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vchan.cn
- 吴法宪 繁体
要打开津浦路西的局面,首先就要把萧县的工作做好。当时,萧县县委领导下的县大队有一千七百多人,大队长耿蕴斋,副大队长孙象涵、吴信容。我们到达萧县后,又把这支部队编为苏鲁豫支队的第七大队,并派去兰廷辉当了政委。七大队分作两个部分,一部分在津浦路以东,由孙象涵率领,大约有五个连。一部分在津浦路以西,由耿蕴斋带领,也是五个连。我们到萧县后,除县城外,帮助所有的区都建立了民主政权,同时,又帮助县委新组建了一个县大队,很快又发展到一、两千人。这段时间,我们基本上没有打什么仗,但由于我们收缴了大量国民党遗弃的枪支,武装了部队,队伍发展极其迅速。
不久,我们又越过津浦路,向灵壁、泗县、睢宁推进。这样,就从西北到东南再到西南,形成了对徐州的三面包围之势。我们的这一行动,使得日军大为恼火。在此之前,日军根本不把八路军放在眼里,他们狂妄地认为,八路军只是一些手持土枪土炮的农民,用伪军就足以对付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八路军不仅没有被消灭,反而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在不长的时间里创建了大片抗日根据地,开辟了广阔的敌后战场,而且还闯入了他们的心脏地区。这使日本侵略者大吃一惊,开始认识到八路军绝对不是一伙不堪一击的乌合之众。因此,开始准备认真对付我们。
六月初,专门针对八路军的日军大“扫荡”开始了。在扫荡以前,我们就得到消息说,日军的这次“扫荡”,集中了近六千兵力,从徐州、夹沟、宿县、灵壁、睢宁、时村,分七路向我们苏鲁豫支队进行合围,下定决心要把我们搞掉,最少也要把我们撵出徐州东南地区,解除对津蒲路的威胁。
过去我们还没有经历过的这样大规模的“扫荡”,当时,支队部只剩下我、彭明治、田维扬三人。我们三人研究后一致认为,要应付敌人的这次“扫荡”,就必须将部队集中到四面都有山的铜山县张山集和褚兰集一带去。因为我们的部队刚刚南下,还没有开展挖“抗日沟”的活动,敌人一来“扫荡”,我们在平原地区没有什么依托,而敌人的汽车、坦克却可以横冲直撞,畅通无阻。在这种情况下,要准备反“扫荡”,就必须要依靠山。张山集、褚兰集一带四面都是山,虽然山不是很高,但比平地还是要好得多。
彭明治和我随即发出命令,命令部队立即全部集中到张山集和褚兰集地区。当晚,部队经一夜急行军,全部到达了指定位置。部队刚部署完毕,就发现敌人的坦克、汽车一路一路浩浩荡荡地过来了。很快,将近六千人的日军的快速部队,就包围了张山集和褚兰集。除步兵外,日军还配置有五十多辆汽车、二十门大炮和两辆坦克。
根据战前的部署,我们四个大队各挡一方,日军用坦克冲了几次,始终也没有冲过来,反而冲到山沟里去了。山区不通公路,敌人的汽车也过不来,日军便改用大炮轰。从中午十二点一直打到天黑,不知道打了多少炮。那里的山没有树,都是光秃秃的石头,炮弹打来,石头就满天飞,弄得我们很难受。我、彭明治、田维扬三人,各在一块石崖下,用电话指挥部队。队伍各自依凭紧急筑起来的工事,独立顽强抗敌。就这样,敌人发起的几次攻击,都让我们给打了下去了。一直到晚上,敌人也始终没能前进一步。我们守住了这个山区。
随着黑夜的来临,彭明治问我:“政委,怎么办呀?”我说:“你的意见呢?突围吧!”彭说:“对,要突围,还回到津浦路西去,西面的萧县、永城是我们的根据地,往东不行,我们对那里的地形不熟对我们不利。”
我完全同意他的想法,认为应该趁着黑夜突围出去。我们当即安排全支队分三路突围,一大队、二大队各一路,三大队和七大队一起为一路,支队部随一大队跟进,二大队断后。
天黑以后,我们派侦察部队下山侦察,发现前来围攻的七路敌人之中,已有四路由原路退回了,只有三路敌人还没有走,村子里没有动静,敌人的包围圈中出现了空隙。
我们迅速从敌人的空隙中穿插行进,因为队伍没有什么辎重,都是轻装,很容易的就突了围。敌人还在那里打炮,我们就已经走到敌人的后面来了。我们随即加快脚步,整整走了一个晚上,仍从夹沟越过了津浦路。因敌人抽调兵力围攻我人,这里防守空虚,是个空档。一过津浦路,天就大亮了。
夹沟的西面有一块叫黄藏峪的山地,山里有个大寺庙,庙前有个大森林。过了津浦路后,我们考虑部队打了一整天,又接连两个晚上都在赶路,就把二大队放在黄藏峪的口子上警戒,让其余部队在森林中稍事休息。不料还没等我们吃上饭,敌人已跟踪前来。听到枪响,部队顾不得吃饭就冲上了山顶。彭明治下了死命令,要二大队无论如何也要在山口守住。敌人拼命地攻,二大队坚决抗击,连续打退了敌人的几次冲锋。由于战场是在山区,敌人的坦克、汽车无法前进,而山背后却是我们的根据地,因此我们在二大队顽强阻击的掩护下,支队主力很快就撤回到王白楼、洼子口地区,回到了根据地。就这样,经过两天一夜的阻击,我们终于脱离了敌人的包围圈,彻底粉碎了敌人的七路围攻。前来围攻的日军全部退回了据点。
这一仗,是我们到苏鲁豫边区以来,伤亡最严重的一次战斗。我们全支队伤亡近六百人,当然是伤的多、亡的少。二大队政委蔡元兴被炮弹击中牺牲了,牺牲了这么好的一个干部,真令人痛心!除此之外,还牺牲了一些连、排干部。
应当说,彭明治在这次战斗中指挥若定,表现得很沉着,很坚定。本来,敌人的这次七路围攻,兵力和武器装备都超越过我们,敌人把我们看成是心腹大患,不把我们撵走他就不会放心,所以下定决心发动这么一次大“扫荡”,对我们来说这一仗非常难打。当时彭明治的身体不好,梁兴初又不在,但他仍然同我和田维扬一起坚持了两天一夜,没有犯病,而且始终精神饱满,情绪高涨,最终指挥部队突出重围,打破了敌人精心布置的七路围攻。
部队能基本完整地回到根据地,我很高兴。回来后,我直夸彭明治这次指挥得好。他却说:“政委,你还说这个话。这次我没有搞好,伤亡了这么多人。”我说:“还要怎么好法呀?想把敌人全部消灭,那是不可能的。他们都是机械化部队,武器装备好,行动迅速。主要是我们的伤亡大了一点,这是个损失,不过我们把伤兵都弄回来了。而且,经过这一次战斗,我们尝出了滋味,知道敌人的大‘扫荡’是怎么个‘扫荡’法,小‘扫荡’是怎么个‘扫荡’法,这种经验对我们以后进行反‘扫荡’很有意义。最重要的是,从这次战斗中可以得出这样的一条经验,对我们八路军,日本鬼子就是没奈何。”彭明治很赞同我的意见,说:“政委,你说得好啊!”
经过了这次反“扫荡”,我觉得彭明治在打仗这方面很有经验,他很沉着,很稳重,从不冒失,经过这段时间单独行动的考验,我认为他是一个非常称职的军事指挥员。
结束了这次反“扫荡”,我们便从王白楼、洼子口地区继续向西,往萧县、砀山、永城前进,最后在孙老庄住了下来。
七、挺进皖东北
一九三九年六月底,一一五师代师长陈光在梁兴初所派的一支队护送下,带动一个骑兵排,出乎意料地来到了我们支队部。看到陈光到来,大家不知道有多么高兴。刚粉碎了敌人的“扫荡”,现在师长又来了,这对我们是多么大的鼓舞。
陈光代师长住下以后,首先听取了我们汇报。我们汇报的主要内容是:
一、队伍发展情况。我们六八五团从一九三八年十月从山西离开一一五师师部以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已经由三千多人发展到了一万二千多人。现在的苏鲁豫支队一共是五个大队,每个大队下编四个营,每个营下编四个连,同时每个大队还另编有一个重机枪连。此外,我们还有四个县属游击大队。由于国民党军溃退时,在湖西等地区遗弃了大量枪支,部队的武器装备都得到了更新,原有的都移交给了游击队。
我介绍说,彭明治很注意炮兵的建设。我们经过调查,挖到了一门山炮,于是彭明治就组编了一个炮兵连。由于缺少炮弹,这门山炮我们平时都舍不得用,但在打汉奸土围子时就很有用。一次在河南永城有个汉奸土围子,他有一百多条枪,就是不开门、不投降。彭明治就下令调来山炮,结果,我们只对着城门打了一炮,他们就吓得乖乖地开门缴了枪。
汇报到这里,我开玩笑地说:“那么厉害的山炮是很好,但敌人的这次七路围攻,炮弹打了千百发,我们不是也挨住了吗?并没有吓倒我们嘛!”
陈光也插话说:“师部在反‘扫荡’时,也曾在陆房挨了日军很多炮弹,但我们也没有被吓倒。”
二、彭明治同志就苏鲁豫支队这段时间的战斗情况作了详细汇报,粗略计算,这段时间内我们大体上打了四、五仗,粉碎敌人大小“扫荡”共五次,最大的一次就是铜山东南张山集敌人七路围攻的这一次。在这些战斗中,我们共俘获敌人,主要是伪军,将近三千人,也缴获了数千支枪支。
三、创建了根据地。我说,我们在金乡、鱼台、萧县、永城以及单县、沛县、丰县、铜山的大部分地区都建立了我们自己的县、区政权。这些地区的敌伪都已基本赶走或肃清,只剩下日军孤立地留在据点里。在根据地内,为抗击敌人的军事“扫荡”,挖“抗日沟”的活动正在逐步推广。
四、开展了同国民党抗日部队的统战工作。同国民党的县政权、地方部队联合抗日,他们都听我们的调遣、指挥,只是对国民党人恐怕是有点“右”,以致于现在他们的武装也发展起来,而我们又没有什么理由把他们搞掉。
在汇报的最后我们强调,湖西地区的局面之所以能够打开,主要是因为我们执行了十八集团军总部和师里的指示,积极组织地下党、地下武装和情报网开展工作,对我们帮助也很大。如原挺进支队和萧县县大队等,在我们创建湖西根据地的工作中,都起了很好的作用。还有,彭雪枫支队对我们的配合,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总之,湖西地区局面的打开,完全是上级正确的领导,以及地方党、地方党领导的军队和兄弟部队对我们支援的结果。
听完汇报以后,陈光代师长也简略给我们介绍了师部东进以来的情况,以及日军在陆房进行大“扫荡”的情况。接着就和我们一起研究苏鲁豫支队的下一步工作部署。
陈光代师长完全同意我们的建议,下一步将苏鲁豫支队分别在三个地区进行活动:一、四大队继续留在湖西地区坚持斗争,巩固和发展湖西抗日根据地。由于在军事上一时找不出适当的人选,仍由副司令梁兴初兼任四大队大队长,政治部主任王凤鸣兼任四大队政委。又由于湖西地处陇海路北,离支队部较远,陈光代师长的意见是,四大队就直接归一一五师师部指挥,我们表示完全同意。
二、一大队加七大队的孙象涵部,进入津浦路以东、陇海路以南、洪泽湖以北的皖东北地区活动,以打通和鲁南师部的联系。陈光代师长非常同意这一安排,说:“这个意见好,这样一来,师部和你们之间的联系就打通了,占领了这一地区非常重要。可是要谁去指挥呀?”我自告奋勇地说:“我去可不可以呀?”陈光说:“很好,就你带一大队和孙象涵部东去吧,只是可能会遇到困难。”彭明治说:“政委还能离开支队部吗?”陈光说:“没有关系,还有你们嘛!”
三、支队司令员彭明治,参谋长田维扬,副参谋长黄炜华,政治部副主任郭成柱,率支队主力二、三大队及七大队耿蕴斋部,在陇海路以南,津浦路以西,淮河以北地区活动,打通同彭雪枫支队的联系。
四、七大队耿蕴斋部和孙象涵部由于历史形成的关系,暂不合编,仍旧分两部分活动。
下一步的行动计研究决定之后,陈光代师长高兴地说:“这一部署实现以后,徐州的西北、西南和东南都有苏鲁豫支队在活动,如果我们山东的部队再南下,就将对徐州形成包围之势。徐州在历史上向来就是个重要战略区,我们如果能够控制这个地区,在这一地区坚持抗战,就能牵制住大量日军,这对全国的抗战都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他还交待说:“我回去后,口头向师部、向罗荣桓政委汇报这一新部署,你们就不用再发报了。”
研究完工作以后,我们又陪陈光代师长到部队去检查了一圈工作,接着就召集各大队的大队长、政委开会,请陈光给大家讲当前的形势和今后的任务。对苏鲁豫支队过去的工作,他表示满意,认为我们在湖西地区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对今后的部署,陈光代师长强调主要是发展根据地,压缩敌占区,消灭伪军、孤立日军、建立和扩大自己的队伍。
在战术上,要尽快打小仗、打胜仗,以牵制敌人兵力。他还告诉我们,对津浦路、平汉路、陇海路,暂时都不要去破坏它,破也破不了。因为我们现在还没有力量去控制敌人的交通线,所以任何的破坏都只能是暂时的。相反,如果我们那样做了,就会引起敌人的注意,从而促使敌人发动大“扫荡”,增加我们活动的困难。
讲话的最后,陈光代师长还要我们很好地总结反“扫荡”的经验,发动群众坚持斗争,继续在平原地区开展挖“抗日沟”的活动,准备粉碎日军的大“扫荡”,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缩小敌占区。同时,他还要我们注意经常与师部保持联系,并答应给我们增加一个电台,供我和东去的部队使用。
陈光代师长在支队部住了一个星期以后,说他离开师部很久了,准备回去,要我们派两个连送他,并说,这两个连将来有可能回来,也可能就留在师部。临走的那天,我们牵着马,依依不舍地将陈光代师长一直送过了陇海路,才在那里和他分手告别。他带去的两个连到师部后没有回来,被编入了其它部队。
按照与陈光代师长一起商定的计划,一九三九年七月初,我率一大队及七大队一部从驻地出发,开始往东向皖东北行进。彭明治、田维扬、黄炜华、郭成柱等一直送我到村口,我和他们也分了手。彭雪枫支队特意派出的张爱萍和刘玉柱二人和我们一起东进,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去皖东北建立区党委。从此,我们三人就住在一起,吃在一起。
部队出发的第三个晚上,我们按预定计划在宿县以南、固县以北地区,顺利越过了津浦路。过去的几次过路,我们走的都是宿县以北的夹沟,这次为避免引起敌人注意,我们改走了宿县以南。
越过津浦路的当晚,部队在杨屯集宿营。宿营地距固镇、宿县敌据点有五十里路,距灵壁敌据点也是五十里,距时村据点二十五里。另外这个地区是河网地带,有新濉河、老濉河、濉唐河、新河、沱河等五条河流,从西北到东南横贯其间。河网密布的特殊地形,使得敌人的机械化部队很难顺利通行。我们原以为,在这样的地区宿营,不会有什么问题。
不料第二天早晨,前面担任警戒的部队发现,敌人正从宿县、固镇、灵壁分三路前来合围我们。由于在河网地区,他们无法使用汽车,每路约七、八百人,徒步前进,一下子就来到了我们大队部的附近,等警戒部队发现他们时,敌人的先头部队已离大队部驻地只有一里路左右了。
所幸当时正值青纱帐起,遍地都是一人多高的高梁、玉米,敌人突然来袭后,我们急忙进到青纱帐里去隐蔽。我和一大队大队长胡炳云、政委王东保赶紧指挥队伍挖掘工事,准备抗击敌人的进攻。同时,派出侦察员到前面去侦察敌情。
由于青纱帐很密,敌人看不见我们,我们也看不见敌人,整整一天,敌人没有发动攻击。他们都只是在外面用炮轰,看样子是想把我们撵走就算。正当敌人开始炮轰,我忙于指挥队伍挖掘工事时,张爱萍主动提出,要我派几个警卫员给他,他要去前面看看地形,帮助我们侦察一下敌情。时间不长他就回来告诉我,看样子敌人一时还不敢轻易发动攻击。
果然,我们前面的几个连同敌人顶住了,打了一天也没有什么伤亡。到天黑以后,我们顺利地突围了出去,敌人并没有追击,很快也退了回去。就这样,我们刚过铁路,就跟敌人打了一整天。晚上突围后,脱离了敌人的追击,进入了我们预定的区域孙家寨一带宿营。
以前南下时,我们到过这里,对这一带地区比较熟悉,所以队伍住下以后,我就召集胡炳云、王东保和七大队副大队长孙象涵来共同研究,看看下一步怎么走,先向哪里发展。孙象涵是夹沟人,对附近的地形和情况都非常熟悉,他提出了不少好的意见。经研究,大家认为,按照陈光代师长交待的要同鲁南师部打通联系的任务,队伍应当首先向北发展,如再往南走,就会进到大濉河流域,河流更多,更不好活动。最后我们决定,部队下一步先转而向东,经泗县、泗洪靠向洪泽湖西岸,再沿运河向北发展。张爱萍同志也同意了这一方案。
部队来到了泗县时,张爱萍同在皖东北活动的地下党负责人杨纯联系上了。当时,国民党政府的皖东北专员公署就设在泗县,专员名叫盛子瑾。为了隐蔽在国民党的专员公署里,杨纯这个女同志竟然推光了头,女扮男装,化装成了一个男人。
不久,山东分局又派来了金明,由他担任皖东北的区党委书记。这样,就由金明、张爱萍、杨纯组成了中共皖东北区党委,来共同负责皖东北地区的工作。从此,张爱萍和刘玉柱就留下来专搞地方工作,不再跟随部队活动了。我专门派了一个连掩护他们。他们经常派人来同我们联系。我也曾到区党委驻地住过两次。我去区党委的目的,是想多了解些情况,同时也把我们的行动计划告诉他们,征求他们的意见,看区党委需要我们向那里发展,好及时派部队过去。
至于地方党的建设工作,我们不参加意见,不作任何干预,但我们和区党委有一个共同的任务,就是分别同盛子瑾、许志远搞好统战关系。具体分工是,区党委负责对盛子瑾专员的工作,我负责对许志远的工作,共同做好创建皖东北抗日根据地的工作。
盛子瑾的专员公署里,除了杨纯外,还有我们地下党的另一位负责人江上青及地下党员吴云村。自我们来到皖东北以后,他们两人就开始同我们取得联系,供给情报,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
关于盛子瑾及皖东北地区的一些情况,我主要是从江上青、吴云村那里了解到的,他俩曾两次前来我们驻地,向我们介绍情况。据江、吴二人介绍,盛子瑾本人是坚持抗战的,手下也有一千多人的一支武装,但他的部队打仗很少,战斗力较弱。
一九三九年八月的一天,由张爱萍和我分别做工作,动员盛子瑾和许志远在张大路镇进行会谈,以消除相互之间的敌意,共同携起手来抗击日本侵略者。那天的会谈进行得较为顺利,双方达成了再不“摩擦”、握手言和、共同抗日的协议。
会谈结束后,江上青、吴云村在随盛子瑾回专员公署的途中,突然遭到大柏圩子村地主柏逸荪武装的袭击。袭击中,江上青不幸当场牺牲,吴云村侥幸逃脱,来到我们驻地,把情况告诉了我。
之后皖东北区党委在泗县的李杨镇附近为江上青举行了追悼会。区党委金明、张爱萍、杨纯等参加了追悼会,张爱萍在追悼会上致敬悼词。我也专门从五十里外的部队驻地,赶去参加了这个追悼会。我们一起为江上青安葬,并修了墓。
这一段时间,我们接连打了七、八仗,基本上打开了灵壁、泗县、睢宁这一个三角地区的局面。但我们还有后顾之忧。一个叫高楼的寨子里有一支地主武装,对我们构成了一定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