局面。三、陈士榘支队如东调是否不感兵力不足。四、王震旅无机动兵力如何解决。五、王震河防部署及作战指挥统属你们负责。”

萧劲光回忆说:毛泽东4月1日以“八路军河防兵团政治部”名义起草的“公开信散发并登报、广播后,黄河两岸,边区内外,一传十,十传百,‘90军要进攻边区了’的讯息,不胫而走。顽固派当时的心理状态是:想反共,但又害怕别人公开指责他反共;不想抗日,但又害怕丢掉抗日的旗号。毛主席写这封公开信,正是抓住了对方的这个要害,用造成强大舆论的办法给对方施加压力。这样一来,我们占了主动,90军不能不有所顾忌,便没敢轻举妄动。一场眼看要发生的重大摩擦事件避免了!”

4月4日,在中国共产党维护山西新、旧军团结和拥阎抗日主张面前,经过谈判,阎锡山与共产党达成停止武装冲突、划区抗敌的协议。双方商定,以汾阳经离石至军渡的公路为分界线,该线以南为阎军活动地区,以北为八路军和新军活动地区。

至此,中国共产党打退了国民党自抗战以来所发动的第1次反共高潮。华北各抗日根据地,除山东和冀鲁豫外,基本上结束了两个政权、两种军队并存的局面。

经过此番打击,阎锡山这个第1次反共高潮的急先锋,后来在国民党发动第2、第3次反共高潮时,就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欲知国共关系此后如何发展,请看下一章内容便知。

东方翁曰:1940年3月20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书记处起草的《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指示》,是一个思虑缜密、详细周到、切实可行的群众性学习运动的指导纲领,体现了毛泽东搞教育、办学校的一贯思想,不仅正确引导了延安整风前后的学习运动,而且对于建国后的教育改革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指示》中不少内容,如因材施教的方针,预习、讨论、座谈的学习方法,决定每年的55日马克思生日为学习节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