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法地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繁体

做人先做自己的领袖,有自己的CPU

改变自我不能急于求成,读这枯燥文章 ,每次读一两段就很棒了,不要象读有趣故事一样一气呵成,“降噪”就从这里开始。

《道德经》第一章就讲“道可道非恒道…”,“道”空降而来,搞的大家对它摸不着头绪,其后章节讲到“…渊兮…湛兮…象帝之先”、“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迎之不见首,随之不见其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等,犹抱琵芭半遮面,这一章“道”正式粉末登场…

天地万物之母的道,告知人和地 天同大,为三才。

人只有从法地开始,知晓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逐级感悟,才能为“大”,不愧对具有“大”的基因,创造生命的奇迹!

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法地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太阳下,多人在水(河&湖)中。

白话翻译为:一个东西混沌不清,在天和地生成之前就已经存在。

这句话描述了“物”“混成”的状态和生成的时间。

“混”,包涵许多内涵,如前文所讲“恍兮惚兮”,“视之不见,听之不闻,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尾”…。

把这句话想象成一个超级照相机拍照,把人物无限缩小,视角无限放大到看到地球,星球,天体,宇宙的状态。

这时能感觉到“天”的状况,“地”很小,地上的山川、江河湖海,变成细微微,人 动植物都看不见了。

站在更大的视角,缩小宇宙空间,把它当成可控、可管理、可俯视的一个东西,这时你就能找到文中的“物”以及和天地的关系了。

图片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房屋里听到豆子掉落地上声音,找到它拾起来,为寂。

风在没有边界的大房子里穿过,没有什么东西阻碍它。

原型是犬和肉虫子,狗吃独食,不会和其它狗分享食物。

人站在地面为立。

 手拿木棒敲打跪着的人,犯错受惩戒。

原型是在一个区域范围密集种植庄稼,意思是沿着区域循环往复行走测量,周密计划。

原型是无肉的人(骸骨)加上右边是胎儿,意思是胎儿遇到危险。

这句话翻译为:此“物”能听到豆子落地声音,并把它找到;风穿过它不受阻碍;孤零零的存在,恒久不变,循环往复的按照周密的规则行动,从不遇到危险和伤害,它是创造天地万物的母亲。

对于“混成之物”的描述是以人类行为的词汇来描绘的,那就把我们自己当成这样的“物”,体会一下它的状态:

寂  不只是空间安静,更需要有平静的内心

廖 风穿越过空间不受阻碍,了无痕,是有足够大虚静无际的心胸

“混成之物”孤独的存在,没有外界的干扰,也就不会、不用去改变

它按照一定的规则行事,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不会有危险伤害,也不会消亡

为什么是这样呢,因为它是宇宙的唯一!

试想这个宇宙只有我一人,万物归我所有,我就是上述状态!

了解了这个“混成之物”,它给我们带来什么启发,我们要怎么做?!

因为唯一存在,所以寂兮寥兮;因为唯一存在,就没有外界干扰,因此独立而不改;因为唯一存在,不做自取灭亡,就要做到周行而不殆;因为唯一存在,不能无所事事,就得创造万物。

(可见,道法自然,是因为它的唯一性)

此“物”的唯一性,没有外界的干扰,只有对内属性,具有了无限权力:创造万事万物,制定合理法则,让多样物种经久不息!

我们存在的世界拥有了万物的多样和相互关联的共存,既有相对独立,也有相互依赖,在这个系统链条中,每一细微的环节都有它对外存在的价值和对内存活的要求,这足以证明万物遵守的法则是公正合理的。

这是个复杂繁琐的系统工程,我们只能以被创造者狭隘的视角反观它,谁能解读了这个法则的密码,谁就能超脱出其它之上。

人类是天地的精灵,也有给了我们创造事物(不是万物),行使权利的空间,这个权力的大小,是根据你遵从了多少“混成之物”制定的规则~自然规律,你遵从的越多,你的权力就越大,更多事物顺从你的调遣支配

从做父母角色体会它,父母在自己的孩子面前是有足够的权力,就像混成之物对待万物一样,怎么对待孩子呢?

第一  根据自己成败的经验,制定规则,让孩子遵守去做。

第二 根据“混成之物”制定的法则作为规矩规则,让孩子遵守去做。

其结果如何,各自甄别。

从做父母角色的好和差,对照“混成之物”规则的方法,逐渐展开,你会有不断的提高和升华!

“混成之物”制定的法则在哪里呢?它就在这里!

......人法地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房屋里有个小孩的状态,养育等含义,以符号的形式体现一个物体的状态、秉性。

原型是在十字路口,一个睁开大眼睛的头和一只脚,表示在多条道路中,选择方向行走。

 晚上看不见人时,用口呼叫的称谓识别人,也就是以说话的方式给事物一个称谓。

 双臂双腿展开的人形,顶天立地,天下无敌的样子。

这句话翻译为,我不知道它叫什么,勉强,强行的定义为“道”,称呼它为“大”。

以“道”和“大”给“混成之物”做标签,不是随意给出的,它们有关联的属性。

“道”这个字的定义,包涵了指挥正确方向,领导前行的内涵,和“混成之物”气质相符;“大”这个字,为无所不能,天下无敌,这与“混成之物”的作用能量相匹配。

因此,我们称谓的“大道”算是勉强给“混成之物”一个标签,“混成之物”的能量和作为,以及对宇宙的影响和万物的关系远远超出“大道”两个字的表象。

“大道”两个简单的字,赋予了“混成之物”的内涵,对它就有了无限的瞻观和敬畏,远超乎语言的定义与束缚。!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走走停停的逐渐离去,以至于消失殆尽。

 同返,沿着来路往回走。

这句话的意思是,“大”就离去,离去后的距离就越来越远,远到尽头,就会反转回来。

这是再讲道的运行法则,我们做具体的分拆解析。

“大”的事物,不论从体积还是能量,都会向外发撒,扩展,这是趋势;伸展就是距中心点的远离,远离到一定幅度 ,到达极限边界,再延展就会趋向原点,这就是反转。

就像一个封闭的圆环,从一点出发,远离起点,这是“逝”,不断的逝即为远(离),远离到一定位置,和起点对应的圆上180°的点,就越来愈趋近于起点,就是反转了。

也可以理解为在这个“混成之物”“大”的空间中运转的一个物体点,从原点开始移动远离,不断的运转到边界,就会向起点趋转变化。

我们理解它的一个错觉是,认为空间足够大,永远没有边界,无边无际,所以不会反转回来,这是我们思想的局限。站在“大”的视角概念里面,这个世界是有边界和局限的,也就有了轮回。

这是对“混成之物”道的“周行”运转规律的具体化,只有循环往复的“周行”,才会有“不殆”的恒久,才能持续运转一个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现实世界。

物极必反,就是对这个道理简单的直接的概括。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会认同“受苦”和“享福”都是有限量的,“乐极生悲”“祸兮福所伏”是存在的,面对困难有力量支撑冲破它,面对奢侈享受要保持克制理性,不要将福分 运气极速消耗殆尽

......人法地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原型是张开手脚人的形态。有人的能力能量就是大,天下无敌

以兵戈守卫的城池、 领土、疆域。

这句话翻译为,因此说道是大的,天是大的,地是大的,人也是大的,我们的时空范围有四种大,人占了其中之一。

大是相对的概念,通常理解为对体积 容量等描述,还指对能量、作用的描述。

道的广大,无所不包。大至宇宙星辰,小至尘埃,范围之宽广,皆在道之中。道无所不在,无所不能。

天的大,宇宙空间中除了地以外,都是天;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四季轮转,气温的调节,影响地上生态的因素,天起着决定因素。

地的大,山川 江河湖海,大漠 森林,广博辽阔,承载着万千动植物的生命,也是大的。

人为大,怎么理解,以本位主义观点评价自己的族群,抬高自己吗?其实不然,对比天地,人虽体态较小,甚至微不足道,但是人具有巨大能量。

人于天地之间,依赖于天地的供给而得以生存,但是,人是天地万物之精灵,能取天地之物为己所用,在必要的情况下,有改天变地的能量。

我们所知的开凿运河,沙漠变绿洲,天堑变通途;人工降雨,发射卫星,太阳能发电,全球气温变化等等,这都是人的大。

人与天地合为三才,是有其根本原因的。

这段讲人与天 地 道的关系,道生养了万物和人类。天地万物准守着道的法则,被动运转,它不能改变自身,也不能改变其它;而人虽然是道的一部分,倚天地生存,可它有自己的思想,有主观能动,通过认知道的法则,可以改变自己以至于天地万物,为己所用。

因此,人应当认清自己与道及天地的关系,知晓“人亦大”。有“人定胜天”的勇气,要在道的框架内行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生命的奇迹,勿使天命潜质浪费!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原型是水+去(离开 )+明辨是非对错的神兽,意思是水按照神灵(兽)的方式流动离去。后来法字逐渐演变为标准 规矩 法则。

这句话翻译为,人要跟从地的运转法则行事;地跟从天的运转法则行事,天跟从道的运转法则行事,道跟从自己的法则运转行事(道本来就是自己的样子)

较多人知道这句话,更重要是理解它,并按此行事!

我们作为人 类,对自身属性有些了解,对于我们赖以生存的地 天略有感知,对于“道”感知更少,甚至没有感知,只有通过对地 天的感知,才可能到达对道的感知,这是学习的梯度,递进过程。

道是天地万物及运转规律的创造者,天地是被动执行者,而人这个精灵,作为万物一员,既有遵从万物生命属性的性质,还有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改变天地的潜质。

人只有通过先感悟天和地运转规律,才能感悟“道”的真谛,懂得它的法则,使用它的法则,才能更好的融入自然,利用自然。

“法地、法天、法道”,天 地 道是个概念,我们要“法”它们的规律 规则。

如何法地,法天,法道呢?

“曲则全,枉则直…”,“居善地,心善渊”,“豫兮…;犹兮…;俨兮…;涣兮…;”,经文中给了一部分答案,我们依次方式,可以找到更多的法则。

“活到老,学到老”告诉我们,生命过程中,不管你愿不愿意,都是个学习过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给了我们学习的方向。

反省一下我的学习方向有没有纰漏和疏忽。

父母教育孩子,从自己的成败经验告知孩子如何做事、保全自己做起,到“别人家孩子如何好”的引导,父母教导孩子除了向人学习外,还要教会他们向天地万物学习,学习万物趋利避害的运行规律,否则可能把一代天骄恶杀在父母的狭隘 主观中。

作为有独立思维的人,要提醒自己不是“道”,没有“道”那么大的本事,不能像“道”以自我为中心, 自然而然的样子不学习。而是要“法地,法天 法道”不断学习,了解更多的“道”,遵守更多的道,从而有更多的顺从者追随,因为你能给他们带来福祉(不只是人)。

何以见得,观察学习好的孩子,科学家,艺术家,行政领导等等,莫不如此。

人学习地的厚实涵藏,学习天的高明宽广,进而学习道的本源创生,道作为最高领导,贯穿于宇宙、社会和人生之中,为人类这个万物之精灵提供了可循的规律,让它创造更多奇迹。

人与天地共为三才,为什么又要“人法地 ,地法天,天法道”,向地 天 道学习呢,因为只有“法”于地 天 道,才能成为三才之一!

人为宇宙自然的精灵,区别其它动物,有“法”于天地道的基因,既是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如果不使用这个基因,就和动物没区别!

分享

《庄子齐物论》中南郭子綦与颜成子游,提到了天籁 地籁 人籁,以本文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做对应拆解:

地籁,为大地吐气,为风,风吹万物发出不同的声音:流水声,大海咆哮,蝉鸣蛙叫,都是地籁。

人籁,打嗝、唱歌、肚子咕咕叫等等。

天籁,有说雷鸣闪电,有说促使地籁的声音,笔者认为天籁的声音就是无声,它容纳了天地万物所有的声音,我们感知不到,同时用静~无声衬托有声。

从人籁 地籁 天籁声音角度理解“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的内涵。

人用丝竹制作乐器,模仿大地的声音,这是法地,声音之间节拍,停顿,间隔,这是法天,加以人的呼吸,喉咙基本发声,融合在一起创造成为美妙乐章!

可见人的创造性,基于天地,超越天地!

你们认为呢,请指正!

大道至简,衍化至繁。我探讨至简,你发挥至繁。

来源:管理自己 影响他人

1
0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