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教材的老师将鲁迅的自体小像和胡适的“两个蝴蝶”并列

繁体

我是司马南,网上还有一个姓司马的,叫司马平邦。之前司马平邦发了一条简讯,内容是中国语文课本为什么非要把胡适的“破诗”选进来传授给小孩子,甚至还要拿胡适的“破诗”跟鲁迅的诗并列。为此司马平邦很不服气,他说课本编写者这种行为既侮辱了教育,也祸害了孩子,更让胡适出大丑。

我仔细看了看,这确实值得思考。课本上有一首胡适的白话诗,作于1916年8月23日。这首诗很简单,题目为《蝴蝶》。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这首诗写得让我感觉必须热烈祝贺一下胡适先生,那么大学问,却又这么直白,真叫一个深入浅出!

不过说实话这诗确实没啥意思,但是考虑到这是在提倡白话文的初期,1917年胡适还是二十几岁的小年轻,年少气盛,写这样的诗可以理解。

可是在课本上和胡适的这首诗并列放在一起的是鲁迅的诗——《自题小像》,写于1903年,比胡适的诗早了很多年。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我对这首诗印象太深刻了,1977年,就是恢复高考的那一年,我的考题里面就有这首诗,根据“我以我血荐轩辕”来写一些对这句诗的理解。

向编教材的老师请教

“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血在这有两个读音,一个xue,一个xie,我的选择是读xie。另一个有理解的部分是“轩辕”,那你要不知道“轩辕”是什么意思那就无从解释,所以这对我来说印象太深了。“轩辕”,就是皇帝,上古帝王,中华民族的始祖,用以代指中华民族。鲁迅这首诗前两句说的是他留学日本的时候受刺激了,只能遥望故乡的风雨飘摇之状。第三句是讲同胞们没有觉醒,所以有寂寥之感。最后一句,直抒胸臆,“我以我血荐轩辕”,这是毕生实践的格言。

鲁迅先生为什么写这首诗?因为他当时剪了辫子。他有一篇文章很有名,叫《藤野先生》,里面是这样描述的: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像极了一座富士山,在日本了形成富士山清国留学生,这种描述都是极其辛辣的讽刺。

鲁迅把头发剪了,然后写了《自题小像》这么一首小诗,现在我们可以说,剪发是青年鲁迅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自觉接受民主思想的鲜明的标志。

后来咱们大家读鲁迅读的最多的是《呐喊》,鲁迅说自己的思想有几个发展阶段,比如弃医从文之类的,这个志向就是在他写了这首诗之后确立的。

因此青年鲁迅的鸿鹄之志,便通过《自题小像》这首小诗而体现出来了。把鲁迅先生毕生实践的格言和胡适的白话诗放在一起,难怪司马平邦急眼,我也认为这不太妥当。

向编教材的老师请教

课本的编辑老师,您的思想太深刻,深刻到我们有点膈应。我发现有很多马屁精说胡适的《蝴蝶》太精妙了,通过对一只独自在空中飞着的黄蝴蝶的描写,营造了诗人远离家人,孤身一人在国外求学孤独苦闷的心情,文风朴素自然。

当初胡适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开始用白话文写诗,我们是赞成的。直到今天,那也是重要的,因为这是有进步意义的。但是把白话诗和爱国诗硬放在一起,这一做法,教材编写者到底是怎么想的?我确实想不明白。

我不是批评胡适,不是说不可以这样写,也不是说写的不好,就只是想问我们编教材的老师把这两首诗放到一块儿,到底是什么意思?

有人说因为我浅薄,所以我不理解胡适先生伟大而深刻的思想,不理解“黄蝴蝶”其实是胡适本人的孤独心灵的外化,是那凄然情绪的意象化。但我确实认为这两首诗放在一块儿,把胡适这首诗的水平抬到鲁迅先生的爱国诗那么高的程度实在有点过了。

来源:司马南、原标题:向编教材的老师请教

本文初摘录于:2024-01-24,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4-01-25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