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司马南,网上还有一个姓司马的,叫司马平邦。之前司马平邦发了一条简讯,内容是中国语文课本为什么非要把胡适的“破诗”选进来传授给小孩子,甚至还要拿胡适的“破诗”跟鲁迅的诗并列。为此司马平邦很不服气,他说课本编写者这种行为既侮辱了教育,也祸害了孩子,更让胡适出大丑。
我仔细看了看,这确实值得思考。课本上有一首胡适的白话诗,作于1916年8月23日。这首诗很简单,题目为《蝴蝶》。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这首诗写得让我感觉必须热烈祝贺一下胡适先生,那么大学问,却又这么直白,真叫一个深入浅出!
不过说实话这诗确实没啥意思,但是考虑到这是在提倡白话文的初期,1917年胡适还是二十几岁的小年轻,年少气盛,写这样的诗可以理解。
可是在课本上和胡适的这首诗并列放在一起的是鲁迅的诗——《自题小像》,写于1903年,比胡适的诗早了很多年。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我对这首诗印象太深刻了,1977年,就是恢复高考的那一年,我的考题里面就有这首诗,根据“我以我血荐轩辕”来写一些对这句诗的理解。
“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血在这有两个读音,一个xue,一个xie,我的选择是读xie。另一个有理解的部分是“轩辕”,那你要不知道“轩辕”是什么意思那就无从解释,所以这对我来说印象太深了。“轩辕”,就是皇帝,上古帝王,中华民族的始祖,用以代指中华民族。鲁迅这首诗前两句说的是他留学日本的时候受刺激了,只能遥望故乡的风雨飘摇之状。第三句是讲同胞们没有觉醒,所以有寂寥之感。最后一句,直抒胸臆,“我以我血荐轩辕”,这是毕生实践的格言。
鲁迅先生为什么写这首诗?因为他当时剪了辫子。他有一篇文章很有名,叫《藤野先生》,里面是这样描述的: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像极了一座富士山,在日本了形成富士山清国留学生,这种描述都是极其辛辣的讽刺。
鲁迅把头发剪了,然后写了《自题小像》这么一首小诗,现在我们可以说,剪发是青年鲁迅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自觉接受民主思想的鲜明的标志。
后来咱们大家读鲁迅读的最多的是《呐喊》,鲁迅说自己的思想有几个发展阶段,比如弃医从文之类的,这个志向就是在他写了这首诗之后确立的。
因此青年鲁迅的鸿鹄之志,便通过《自题小像》这首小诗而体现出来了。把鲁迅先生毕生实践的格言和胡适的白话诗放在一起,难怪司马平邦急眼,我也认为这不太妥当。
课本的编辑老师,您的思想太深刻,深刻到我们有点膈应。我发现有很多马屁精说胡适的《蝴蝶》太精妙了,通过对一只独自在空中飞着的黄蝴蝶的描写,营造了诗人远离家人,孤身一人在国外求学孤独苦闷的心情,文风朴素自然。
当初胡适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开始用白话文写诗,我们是赞成的。直到今天,那也是重要的,因为这是有进步意义的。但是把白话诗和爱国诗硬放在一起,这一做法,教材编写者到底是怎么想的?我确实想不明白。
我不是批评胡适,不是说不可以这样写,也不是说写的不好,就只是想问我们编教材的老师把这两首诗放到一块儿,到底是什么意思?
有人说因为我浅薄,所以我不理解胡适先生伟大而深刻的思想,不理解“黄蝴蝶”其实是胡适本人的孤独心灵的外化,是那凄然情绪的意象化。但我确实认为这两首诗放在一块儿,把胡适这首诗的水平抬到鲁迅先生的爱国诗那么高的程度实在有点过了。
来源:司马南、原标题:向编教材的老师请教
本文初摘录于:2024-01-24,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4-01-25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4月1日,税务部门公布5起偷逃税款被处罚案件。悬殊的纳税申报背后隐藏的“玄机”——揭秘网络主播乐传曲偷税案近期,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第四稽查局依法查处了一起网络主... 2025-04-03
- 一提到市场经济,自由经济,彷佛很现代,很超前,很有生命力。经济发展只要违背自由市场原则就是退步,这样的想法,可能是错误的。因为当前中国经济的困境,正好能证明这个观... 2025-04-02
- 三起案件背后的共性问题——犯罪金额标准是否陈旧,淫秽物品认定标准、由谁认定,仍有厘清的必要。日前,河南南阳网络文学作家李鑫(笔名:“龙璇”)因作品涉黄,犯制作、贩... 2025-04-02
-
“我们跑高速去试驾都在车上睡”,车企销售人员极力宣传智驾系统的强大功能,淡化风险
4月1日,小米汽车智驾系统引发的事故在汽车行业内引发关注。资深汽车研发工程师周强(化名)在接受新黄河记者采访时指出,国内部分车企在智能驾驶系统的用户引导方面存在缺失... 2025-04-02 -
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2020年,所有适龄考生中,能进985的孩子仅1%,50%的孩子进不了高中,80%的孩子无缘本科。有的省份1.3%的考生能考上985,而有的省... 2025-03-30
-
两个人的牵手,一群人的狂欢。好端端的3月马拉松,因为一只乱入的镜头,变成了一场春日的艳遇。就是这始于搂肩的动作,引发了连日的流量狂潮。搂就搂了,作为出征队友间励志和... 2025-03-30
- 李县长坐在办公室里,眉头紧锁,盯着桌上那份财产申报表。填,还是不填?怎么填?填多少?他心里明白,这不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而是仕途上的一场豪赌。填得太实在,别人会说... 2025-03-28
- 随着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质疑,一纸检测报告引发的食品安全风暴正在经历戏剧性转折。0113家送检,为何仅1家幸免2025年3月,《消费者报道》对市售13款“零添加”酱油的突击检测... 2025-03-28
-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一桩桩毁人三观的丑闻,如同一颗颗重磅炸弹,不断冲击着大众的认知底线。一、官场秽闻频发,道德牌坊轰然倒地从张瑾瑜,到扬州的戴路,再到近期那... 2025-03-28
-
整天“局”啊“处”啊的,感谢这领导那领导的,党政机关别再滥用这些词了
前几个月,热门段子调侃说凡是公务员回家过年,平日里的小李小张小王就会摇身一变成为张处、李处和王局。尤其是同学会、家族聚餐一类的聚会上,更是叫的人起劲儿、听的人开心... 2025-03-28 -
农村腐败有多猖狂?村支书:市长见了我都要低三下四,你算个球!
“市长见了我都得低三下四,你算个球?”听听,这口气!这可不是电视剧里的反派台词,而是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大和乡岗石村副支书对着记者放的狠话。更离谱的是,这哥们儿放完... 2025-03-28
- 扁鹊见蔡桓公先秦 韩非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 2024-10-19
- 没有高尚品格和信仰,当了医生就是对这个神圣职业的亵渎。患者把人类最为宝贵的生命都交给了这个“神圣的人”,而这个人却对患者的生命不屑一顾 … 医生对病情的过度渲染实... 2024-09-16
-
清华硕士马翔宇吹响了全民反腐的冲锋号——如同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新闻和故事所包围。然而,有些故事,它们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文字所能表达的范畴。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清华... 2024-08-04 -
布林肯访华期间,有一些奇怪的事一直想谈谈,还是本着沉淀一段时间后再来捋,或许能发现更多的东西。布林肯访华期间发生了什么怪事?当时网络出现顶级流量的骑墙公知抛出的“... 2024-05-13
-
最近在视频号直播,谈到美国像苏联一样解体的外七条和内七条,总结起来就是十四条理由。外七条:1. 美国处于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战略防御阶段三战是冷战,冷战是混合战争模式。... 2024-01-27
- 2025年4月1日,台湾海峡突然成了全球的焦点。一大早,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等兵力,位台岛周边组织舰机多向抵近台岛,开始了一次突然的联合演... 2025-04-03
-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王睿】刘振亚(亚亚)女士与区桂芝老师先后遭遇台湾当局查水表,或被驱逐出境,或被指控不适任。在台湾风行思想检查的当前,拉扯出一个别有意思的课题... 2025-04-02
-
脑洞:杨晓明被判死刑谣言为什么流传如此之快?背后是14亿人对疫苗安全的深深忧虑。而附条件上市的疫苗企业在上市4年后,按法律有义务给公众一个答案。最近几日,被冠以“科兴... 2025-03-30
-
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2020年,所有适龄考生中,能进985的孩子仅1%,50%的孩子进不了高中,80%的孩子无缘本科。有的省份1.3%的考生能考上985,而有的省... 2025-03-30
-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一桩桩毁人三观的丑闻,如同一颗颗重磅炸弹,不断冲击着大众的认知底线。一、官场秽闻频发,道德牌坊轰然倒地从张瑾瑜,到扬州的戴路,再到近期那... 202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