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 纸纹 护眼

  《浣溪沙. 楼角初消一缕霞》出自宋词三百首,其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贺铸。其古诗全文如下:

  楼角初消一缕霞,淡黄杨柳暗栖鸦,玉人和月摘梅花。

  笑捻粉香归洞户,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

  【前言】

  《浣溪沙. 楼角初消一缕霞》是由北宋贺铸所作,是一首对吟咏闺情的词,通过写景赞美一个纯洁如玉的少女,给人以清幽淡雅的感觉。上阕写景,红消霞散,淡柳栖鸦;玉人、月色、梅花,意象叠加,有无穷韵味。下阕集中写“玉人”折梅归户、垂下窗帘的连续动作,以心理描写作结,表现了一位闺中玉人的春思与情感。全篇意境优美,氛围清幽,深得言情高手“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之要旨。

  【注释】

  ①浣溪沙:本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沙溪》

  ②杨柳暗栖鸦:杨柳幽暗处,栖息着归林的乌鸦。化用古乐府《杨叛儿》:“杨柳可藏鸦”意谓春色已浓

  ③和月:趁着月色

  ④捻:摘取。粉香:指梅花的花香,此以花香代替花枝。洞户:室与室之间相通的门户

  ⑤寒似:寒于。夜来:昨夜。些(sǎ):语助词。楚辞中往往有将“些”置于语尾之例,如《招魂》日:“魂兮归来,去君之恒干,何为乎四方些。”夜来:昨天

  【翻译】

  楼角上刚刚散去最后一缕晚霞,淡黄色的柳枝上静静地栖着几只乌鸦,美人正乘着月色摘取娴雅的梅花。她微笑着,捻着一枝新花,回到深邃的洞房里,又放下帘幕护着窗纱。阵阵料峭的春风吹来,像昨夜一样寒侵肌肤。

  【赏析】

  这首小令是一幅初春夕照图,并以轻淡的笔触描绘了一位美人傍晚到入夜时的生活片断。全词以写景为主,把美人和月摘梅也作为月夜美景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使整个画面充满生气,美丽迷人,体现出潇洒脱尘的风致。

  开头出现在画面上的不是一座高楼的全貌,而是它的一角。这一角红楼,正具有“动人春色不须多”的艺术魅力。在它上面,一缕晚霞正在消逝。用“初”就是说那一缕霞光,眼看着正在消失,从时间说有个变化的进程,但它是那样快。不过人却是看得见,感觉得出来的。总之,这一句不是一幅静止的画,它给人以动感。“淡黄杨柳暗栖鸦”。杨柳淡黄,知是初春。“绿柳才黄半未匀”(杨巨源),“看尽鹅黄嫩绿”(姜夔),指的都是初春。在淡黄杨柳之中,有乌鸦栖息其中。这里用了一“暗”字,就更给人以景物清幽之感。但下句境地更美:玉人,本来是美的;月下玉人,更美;月下的梅花,那该是“疏影横斜”、“暗香浮动”吧。正是“以境衬人”,则月美。花美,人更美了。上阕展现的是一幅清幽澹雅的图画,有超尘绝俗之感。

  下阕紧承人在月下摘花,轻轻启开她的心扉。“笑捻粉香归洞户”,她要回到房间里去了,手里捻着梅花,脸上笑盈盈的。作品像密封的罐头,未透出一点味儿,没有说明这个“笑”是因梅花的清新气息令人高兴而笑,还是想起了旁的什么事情来。

  她回到闺房以后,只做了一件事:“更垂帘幕护窗纱”。放下帘幕,使它挡住纱窗,因为东风吹来,比入夜时又冷了一些,为的是使屋子里暖和点。这“寒”的程度的加深,她在室外时就已感觉到,所以才归户,垂帘。这缘故移到末句点明,是《浣溪沙》作法上的需要。此调下片首两句大都用对偶句,末句单承作结,极不易写好。张炎《词源》说到词的“末句最当留意,有有余不尽之意始佳”,所举擅于此道的词人中就有贺铸。贺词小令的结尾确是不凡,其手法是多样的。这里“东风寒似夜来些”一句,既绾住上两句的归户与垂帘的人物活动,又回带上片从霞消到月上这段时间历程,可称妙笔。

  全词意境清幽淡雅,朦胧优美,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