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中国一崛起就遏制,那将是自残”

繁体

参考消息网

2022/04/27

美国《外交》双月刊3-4月号发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和国际事务教授、韩国庆熙大学全球学者约翰·伊肯伯里的文章《美对华接触远非“外交政策灾难”》。作者认为,如果当初中国一崛起、美国就放弃了接触政策,转而遏制中国,那美国会在全球范围内陷入比现在糟糕得多的境地。那将是一种民族自残行为。全文摘编如下:

大多数观察家会同意美国学者约翰·米尔斯海默的观点,即对中国的自由主义赌注没有赢。但是,米尔斯海默进一步指出,美国对华接触的战略是其最严重的外交政策灾难之一,而另一种战略,即遏制,本来可以阻止或者至少延缓中国崛起为一个威胁。

美对华策略不只是接触

米尔斯海默没有认识到的是,美国的对华政策只是一项宏观战略——即设法加强冷战后美国领导的自由国际秩序的基础——的一部分,这一战略带来的好处远远超过代价。基于构建秩序这一悠久的传统,美国推动国际体系朝与其利益和价值观广泛一致的方向发展、颁布促进美式自由民主的规则和制度、扩大与欧洲和东亚盟友的安全合作,并组建国际联盟来应对人类面临的最严重威胁。

如果当初中国一崛起、美国就放弃了这一战略,那美国会在全球范围内、从抗衡中国的角度讲,陷入比现在糟糕得多的境地。它将面对敌意和不满越积越多的中国,以及更不稳定和欠繁荣的全球秩序,而且那一全球秩序也没有能力缔造解决21世纪问题所需的合作。

米尔斯海默也没有意识到,美国的对华战略始终不仅仅是接触。在后冷战时代的历届美国政府中,美国的确寻求将中国拉入全球秩序。但美国的这项战略还有另外两个组成部分。

首先,华盛顿通过一个活跃和深化的东亚联盟体系构建起抗衡中国力量的砝码。克林顿政府恢复了美日联盟,并把安全协议重新定义为一支维护稳定的力量。与盟国深度接触至今仍是美国战略的核心。

美国战略的第二部分是在更广泛的亚太地区加强地区机制建设。在传统的东亚边界之外,华盛顿还与澳大利亚、印度和美洲国家合作,以支持亚太地区的安全和经济架构。其背后的理念是,范围更大的地区将更加开放,也更少受中国的主导。

遏制中国难获广泛支持。

米尔斯海默认为,美国在向中国提出更多贸易方面的要求之余,当初还应追求更激进的东西:一种冷战后的宏大战略,其目的是系统性地限制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力量。在他的反事实历史假设中,美国会设法让中国保持软弱、贫穷和无足轻重。但我们有理由怀疑这种替代路线的可取性,甚或是可能性。

一方面,美国公众不大可能支持一项事实上扼住中国咽喉的宏大战略。大多数美国人会认为这一政策从政治上讲是冒犯性的,从道德角度讲是可疑的。许多人还会纳闷,中国到底构成什么威胁,会让美国必须实施这种不自由的现实政治。

米尔斯海默反事实假设的问题不止于此。全面遏制中国需要有愿意合作的盟友和伙伴。然而,其他国家十有八九会正确估计到,中国对它们的威胁并不像它或许对美国构成的威胁那样大。同样重要的是,美国政府自己会发现,不可能维持长达数十年的遏制战略。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将需要一个统一的政治阶层、商界和外交政策精英圈子——所有这一切看上去都至多是幻想。

如果米尔斯海默的战略当初以某种方式推行,那将是一种民族自残行为。遏制会使美国及其伙伴更加分裂,让国际秩序更加混乱。美国会在经济上输给其他从对华贸易中受益的国家。它作为全球领导者的声誉会被削弱,而且可能无可挽回。最终,该战略将不能阻止中国的崛起。更糟糕的是,经历过此番失败的遏制,中国会变得更强大。

监制| 邓媛

审核|田欣

编辑| 许海婷

本文初摘录于:2022-04-27,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4-03-18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