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vchan.cn
- 网络摘录 繁体
“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
后勤方面比较热闹,主要是志愿军派来了运输部队,而且还派了工兵,因为后方运输线要保障通畅,除了朝鲜人民修路,紧要三关还要靠咱们自己的工兵修路。
后方那个运输秩序组织之好是很少见到的。战役开始秩序有些乱,后来由于两个阵地稳固了,后方工作就逐步有秩序了。尤其是我们打掉敌人100多架飞机以后,敌机在白天也不敢那么猖狂了。等到我们反攻下597.9高地后,他的飞机就更加消极了,而这就对我们的后勤运输非常有利了,渐渐成为我们的天下!
我们说:“供应不缺是政治,火线运输靠觉悟。”
运输线有35公里,五圣山一段约8至10公里不通汽车,作战物资,全靠人背牲口驮。当时45师机关、直属分队、各团能抽出来的男女老少都参加了运输。确定19日反击,18日前就完成了5万发炮弹前送的任务。从10月14日到11月5日,光45师后勤23天运弹药就有200多万公斤,后转伤员4000多名;10月28日这一天运送弹药就有76台汽车。战时弹药消耗是惊人的,如炮弹,刚开始总是供不应求,有时打了半天就没有炮弹了。我们整个战役消耗的大炮弹有11万多发,迫击炮弹16万多发,其他炮弹也有7万多发。前线作战需要增加爆破筒、加重手榴弹和“莫洛托夫”手雷,志司、志后根据15军的申请,将每日3000枚增加到1万枚,还增发了5000个手雷。想一想这么多的弹药,那都是边打边运送上来的呀!当时,凡是进到坑道里的人员,都要带水、带萝卜,这个数量算起来也是很大的,都是运输员付出了血的代价的。“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我们的后勤运输队伍是过硬的,那就是做到了越艰苦越顽强,他们保障阵地部队弹到手,粮到口,为大反击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那时运输线与伤员转运是相结合着的,一般是前运弹药,后转伤员。军师多次突击组织向坑道内送饮水、送食品、送弹药和转出伤员。
战役开始时运送弹药的人员伤亡很大,在上甘岭流血牺牲的革命战士中,运输伤亡有1700余人,占整个伤亡人数的14%。45师参加人力运输就有3000多人,全战役的人力运输达到了8000多人。
为保障上甘岭战役物资运输、部队机动,志愿军工兵日夜抢修道路
在转运伤员过程中,还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转送的伤员伤情加重,或是运送伤员的同志负伤的状况。因此在前线,留在坑道里临时救治的伤员数量就会多一些。常有类似的情况出现,轻伤员不下阵地,他们还坚决要求继续参加战斗,坚持说:“不行,我还可以守坑道口啊。”所以轻伤员下阵地的很少!因为战况紧急,想要把重伤员搬下来需有个时机,比如我们把阵地打下来了,这就可以将重伤员运转下来。那时整日作战激烈,在一线抢救伤员或将伤员后送都是极为困难的事情。在前线,专门设有抢救人员,他们总是尽可能在第一时间将伤员从血泊里、炮火里抢回坑道,然后进行伤口紧急包扎。留在坑道里的卫生员就要克服各种困难,照顾好和护理好伤员。这就是在一线伤员的临时处理。
冒着敌人的炮火奋力抢救伤员的担架队队员
运送伤员一般是运送弹药的车将他们护送到后方救护所。根据伤员受伤部位,分别按伤情做好分类。如果车辆情况允许,又有充足的担架,驾驶员就会做好准备,铺的盖的条件都比较好一点,但这种运送伤员的方式所能带出伤员的数量很少,能带出少数几个人就很不容易了。
运送伤员的主要方式是靠朝鲜人民和我们的人组成的担架队。在伤员后转中,担架目标大,运动不便,重伤员往往要靠前运粮弹的人员背负着后转,轻伤员则组织步行下火线。
我们的担架队开始是将伤员从五圣山前运到五圣山后,再交由朝鲜担架队负责。以后朝鲜担架队运送的地方前移,直接转运,朝鲜担架队在完成上甘岭战役支前任务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