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最大的内耗是:太着急

繁体

作家余华曾说:“精神内耗,说通俗点,就是自己内心的戏太多了。”

人生充满着变数,我们总在不断竞争和奔波,永不停息地忙碌着。

其实,日子并没有这么难,生活的压力,恰恰是源于自己。

一个人太过急切,往往事与愿违,从而消耗自己,

学会放缓脚步,放松心态,踏实而从容,生活才有深度。

锦呈画

01

人生太着急,是场内耗

一个人的生活,是随自己的节奏而动。

生活繁华,而节奏加快,事物更新,欲望便生长。

迫切想要达到自己的高目标,便快步行走,欲速则不达,而难以抵达终点。

屈原是我们深知的一位爱国诗人,可他最终的归宿不禁令人哀叹

当时楚国正处于危急时刻,军队屡战屡败,君主昏庸,国力衰落。

屈原虽出生世家,可自小在民间长大,深谙民间疾苦。

于是,他立马参与国家的变革,迫切想让楚国走出泥潭。

他的心急令他乱了阵脚,使得变法并未得到认可,还被免去官职。

在失落与失望之际,他又一次地提出改革建议,急切想让楚国死而复生。

随着局势的进一步恶化,他越发焦躁,心烦意乱。

最终,国未能救,他也抑郁而终。

王阳明曾说:

“日间工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

很多时候,人费尽心力,却求之不得,内心满是愤懑与失望。

反复以往,日日焦虑不安、精神内耗,感叹生活之痛,痛斥命运不公。

殊不知,一味的求快,如同拔苗助长,既难达到成效,又伤及了自身。

其实,人的压力大部分来源于自己,因果循环,咎由自取。

太过焦急,是一场内耗。

精神空虚,内心失落,忘却了自己的真正心声,也忽视了生活的美好。

你可以努力,但千万不要着急。

凡事不必太用力,心静而安,想开点,看开点,人生总有一条路通向明朗。

锦呈画

02

一味的心急,诸事不顺

《道德经》中告诉我们:“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一个人想要踮起脚尖站在更高处,反而站不稳;想要大跨步向前进时,反而走不远。

俗世间,事物自有规律,智者顺应规则,随世人变化

做人做事,需一步一印记。

僧格林沁这样一位优秀的将领在战场屡屡失误,最后惨遭斩杀,正是因为他急于作战,轻敌冒动。

当时,清军和捻军作战辗转到了河南。

捻军没有选择与之硬碰硬,而是在驻扎军地,修筑沟垒。

可僧格林沁带领的清军没有丝毫休整,也不固守待援。

在毫无准备之下,他兵分三路火急火燎地发动进攻,结果遭到捻军从侧方偷袭,损失惨重。

而此前,朝廷曾多次告诫僧格林沁不要太过心急,而忙于追击。

可他仍旧贸然行动,想一击攻破捻军.

没想到捻军诱敌深入,回马一枪,将僧格林沁的三千先锋军权利歼灭。

《弟子规》有言:“事勿忙,忙多错。”

事要成,需先谋。

一件事的成功,离不开万事具备。

贪图一时之快,就会思虑不周,看不清局势,辩不明真相。

遇事最忌急于求成,一旦心急,心粗气浮,便乱了分寸,酿成大祸。

能够沉着镇定,不慌不忙,缓缓执行,则事事妥当。

稳住自身,先思后行。

凡事应先多思考,眼光放远,耳听八方,在时间中打磨,终能柳暗花明。

锦呈画

03

凡事慢慢来,厚积薄发

王阳明曾说:“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想要种树,需滋养根部;想要成才,需锤炼自我。

诚如山峰并不是一步就能登顶,抵达大海尽头的天际,也需乘风破浪。

一步登天是幻想,循序渐进才是人生常态。

年轻时的曾国藩,可以说是又慢又笨。

一篇文章十遍百遍之后,依旧没能背下来。

就连闯入他家的小偷都不禁扬言道:“就你这个脑子,还是不要读书了。”

而曾国藩自知自己并非是聪明人,明白读书做事不求捷径,需循序渐进,扎实稳妥。

一句话读懂了,才接着往下读;一本书读完了,才拿出下一本;每日任务完成了,才去睡觉。

而他的仕途之路,从秀才、举人、进士,步步紧实,从未有投机取巧。

日积月累之下,结出成熟的见解和远大的见识。

这使他一生出将入相,人生璀璨,功成名就。

诚如曾国藩所说的:“凡事皆用困知勉行工夫,不可求名太骤,求效太捷也。”

沉稳,是一种态度;沉淀,是一种格局。

三年树一品,十年磨一剑,成人成才需要耗费精力与时日。

人活一世,多积累多沉淀,才能厚积薄发。

若是越想要有所成就,越是急不得。

好比饮茶,大口猛灌虽能解渴,却会错过了它的醇厚芬芳。

做人做事,且慢一拍,慢而有为,才是人生的真谛。

找回自己的节奏,行自己的路,越自己的山,经营好当下,才能过得安逸。

毕淑敏曾写过一句话:“凡是自然的东西都是缓慢的。”

太阳缓缓而升,花儿随时节而开,任何事物都有它的节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花期,我们无需与他人比较,只管走自己的路,绽放自己的花。

享受慢节奏,在不浮不躁,不疾不徐中,让心静下来,让生活得以自在、欢快。

愿你我都能在漫长岁月中,细水长流,缓缓行走,保持一颗平常心,去过更加舒适而美好的人生。

同意的点个在看,请您转发分享,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作者:逍遥子 来源:老子道德经(ID:LZDDJ-1)

1
0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