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 纸纹 护眼
上页 | 共2页,当前在第2页 | 下页

毛泽东说:

“我们的目标是4个字‘和平民主’,这与蒋介石打算正相反。不过,他愿意谈,我就谈;他愿意打,我就打;他愿意边谈边打,我就边打边谈,反正我是延安来的客人,客随主便嘛!”

王昆仑恍然大悟地说:

“真是醍醐灌顶,顿开茅塞啊!”

毛泽东接着说:

“中国共产党对争取和平怀着真诚的愿望,对局势也有清醒的认识。中共中央认为,无论如何,现在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是完全必要的。不管困难多大,尽量争取和谈成功,苟能求全,不惜委屈。第一,由于和平、民主、团结是战后全国人民强烈的愿望。只要有可能,我们就应当通过和平的途径求得中国的进步和发展。第二,通过谈判,可以使全国人民看清楚国民党反动派究竟是真要和平民主,还是以和谈为幌子实际仍旧是搞独裁内战。这可以用事实教育人民,提高人民觉悟。我们坚决反对内战,不赞成内战,要尽力阻止内战。内战不仅会使中国人民遭受灾难,而且又危及世界和平。”

他一边抽烟,一边继续说:

中国今天只有一条振兴之路,就是和为贵,其它打算都是错误的!至于说到我个人的安危,昨天下午我在‘特园’看望张澜、鲜特生二位先生时,作了长谈。二位老先生都不相信蒋有和平诚意。张先生指出蒋在表演‘鸿门宴’,是假戏。我说,我们就来一个假戏真做,让全国人民当观众,看出真假,分辨是非。这场戏就大有教育意义了。我谢谢大家关心。不过也请大家放心,对于蒋先生要贸然违反人民意志可能加害于我,我料想他还不敢,有国内国际的舆论压力,有强大革命力量,有全国人民的支持,我既来了,他不会那么做。

毛泽东掏出怀表看看,已是下午5点30分,望了一下王若飞说:

“看来,我同民主革命同盟的朋友们有缘分。我们谈得很投机嘛!”

王若飞征询了毛泽东的意见后宣布说:

“毛主席请大家共进晚餐。”

这是一顿很简单的晚餐,毛泽东举杯向大家敬酒。不久,他因有别的事情要应付,说声“失陪”先行退席。

饭后,王炳南告诉王昆仑、屈武和许宝驹,要他们3人留下,说是毛泽东还要和他们谈话。

晚上8点,王昆仑、屈武和许宝驹被召到另一个房间里,周恩来、王若飞、王炳南也在座。毛泽东说:

“对不起,劳你们久等了,请坐。”

待客人坐定后,毛泽东说:

“我很想再听听你们的谈话。你们可以畅所欲言。讲讲国民党元老的看法及其它方面的反应。”

屈武说:

“主席这次来重庆谈判,各方面反应都非常强烈,称赞主席大智大勇,很得人心。国际反应也很强烈。昨天下午,苏联驻华大使彼德罗夫对我说:‘毛泽东与蒋介石谈判,是中国和平的曙光,将会轰动世界。在对日作战期间,国共两党的分歧,阻碍了中国民主事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动员中国人民武装抗日和创造新的民主生活方面,有了很大成就,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中共的力量有很大增长。毛主席来重庆谈判,有关中国前途。如果和平谈判成功,对于中国实现人民民主制度将起推动作用。对亚洲和平、世界和平也将起重大作用。’因此,他们也希望和谈成功。”

毛泽东说:

屈武同志是于右任先生女婿,又是蒋经国好友,请谈谈他们的看法。

屈武说:

“主席这次谈判,出于国民党元老的意料之外,很多人都以为主席不会亲自来,而是派人来谈。于右任先生对我说:‘蒋介石很可能是单相思,毛泽东未必亲临重庆。’主席抵达重庆后,于先生说:‘真没想到,毛先生如此顾全大局,可以舌战群儒,笔扫千军。’张治中也说:‘毛泽东这一行动是中国历史上一件大事。’于右任对张治中说:‘你陪毛先生来重庆,将来史书上要记上:秋八月,张治中陪毛公飞渝。’孙科和邵力子等人也都表示,毛先生能来,中国前途就大有希望。至于蒋经国,他说:‘谈得好是好事。’但他这句话含义是怕难得谈好,这中间就有文章。总之,举国上下、国民党的有识之士,都极望和平。但一些掌实权的人,他们怕中共得势于他们不利,妄图消灭共产党,才能保持其既得利益,扩大他们的权势,使中国仍像抗战前一样,由他们统治。蒋介石是这些人的总代表。他们认为可以消灭共产党,因为他们保持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反共方针受到美国的支持;已取得全国胜利果实和美国军援。照他们自己的话说,外战外行,内战内行。这一股反动势力是蒋介石的中坚力量。他们不想和平,对于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和平、民主、团结,他们不愿听。他们想的是内战独裁。”

毛泽东说:

“他们想在内战中捞得好处,但中国共产党也不是无还手之力,中国人民也不会答应。要是那样好摆布,他也不会请我来谈判了。敢入虎穴,就不是畏虎之人。中国共产党力图避免内战,争取经过和平道路来建设一个新中国,逐步实现中国的社会政治改革,发展中国的民族经济,这是战后人民的普遍愿望。即使前进道路会迂回曲折,斗争会十分复杂,有时要委曲求全,但仍然有利于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所要力争的。”

王昆仑说:

在民主人士中,大家企望和平,总希望共产党尽量让步。牺牲人民利益来求得和平。他们没想到,今天中国就是国民党和共产党两大政治势力,如果没有共产党所领导的军事力量,做为人民的后盾,蒋介石不会让民主人士说半句话的。这种想乞讨民主的想法,我看很天真。所以在民主队伍中,也还要进行宣传,使大家明白不能牺牲人民的根本利益,任凭中国回到抗战前的老样子。所以,共产党的让步也应是有限度的。”

王昆仑3人又谈到了国民党内部矛盾方面和国民党口蜜腹剑的一些情况。毛泽东说:

“蒋介石内战之心不死,但他内战的部署一时难以完成。我们和全国人民有可能争取实现和平的局面。即使是暂时的和平,也应该积极争取。蒋介石假和平真备战,想利用时间做内战部署。我们革命力量尽力争取和平,能争取和平是福。蒋介石发动内战,革命力量也有一个应变准备的时间。要尽力团结争取国民党的上层人士,使他们看清形势,为和平团结出力。”

他看了看表,对屈武说:

“请问候于右任老先生。于先生书法、诗词功底都很深,他为新华日报写刊头,听说写了十几张,可见他认真的态度。”

屈武说:

“于右任先生几乎天天写字。”

毛泽东说:

“可惜我没他那么多时间。快天亮了,谢谢你们。”

于是,王昆仑、屈武、许宝驹3人与毛泽东握手告别。

1945年9月1日下午7时,中苏文化协会会长孙科、副会长邵力子、陈立夫举行酒会,庆祝中苏友好条约签订并生效。

此时天上下着细雨,过往的行人都被文协大门前的热闹情形吸引住了,不约而同地冒雨伫立,引颈围观。众人都在谈论着毛泽东,猜想他会不会来出席酒会。周谷城在中苏文化协会秘书长张西曼带领下,也早早赶来了,站在离会场入口处几十步远的地方等候着。不一会儿,毛泽东在周恩来、王若飞陪同下经观音岩向文化协会稳步走来。只见他身着蓝布衣服,头戴一顶灰白色礼帽,手里握着一根手杖,神态非常自然。大门外立刻欢声四起,人们怀着崇敬而好奇的心情簇拥在他的周围,诗人臧克家也一直追随在后边。

周谷城一见毛泽东,急忙快步上前,握住了他的手,激动得半晌说不上话来。多年不见,音容邈渺,但毛泽东还是一眼就认出了老朋友,他用带有陕西口音的湖南话大声问道:

“你是周谷城先生吗?”

周谷城赶紧回答:

“是的。”

毛泽东打了一个手势,说:

“18年了!”

说着眼里禁不住涌出了泪花。毛泽东念旧情深,使周谷城非常感动,也忍不住流了泪。他紧紧握着毛泽东的手,关切地问:

“您从前胃出血的病好了吗?”

毛泽东爽朗地说:

“我这个人啊,生得很贱,在家有饭吃,要生病;拿起枪来当‘土匪’,病就没有了。”

说罢,他仰面大笑起来。周围的人都被他这句风趣话逗笑了。大家紧随着毛泽东,一齐拥到楼上来了。

出席酒会的来宾多达500余人,有宋庆龄、沈钧儒、覃理鸣、董必武、郭沫若、史良、谭平山、马寅初、王昆仑、李德全、沈雁冰、侯外庐等,还有国民党的其他军政要员冯玉祥、陈诚、王世杰、张治中等,中苏文化协会大大小小的会议室里都挤得满满的。毛泽东进入会场,各界名人争先恐后围上去和他握手,所到之处无不洋溢着真情的问候。

冯玉祥在宴会上首先讲话,他说:

“今天这个大会,正是实现了孙总理所提出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同时又显示了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抗日的决心和信心。”“我们在这激动人心欢欣鼓舞的时刻,一定要加强团结,提高警惕,严防有人要从中破坏!”

冯玉祥的话引起与会人员的极大共鸣,大家报以经久不息的热烈的掌声。

毛泽东在会场上自始至终成为与会者注目的中心。冯玉祥激动地拉着他的手说:

“你来了,中国就有希望了。来来,为总理的三大政策的实践干杯!”

干杯之后,冯玉祥背过身去,用手帕拭泪。覃理鸣也握着毛泽东的手,激动得只是流泪,久久说不出一句话。很多人都流下了热泪。

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依次到各个会议室看望与会者,很多人都向毛泽东举起了祝福的酒杯。告辞时,又是一连串的热烈握手,许多人还恋恋不舍地一直把毛泽东送到门口。在他上车时,聚集在大门外的千百名群众热烈鼓掌,高呼:“毛先生!”“欢迎,欢迎!”

晚上8点,毛泽东同周恩来应张群、王世杰、吴铁城的邀请,赴吴铁城府邸出席宴会,冯玉祥、邵力子、甘乃光作陪。

席间,大家畅谈大革命时期的国共合作,谈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在谈到抗战胜利后对汉奸的处理时,毛泽东说:

“溥仪已经被苏联拿住了,将来送回来归谁审判?”

大家都说,请冯先生审判。冯玉祥笑着点头,说:

“那好极了,这34年(从1911年的辛亥革命到1945年——笔者注)的文章就算定了。民六为他,民十三也是为他。若真能这样办,也是一件痛快事。”

冯玉祥所说的“民六为他”指1917年讨伐张勋复辟,“民十三也是为他”是指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发动的“北京政变”。

散席后,冯玉祥送毛泽东回桂园。由于天黑路滑,毛泽东、周恩来乘坐的车子掉在道沟里卡住了。冯玉祥及其随行人员帮着推车,却怎么也推不出来。冯玉祥笑着说:

“好了,既然推不出来,你们就坐我的车一起走吧。”

说罢,不由分说拉着毛泽东和周恩来到自己的车上,一直送到桂园门口。此时,已经是深夜11点多了。

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和日军参谋总长梅津梅治郎分别代表日本天皇、日本政府和日本帝国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

9月2日上午10时,毛泽东约国民党代表王世杰到桂园商谈,对国共两党谈判提出了8项原则性意见:

1、在国共两党谈判有结果时,应召开有各党各派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参加的政治会议。2、在国民大会问题上,如国民党坚持旧代表有效,中共将不能与国民党成立协议。3、应给人民以一般民主国家人民在平时所享受之自由,现行法令当依此原则予以废止或修正。4、应给予各党派以合法地位。5、应释放一切政治犯,并列入共同声明中。6、应承认解放区及一切收复区内的民选政权。7、中共军队须改编为48个师,并在北平成立行营和政治委员会。8、中共应参加分区受降。

欲知国民党能否接受毛泽东提出的8项原则性意见,请看下一章。

东方翁曰:毛泽东在9月2日对国共两党谈判提出的8项原则性意见,只是抛出的一个试探性气球,如果真按照他在8月30日所拟出的中共中央关于谈判的11条意见达成协议的话,那么国共两党之间几乎可以说是南北分治,平分秋色了。这的确是一着妙棋!毛泽东非常明白,你姓蒋的要后发制人么?要我提条件,那么好吧,我就来个漫天要价,看你如何就地还钱?斗勇尚需斗智。智者无形,智者不逞匹夫之勇而能屈人之兵也。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