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西游记中有个经典桥段:话说神仙们踩在云朵之上悠哉游哉,手下的小鬼们群魔乱舞。
每当有小鬼要被孙悟空打死时,总会有个声音从远方传来,穿过朗朗乾坤穿过九霄云外叫他住手,却丝毫不关心大地之上瘦骨嶙峋的咿咿呀呀。
经典之所以称之为经典,不是因为文笔多好,而是因为在那些看似漫不经心的故事之下,无不映衬着现实。
想了很多词,觉得还是用“讽刺”来形容接下来的新闻才是最准确的。
日前,新京报独家报道了罐车运完煤制油后不清洗又运输食用油的新闻,其中就牵涉到中储粮(天津)有限公司的厂区。
一时间,舆论震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比当年的地沟油还要恶劣。吃到地沟油可以说是我们不小心或者贪便宜导致的,并且地沟油还是小范围的,那今天发生的事又该怎么定性?
地沟油事件后,老百姓小心翼翼,平时只敢吃大品牌大厂家的油,结果还是出了问题,你让人说什么好?
更可恨的是,罐车装煤制油还算干净的,工业废水、塑化剂、废机油...只有我们想不到的,没有他们不敢装的。
7月6日,中储粮对这件事进行了回应,标题很“震撼”:中储粮开展粮油运输工具污染风险专项大排查!
在这个回应中有四个关键词,分别是高度重视!迅速行动!举一反三!引以为戒!
看完这份通报,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几百字的通报,什么都说了,又好像什么都没说。通篇只暴露出两个字:傲慢!
发生这么大的事,性质如此恶劣,却连一句认真的道歉都没有,傲慢到如此地步真是让人难以想象。
更难以想象的是,这份通报我们似乎看不出他们有愧疚的意思,看不出他们对消费者的歉意,看不出他们对消费者造成伤害后的悔过之意。通篇反而在强调自己如何重视、行动多么迅速,一起极其恶劣的食品安全事件,愣是被搞成了表彰大会一般。
丧事喜办,也不是这么办的吧!
动不动就举一反三,暴露了才查,早干嘛去了,请问老百姓之前吃下去的咋办,给消费者带来的伤害怎么办?如果没有记者调查,如果不被发现,你们是不是准备一直这样干下去?就这样不把人命当回事吗?
就这样还好意思说高度重视,不曝光就不查,非要等到曝光了才查,难道就是这样高度重视的吗?
细思极恐的是,在这之前,已经不知道有多少消费者吃了这种油;可恨的是,他们却想着一份声明就把这件事蒙混过关;可怕的是,这种行为在行业内居然是众人皆知的事情;讽刺的是,他们一边这样干,一边还挂着“信誉第一,产品优质”的牌子。
这件事往小了说,是食品安全问题,往大了说,分明就是谋财害命,分明就是故意杀人罪,分明就是危害公共安全。可结果呢,时至今日,除了中储粮自己查自己,自己发了份无关痛痒的通报外,没有任何部门对此发声,没有任何处罚措施。
而这,才是最让人悲愤交加的地方。
老百姓骑个电动车,这里不合格那里不合格,动不动就是罚款没收;吃的是化学调制,食品安全搞成这样,结果什么事没有。
没被发现,一本万利稳赚不赔;发现了,写个声明糊弄一下就行。
就在我写这篇文章时,刷到了两条新闻。
第一条新闻发生在甘肃靖远县,当地在摸排中发现有人在乡镇捕捉野生蝎子。于是开始联合行动,并抓获了37名犯罪嫌疑人,收缴了2.1万余只野生蝎子。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相关案件中,情节严重者,将面临3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个新闻发生在四川广元,当地接到举报,称有人在河道里非法捕鱼。经查6名犯罪嫌疑人共捕捞鱼获物490尾。而目前,这6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看完这些新闻,不知道你是何感想。也许有人会说,他们是罪有应得,他们违法了,就应该被抓,被判刑,成年人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这话确实没毛病,可一旦将这些新闻和中储粮的事情放在一起比较,又会显得那么讽刺。他们就算再怎么活该,无非就是捕鱼、捕捉蝎子,不管怎么说,都算不上穷凶极恶,都算不上罪大恶极。
可结果呢,他们一个个还是被戴上了手铐,被刑事拘留了。如果说捕鱼、捕捉蝎子真的就这么罪大恶极,那贪官污吏又算什么?该怎么处罚?中储粮又该怎么罚?是不是应该罚到倾家荡产?
然而事实却是,普通人罪不可恕,分分钟被抓了;中储粮举一反三,毫发无伤,再继续追究下去就是“恶意追问”了。
对弱者严刑峻法,对强者仁慈宽怀。
对弱者就是有法可依,对强者就是情有可原
对弱者的过度执法,是执法者最大的恶。
雷霆手段还是菩萨心肠,只看对象是升斗小民还是豪门大户。对升斗小民就是有法可依,对豪门大户就是情有可原。
都说人生而平等,这句话是否属实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人与人之间还是有差别的,哪怕到死的那一刻,这个区别还会存在。
食用油坏了可以重新买,食物坏了可以重新做,可一旦良心坏了,那就真的坏了。
来源:顾礼先生
本文初摘录于:2024-07-09,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4-07-09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王家新的跨界狂欢王家新一直是个争议人物,比如他的官员艺术家身份,但主要的是他的书法引发争议,比如王家新书法被指“乱喊价”,一幅作品喊价1.5万到2万。这究竟是在为艺术... 2025-07-02
-
人民网下架288分女生视频,彻底撕下她的体面,原来我们都被骗了
高考放榜季,河南的小赵考取288分,全家欢呼的视频一夜爆红。母亲的一句“健康开心就好”感动了全网,甚至引得众官媒纷纷转发,称赞这种教育观。然而在有了人气以后,女孩和母... 2025-07-02 - 一瓶矿泉水浇在李彦宏头顶,一场车祸让雷军沉默,一句话让董明珠深陷舆论漩涡,企业家的人设游戏,在2025年已经沦为一种危险的豪赌。前几天,多年前雷军不礼貌对待某音响品牌... 2025-07-02
-
四个字“决策失误”能掩盖掉24亿建古城四年累计亏损超10亿背后的问题么
01央视《焦点访谈》6月27日报道了关于耗资24亿元建造的湖南张家界大庸古城调查情况。02伪古镇、古城可以说现在是烂大街的项目了,尤其是像我住在江浙沪一带,那周末古镇自驾游... 2025-07-01 - 整治形式主义,这话央国企人听过很多次。可年年讲,年年有。从会议通知到拍照打卡,从APP签到到多轮汇报,形式不但没减少,反而越来越细、越来越重。这一套操作整得大家实在不... 2025-06-30
- 2008年,汶川地震后,电视直播着石家庄的募捐活动,镜头扫过一位位慷慨解囊的企业家、领导干部,最终定格在一个熟悉的面孔上:石家庄团委书记王亚丽。此时的她正代表单位捐出... 2025-06-29
- 近日,一份显示为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财政局原党组书记、局长付雪海的刑事判决书称,付雪海存在更改年龄并曾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因盗窃罪、流氓罪等先后三次被判处有期徒刑等情况... 2025-06-28
- 山沟里,黑灰色的煤矸石层层叠叠地堆积在一起,裸露在地表。一到夜间,一辆辆运输卡车装载着煤矸石驶入山沟,发动机的轰鸣声打破寂静,倾倒煤矸石时“噼里啪啦”的声音响彻山... 2025-06-27
-
负债7亿的创业导师一边给网友们高调传授“如何给用户独特价值,一边自己还有巨额债务尚未还清。这个一半荒诞、一半凄凉的故事最近在老人鞋第一品牌——足力健创始人张京康身上... 2025-06-27
-
炸裂!小米前高管惊曝200份“包养合同”:海王帝国里的顶尖美女和学生妹,可能是资本操作
从上海工行行长包养32位女下属到北京医院医生和多名护士存在不正当关系,本以为已经足够离谱,没想到还有更炸裂的。6月25日凌晨,小米前高管冯某某被原配妻子曝光了200多份“... 2025-06-27 -
道禄和尚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4人以“资助孕妇、助养儿童”为名接受捐赠,善款大多用于个人高消费
据澎湃新闻消息,有网友爆料称,“十几年间救助上百名孕妇及弃婴”的道禄因涉案被警方控制。24日,有媒体报道称,多个部门正在联合处置,包括安置其中的20余名妇女儿童。今天... 2025-06-26
- 扁鹊见蔡桓公先秦 韩非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 2024-10-19
- 没有高尚品格和信仰,当了医生就是对这个神圣职业的亵渎。患者把人类最为宝贵的生命都交给了这个“神圣的人”,而这个人却对患者的生命不屑一顾 … 医生对病情的过度渲染实... 2024-09-16
-
清华硕士马翔宇吹响了全民反腐的冲锋号——如同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新闻和故事所包围。然而,有些故事,它们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文字所能表达的范畴。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清华... 2024-08-04 -
布林肯访华期间,有一些奇怪的事一直想谈谈,还是本着沉淀一段时间后再来捋,或许能发现更多的东西。布林肯访华期间发生了什么怪事?当时网络出现顶级流量的骑墙公知抛出的“... 2024-05-13
-
最近在视频号直播,谈到美国像苏联一样解体的外七条和内七条,总结起来就是十四条理由。外七条:1. 美国处于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战略防御阶段三战是冷战,冷战是混合战争模式。... 2024-01-27
- 王家新的跨界狂欢王家新一直是个争议人物,比如他的官员艺术家身份,但主要的是他的书法引发争议,比如王家新书法被指“乱喊价”,一幅作品喊价1.5万到2万。这究竟是在为艺术... 2025-07-02
-
人民网下架288分女生视频,彻底撕下她的体面,原来我们都被骗了
高考放榜季,河南的小赵考取288分,全家欢呼的视频一夜爆红。母亲的一句“健康开心就好”感动了全网,甚至引得众官媒纷纷转发,称赞这种教育观。然而在有了人气以后,女孩和母... 2025-07-02 -
四个字“决策失误”能掩盖掉24亿建古城四年累计亏损超10亿背后的问题么
01央视《焦点访谈》6月27日报道了关于耗资24亿元建造的湖南张家界大庸古城调查情况。02伪古镇、古城可以说现在是烂大街的项目了,尤其是像我住在江浙沪一带,那周末古镇自驾游... 2025-07-01 - 整治形式主义,这话央国企人听过很多次。可年年讲,年年有。从会议通知到拍照打卡,从APP签到到多轮汇报,形式不但没减少,反而越来越细、越来越重。这一套操作整得大家实在不... 2025-06-30
- 人民日报6月29日头版推出金社平文章《在破除“内卷式”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指出,“要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主动破除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和‘内卷式’竞争。”政府有引导... 2025-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