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条新闻,全翻车了

繁体

人类最大的特长,是撒谎。

当年在上专业课时,老师告诉我们,新闻四个原则中其中一个就是“真”。很可惜,真这个字写起来容易,然而许多人却渐渐忘记这个字怎么写,甚至明知道怎么写,还是刻意装出不会写的样子。

这几天刷到几条新闻,很有意思。

第一条新闻是这个:

四条新闻,全翻车了

本来只有个别几家媒体报道,谁知随着报道的媒体越来越多,此时此刻甚至已经冲上了热搜。

这条新闻说得是跨年夜一名女子摆摊卖气球,一晚上进账6523元,追平一个月工资。女子说她卖气球有营销策略,比如提供笔让顾客写下愿望,提供拍照服务,让每个顾客都能拍出满意的照片等。

也是因为这些策略,让她进价2元的气球,当晚可以卖到一个10-40元不等。

这个新闻很励志,媒体在告诉人们,只要有头脑,就不愁赚不到钱,甚至一晚上就能赚到一个月的工资,多么励志。

新闻很美好,评论却很难看,评论区是这样的:

四条新闻,全翻车了

四条新闻,全翻车了

四条新闻,全翻车了

第二条新闻是这个:

四条新闻,全翻车了

同样是卖气球,同样是在跨年夜,在人流密集处销售,结果却大不同。和上面那名成都的女子相比,重庆这名女子就显得凄惨很多。

千元的成本购入气球,准备在跨年夜售卖,结果生意惨淡,最后无奈之下女生只能将自己花钱进的气球全部放飞了。

这两个新闻放在一起对比着看,其实很尴尬,不知道哪里尴尬,但总有一种智商被侮辱的感觉。可能有人会说,做生意就是这样,有人赚钱有人亏本,这是常态,无需大惊小怪。

这种说法其实没什么问题,但请继续往下看。

第三条新闻,是这个:

四条新闻,全翻车了

这条新闻说得是近日多家银行披露了高管2023年度工资的补发情况,涉及金额从数十万到数百万元不等。在这其中,平安银行副行长补发金额最高,为269.95万元,民生银行董事长则补发了214.21万元。

光大银行董事长的薪酬则被扣回调整,具体金额和原因未披露。媒体在在报道时还提到,多家银行已建立薪酬追讨机制,对违法违规或出现风险问题的高管及员工,其绩效工资可能会被追回或扣减。

这个新闻的有意思之处就在于,媒体将其当成正面新闻来发的,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是为了告诉网友,你看,哪怕是银行高管,只要事情做好了就有奖励,做错了也会扣工资,你看多严谨、认真、公平。

然而网友似乎并不买账,新闻发出后评论区无一例外全是这番景象:

四条新闻,全翻车了

四条新闻,全翻车了

我更好奇的是,有钱人的世界是真的看不懂,一年少发了一两百玩,居然还能无所谓,毫无怨言,继续“奉献”,这些行长们得有多热爱这份工作。

第四条新闻,是这样的:

四条新闻,全翻车了

说得是松花江采冰父子月入万元,有媒体在报道时刻意截取了原新闻的一部分,只保留了“月入过万”这个关键词。

你没看错,这些新闻大部分都很励志,而报道这些新闻的媒体可能都以为自己能把网友往正向的方向引导,结果却还是翻车了。

之所以翻车,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当你仔细揣摩这些新闻,会发现其中有很多让人不可思议的细节。

比如第一条新闻,媒体说女子以2元的成本进购了120个气球,价格10-40元一个,一晚上卖了6523元。可这个账似乎怎么算都不对,哪怕全部卖40元一个,加在一起却只有4800元,距离所谓的6523元还有很大一截,我不知道这个账是怎么算的。

再说120个气球,新闻中的这种气球,20个放在一起你可能就没办法去摆摊,因为太占位置了,又不安全,况且100多个,多少有点侮辱人的智商了。

第二条新闻就不多说什么了,完全就是在打脸第一条新闻。尤其是媒体在报道第一条新闻时,刻意强调对方提供拍照服务,所以才能赚钱,而第二条新闻中由于没有营销策略所以才会失败,更是漏洞百出。

众所周知,拍照是很耗费时间的,尤其是每个人的审美都不同,可能有时候卖出去一个气球再加拍照需要二三十分钟。120个气球,我们暂且算一个气球拍照10分钟,这就是1200分钟,也就是20个小时。

跨年活动基本从下午开始到凌晨十二点结束,这意味着新闻的女子需要连续20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才能实现。

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第三条新闻,直接就无力吐槽了。少发二百多万,注意这里指的是少发,意思是除了这二百多万,其实工资还是有发,还是有收入的,总共加在一起是多少,我们普通人不得而知,甚至不敢算。

我不想把话说得太难听,但媒体们把这事看得无比正常,甚至当成正面来宣传,是否有点不妥当。

第四条新闻,媒体只告诉我们采冰月入过万,却隐去了凌晨零下20度出门,一直持续到天黑的高强度工作,隐去了这份工作到底有多累,以及其危险性,隐去了在采冰过程中衣服一旦湿了,无法马上换掉,只能在零下一二十度的天气中坚持的艰辛。

四条新闻,全翻车了

《罗生门》中有句经典名言是这样说的:

撒谎是人之本性,在大多数的时间里,我们甚至不能对自己诚实,只会给自己的自私自利辩护。

文章写尽太平事,不肯俯首见苍生。

谎言一旦被拆穿,它往往就会变得比所有真相更加丑陋。

某些人,只管告诉网友眼前的新闻有多励志,别人的案例有多积极向上,但他们似乎从来不告诉我们,这些案例和新闻背后的心酸和风险,只顾着正能量完全不讲逻辑,不顾智商。

生而为人,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缺陷,或笨、或蠢,又或者是懒,这些都可以原谅,但唯独坏不可饶恕。

尤其是那种把别人当傻子,自以为自己聪明的坏。

来源:顾礼先生

本文初摘录于:2025-01-04,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5-01-04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打鸡血

    01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那个狂热岁月,除了革命、造反,还有对“鸡血疗法”的狂热追捧。当时的人们,对此深信不疑。1952年11月,江西南平的老中医俞昌时,在工作中偶然发现,鸡... 2025-04-20
  • 三河市市委书记的“新衣”

    三河市市委书记的“新衣”有个耳熟能详的丹麦童话,国王光着身子在大臣和全城百姓面前走过,要么夸国王的新衣好看,要么不吭一声、噤若寒蝉。最近三河市市委书记(据公开消息... 2025-04-20
  • 如果你在三河当次要负责人,敢劝一把手吗?

    如果你在三河当次要负责人,敢劝一把手吗?

    愚蠢有什么好处没有?当然有,就是每个愚蠢的行为,都可以经历很多轮的复盘,而聪明的做法,往往只被人拿来欣赏。下午咱们聊了三河市主要负责人被免职的问题。有朋友留言问:... 2025-04-18
  • 陈先义:他在挑战人民群众容忍的底线

    关于河北三河把街头招牌改变颜色的问题讨论,渐渐深入理论层面的分析。有一种分析,认为这个什么小付书记实在是把个人审美强加给大众审美,是一种典型的为官者的任性。果真是... 2025-04-17
  • 三河市换招牌事件:教员76年前的警告正在应验​

    2025年4月,河北三河市燕郊开发区的商户们陷入了一场无奈的风波。蜜雪冰城那标志性的红底招牌被强行刷成绿色,三河市儿童医院的红十字标识也一度被涂改为灰色。众多商铺只因三... 2025-04-17
  • 宏大叙事卢克文,见微知著九边,逻辑鬼才远方青木,爱国八股占豪

    关注渔,而非鱼。写作业,而非抄作业。做逻辑思考,非交易指导。教员说,凡事抓主要矛盾,方向写主流文章。教员又说,无论队友还是对手,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康熙大帝在... 2025-04-17
  • 连警徽底色都敢改:三河市回应“警徽改色”

    极目新闻记者 丁伟 肖名远在河北廊坊三河市的商户招牌“变色”风波中,有网友注意到,三河市公安局(西院)的警徽颜色也发生了更改。4月16日,三河市相关部门向极目新闻记者... 2025-04-16
  • 当"不夜城"沦为"跳大神":谁在制造这场虚假繁荣?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全国各地涌现出一座座号称"不夜城"的文旅街区。它们披着"国潮""古风""沉浸式"的外衣,用绚丽的灯光、仿古的建筑、熙攘的人流,营造出一派盛世繁华的景... 2025-04-12
  • 中国画坛的腐败,惨不忍睹

    中国画坛的腐败,惨不忍睹

    在追求丑的过程中,中国美协、画院和江湖术士从来不留余力!作品丑陋、道德丑陋、行为丑陋、心灵丑陋,甚至思想丑陋,伴随着漫天的铜臭气,成为了画坛一道令人惊悚的奇观。奇... 2025-04-12
  • 官方通报女主播“曲曲大女人”被查细节:一开始有恃无恐

    4月1日,税务部门公布5起偷逃税款被处罚案件。悬殊的纳税申报背后隐藏的“玄机”——揭秘网络主播乐传曲偷税案近期,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第四稽查局依法查处了一起网络主... 2025-04-03
  • 讨论:所谓的自由经济、市场经济可能是个伪命题

    一提到市场经济,自由经济,彷佛很现代,很超前,很有生命力。经济发展只要违背自由市场原则就是退步,这样的想法,可能是错误的。因为当前中国经济的困境,正好能证明这个观... 2025-04-02
  • 中国整个社会都要吸取蔡桓公的教训

    扁鹊见蔡桓公先秦 韩非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 2024-10-19
  • 无效的医疗:手术刀下的谎言和药瓶里的欺骗!

    没有高尚品格和信仰,当了医生就是对这个神圣职业的亵渎。患者把人类最为宝贵的生命都交给了这个“神圣的人”,而这个人却对患者的生命不屑一顾 … 医生对病情的过度渲染实... 2024-09-16
  • 清华硕士马翔宇吹响了全民反腐的冲锋号——如同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

    清华硕士马翔宇吹响了全民反腐的冲锋号——如同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新闻和故事所包围。然而,有些故事,它们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文字所能表达的范畴。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清华... 2024-08-04
  • 警惕舆论内鬼,靠影响力改变国人认知,破坏国家战略

    警惕舆论内鬼,靠影响力改变国人认知,破坏国家战略

    布林肯访华期间,有一些奇怪的事一直想谈谈,还是本着沉淀一段时间后再来捋,或许能发现更多的东西。布林肯访华期间发生了什么怪事?当时网络出现顶级流量的骑墙公知抛出的“... 2024-05-13
  • 龙凯锋:美国像苏联一样解体的十四个理由

    龙凯锋:美国像苏联一样解体的十四个理由

    最近在视频号直播,谈到美国像苏联一样解体的外七条和内七条,总结起来就是十四条理由。外七条:1. 美国处于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战略防御阶段三战是冷战,冷战是混合战争模式。... 2024-01-27
  • 三河市市委书记的“新衣”

    三河市市委书记的“新衣”有个耳熟能详的丹麦童话,国王光着身子在大臣和全城百姓面前走过,要么夸国王的新衣好看,要么不吭一声、噤若寒蝉。最近三河市市委书记(据公开消息... 2025-04-20
  • 董小华:深度分析预测中美贸易战的终极结果

    中美经济脱钩断链是近年来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其对中国经济的潜在影响复杂且多维。尽管中美两国经济深度融合已超过40年,但完全“脱钩”的可能,已经随着中美贸易战的加剧,... 2025-04-19
  • 如果你在三河当次要负责人,敢劝一把手吗?

    如果你在三河当次要负责人,敢劝一把手吗?

    愚蠢有什么好处没有?当然有,就是每个愚蠢的行为,都可以经历很多轮的复盘,而聪明的做法,往往只被人拿来欣赏。下午咱们聊了三河市主要负责人被免职的问题。有朋友留言问:... 2025-04-18
  • 陈先义:他在挑战人民群众容忍的底线

    关于河北三河把街头招牌改变颜色的问题讨论,渐渐深入理论层面的分析。有一种分析,认为这个什么小付书记实在是把个人审美强加给大众审美,是一种典型的为官者的任性。果真是... 2025-04-17
  • 三河市换招牌事件:教员76年前的警告正在应验​

    2025年4月,河北三河市燕郊开发区的商户们陷入了一场无奈的风波。蜜雪冰城那标志性的红底招牌被强行刷成绿色,三河市儿童医院的红十字标识也一度被涂改为灰色。众多商铺只因三... 2025-04-17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