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 纸纹 护眼

子弟兵重返华北老解放区

15军接受任务以后,部队出四川基本上是两路:一路是经成渝、川陕公路向陕西宝鸡开进,而后由铁路送至华北;但主要是另一路——先从重庆乘坐轮船到武汉,然后再坐火车上河北。

当志愿军出发时,部队所在地的县、专署,一直到重庆大区,从上到下,包括西南的党、政、军领导都来欢送。那个时候四川还分四个地区——川南、川北、川东和川西。我们从重庆开始上船,不光是缴获国民党的登陆艇,什么船都有,凡是缴获的船都用上了。总之都是用最好的船调送志愿军。上船后,无论白天黑夜,两岸又是锣又是鼓地热烈欢送。当时没有电灯,就用汽灯沿途照明。大家都知道,这是去参加抗美援朝的志愿军,谁先出去,谁最光荣!可以说部队走到哪儿,人民就欢送到哪儿,两岸都是来看船队的人。那么多的船都排着队走也是首次,更何况如此浩浩荡荡,一看就知道是部队。15军开出来的时候,部队的武器都是缴获美国的、日本的,虽然装备是旧装备,可衣服是新衣服,大家都是满脸笑容。

从四川带出来的新兵都是翻身解放的农民,他们从来没有到过重庆,这次到重庆看到那么多的工厂,那么多的大烟囱,可真成了新鲜事儿。以前光听说长江,其实长江到底有多长,他们并不知道。这回坐轮船出长江,本身就是个大事嘛!轮船一出四川,他们才知道长江还长得很,走了很久才走出三峡,走出四川。一出三峡到湖北,又另开了一番眼界。四川大山很多嘛,到了湖北,江面更宽了,那比在四川时就看得更远了。再一到武汉,又比成都热闹多了,因为武汉已经解放一年多了。在长江乘船时就听说到武汉后还要坐火车,大家都很兴奋,好多人还是头一次坐火车呀!

从武汉坐火车,目的地是在冀南,15军坐到邢台,而45师则在沙河那一带集结。到华北以后,无论坐轮船还是坐火车,沿途也都一样受到当地群众的热情欢迎和慰问。人们听说这支部队是到朝鲜去的,大人、小孩没有不欢迎的。沿途那个慰问呀,从吃的到用的,文艺节目样样齐全。各个师也从贵州、云南、四川带出来一些文工队。文工队表演的都是少数民族的舞蹈,少数民族的舞蹈很有特色。路上又组成临时宣传队,走到什么地方就感谢当地的人民和地方政府,那个慰问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真是走一路唱一路;走一路歌声一路;走一路拥军一路,那场面可就不是用“壮观”“热烈”所能形容的。

到了华北就进入老解放区了。从新解放区、半老解放区到老解放区这一路走来,老解放区的老子弟又回到了老家——华北老解放区。这支部队就是从华北出发打到西南的。这次回到老家,家乡的人民也在看着我们这支队伍。当时行军路上人多又杂,我们的战士们有意识地注意保持部队的整体形象,部队也有意识地着重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于是,在“热烈欢迎”的鼓舞下,部队的组织纪律性得到了最实际的检验。按常理讲,谁看见自家的家门能不眼馋呢?许多人跟随部队出四川到华北都要经过自己的家乡,可当时就有那么个劲头——很多战士、干部都做到了“过家门而不入”。这次到了华北老家也一样,都没有进家门的。

子弟兵重返华北老解放区

文工队在行军途中进行宣传和鼓动

那时候,包括我们这些人在内,都没有进过大城市。虽然解放西南时路过一些大城市,但由于组织纪律性很强,谁也没有进去过。比如像解放广州,我们打到广州以后,就在广州城边儿上。陈赓规定:“4兵团的所有干部、战士都不准进广州。广州的任务是四野的。15军的人都不可以进广州!”虽然我们在南海(编者注:时为南海县,现为广东省佛山市下辖区)驻扎了很久,但没有进去。不仅是广州,包括解放西南,我们驻扎过许久的西南一些大城市,比如昆明,战士们、基层干部也都很少去。这次还是因为要去抗美援朝,我们才陆续进了重庆、武汉、北京以及天津这些大城市,这都是“首次进入”。

那个时候我们在天津、北京,见到什么都感觉新鲜。在天津,我们本来是想步行回驻地,好看看天津市面。一看到当时那个有轨电车“叮叮当当”地开着,这可是从未见过的,我们头一回坐,还居然坐倒了车!人家说:“上车吧,上来坐坐电车吧!”第一次嘛,头一回坐,结果居然坐反了方向,又给拉回去了。“你看,我们怎么又拉回来啦?”人家就问:“你们到哪儿呀?……啊,你坐反了。你下去,到那边再上车。”

那时候像这种事发生在干部、战士身上都是平常的。这些事想起来觉得很天真呐!我们爱自己的国家,好不容易全国解放了,这么好的地方建设起来可不容易啊!于是抗美援朝的决心就更大了:绝不允许美帝国主义把战火烧进我们国内来!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