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vchan.cn
- 吴法宪 繁体
整编后,二纵队继续北上整训,纵队部来到了齐齐哈尔。在这里,东北局与总部又命令我们与驻在齐齐哈尔的西满军区领导机构暂时合并。这时,西满军区的司令员仍是黄克诚,政治委员仍是李富春。我们与西满军区暂时合并后,洪学智任西满军区副司令员,刘震兼任西满军区副司令员,我则兼任了西满军区政治部主任。
我们在齐齐哈尔及其周围地区住了近两个月。其中纵队部驻在齐齐哈尔,四师驻安达、五师驻哈尔滨以北的绥化,六师驻白城子以北、齐齐哈尔以南的贲和镇。另外,除了我们二纵队以外,一纵队和六纵队也都驻在北满地区。
这两个月时间里,部队除整训外,还担负了北满的剿匪任务。东北地区的土匪,是日伪残余、封建势力和国民党三位一体的政治武装,人称“中央胡子”,活动十分猖狂。据《四野战史》载:“北满匪数庞大,最少不下十万人,大股都经常盘踞在整个县境之内,且装备优良,有野战重炮。”
由于匪患已成为根据地建设的严重障碍,东北局决定,以师为单位划分地区,抽调三分之一的兵力剿匪。因为不肃清土匪,建设巩固根据地就十分困难。
在西满军区这一时期,我曾两次到哈尔滨开会。第一次是去参加东北民主联军总政治部召开的政治工作会议。在哈尔滨,我见到了原任过山东分局书记兼山东军区政委的朱瑞,当时他正在到处收集野炮、坦克及炮兵器材,负责组建东北民主联军的炮兵和特种兵纵队。
第二次是去参加东北各省人民代表大会。当时,我是作为西满的军队代表去参加会议的。在这次大会上,成立了东北最高政权领导机关——东北各省行政联合委员会(简称“东北行政委员会”),并推举林枫为主席。两次开会,回来后都向部队作了传达。
自一九四六年五月我们从四平撤退以后,一直到十月份,除了在南满仍有战事发生之外,整个西满和北满一直处于稳定状态,国民党军队始终没有超过松花江一步。利用这个时机,我们全力建设根据地,清剿土匪,整顿和整训部队。在剿匪过程中,仅六、七、八三个月,就发展了十多万人民自卫武装,并将一部分地方兵团升级为主力兵团,使原来的主力兵团得到进一步的充实,每个师基本上都编足了一万人。
同时还加强了特种兵的建设,收集和修复了日伪遗留的残破坦克、大炮,组成了十个炮兵团和一个高炮大队,一个坦克大队,拥有各种火炮一百多门,战车四十余辆。不久,又成立东北民主联军炮兵司令部,统辖各特种兵部队,任命朱瑞同志为司令员。
至此,东北民主联军已组建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六共五个纵队,外加四个独立师和特种兵部队,主力部队已达十二万人。再加上主要由翻身农民组建的地方武装,到十一月底,我们在东北的总兵力已发展到约三十六万人。
与此同时,国民党也在利用休战时机,加紧增调和整补部队,到九月底,国民党在整个东北地区,也一共拥有第九十三军、第十三军、第五十二军、第六十军、第七十一军、新编第一军、新编第六军共七个军二十五万人。连同地方团队,国民党当时在东北地区的总兵力共约四十万人,只比我们稍多一点。
在此之前,中共中央曾于八月底致电东北局,通报国民党军可能于十月份向东北解放区发动大举进攻,要求加紧做好一切作战准备。根据总部的指示,二纵队在九月份就把建设根据地和剿匪工作,交给了北满军区的地方兵团。刘震和我离开了齐齐哈尔,率纵队司令部进驻中长路上的太康县。我们负责主持二纵队的工作,加强部队整训,全力准备冬季作战。
这时,洪学智已奉命调到北安军区任司令员,就和我们分手了。
九、新开岭战斗
新开岭战斗,是继秀水河子战斗、大洼战斗之后,我们在东北打的比较成功的一次歼灭战,也是我们在东北第一次歼灭了敌人一个完整师的战斗。
当时东北的敌人虽然略多于我们,但由于占地广、战线长,没有力量发起全面进攻,因而采取“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方针。敌人对南满发动进攻,对北满采取守势,准备先集中主力进攻南满解放区,切断东北解放区与华北解放区的联系,待稳固地控制南满以后,再集中兵力夺占北满。
一九四六年十月初,国民党军开始进攻南满解放区,至十月中旬,先后攻占我柳河、兴京等地,打通了沈阳到吉林的铁路线。接着,又集中八个师的兵力,于十月十九日起,分三路向通化和辽东军区领导机关所在地安东(今丹东)进攻。
辽东军区根据东北民主联军总部的指示,决定诱敌深入,准备必要时放弃安东,待敌人兵力分散后,再集中兵力歼敌一路或一部。为此,辽东军区先以小部队迎敌,诱敌放胆进攻,而主力三纵、四纵隐蔽集结于通化以西,待机歼敌。
十月二十六日,国民党第五十二军、新六军各一部占领安东。十月三十日晚,第五十二军二十五师进至新开岭至阳边的袋形谷地。这时,先期到达新开岭的第四纵队主力早已占领了有利地形,完成了攻击部署。
十月三十一日拂晓,四纵以五个团的兵力向敌发起攻击。开始,四纵由于战术部署不当,兵力、火力不够集中,加之敌人又控制了战场的制高点老爷岭,致使攻势一度受挫。
十一月二日凌晨,第四纵队重新调整部署,将进攻兵力增加到八个团,同时集中炮兵支援十师,首先攻克了老爷岭。制高点一丢,敌人随即全线崩溃,被四纵压制于河套谷地内,敌第二十五师被全部歼灭。
这次战斗,我们歼敌一个完整师,约八千余人,四纵自己伤亡约两千人。
战后,中共中央专门发来贺电,并且向各部队通报了新开岭战斗的经验。电报指出:“此次作战证明,战役上要集中兵力,战术上亦须集中兵力。你们三十一日包围二十五师,一日,九次攻击皆未奏效;二日拂晓集中炮火破南北山(指老爷岭)一点,从此扩张战果,即于半天内将该师全部歼灭。尔后作战每次均须采用此种方法。”
这次战斗,主要是四纵打的,四纵当时的司令员是吴克华,政委是莫文骅。在南满的另一主力纵队,三纵队的司令员是韩先楚,政委是罗舜初。
我们二纵队没有参加新开岭战斗,但在通报上学习了新开岭战斗的经验。我相当强烈地感觉到,三次战斗,从秀水河子战斗、大洼战斗,一直到这次的新开岭战斗,都证明林彪的“一点两面”、“三三制”,以及集中优势于敌人数倍的兵力,攻其一点的打法是非常成功的。
十、“三下江南,四保临江”
针对国民党军在东北采取“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林彪和我东北民主联军总部,针锋相对地决定:坚持南满,巩固北满,采取“南打北拉”、“北打南拉”的战略战术。也就是说,以南满地区的主力部队,迎歼来犯之敌,保卫解放区;以北满地区的主力部队,看机会南渡松花江,策应南满部队,南北满部队密切配合,力求改变东北的形势。
为很好地实现这一战略部署,经中央同意,一九四六年十一月二日,成立了南满分局和南满军区,以加强南满对敌斗争的领导。同时,派出东北局副书记陈云兼任南满分局书记、南满军区政委,并决定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萧劲光兼任分局副书记、军区司令员,萧华任分局副书记兼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率领第三、第四两个纵队和三个独立师,坚持南满斗争。
同时,为配合纵队和三个独立师,我们北满的部队从一九四六年十二月中旬起,利用松花江冬季封冻期,先后三次过江进行支援南满部队的作战行动。在此期间,南满的部队也进行了四次保卫临江的战斗。这样,我们在以松花江为阻隔的南满北满两战场,展开了历时三个半月的作战。这次作战,就叫作“三下江南,四保临江”。
当时,在根据地没有完全建设好、气候严寒、武器装备比敌人差的条件下,不论是南满的部队还是北满的部队,冬季作战都存在着很大的困难。
在北满,由于松花江的阻隔,只能在十二月至下一年三月半,松花江冰冻很厚的期间,人马辎重车辆才能畅通无阻,才适合于大兵团作战。三月半以后开始化冻,大兵团作战就困难了。由于我军御寒装备不足,严寒季节受冻伤的威胁很大,难以坚持长期的作战活动。
南满的情况就更为困难,当时南满根据地只剩下四个小县,即长白山麓的临江、蒙江、抚松和长白县,人口仅二十二万,地方又穷。三纵、四纵集结在这一狭小山区,二十二万人要养活近六万部队和地方干部,非常困难,总之是天寒地冻衣食困难。加上在这一地区,敌人很嚣张,伪满遗留的反动势力较强,土匪较多,而且群众基础又差,部队侦察敌情,安置伤员,补充粮食弹药都有较大的困难。而且当时南满领导层对根据地的意见不统一,有的主张留,有的主张走,把部队全部撤往北满。这样,他们的处境更为困难。
为统一干部思想,十二月上旬,南满分局书记、军区政治委员陈云,军区司令员萧劲光在七道江召开会议,作出了坚持南满根据地斗争的重要决定,并得到了中央军委和民主联军总部的批准。七道江会议所作出的决定,为改变以后东北的形势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一九四六年十二月十七日,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官长官郑洞国坐镇通化,指挥六个师第一次进攻临江,南满部队开始“一保临江”的行动。三纵从正面进行阻击,四纵深入敌后,两个纵队互相配合作战,共歼敌七千余人。
一九四七年一月五日,为配合南满部队作战,我北满主力一纵、二纵、六纵和三个独立师,冒零下四十度的严寒,越过冰封的松花江,一下江南。一纵和六纵先后歼灭了国民党新编第一军的两个团和保安团队一部。我们二纵队攻克了伏龙泉,还在靠山屯打了一个胜仗,歼敌一千多人。我们的进攻迫使敌人暂时停止了对临江地区的第一次进攻。由于寒流侵袭,北满我军冻伤减员日益增多,于是总部命令我们于一月十九日转回江北休整。
当时对我们来说,天气是朋友,也是敌人。因为天气严寒,松花江冰冻三尺,车辆、马匹、汽车甚至轻型坦克,都可以从冰上通过,给大兵团的作战行动带来了方便。但同时,零下二、三十度以至零下四十度的天气,给我们的部队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一下江南”的时候,正值东北“‘三九’”、‘四九’,冻裂石头”之时,一个晚上行军下来,各师少则冻伤几百,多则上千,部队的冻伤减员数有时甚至要高出作战伤亡数的几倍。最容易冻伤的部位是手和脚,尤其是脚,轻者冻肿,重者发黑,就可能致残。另外,伤员的死亡率也很高,有冻死在战场上的,也有在向后方转移过程中,冻死在路上的。
另外,严寒的天气也给打仗带来了很多的麻烦。因为天气实在太冷了,枪栓经常拉不开,冻住了。而且手一碰就粘下一块皮。好不容易把枪栓拉开了,里面的撞针又因冷缩变短,枪还是打不响,以后战士们就把枪栓卸下来揣在怀里,打仗时再装上去。
最苦的还是守山的部队,行军打仗时还能活动一下身子,蹲在山上却不能动窝,干受冻,那才是最艰苦的,送上山的窝头,都变成了冰砣,得用枪托砸碎了,才能就咸菜吃。这个时候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和行政管理,主要是针对部队进行如何防护冻伤的常识教育,注意保护好干部战士的身体,不被冻伤。还经常针对在酷寒条件下作战的困难,对战士进行精神教育,并进行物资准备。
一九四七年一月三十日,杜聿明又调集四个师的兵力,第二次向临江地区发起了进攻。南满部队进行了“二保临江”的战斗。二月六日,三纵、四纵向敌发起反击,使敌人被迫停止了对临江地区的第二次进攻。可到了二月十三日,南满的形势又紧张起来,国民党军又集结了五个师的兵力,分三路向临江地区发起第三次进攻。
这时,东北民主联军总部下达命令,要我们在北满的部队“二下江南”,支援南满作战。二月二十一日,我们北满的第一、第二、第六纵队和三个独立师,再一次越过松花江,向长春、德惠、农安方向发起进攻。六纵、一纵以远距离奔袭手段,歼灭了新一军的一个团。我们二纵则奔袭德惠,陈兵于中长路以西,摆出了一副准备进攻长春的态势。敌人以为我们真的要进攻长春,赶紧从南满抽兵增援长春,从而减轻了南满的压力。最后经南满部队奋勇作战,敌人第三次进攻临江,又以失败而告终。
“二下江南”的时间较短,我们只打了一个礼拜,队伍就撤往江北休整。当我们北撤时,国民党军打开了小丰满电站水库的水,洪水漫平了松花江的江面,浅处没膝,深处及腰。过江时,水凉扎骨。一上岸,棉裤立刻就上了冻,再加风助寒威,真算得上是透骨寒。
回到江北,部队只在江岸边休整了一个礼拜,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就又命令我们第三次越过松花江南下。
这次下江南,与前两次不同。前两次下江南,林彪率领的前指总部,都是设在哈尔滨以南的双城,并没有同我们一起过江。可这次下江南,林彪就带领少数参谋,一开始就成立了一个前线指挥所,与我们二纵队司令部会合后,同我们一道过了松花江,在农安前线指挥。
就在长春外围,德惠的西北面,国民党军有个极为重要的据点,名叫靠山屯。“一下江南”的时候,我们二纵队曾攻占过这个据点,消灭了新一军的一个加强连,鉴于这个据点对守卫长春的重要性,我们走了以后,国民党军又调来一个加强营外加一个地方保安团,约一千五百多人。这一次,他们精心构筑了坚固的工事,想以此来作为长春北部的屏障。
经过侦察,林彪下决心要拨除这个据点。
林彪把我、刘震及五师师长钟伟、政委王凤梧叫到指挥所,当面向我们交待任务。他说:“这个据点虽然重要,但是离长春比较远,比较突出。上一次,我们打过,这一次我们也要把它打掉,把守军全部消灭掉。”
林彪又告诉我们说,新一军难打,他一个营,我们就要用一个师去打,五师一万多人要全部出动,还要外加一个坦克中队的四辆坦克。为了增加战斗的突然性,他还要五师采取远距离奔袭的方式,突然包围靠山屯,然后围而歼之。之后,他又亲自交代坦克中队,要坦克中队听从五师的指挥,协助五师冲进靠山屯。
领受完任务后,五师在钟伟的指挥下,一晚上走了八十里路,于次日拂晓前把靠山屯包围了起来。我和刘震则跟随着五师进行指挥。
随行的坦克中队,由于天黑,道路又不熟,有的一开,就开到沟里去了,好在沟不算太深,上面还有一层很厚的冰,总算又爬出来了。
拂晓时分,总攻开始。由坦克掩护步兵冲锋,一攻就破。大概只经过三个小时,新一军的一个加强营加上一个保安团,就全部被消灭了。这是我们第一次与坦克协同作战,感觉坦克真是个好东西。
这一仗打下来,我们更加敬佩林彪。以这样一位全东北的统帅在冰天雪地中亲临前线,与前方将士同甘共苦,除指挥整个战局外,还直接指挥我们纵队一个师去进攻一个据点,这是多么的不容易呀!
我们攻占靠山屯后,敌人迅速调集第七十一军的八十八师和八十七师一部向北增援。林彪又指挥我们以突然袭击的手段,在农安至长春之间消灭敌人两千多,迫使增援的敌人缩回到长春以南的公主岭、大屯一线守备。
我们的这一系列行动,使国民党的东北主帅杜聿明以为,我们这次“三下江南”的目的,是要攻占长春,因此,为保卫长春,他继续抽调南面的部队向北增援。林彪见到这种情况,加之松花江开冻在即,便指挥我们又撤回到了北满。这次“三下江南”期间,林彪自始至终都和我们在一起,是林彪亲自和我们在一起打了这一仗。
由于松花江即将开冻,暂时不会有过江的作战行动,因此回到北满后,我们二纵队就退回到前郭旗、长岭、扶余一带,进行集结和短时间的休整。
在我们撤回北满以后,杜聿明又开始集中大约七个师的兵力,于三月二十七日分三路向临江地区发动第四次进攻。我南满部队在陈云、萧劲光、萧华的指挥下,集中兵力,主动出击,以积极的进攻达到防御的目的。四月初,南满部队终于打退了敌人,不但保住了临江,南满的局势也大有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