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尘世喧嚣,世人总因功名利禄而忙忙碌碌,生出诸多烦恼,越活越累。
殊不知,这些“身外之物”,往往会让日子活在煎熬之中。
唯有及时叫醒自己,学会放下,才是对生命的厚养。
01
看错的人,及时放手
《琵琶琴》所言:“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总以为真心能换来真心,掏心掏肺地对别人好后,才发现,并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你对他好。
遇到那些不懂你、不在乎你、不肯为你付出的人,就及时学会放手。
张幼仪十五岁的时候,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给了徐志摩。
徐志摩留过洋,受过新思想,非常讨厌包办婚姻。
所以他对妻子张幼仪的态度永远只有冷漠、嫌弃。
即使这样,张幼仪都始终尽心尽力的去做一个贤惠的妻子。
当发现自己怀孕后,张幼仪激动的告诉了徐志摩,
原以为彼此的关系能够有缓和,但没想到的是,对方很果断决绝的通知她,将孩子打掉。
这件事,也让张幼仪彻底对这份感情寒了心。
那么多年无怨无悔的付出得到的只有丈夫的讨厌和背叛
最终她决定签下离婚协议。
离婚后的张幼仪并没有一蹶不振,自学德语,进军时尚圈,出任银行总经理,成为了当时的名媛。
正是因为张幼仪懂得及时放手,远离那个始终没有把自己放在心上的人,才真正的实现了涅槃重生。
在这世上,不是所有的相遇,都能被温柔以待;感情中不是你的委曲求全,就能换来一个好结果。
不管什么人,既然不值得,便没必要委屈自己。付出的热情没有回应,那就别再抱有执念。
余生很长,学会放手,趁早远离那些内耗你的人。
02
走错的路,及时止损
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正如孔子所说:动物都知道及时止损,怎么人还不如鸟懂得多呢?
《后汉书》中记载道:
主人公孟敏背着罐瓷准备去集市上售卖,路上罐瓷不小心掉下来碎了,他却头也不回地继续往前走。
身旁路过的人提醒他:你的罐瓷摔了,怎么不回头看一下?
孟敏说:反正已经碎了,看有什么用。
是呀,坏事已经发生了,覆水难收,那就坦然地接受。
越是纠结,浪费的时间和精力就会越多,最终只会在蹉跎中耗光了人生
正如心理学上著名的“鳄鱼效应”所说:当鳄鱼咬住你的脚时,如果你试图用手去帮你的脚挣脱出来,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手和脚。挣扎地越久越努力,受伤的地方就会越多。
所以,被鳄鱼咬住了脚,只有放弃一只脚才是你唯一明智的选择。
生活也是如此,不如意的事情十之八九,很多时候懂得及时止损才是对自己最好的救赎。
03
反躬自省,不责于人
王阳明说:“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人不是,不见自己非。”
人生在世,爱抱怨的人习惯遇事就苛责别人,无论发生什么,错都是别人的,从未反省过自身的问题。
真正的智者,碰到问题都懂得从自身上找原因,检讨自我。
《吕氏春秋》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夏朝时,诸侯有扈氏入侵中原,夏禹命伯启率众兵击退。
但出乎意料的是,伯启败给了兵力不如自己一半的有扈氏。
伯启手下将士们非常不服气,请求再次出兵一雪前耻。
伯启却说:“我们兵力是他们的两倍,军备也比他们优越,但却对抗不过,这一定是我自身的问题。“
自此以后,伯启每天都严格操练军队,广纳贤能,学习军事谋略。
后来,有扈氏见此,便主动投降再无侵犯之心。
正是伯启遇事不推责,遇事从自身找问题,才能带领军队强盛。
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不在于是否犯错,而是能否在犯错后及时纠正。
层次越高的人,越是懂得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在反思中前进。
自省为德之道,只有遇事多反躬自省,才能更好的修养自己。
▽
孔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真正的智者遇到事情,会先从自己身上找问题。
人生在世,就是一个不断叫醒自己的过程。唯有彻底醒悟,活得才会更加通透。
往事不可回首,岁月无法回头。愿你拿得起放下的,懂得及时止损,遇事多自省。
来源:国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