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个社会,与丛林世界一般无二。在你看不到的世界里,把人为分了底层、中层和上层。
温馨提示:
本文所写为西方社会现状,请各位龙的传人勿对号入座。
接下来,还是老规矩:无静心,不阅读,否则不如不读。
正文开始:
这个社会有的人,是那些在社会金字塔底部奋力攀爬的小人物,他们的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与挑战;
有的人,则是已步入中年,职业生涯遭遇瓶颈的打工人,面对的是家庭与事业的双重压力;
更有那些出身优渥,早已实现财务自由的天之骄子,他们或许在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
而最为常见的,还是那些自己当家作主的创业者,他们的世界充满了未知与变数。
对于仍在社会底层挣扎的人而言,他们的问题往往围绕着家庭琐事、职场困惑以及人际关系的纠葛。
这些问题,在旁人看来或许琐碎至极,甚至不值一提,但对于身处其中的人来说,却是他们生活中的重压。
每当他们付费向我咨询,我总是希望能尽己所能,成为他们生命中的那束光,引领他们走出迷雾,提升认知,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然而,我也深知,真正的改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一个人若缺乏自我觉醒的意愿,即便我倾囊相授,那些深刻的道理也可能如过耳秋风,难以留下痕迹。
相反,若一个人心中已种下改变的种子,只需轻轻一拨,便能让他从困境中破土而出,重获新生。
但遗憾的是,大多数长期身处底层的人们,由于长时间沉浸在生活的“慢性毒药”中,他们的心灵已逐渐麻木,难以察觉真正的危机所在。
他们往往只关注眼前的烦恼,却忽略了那些潜伏在暗处,更为致命的挑战。
01
底层群体身上的毒瘤
我是一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
这种看似矛盾的心态,其实源于我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在我看来,无论身处何方,底层的社会都如同一个巨大的药缸,其中的“毒瘤”无声无息地,侵蚀着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
这些“毒瘤”可能是贫困、无知、偏见,也可能是绝望与自我放弃。
它们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一种慢性的“中毒”状态,失去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因此,对于那些仍在底层挣扎的人们,我始终保持着一份深切的同情与理解。
我知道,要想帮助他们真正走出困境,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觉醒与自我救赎。
这是一场漫长而艰难的旅程,但我相信,只要心中有光,能勇于认清自我,希望就永远不会熄灭。
说到社会分层的现象时,我们不得不提一个社会现象:底层社会群体,长期所遭受着一种特殊形式的“毒瘤”。
这种“毒”,并非源自肉体上的侵害,而是深植于思想与人性之中的毒素。提及人性,人们往往聚焦于其多面性,如贪婪、恐惧、善良与邪恶等,却鲜有人注意到一种微妙而关键的人性特质——容易满足。
从生物学的角度审视,人类作为动物,天生便具备一种易于满足的特性。这种特性,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许多人深陷社会底层的关键因素。试想,一只饥饿的老虎在捕猎时,展现出惊人的凶猛与攻击性,然而一旦饱腹,即便是面对近在咫尺的猎物,也可能无动于衷。
人类的行为模式同样遵循这一规律。在饥饿状态下,人们往往难以克制消费欲望,对任何食物和物品都充满渴望;而一旦满足,消费动力便大幅下降,甚至对曾经垂涎的美食产生排斥感。这种食欲上的容易满足,是人性的一种直观体现。除了食欲,人类的其他感官欲望亦如此,例如性需求。男性在性满足后,通常会进入一种被称为“贤者时间”的状态,表现出短暂的平静与满足。
同样,情绪层面也极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并快速达到满足状态。
听音乐、阅读小说、观看影视剧等文化活动,都能让普通人迅速沉浸在作品中,实现情绪上的宣泄与满足。
与金钱、地位等客观标准不同,情绪是可以用假象替代,是可以装出来的。
编剧可以创造出超越现实的爱情故事、温暖童年等,通过演员的精彩演绎,让观众代入角色,享受短暂而强烈的情绪体验。然而,这种情绪满足如同泡沫般短暂而虚幻。当潮水退去,强烈的情绪需求再次涌现,因为那些体验并非源自内心真实的情感积累,而是外部刺激的产物。为了满足不断涌动的情绪需求,人们不断寻求新的刺激源,如动漫、游戏、真人秀等多样化的娱乐形式,以及穿越、修仙、后宫、霸道总裁等虚构世界的情节设定。这些廉价的“精神饲料”仿佛无穷无尽,既满足了人们的生理需求,也填充了情绪上的空洞。
当人的大脑被这些感官和情绪的满足感充斥时,便很难再产生对更高层次追求的渴望。这种极易获取的满足感,就像一种慢性毒药,悄然侵蚀着底层社会群体的精神世界,将底层的男男女女们,牢牢束缚在既定的社会层级中。
这种精神上的麻痹,不仅阻碍了个人成长与进步的可能性,也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与分化。
因此,你需要深刻认识并警惕这种“毒瘤”的危害,努力激发自我的内在动力。
02
中层社会追求金钱
中层群体不仅是社会的中流砥柱,更是大众群体中的佼佼者。
这一群体,普遍具备高度的理性和智商,他们深知虚假的满足如同泡沫,虽绚烂一时,却终难持久。一些虚假的满足,比如刷爽文、爽剧,往往缺乏深度和真实性,无法给予他们内心真正的安宁与满足。所以,中层群体不会在爽文、爽剧上过多关注。
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来看,人的大脑结构复杂,分为:动物脑、情绪脑和理智脑三个部分。
动物脑位于脑干,负责基本的感官本能反应;情绪脑则位于中间,控制人的情绪波动;而理智脑,作为最高级的存在,位于大脑皮质层,主导着逻辑与理性思维。当理智脑占据主导地位时,它能够有效地抑制动物脑和情绪脑的过度活跃,引导人们以更加理性的态度和行为,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社会中层群体,正是这样一群理性占据上风的人。
他们深知,真正的满足不应仅仅停留在感官和情绪的层面,因为这样的满足虽然能够带来短暂的欢愉,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无尽的空虚与无聊。他们渴望的是更高层次的满足,是那些能够触动心灵深处、带来持久真实感的体验。于是,他们开始寻找一种能够破解动物性满足的“解药”。
这种解药,并非虚无缥缈的幻想,而是实实在在的金钱与财富。
当然,这里所说的金钱,并不仅仅指钱有多少,更是指它所代表的一切——财富、成就、满足感、被崇拜和价值感。与感官和情绪的短暂、虚幻、廉价满足相比,金钱所带来的成就感和价值感无疑更加持久、真实且充满质感。
追求金钱与财富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充满乐趣和成就的体验。它不仅能够激发人们的斗志和创造力,还能够为他们提供探索真实世界、体验生活乐趣的条件和机会。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仅能够获得物质上的富足,更能够在精神上获得极大的满足和成就感。因此,可以说金钱的满足,正是对动物性满足这种“毒药”的有效解药。
它用真实的满足感打败了虚幻的满足感,让社会中层群体在追求金钱与财富的过程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和真正的自我。
这正是他们孜孜不倦地追求金钱与财富的根本原因所在。而绝不仅仅只是贪图花钱的快感。
03
上层社会“权力是最好的春药”
如果说金钱是破解人生困境的解药,那么权力,则无疑是激发人生欲望的春药。
为什么权力这样重要,以至于上层社会的人们,纷纷投身于对权力的追逐之中?因为这背后,隐藏着人性的深刻洞察,与社会的复杂逻辑。
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血缘关系、情感关系、工作关系等多种联系,但这些关系往往只是表象。
在更深层次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权力关系的体现。每个人都在遵循着各自的规则,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实际上就是这些不同规则之间的碰撞与融合。
在这种碰撞中,权力的确认便应运而生:谁的规则占据了上风,谁就获得了相应的权力;反之,则只能臣服于对方的规则之下。
将这一逻辑推及至更大的社会层面,我们不难发现,社会权力其实就是一个人的规则能够胜过大部分人,从而获得其他大多数人的规则臣服。这种权力的获得,不仅意味着对资源的掌控,更意味着对他人行为的引导与影响。
因此,权力成为了上层社会竞相追逐的目标。权力之所以被称为最好的“春药”,是因为它能够给人带来强烈的掌控感和优越感。当一个人拥有了权力,他便能够感受到自己对他人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这种感受会激发他强烈的自信和自我肯定。
同时,周围人的顺从和臣服,也会进一步强化这种心理满足感。这种满足感,甚至超越了金钱所能带来的快乐。“特权”和“优越感”是权力带来的两大心理效应。一旦体验过这种特权和优越感,人们便很难再摆脱其诱惑。他们会努力维持并扩大自己的权力范围,以确保这种特权和优越感能够持续存在。
因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权力越大的人,越不愿意轻易退位;即便退位了,他们也往往会在幕后继续掌控权力,以保持自己的影响力和地位。当然,关于权力的讨论往往涉及敏感内容,相关权力话题到此为止。
文末结语
各位读者,写今天的内容,是想告诉大家,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有什么样的思维。
你想成为中层社会里的人,就要努力去想如何创造财富,让口袋里多些花花绿绿的钞票。
但这条路,你想靠上班、打工,基本是行不通的,除非你年薪百万起步。
而且,走这条路,是你必须要有一技之长,要自己去做事,不赚固定的死工资,才有可能实现。
毕竟,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想成为中层精英群体,这几乎是你唯一的路。
或者,你学会做销售,这也可以不用赚取固定工资,还可以扩大自己的视野和本领。
说白了,你至少要会一样儿才可以。
而你想成为上层,就要努力拥有权力,你或者进入红顶阶层,或者成为企业老板,那你平时的思维以及处事方式,就要多向上层者学习与靠近。
无论你想成为中层或上层社会当中的一员,最为紧要的是,你不能再用底层社会的思维方式,与这个社会进行碰撞。
因为,这压根就是不同的思维系统。
如果你用底层的思维方式,每天都幻想成为中层,拥有金钱和财富,幻想拥有权力成为上层人士,这都是春秋大梦。
如果还不思进取和悔改,只能说明一个问题:
你只配活在社会底层,就是一个无脑的蠢货。
当然,除此之外,你也可以没有任何的人生目标,像一只猪一样活着,每天浑浑噩噩,直到生命的逝去。
轻若鸿毛的人生,对于有些人来说,也是一种正确人生的选择。。。
最后,还是那句话:授人玫瑰,手有余香。
当然,我也不是你口中所说之圣人,毫无所求,我也是凡人,生活在这红尘里。
所以,亲爱的读者朋友,无论是你的赞赏,还是点一下”赞“,这些于我而言,都是莫大的鼓励。
衷心感谢我的读者朋友们。愿好运永远与你相伴!
来源:张津铭talk
本文初摘录于:2025-01-04,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5-01-04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四个字“决策失误”能掩盖掉24亿建古城四年累计亏损超10亿背后的问题么
01央视《焦点访谈》6月27日报道了关于耗资24亿元建造的湖南张家界大庸古城调查情况。02伪古镇、古城可以说现在是烂大街的项目了,尤其是像我住在江浙沪一带,那周末古镇自驾游... 2025-07-01 - 整治形式主义,这话央国企人听过很多次。可年年讲,年年有。从会议通知到拍照打卡,从APP签到到多轮汇报,形式不但没减少,反而越来越细、越来越重。这一套操作整得大家实在不... 2025-06-30
- 2008年,汶川地震后,电视直播着石家庄的募捐活动,镜头扫过一位位慷慨解囊的企业家、领导干部,最终定格在一个熟悉的面孔上:石家庄团委书记王亚丽。此时的她正代表单位捐出... 2025-06-29
- 近日,一份显示为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财政局原党组书记、局长付雪海的刑事判决书称,付雪海存在更改年龄并曾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因盗窃罪、流氓罪等先后三次被判处有期徒刑等情况... 2025-06-28
- 山沟里,黑灰色的煤矸石层层叠叠地堆积在一起,裸露在地表。一到夜间,一辆辆运输卡车装载着煤矸石驶入山沟,发动机的轰鸣声打破寂静,倾倒煤矸石时“噼里啪啦”的声音响彻山... 2025-06-27
-
负债7亿的创业导师一边给网友们高调传授“如何给用户独特价值,一边自己还有巨额债务尚未还清。这个一半荒诞、一半凄凉的故事最近在老人鞋第一品牌——足力健创始人张京康身上... 2025-06-27
-
炸裂!小米前高管惊曝200份“包养合同”:海王帝国里的顶尖美女和学生妹,可能是资本操作
从上海工行行长包养32位女下属到北京医院医生和多名护士存在不正当关系,本以为已经足够离谱,没想到还有更炸裂的。6月25日凌晨,小米前高管冯某某被原配妻子曝光了200多份“... 2025-06-27 -
道禄和尚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4人以“资助孕妇、助养儿童”为名接受捐赠,善款大多用于个人高消费
据澎湃新闻消息,有网友爆料称,“十几年间救助上百名孕妇及弃婴”的道禄因涉案被警方控制。24日,有媒体报道称,多个部门正在联合处置,包括安置其中的20余名妇女儿童。今天... 2025-06-26 - 走进课堂,已经有一半的学生准备好入睡了,还有另一半的学生在做着各种各样的动作,有几个人互相闲聊的,有同桌之间互相打打闹闹的,有拿着零食吃的,有拿着矿泉水喝的,有互... 2025-06-26
-
起底“清大经管”的生意经:从5800元少儿游学营到15.8万元总裁班
澎湃新闻此前报道,一个名为“海宁上川商务发展有限公司”的微信公众号发文《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浙江分院正式揭牌 赋能浙企高质量发展》称,6月22日上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 2025-06-25 - 沸沸扬扬了十几天,知名演员那尔那茜事件调查结果终于公布。通报有针对性地回应了网友最关注的问题。全文有点长,有些地方也很隐晦。我来给大家解析一下。也讲讲背后那些看不... 2025-06-25
- 扁鹊见蔡桓公先秦 韩非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 2024-10-19
- 没有高尚品格和信仰,当了医生就是对这个神圣职业的亵渎。患者把人类最为宝贵的生命都交给了这个“神圣的人”,而这个人却对患者的生命不屑一顾 … 医生对病情的过度渲染实... 2024-09-16
-
清华硕士马翔宇吹响了全民反腐的冲锋号——如同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新闻和故事所包围。然而,有些故事,它们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文字所能表达的范畴。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清华... 2024-08-04 -
布林肯访华期间,有一些奇怪的事一直想谈谈,还是本着沉淀一段时间后再来捋,或许能发现更多的东西。布林肯访华期间发生了什么怪事?当时网络出现顶级流量的骑墙公知抛出的“... 2024-05-13
-
最近在视频号直播,谈到美国像苏联一样解体的外七条和内七条,总结起来就是十四条理由。外七条:1. 美国处于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战略防御阶段三战是冷战,冷战是混合战争模式。... 2024-01-27
-
四个字“决策失误”能掩盖掉24亿建古城四年累计亏损超10亿背后的问题么
01央视《焦点访谈》6月27日报道了关于耗资24亿元建造的湖南张家界大庸古城调查情况。02伪古镇、古城可以说现在是烂大街的项目了,尤其是像我住在江浙沪一带,那周末古镇自驾游... 2025-07-01 - 整治形式主义,这话央国企人听过很多次。可年年讲,年年有。从会议通知到拍照打卡,从APP签到到多轮汇报,形式不但没减少,反而越来越细、越来越重。这一套操作整得大家实在不... 2025-06-30
- 人民日报6月29日头版推出金社平文章《在破除“内卷式”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指出,“要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主动破除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和‘内卷式’竞争。”政府有引导... 2025-06-29
-
朱镕基之子朱云来2017年清华演讲:犀利点评当前中国问题(深度醒脑)
最近经常在思考,在这场经济下行周期中,我们到底处于什么位置?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短短几年就突然变成人人喊困难,并且愈发困难?最近看了朱镕基之子朱云来在清华大学的一次演... 2025-06-29 - 近日,一份显示为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财政局原党组书记、局长付雪海的刑事判决书称,付雪海存在更改年龄并曾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因盗窃罪、流氓罪等先后三次被判处有期徒刑等情况... 2025-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