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表明,人文与科技好似一枚硬币的两面,是支撑人类文明进步的双轮和两翼:只有双轮驱动、两翼齐飞,才能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如果一定要论两者谁为先导的话,那么无疑是人文。其中的道理并不复杂:科技创新发展,源于人的精神解放——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的科技创新成果,是与人类精神解放相随而来的“副产品”;而人的精神解放又有赖人文方面的激荡、唤醒、照亮。
在距今2500年前后的古希腊,西方文明发展到达了一个高峰。著名的“古希腊三贤”——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在文学、艺术、哲学等人文学科领域做出了非凡贡献,为人类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为人的精神解放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几乎在同一时期,古希腊在数学等自然科学方面也有了极大的发展,出现了欧几里得、阿基米德等一批科学巨匠,其中,亚里士多德横跨人文、科学两界,在人文学科上传承苏格拉底、柏拉图衣钵的同时,在数学、物理、生物等学科也有开创性的贡献,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
发端于14世纪的意大利、持续了200余年的文艺复兴,是在欧洲兴起的一个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打破了中世纪的封建神学束缚,促进了人的思想大解放,使人的创造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由此推动了文化和科技的大发展。那一时期,人类文明星空群星闪耀,社会进步日新月异。回望那段历史,完全可以这样说:没有文艺复兴的启蒙,就没有科技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发生,也就不会有现代欧洲的出现。
近一百多年来,中国也曾有过两次类似欧洲文艺复兴的思想文化运动:一次是发生在近110年前,由胡适等人发起的新文化运动;一次在1978年,由南京大学青年教师胡福明一篇文章引发的真理标准大讨论。这两次思想文化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人的觉醒,和一个时期人文与科技的发展。只是这两场中国式的“文艺复兴”持续的时间太短,对后世的影响也就30年左右的光景。甚是可惜。
放眼世界,最能说明人文与科技“唇齿相依”、相辅相成关系的,是我们的北方邻居大熊国。大约160年前,由于社会环境的宽松,大熊国的“文艺复兴”蓬勃兴起,在文学领域先后出现了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三大巨匠,多部世界名著横空出世。同时,科技也有了“跨越式”的发展,出现了创立元素周期表的门捷列夫、创立神经反射学说的巴甫洛夫等世界级科学家。——大熊国的人文和科技几乎同时走到了世界的前列。后来,大熊国发生了断裂式的社会变革,持续半个世纪的大熊国“文艺复兴”就此中断。……在文化惯性消失后,大熊国的文化差不多又回到了荒蛮年代。大熊国的科技,虽然因有不计成本的举国军工的国策保障,科技在航天及重工业领域挺住了一段时间,但由于失去了不可或缺的人文精神的指引、人文环境的支撑,大熊国的科技在世界新一轮科技革新中落败,被远远地抛在了当年曾与之比肩的欧美国家的后面。曾经的“世界第二”,就这样成了数字化时代的科技弃儿。大熊国一个半多世纪的历史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或教训是:人文与科技的发展是同步同调、命运与共的,所谓“人文向左,科技向右”,只可能是某些人的一厢情愿——与人文领域一片荒芜相应的,必定是科技创新发明上的颗粒无收。
其实,我并没有能力从学理上阐述人文与科技的关系,之所以生发以上这些感慨,是因为近几年因中美贸易摩擦而起的所谓“卡脖子”问题,以及围绕这一问题如何解决出台的强化理科教育等相关政策措施,让我有感要发。——如果只是强化理科也就罢了,有人竟扯到根本就不存在的“重文轻理”的问题,甚至扯到科举时代的考试“学科”设置,来反思当下的卡脖子问题。
重视理科教育肯定是对的,问题是强化理科教育就一定要挤压人文学科的生存空间么?或者说,人文学科如果进一步衰弱下去,理科教育就能好起来么?之所以说是“进一步衰弱”,是因为这些年来我们的文科教育实在衰落得不像样子。去年年底,张雪峰在一场直播中说:“文科都是服务业,什么是服务业?总结称一个字就是‘舔’,就是‘爷我给你笑一个’。”这话确实很难听,很刺耳,但实情大致不差。别的不说,我们单去看看人文社科领域这些年所谓重大的理论成果,以及复旦、人大等高校一些人文教授在公共媒体上的胡言乱语,就知道张雪峰的“胡说”还是有些根据的。
事实上,早在“卡脖子”问题出现前,理科教育的危机已经引起国人的广泛关注。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钱学森“为什么中国(现在)培养不出大师级人才”的世纪之问。很多人只是注意到钱学森所说的理工科教育,其实,这些年的人文学科教育又何曾培养出过一位“大师级人才”,或者有一项拿得出手的堪称世界级的人文社科成果?
说到“大师”,许多人自然而然地会想到孕育了钱学森等人的民国时期,那确是一个大师辈出的年代。比如,那时的清华,文科有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四大国学导师,理科有叶企孙、熊庆来、李济、赵忠尧等具有世界影响的科学家。而仅存在了8年的西南联大,任教的大师以及所培养的大师级学生,更是人数可观,群星璀璨。
再说“卡脖子”问题。事实上不只是科技,我们的人文其实也被卡住了脖子。与科技被外人卡脖子不同,人文是我们自己卡住了自己的脖子。——只有解放了人,才能解放生产力,社会及经济发展才能行稳致远。
知道文化是一国之软实力还不够,还要知道软实力太软,“硬实力”就一定硬不起来。
来源:梁溪客
本文初摘录于:2024-06-14,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4-06-14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最近在研究近500年的历史,看到一个材料,来自于加文 孟席斯的著作《1421:中国发现世界》,作者是英国皇家海军的,17岁随舰队环航世界,他声称中国人航海到了好望角,非洲西... 2025-07-01
-
欧尔班炮轰:骄傲大游行已演变为反政府抗议,是欧盟在背后策划的
【文/观察者网 王一】据英国路透社援引当地媒体报道,匈牙利总理欧尔班6月29日严厉批评此前一天在布达佩斯举行的骄傲大游行,称其“恶心和羞耻”,并指责欧盟指示匈牙利反对... 2025-07-01 -
你是否想过为什么某些"知识分子"总在唱衰中国,却对西方问题视而不见?从苏联解体到智利破产,历史一再证明:意识形态的沦陷比战争更致命。今天让我们揭开"公知"的画皮,看他... 2025-06-30
-
我之前一直很好奇,中国历史上曾长期处于第一的位置,但到了近代怎么突然就大幅落后了呢?既错过了工业革命,也错过了发展先机,难度是不努力?不聪明?我查阅了大量资料后才... 2025-06-30
- 看到消息,宣扬西方伪史论的一众大V被封了,其中“生民无疆”这位的号被永久封禁。互联网苦西方伪史论久矣,反智的声音盘踞着空洞的脑壳,也不是这几年的事情。但我也并没有感... 2025-06-29
-
0票反对!美国众议院通过“挺台”法案,专家直言:危险且阴险!
据界面新闻报道,当地时间6月23日,美国众议院以口头无异议的方式,通过了所谓的“不歧视台湾法案” 。这一法案要求美国政府动用话语权和表决权,支持台湾加入国际货币基金... 2025-06-27 - 2025年6月17日18时许,这是“西方伪史论”学术发展历史上的至暗时刻,中国互联网上一些宣扬“西方伪史论”的自媒体账号被集体封禁。我就奇了怪了,为什么我们质疑西方伪史就要... 2025-06-25
-
质疑“西方伪史”义无反顾——西史辨伪重要自媒体遭“群体封号事件”真相
质疑“西方伪史”义无反顾——西史辨伪重要自媒体遭“群体封号事件”真相董并生 非 子2025年06月22日【西史辨按】:近期发生反对西方中心论的西史辨伪自媒体被“群体封号事... 2025-06-25 -
中国能否取代美国领导全球?阎学通:当领导不靠自封,别人非要你当再当
编者按在全球格局深刻变革的当下,国际社会正面临多极化加速、地缘政治博弈加剧、非传统安全挑战升级等多重考验。5月29日,“道义现实主义与全球治理新范式”学术论坛在清华大... 2025-06-24 -
1943年,一部名为《莫斯科使团》的黑白电影在全球同步上映,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这部电影主要讲述的是美国驻苏大使戴维斯到达苏联后,亲身体验了苏联人民的生活和社会... 2025-06-24
-
一架运20空降到伊朗机场,便让美国、以色列疑神疑鬼高度紧张。但是谁也没想到,长期被美国封锁卖油的伊朗,悄然在东北部与中哈乌土四国合作,暗度陈仓修建了一条5500公里长的... 2025-06-23
- 扁鹊见蔡桓公先秦 韩非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 2024-10-19
- 没有高尚品格和信仰,当了医生就是对这个神圣职业的亵渎。患者把人类最为宝贵的生命都交给了这个“神圣的人”,而这个人却对患者的生命不屑一顾 … 医生对病情的过度渲染实... 2024-09-16
-
清华硕士马翔宇吹响了全民反腐的冲锋号——如同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新闻和故事所包围。然而,有些故事,它们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文字所能表达的范畴。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清华... 2024-08-04 -
布林肯访华期间,有一些奇怪的事一直想谈谈,还是本着沉淀一段时间后再来捋,或许能发现更多的东西。布林肯访华期间发生了什么怪事?当时网络出现顶级流量的骑墙公知抛出的“... 2024-05-13
-
最近在视频号直播,谈到美国像苏联一样解体的外七条和内七条,总结起来就是十四条理由。外七条:1. 美国处于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战略防御阶段三战是冷战,冷战是混合战争模式。... 2024-01-27
-
四个字“决策失误”能掩盖掉24亿建古城四年累计亏损超10亿背后的问题么
01央视《焦点访谈》6月27日报道了关于耗资24亿元建造的湖南张家界大庸古城调查情况。02伪古镇、古城可以说现在是烂大街的项目了,尤其是像我住在江浙沪一带,那周末古镇自驾游... 2025-07-01 - 整治形式主义,这话央国企人听过很多次。可年年讲,年年有。从会议通知到拍照打卡,从APP签到到多轮汇报,形式不但没减少,反而越来越细、越来越重。这一套操作整得大家实在不... 2025-06-30
- 人民日报6月29日头版推出金社平文章《在破除“内卷式”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指出,“要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主动破除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和‘内卷式’竞争。”政府有引导... 2025-06-29
-
朱镕基之子朱云来2017年清华演讲:犀利点评当前中国问题(深度醒脑)
最近经常在思考,在这场经济下行周期中,我们到底处于什么位置?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短短几年就突然变成人人喊困难,并且愈发困难?最近看了朱镕基之子朱云来在清华大学的一次演... 2025-06-29 - 近日,一份显示为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财政局原党组书记、局长付雪海的刑事判决书称,付雪海存在更改年龄并曾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因盗窃罪、流氓罪等先后三次被判处有期徒刑等情况... 2025-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