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传统文化向低俗化发展

繁体

警惕传统文化向低俗化发展

文前说明:在中国民间,现在依然活跃着一批坚守中国传统文化的老师,他们往往数十年如一日专攻中国传统文化某一领域,其观点常常一针见血,常有拨云见日之感。

书院访师问答随记系列,系零散的问答随记,仅供某一领域同学参考,不代表本书院的观点。

问:老师,您对当今民间传统文化的推广的现状怎么看?

答:中国传统文化正在复兴与繁荣,总体是好的,但是也有一些低俗文化正在蔓延,一些人常常把封建陋习、神密虚无主义视为珍品,一些低俗的传统文化产品不仅没有起到宣传的效果,反而让民众误以为传统文化就是这种低俗文化。

问:老师,您认为当下要警惕哪些低俗文化?

答:这个确实不好讲,讲多了可能会伤了一些人的自尊心,那就警示几点,仅供参考:

一是虚无神秘主义,误解中国传统文化道家思想,把一些宗教上的概念当文化,把算命画符之类视为传统文化至宝。

二是麻醉糊涂主义,误解中国道文化,搞两头皆非的湖涂主义麻醉精神,舍弃家国情怀,缺乏正义与责任担当。

三是委屈奴性主义,误解忠孝文化,误解家国文化,把封建奴才政治文化视为上品,教孩子给父母洗脚之类文化盛行。

四是鸡汤式利己主义,误解礼文化,误解情商真义,为了自己私利,把送礼文化、饭桌文化、面子文化视为珍品。

警惕传统文化向低俗化发展

问:那要怎么办?

答:这个课题太大了,也难以讲清楚,我书院文化已经做了几十年了,也正是为此而努力,总的来讲,有这几点原则可供参考:

一、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正史。我说的是正史。我们中国当代的文化史教材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产品,只能做为一家之言可供参考,但我以为这还不能算正史。

学正史先要学实学。《六经》是实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还有《史记》也是实学,《史记》不仅仅只是史,其实是文哲史一体。

二、中国传统文化是大乘文化。讲的是天人合一的大圆融。大乘文化是圆融的,不强求次第性。比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文化原意是一体的,互相包容,修身就包含了齐家治国平天下,平天下不离修身。但如果按照现代逻辑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个递进关系,这种递进关系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叫小乘法,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小乘法,但中国传统文化主要还是大乘法为主,这个与我们现代思维推理文化有很大的不同,这个要注意。

三、学乐文明。中国文明礼乐并重,但当代中国对乐文明推广不够深,乐文明不仅仅是音乐,中国乐文明是很深厚的文化。当代中国人有心理问题的占比较大,复兴中国乐文明是当代的一项文化大业。学中国乐文明比较好的入手处是学古琴,可学有传统文化传承的古琴文化。

来源:闻月书院

本文初摘录于:2025-02-11,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5-02-11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